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周芮国音乐文物发现与研究
1
作者 李博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100,共8页
两周时期的芮国是姬姓古国之一,文献记载较少。陕西韩城梁带村和澄城刘家洼遗址的考古发现,填补了芮国后期历史的空白。其随葬品中数量和种类极为丰富的音乐文物组合完整、类型齐全,体现出芮国在保持周文化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为我国古代... 两周时期的芮国是姬姓古国之一,文献记载较少。陕西韩城梁带村和澄城刘家洼遗址的考古发现,填补了芮国后期历史的空白。其随葬品中数量和种类极为丰富的音乐文物组合完整、类型齐全,体现出芮国在保持周文化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为我国古代乐器发展史和音乐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周时期 芮国 音乐文物 梁带村遗址 刘家洼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阳布里村十六国墓M63出土乐俑研究
2
作者 王若洋 李博 赵占锐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9-108,共10页
陕西咸阳布里村十六国墓M63出土乐俑可分为伎乐俑和姿态俑两类。伎乐俑所奏乐器包括吹、弹、击奏3类8种;姿态俑均做特殊动作,并伴有张口特征,在音乐场景中承担了说、唱、领奏(领唱)、击掌、动作表演等角色与职能。布里村M63乐俑丰富的... 陕西咸阳布里村十六国墓M63出土乐俑可分为伎乐俑和姿态俑两类。伎乐俑所奏乐器包括吹、弹、击奏3类8种;姿态俑均做特殊动作,并伴有张口特征,在音乐场景中承担了说、唱、领奏(领唱)、击掌、动作表演等角色与职能。布里村M63乐俑丰富的乐器种类、独特的表演形式以及与“清乐”有关的完整表演场景,为研究公元4~5世纪的音乐发展及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十六国时期 乐俑 乐器 表演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