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巴里坤县牧民定居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秦明 邱学强 +1 位作者 李建明 李小锋 《草食家畜》 2008年第3期75-77,共3页
本文总结了新疆巴里坤县牧民定居的模式,定居的规模,定居的水平,定居的效果,定居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以及目前存在的突出矛盾。提出进一步完善牧民定居工程与效益的建议,为科学、合理的实施牧民定居工程,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环境相... 本文总结了新疆巴里坤县牧民定居的模式,定居的规模,定居的水平,定居的效果,定居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以及目前存在的突出矛盾。提出进一步完善牧民定居工程与效益的建议,为科学、合理的实施牧民定居工程,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环境相协调,促进牧区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民 定居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里坤县野生有毒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小锋 《草学》 2018年第3期50-53,共4页
采用野外调查和访问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有毒植物的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巴里坤县共有野生有毒植物15个科,29个属,32个种。并对有毒植物的生活型和主要有毒植物的分布和危害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有毒植物的防控对策。
关键词 巴里坤 野生有毒植物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民定居后生产经营模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巴里坤县萨尔乔克乡苏吉东村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小锋 《草学》 2018年第2期81-84,共4页
本文以巴里坤县萨尔乔克乡苏吉东村牧民定居点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入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方法,对100户定居牧民家庭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牧民定居前后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定居后牧民存在放牧、务工、放牧+务工、... 本文以巴里坤县萨尔乔克乡苏吉东村牧民定居点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入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方法,对100户定居牧民家庭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牧民定居前后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定居后牧民存在放牧、务工、放牧+务工、放牧+种植和放牧+种植+务工等五种经营模式,五种生产经营模式的共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原始单一的"放牧"模式风险,促进了多种经营模式之间的相互耦合;"放牧+种植+务工"的生产经营模式是定居牧民经济发展的首要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民定居 生产经营模式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里坤县草地资源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4
作者 邱学强 李建明 +1 位作者 李小锋 祁先江 《农村科技》 2008年第12期67-68,共2页
一、自然概况 1.地理概况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地处新疆东北部,位于天山山脉东段与东准噶尔断块山系之间的草原上。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受地质构造控制,大体可以分为高中山地、高原、盆地、戈壁荒漠、湖泊五大类。海拔在392-4.308... 一、自然概况 1.地理概况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地处新疆东北部,位于天山山脉东段与东准噶尔断块山系之间的草原上。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受地质构造控制,大体可以分为高中山地、高原、盆地、戈壁荒漠、湖泊五大类。海拔在392-4.308米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里坤县 可持续发展对策 资源现状 草地 自然概况 地理概况 东准噶尔 天山山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牧草返青对水热条件的响应——以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小锋 《草食家畜》 2018年第3期45-49,59,共6页
为了解牧草返青与水热条件之间的关系,对新疆巴里坤县的农业部国家级监测点2012-2017年连续6年的牧草返青监测结果与气象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巴里坤县温性荒漠草原牧草返青开始时间相差不大,但由于不同年份返青期温度和降雨量... 为了解牧草返青与水热条件之间的关系,对新疆巴里坤县的农业部国家级监测点2012-2017年连续6年的牧草返青监测结果与气象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巴里坤县温性荒漠草原牧草返青开始时间相差不大,但由于不同年份返青期温度和降雨量间相互配置的变化严重地影响牧草的返青,同时天然草地牧草种类之间的差异也是影响返青进程的因素之一;由于沙生针茅和高枝假木贼对温度和降雨量的敏感程度不同,从而出现沙生针茅返青早、高枝假木贼返青晚的现象。由于2014年牧草返青前温度和降雨量均高于往年,这是所有牧草返青期均早于其他年份的原因之一;进一步证明了牧草的不同返青时期的迟早与此前一个月内的气温呈现负相关,气温越高返青越早,反之越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坡 牧草 水热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粉红椋鸟繁殖特点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卫 加马力丁·吾拉扎汗 +6 位作者 冉华荣 侯婷婷 郭继敏 王华军 高静 范毅 刘艳丽 《新疆畜牧业》 2018年第2期38-40,共3页
本文以伊犁河北岸人工招引粉红椋鸟治蝗带为基础,自西向东选取气候条件、海拔高度、纬度、草原类型、植被种类、植被盖度、蝗虫密度等都相近的4座砖巢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4座椋鸟巢的长期跟踪调查,并各选取10个有效鸟窝作为粉红椋鸟产... 本文以伊犁河北岸人工招引粉红椋鸟治蝗带为基础,自西向东选取气候条件、海拔高度、纬度、草原类型、植被种类、植被盖度、蝗虫密度等都相近的4座砖巢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4座椋鸟巢的长期跟踪调查,并各选取10个有效鸟窝作为粉红椋鸟产卵数、孵化率和幼鸟成活率的监测目标。结果显示:一是椋鸟产卵的数量与椋鸟迁入和迁出时间的早晚关系密切,尤其是自西向东至尼勒克县库勒则克人工鸟巢,入住时间推迟8d,迁出提前6d,导致单窝鸟巢产卵数量较最大值减少近一倍,对鸟群数量、防控效率影响较大,尤其是幼鸟孵化后;二是粉红椋鸟孵化率、幼鸟成活率和入住早晚不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红椋鸟 产卵数 孵化率 幼鸟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草栽培中应注意的问题
7
作者 陈兴德 《新疆畜牧业》 2001年第4期28-28,共1页
草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草场生产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畜牧业生产的效率,如何提高人工草场的生产力,栽培技术尤为重要.
关键词 牧草 栽培技术 草场建设 选地 播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