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艾比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晓东 李忠 张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96,共6页
新疆艾比湖地区在我国内陆荒漠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典型性和较高研究价值,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进行采样和分析,系统地研究和比较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特性(土壤微生物量和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新疆艾比湖不同... 新疆艾比湖地区在我国内陆荒漠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典型性和较高研究价值,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进行采样和分析,系统地研究和比较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特性(土壤微生物量和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新疆艾比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机械组成不尽一致,黏粒含量占主导地位,粗砂粒含量相对较低,土壤总孔隙度与土壤容重变化趋势相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具有较大影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有机碳、全氮、全磷)和有效养分(有效磷、有效氮、有效钾、有效锌、有效铁含量)均呈现出一致性规律,大致表现为林地>草地>耕地>未利用地,土壤全磷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耕地相比,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土壤微生物数量(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土壤酶活性(土壤蔗糖酶、脱氢酶、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均有明显的增加,大致表现为:林地>草地>耕地>未利用地;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蔗糖酶、脱氢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均呈显著或者极显著的负相关(p<0.05,p<0.01);土壤有机质和全氮与蔗糖酶、脱氢酶、磷酸酶和细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有效养分与土壤微生物量碳、细菌数量和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p<0.01),说明土壤微生物量碳仍是有效养分的主要来源,其中土壤容重对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贡献为负,土壤养分对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贡献为正,这是造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差异的重要原因,其中有机质和全氮是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主要养分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比湖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分析检验的必要性及技术分析——评《食品检验检测分析技术》 被引量:6
2
作者 马慧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9-339,共1页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食品种类更加丰富,但是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这导致人民群众对食品质量安全更加重视。为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我国高度重视食品质量检验工作,不断加大食品质量的检验力度,还对食品检验分析技术进行优化...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食品种类更加丰富,但是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这导致人民群众对食品质量安全更加重视。为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我国高度重视食品质量检验工作,不断加大食品质量的检验力度,还对食品检验分析技术进行优化,全方位提高食品质量检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种类 食品质量安全 全方位提高 国民经济水平 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质量检验 食品检验检测 生命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籽瓜多糖对益生菌生长促进效应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5
3
作者 常雪花 钱雅雯 +3 位作者 王振菊 魏佳 吴斌 张政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68-78,共11页
为阐明籽瓜多糖对肠道益生菌生长的作用机制,该试验采用超声辅助水提法提取籽瓜多糖,用二乙氨乙基(DEAE)纤维素DE-52分离得到3个组分(SMP-1、SMP-2和SMP-3)被用来替代碳源,以比较它们对肠道益生菌的生长促进作用。然后对SMP-1进行分子... 为阐明籽瓜多糖对肠道益生菌生长的作用机制,该试验采用超声辅助水提法提取籽瓜多糖,用二乙氨乙基(DEAE)纤维素DE-52分离得到3个组分(SMP-1、SMP-2和SMP-3)被用来替代碳源,以比较它们对肠道益生菌的生长促进作用。然后对SMP-1进行分子量、单糖和官能团组成等结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SMP-1、SMP-2和SMP-3均能明显促进青春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以及嗜酸乳杆菌的生长,且不同组分的促生长效果显著不同。其中,SMP-1的促进效果要优于SMP-2和SMP-3。SMP-1的分子量为97403 Da,由阿拉伯糖和半乳糖二中单糖组成,物质的量百分比为0.271%∶0.729%,其主链连接方式为→6)-β-D-Galp-(1→3)-β-D-Galp-(1→的糖苷键,而端基α-L-Araf-(1→通过O-3键连接在主链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瓜 多糖 益生菌 生长效应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开垦年限对新疆绿洲农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晓东 刘志刚 热沙来提.买买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18,共6页
研究了不同开垦年限对新疆绿洲农田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利用主成分得分的方法评价了开垦对新疆绿洲农田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开垦有利于新疆绿洲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和POC/MOC值,开垦初期(0-3a)增加迅速,9a后缓慢下降并趋... 研究了不同开垦年限对新疆绿洲农田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利用主成分得分的方法评价了开垦对新疆绿洲农田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开垦有利于新疆绿洲农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和POC/MOC值,开垦初期(0-3a)增加迅速,9a后缓慢下降并趋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2)不同开垦年限土壤含水量、pH、电导率和全盐含量均显著高于未开垦土壤(p〈0.05),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在开垦初期(0-3a)急剧增加,在开垦6a前后达到最大值,此后的几年缓慢下降并趋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土壤pH和全盐含量随开垦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开垦9a以后缓慢增加。(3)开垦9a以上土壤养分和有效养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未开垦土壤(p〈0.05),并且基本呈一致的变化趋势,即随着开垦年限的增加呈先增加后趋于平稳或者降低趋势。(4)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开垦条件下土壤养分与有效养分均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5)土壤质量的各项指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基本确定新疆绿洲农田开垦9a后土壤质量开始退化。综合上述结果可知:短期的开垦(开垦0-9a)则有利于提高新疆绿洲农田土壤肥力及土壤养分的有效性,而长期的开垦(开垦年限〉13a)则造成土壤板结和盐渍化,降低了土壤养分及有效养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垦年限 土壤养分 绿洲农田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