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巴林左旗马流产沙门氏菌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查斯图
陈玉波
苏力德
甄海涛
-
机构
巴林左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巴林左旗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巴林左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1期60-62,共3页
-
文摘
为了解巴林左旗肉驴流产病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从富河镇采集的1953份血清样品进行马流产沙门氏菌抗体检测,样品检测结果显示驴群感染率84%,个体感染率29%,全镇各村均有检出,嘎查村阳性率100%,养殖场阳性率100%,结果预示巴林左旗存在肉驴疑似感染马流产沙门氏菌情况。
-
关键词
肉驴
马流产沙门氏菌病
抗体
-
Keywords
meat donkey
horse abortion salmonellosis
antibody
-
分类号
S851.33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
-
题名规模养殖场鸡球虫病的致病特点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7
- 2
-
-
作者
应海刚
-
机构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
出处
《家禽科学》
2022年第3期26-27,共2页
-
文摘
鸡球虫在全球已知范围内有14种,中国已发现有9种,比较常见且在我国可以感染鸡的球虫大概有7种[1]。在自然界中鸡感染了球虫,往往是几种球虫的混合感染。鸡球虫的生活史分为两个生殖阶段:第一阶段是孢子生殖,第二阶段是性配子生殖,通过不断繁殖发育直至新的卵囊排出体外,从而完成生殖的一个循环。孢子生殖阶段是在体外进行的,所以对于环境因素有很大的要求。球虫卵囊须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发育成孢子化卵囊,如柔嫩艾美耳球虫需要的最适宜环境温度是26~29℃,这样才可以正常进行孢子生殖[2]。
-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鸡球虫病
球虫卵囊
规模养殖场
适宜环境温度
感染鸡
混合感染
孢子生殖
-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牛羊蓝舌病的诊断与防控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陈玉波
-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
出处
《中国畜牧业》
2022年第21期108-109,共2页
-
文摘
蓝舌病最早报道于1876年的南非,一头细毛羊出现了蓝舌病。1933年在牛中发现该病,由于临床症状与口蹄疫相似,因此被命名为伪口蹄疫。1906年证明该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并因其可导致患病动物舌头发蓝因此命名为蓝舌病。蓝舌病在1940年前仅发生于南非地区,1943年首次在非洲大陆外发现该病,1949年后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陆续发生蓝舌病,但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东和南亚最为严重。我国于1979年在云南师宗首次发现该病并分离到蓝舌病病毒。
-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
患病动物
口蹄疫
非洲大陆
细毛羊
撒哈拉以南
临床症状
云南师宗
-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
-
题名猪伪狂犬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 4
-
-
作者
陈玉波
-
机构
内蒙古巴林左旗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
出处
《中国猪业》
2022年第6期98-100,103,共4页
-
文摘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且可对多种动物健康造成危害的疾病。猪感染后可造成仔猪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母猪流产、产死胎,公猪性功能下降,由此给猪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猪伪狂犬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伪狂犬病的流行特点及猪伪狂犬病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为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和新型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猪
伪狂犬病
疫苗
研究进展
-
分类号
S828
[农业科学—畜牧学]
S852.65
[农业科学—基础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