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谁的世界,哪种世界政治?--论乌尔里奇·贝克的和平条款
1
作者 李建为(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9-97,共9页
乌尔里奇·贝克认为,战争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存在着地区和民族文化差异,因而他提出了从特殊到普遍的实现世界和平的方案;布鲁诺·拉图尔对此表示质疑,他认为贝克并没有把西方本土的原教旨主义拿出来讨论。在他看来,原教旨主义最... 乌尔里奇·贝克认为,战争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存在着地区和民族文化差异,因而他提出了从特殊到普遍的实现世界和平的方案;布鲁诺·拉图尔对此表示质疑,他认为贝克并没有把西方本土的原教旨主义拿出来讨论。在他看来,原教旨主义最早产生于前现代的西方,各种原教旨主义之间的冲突构成了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拉图尔提出,要反对各种形式的原教旨主义。如今要在"世界政治"与西方中心主义或民族中心主义的"世界主义"之间做出选择;认为宗教问题是实现世界和平必须首先要认真面对的问题,因而提议在尊重宗教信仰的前提下实现和平。拉图尔在文章中提出了不同于贝克的实现世界和平的第二条路径:从自然主义到建构主义。他提倡建构主义,认为其具有普遍性。提倡建构主义就要反对自然主义,自然主义就像任何原教旨主义一样,是对建造的偏见;而建构主义让人辨识好坏,并教人努力提高自身,实现良性竞争。贝克的世界主义过于理想化和形而上,脱离世界政治的实际。未来的世界是一个以建构主义和对话主义为前提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里奇·贝克 世界主义 世界政治 自然主义 建构主义 原教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的飞跃:中法建交半世纪文化沉思 被引量:5
2
作者 茱莉亚.克里斯蒂娃 徐翀 《学术前沿》 CSSCI 2014年第22期54-60,共7页
1964年1月27日,当法国在和中国握手时,欧洲"开启了中国时代"。在中法建交五十年后,中国转变的速度令人着迷,也耐人寻味。法国和欧洲陷入局部性的危机,谨慎前行,而中国则将同美国一样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一级。两国之间在思想方... 1964年1月27日,当法国在和中国握手时,欧洲"开启了中国时代"。在中法建交五十年后,中国转变的速度令人着迷,也耐人寻味。法国和欧洲陷入局部性的危机,谨慎前行,而中国则将同美国一样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一级。两国之间在思想方面有着明显的相似性,在思想深处都互有好感、相互尊重。中国同欧洲一样,需要依靠其自身的文化特性,证明政治和经济的自主性,并且通过对自身文化记忆的深入分析与"重估",来增强对自己文明遗产的信心。人们已经证实了第四次危机的来临,能拯救我们的,并不是一场新的世界大战,而是一种新的信仰。我们需再创造出一种面向文化对话的政治哲学,这就要求人们对这两种文化的潜能给予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法建交 文化对话 第四次危机 新政治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标准的演变 被引量:2
3
作者 贝特朗.巴迪 孙兆龙 《国际论坛》 2003年第2期37-42,共6页
怎样的国际行为者才能拥有权力 ?权力可否准确衡量 ?权力究竟是国际行为的目的还是手段 ?权力概念的内涵表现在哪些层面 ?为了解答上述问题 ,本文从权力的基本定义出发考察了国际关系史的主要发展阶段 ,历数大国均势体系及其瓦解、民族... 怎样的国际行为者才能拥有权力 ?权力可否准确衡量 ?权力究竟是国际行为的目的还是手段 ?权力概念的内涵表现在哪些层面 ?为了解答上述问题 ,本文从权力的基本定义出发考察了国际关系史的主要发展阶段 ,历数大国均势体系及其瓦解、民族解放运动、不同文化的冲突、全球化的冲击、“人权高于主权论”的提出和区域一体化的进步 ,其间穿插霍布斯以降的现实主义与威尔逊理想主义思想的斗争 ,揭示了权力概念的多重含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标准 国际行为者 权力 国际关系 “人权高于主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苗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4
4
作者 【英】王富文 肖唐金(译) 贾鹰雷(校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2-98,174,175,共9页
海外的苗族研究早期主要是殖民主义视野下的研究以及语言学方法的研究,在此期间传教士是苗族研究的重要主体,如第一部关于苗族研究的著作就是法国神父萨维纳的《苗族史》。其后,苗族研究在方法上转入人类学方法以及其他研究方法的多元... 海外的苗族研究早期主要是殖民主义视野下的研究以及语言学方法的研究,在此期间传教士是苗族研究的重要主体,如第一部关于苗族研究的著作就是法国神父萨维纳的《苗族史》。其后,苗族研究在方法上转入人类学方法以及其他研究方法的多元化阶段,人类学家成为此一阶段苗族研究的主力军。此外,随着苗族研究的发展,苗族本民族学者也成长起来,成为自身历史的书写者与研究者。在此背景下,如何理解苗族身份认同以及苗族的历史撰写也成为一个需要认真讨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研究 人类学 文献学 海外苗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让唯物主义回来吗
5
作者 布鲁诺.拉图尔 武天欣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36,共4页
技术是认识论的穷亲戚,但它依旧背负着对科学活动的奇怪界定带来的包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很多"物(things)"的描述无法表现出它们的"物性(thingly)"。它们实际上只是"对象",而不是物。因此我们有必要... 技术是认识论的穷亲戚,但它依旧背负着对科学活动的奇怪界定带来的包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很多"物(things)"的描述无法表现出它们的"物性(thingly)"。它们实际上只是"对象",而不是物。因此我们有必要寻求一种新的叙事手法,它能规避唯物主义(实际上是唯心主义)方法在解释物质性存在时的局限性。那些探讨"多维物(Thick Things)"的文章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写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的唯物论 唯心的唯物论 宇宙之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