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地开垦对土壤动物多样性与功能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任涛 朱凡 +2 位作者 贺达汉 辛明 徐坤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4-40,共7页
在中国科学院奈曼沙漠化研究站附近,选择耕作10年和20年农田为研究对象,以周围封育草地为对照,采用手拣法调查了不同类型样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与生物量,并依据食性差异对土壤节肢动物功能群进行了划分,旨在分析草地开垦活动及耕作... 在中国科学院奈曼沙漠化研究站附近,选择耕作10年和20年农田为研究对象,以周围封育草地为对照,采用手拣法调查了不同类型样地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与生物量,并依据食性差异对土壤节肢动物功能群进行了划分,旨在分析草地开垦活动及耕作时间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草地开垦降低了土壤节肢动物个体数、丰富度、多样性和生物量,尤其对个体数与丰富度的影响较大(p<0.05),而农田耕作时间对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与生物量的影响较小(p>0.05);(2)草地开垦降低捕食性和植食性动物类群的个体数和丰富度,尤其对捕食性类群的个体数影响较大(p<0.05),而农田耕作时间产生的影响较小(p>0.05);(3)捕食性类群生物量表现为草地和耕作10年农田显著高于耕作20年农田(p<0.05),而草地开垦与耕作时间对植食性类群生物量的影响相对较小(p>0.05);(4)基于个体数、丰富度和生物量的不同类型样地间功能群营养级关系(捕食性:植食性)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5)草地开垦对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和功能群数量特征产生负向作用,而农田耕作时间对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较小,草地开垦与耕作时间对功能群营养级关系影响相对较小,而耕作时间对捕食性类群生物量分布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开垦 农牧交错区 土壤动物 多样性 功能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增雨条件下沙质草地地表植被和节肢动物群落变化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朱凡 刘任涛 贺达汉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33-2341,共9页
以宁夏荒漠草原区沙质草地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增雨20%、40%、60%、100%5种处理样地,通过调查土壤、植被及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初步分析了地表植被和节肢动物群落对当年模拟降雨变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在增雨试验前,不同处理... 以宁夏荒漠草原区沙质草地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增雨20%、40%、60%、100%5种处理样地,通过调查土壤、植被及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初步分析了地表植被和节肢动物群落对当年模拟降雨变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在增雨试验前,不同处理样地间土壤理化性质、地表植被个体数、类群数和平均高度以及地面节肢动物个体数和类群数均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说明试验样地设置的相似性和试验方法可行。2)模拟降雨处理后,地表植物丰富度受降雨处理的影响较小,而在秋季,地表植物个体数表现为增雨40%样地显著低于对照样地(P<0.05),植物平均高度表现为增雨20%和40%样地显著低于对照样地(P<0.05)。3)模拟降雨处理后,地面节肢动物个体数受降雨处理的影响较小,而在秋季地面节肢动物类群数表现为增雨20%、60%和100%样地显著高于对照样地(P<0.05)。研究表明,基于影响因子设置不同处理试验样地需综合考虑土壤、植被和节肢动物特征,地面植被个体数和高度以及地面节肢动物类群数对降雨处理响应更为敏感,并存在一定的时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降雨变化 植物群落 土壤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沙地人工种植灌丛对地面节肢动物多样性与功能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刘任涛 朱凡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98,共8页
【目的】调查不同林龄灌丛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分析柠条灌丛林固沙过程对地面节肢动物多样性与功能群结构的影响规律,并以周围封育草地为对照,基于地面节肢动物多样性与功能群结构辨析柠条灌丛对流动沙地的固定恢复效果,为生物多样性... 【目的】调查不同林龄灌丛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分析柠条灌丛林固沙过程对地面节肢动物多样性与功能群结构的影响规律,并以周围封育草地为对照,基于地面节肢动物多样性与功能群结构辨析柠条灌丛对流动沙地的固定恢复效果,为生物多样性恢复、人工灌丛林管理、沙漠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宁夏盐池选择流动沙地,以6,15和36年生柠条灌丛林为研究样地,以周围邻近封育草地为对照,利用陷阱诱捕法,调查不同林龄灌丛样地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结合功能群划分分析不同林龄灌丛样地间地面节肢动物功能群结构(捕食性和植食性)的变化规律。【结果】1)地面节肢动物优势类群包括蠼螋科、拟步甲科和鳃金龟科,其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78.84%,常见类群包括7个类群,其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15.23%;其他26个类群为稀有类群,其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5.93%。不同类型生境样地中地面节肢动物类群个体数分布均存在显著差异性,例如,长奇盲蛛科、狼蛛科、泥蜂科主要生存于灌丛生境中,而步甲科主要生存于流动沙地生境中。2)流动沙地柠条灌丛定居6年后,地面节肢动物总个体数以及功能群(捕食性和植食性)个体数均急剧下降(P〈0.05),而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以及功能群丰富度均显著增加(P〈0.05)。相对于流动沙地,6,15,36年生灌丛林地和封育草地的地面节肢动物总个体数、捕食性和植食性功能群的个体数分别下降了79%~95%,83%~95%和72%~95%,而丰富度、Shannon指数、捕食性和植食性功能群的丰富度分别增加了0.6~1.4倍、1.0~2.0倍、0.2~1.0倍和1.0~2.0倍。3)在柠条灌丛固沙过程中,不同年龄灌丛林地的地面节肢动物总个体数以及功能群个体数变化较小(P〉0.05),并与封育草地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但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随着林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大(P〈0.05),分别在15年和36年灌丛接近封育草地水平,36年生灌丛林地呈现出最高值。4)在柠条林固沙进程中,捕食性和植食性类群丰富度亦随着林龄增加而显著增多(P〈0.05)。6年生灌丛二者均接近于封育草地水平,但植食性类群丰富度在15年生灌丛林地达到最高值,捕食性类群丰富度在36年生灌丛林地达到最高值。捕食性和植食性类群间营养关系表现为从流动沙地到柠条灌丛林地变化较大,而受到柠条灌丛林固沙过程以及恢复方式的影响较小,其中植食性类群所占比重高于捕食性类群。【结论】流动沙地人工种植灌丛可以快速恢复地面节肢动物丰富度和多样性,一旦定居成功后就可以维持草地生态系统营养级关系的相对稳定性。在柠条灌丛生长发育过程中,植食性类群先于捕食性类群的恢复,有利于食物网结构稳定性维持和生态系统功能恢复。与封育自然恢复相比,人工种植柠条灌丛对于沙地地面节肢动物多样性的恢复和保育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节肢动物 人工灌丛 多样性保护 功能群 沙漠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与自然恢复方式对流动沙地土壤与植被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任涛 朱凡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6期1-7,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固沙措施对土壤—植被系统恢复的生态效应,为该地区沙化草地选取合理的固沙措施、草场管理与利用以及沙漠化治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宁夏地区盐池沙地围封自然恢复草地和灌丛人工固沙林地为研究对象,以周围流动沙地为对照... [目的]分析不同固沙措施对土壤—植被系统恢复的生态效应,为该地区沙化草地选取合理的固沙措施、草场管理与利用以及沙漠化治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宁夏地区盐池沙地围封自然恢复草地和灌丛人工固沙林地为研究对象,以周围流动沙地为对照,对不同处理措施样地土壤性质和地表植被特征进行调查。[结果](1)两种恢复措施均能够显著增加土壤黏粉粒含量、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p<0.001),降低土壤温度、容重和含水量(p<0.05),并显著提高草本植物丰富度、个体数和平均高度(p<0.05)。(2)自然围封草地土壤黏粉粒含量、草本植物个体数和丰度分别是人工灌丛林地的2.1,2.8,1.4倍;而其土壤含水量下降幅度是人工灌丛固沙林地的1.7倍。人工灌丛固沙林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以及草本植物平均高度分别是自然恢复草地的2.1,2.0,2.2倍;而其土壤容重下降幅度是自然恢复草地的2.5倍。(3)随着流动沙地固定和草本植被恢复,植物群落以一年生草本植物为特征逐渐演替到以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主且伴生有多年生植物的草地生态系统。但一年生和多年生植物个体数和物种数自然恢复草地均明显高于人工灌丛固沙林地。[结论]围封自然恢复对于宁夏地区盐池沙地土壤质地与植被系统稳定性的恢复质量优于灌丛人工恢复措施,人工灌丛固沙因其能够有效改良土壤营养条件亦可作为重要辅助恢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恢复 人工固沙 土壤 植被 流动沙地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霸王(Zygophyllum dumosum)根际AM真菌生态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17
5
作者 贺学礼 YOSEF Steinberger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6期1070-1077,共8页
AM真菌是一类广泛分布的土壤真菌 ,与宿主植物形成共生结构后 ,对于植物生长和植被恢复有多种有益的生理学和生态学作用。 1 999年 1 1月至 2 0 0 0年 1 0月 ,通过每月分别从 0~ 1 0 cm和 1 0~ 2 0 cm土层采集根际土样 ,对以色列荒漠... AM真菌是一类广泛分布的土壤真菌 ,与宿主植物形成共生结构后 ,对于植物生长和植被恢复有多种有益的生理学和生态学作用。 1 999年 1 1月至 2 0 0 0年 1 0月 ,通过每月分别从 0~ 1 0 cm和 1 0~ 2 0 cm土层采集根际土样 ,对以色列荒漠地区丛枝霸王 (Zygophyllumdumosum Boiss)根际 AM真菌进行了系统的生态学研究。AM真菌的分布和定殖与季节变化和采样深度密切相关。菌根真菌的最高定殖率并不伴随有最大的孢子密度 ,最高的定殖率发生在 1 999年 1 1月 ,而最大的孢子密度则出现在 2 0 0 0年 9月。 1 0~ 2 0 cm土层中的菌根真菌定殖率和孢子密度明显高于 0~ 1 0 cm土层。土壤湿度与所有菌根结构的定殖率呈正相关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泡囊和丛枝定殖率呈正相关 ,而土壤总可溶性氮对泡囊和丛枝定殖有显著正效应 ,对孢子密度有显著负效应。结果建议 ,孢子密度、泡囊和丛枝定殖程度可作为检测荒漠土壤状况的生态指标。研究应用于我国特别是西部荒漠地区的植被建立和恢复 ,可望发挥重要作用 :(1 ) AM真菌能与绝大多数高等植物根系形成共生联合体 ,促进根系对土壤矿质营养和水分的吸收 ,提高植物对干旱、高温、盐碱、根部病害等的抗性 ,提高逆境条件下植物的成活率 ,深入研究荒漠生态系统中 AM真菌动态分布 ,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霸王 AM真菌 生态学 荒漠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营销渠道结构的演进及影响因素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卢向虎 凌翼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34-38,共5页
国外许多研究营销渠道的经济学者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的营销渠道结构将经历一个由变长到变短的倒U型演进规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获得了稳定、持续的高速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营销渠道结构是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 国外许多研究营销渠道的经济学者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的营销渠道结构将经历一个由变长到变短的倒U型演进规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获得了稳定、持续的高速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营销渠道结构是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在建立国家营销渠道长度测度指标的基础上,借助计量模型对中国营销渠道结构的演进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营销 渠道结构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灌木根际AM真菌动态分布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贺学礼 Yosef Steinberger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28,共5页
系统研究了以色列荒漠地区两种灌木Zygophyllum dumosum Boiss和Hammada scoparia (Pomel) Iljin根际AM真菌动态分布.结果表明,季节变化和采样模式显著影响AM真菌定殖程度.Zygophyllum dumosum的菌根最大定殖率发生在秋末,而Hammada sco... 系统研究了以色列荒漠地区两种灌木Zygophyllum dumosum Boiss和Hammada scoparia (Pomel) Iljin根际AM真菌动态分布.结果表明,季节变化和采样模式显著影响AM真菌定殖程度.Zygophyllum dumosum的菌根最大定殖率发生在秋末,而Hammada scoparia的菌根最大定殖率出现在冬初.1999年3月、8月和2000年1月、4月菌根定殖率最低.菌丝是最丰富的菌根结构,干旱季节泡囊丰富,潮湿季节丛枝增加.土壤湿度与丛枝定殖率呈正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与菌丝、泡囊和总定殖率呈正相关.在评估荒漠生态系统时,菌根不同结构的定殖程度是一个十分有用的生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真菌 荒漠生态系统 灌木 根际微生物 动态分布 定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草原区柠条灌丛对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小尺度空间分布的影响
8
作者 刘任涛 朱凡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2期34-41,共8页
在宁夏盐池沙地以围栏封育柠条灌丛林为研究对象,在距离灌丛0(即灌丛下,S)、1.5(D1)、7.5(D2)、15 m(D3)处分别设置调查样点,采用陷阱诱捕法调查了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小尺度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共捕获地面节肢动物11目4科71个类群。... 在宁夏盐池沙地以围栏封育柠条灌丛林为研究对象,在距离灌丛0(即灌丛下,S)、1.5(D1)、7.5(D2)、15 m(D3)处分别设置调查样点,采用陷阱诱捕法调查了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小尺度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共捕获地面节肢动物11目4科71个类群。在远离灌丛的小尺度空间上,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多度呈现相反变化趋势,分别在距离柠条灌丛7.5 m处达到最低(58%)和最高值(34%),而稀有类群多度低于10%,且呈逐渐降低趋势。优势类群数和常见类群的丰富度均少于7个类群,而稀有类群数均超过25个类群,且波动变化较大,在D1和D2处分别达到最高(44)和最低值(25)。地面节肢动物总个体数表现为灌丛下与灌丛外样点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但远离灌丛的D3显著高于靠近灌丛的D1和D2(p<0.05);总类群数表现为S、D1、D3间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但均显著高于D2(p<0.05)。冗余分析(RDA)表明土壤粗砂和细砂含量是影响地面节肢动物空间分布的土壤因子,其中土壤细砂含量是主导因素。研究表明,柠条灌丛本身对地面节肢动物空间分布的影响范围小于7.5 m,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灌丛对地面节肢动物空间分布的作用逐渐弱化,而在围封条件下远离灌丛(15 m)处封育草地地面节肢动物群落与灌丛下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丛 地面节肢动物 群落结构 空间尺度 荒漠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形态:一个概念的历史 被引量:8
9
作者 Bernard Susser 黄岭峻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20-124,共5页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概念 德特拉西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茨尔政治犹太复国主义的宗教选择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曦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9-83,共5页
赫茨尔的政治犹太复国主义思想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都带有显著的世俗化特征,而"回归锡安"的理想自公元前6世纪后已成为犹太人宗教信仰中的核心导向之一。面对历史悠久并且在近2000年中始终凝结犹太人力量的宗教复国思想及... 赫茨尔的政治犹太复国主义思想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都带有显著的世俗化特征,而"回归锡安"的理想自公元前6世纪后已成为犹太人宗教信仰中的核心导向之一。面对历史悠久并且在近2000年中始终凝结犹太人力量的宗教复国思想及其信徒,政治犹太复国主义无疑面对严峻的挑战。作为政治犹太复国主义的创始人,赫茨尔在倡导世俗化、政治化运动的同时,如何利用当时的历史条件平衡运动内部主要派别之间的斗争,坚持世俗化特征,维护运动统一,无疑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茨尔 政治犹太复国主义 宗教复国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洛克科学中缺席的观察者:从开普勒光学到笛卡尔怀疑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Ofer Gal Raz Chen-Morris +1 位作者 郭飞 吕乃基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2-27,共6页
历史上光学与视觉理论的分离是个矛盾过程,它反映的不是人的眼睛从视觉对象中解放出来,而是由于对眼睛作为自然物质的光学工具的认识不断加深而观察者从光学中消失。17世纪,人类观察者逐渐从光学文献中消失。开普勒信任来自遥远的图像... 历史上光学与视觉理论的分离是个矛盾过程,它反映的不是人的眼睛从视觉对象中解放出来,而是由于对眼睛作为自然物质的光学工具的认识不断加深而观察者从光学中消失。17世纪,人类观察者逐渐从光学文献中消失。开普勒信任来自遥远的图像而怀疑直接的感觉,这是一个视觉悖论。科学的观察使得观察者从光学中消失成为必然。笛卡尔怀疑论是这一悖论的认识论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者 光学 开普勒 笛卡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黑时辰之钟”:策兰诗中的具身化与抽象化(英文)
12
作者 多莉·莱姆贝格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4-160,共17页
策兰的诗里充满功能各异的隐喻。本文主要关注其诗中的两种截然相反的隐喻功能:具身化与抽象化。它们基于的事实是,大多数认知过程都在无意识层面发生,而我们仅有有限的能力去理解这些过程与各类隐喻的关联。因此,厘清隐喻如何在相去甚... 策兰的诗里充满功能各异的隐喻。本文主要关注其诗中的两种截然相反的隐喻功能:具身化与抽象化。它们基于的事实是,大多数认知过程都在无意识层面发生,而我们仅有有限的能力去理解这些过程与各类隐喻的关联。因此,厘清隐喻如何在相去甚远、甚至截然相反的语义场建立联系,就变得异常困难。这种二元的隐喻功能将被用来分析策兰诗歌语言的三类主题:(一)作为表达和遮蔽的语言;(二)与自我构成之关键的他者的互动;(三)生死边界的确立。因为这些主题的存在,策兰诗中具身化的功能变得更难理解,所以本文将引入维特根斯坦与认知语言学的普遍概念,系统地将其整合,以求展示策兰诗性之语言是如何处理这种复杂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策兰 维特根斯坦 具身化 抽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在职业培训投资中的作用
13
作者 艾德里安·齐得曼 《职教论坛》 2007年第09S期35-36,共2页
建立基金机制的部分目的是为了增加培训资金的供给。在传统的培训市场上.是政府而非直接的受益人承担了正规部门培训、特别是职前培训所需要的大部分资金。因此.开辟新的培训经费来源渠道通常有助于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为现有培训系统... 建立基金机制的部分目的是为了增加培训资金的供给。在传统的培训市场上.是政府而非直接的受益人承担了正规部门培训、特别是职前培训所需要的大部分资金。因此.开辟新的培训经费来源渠道通常有助于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为现有培训系统的维持及其扩大提供资金)。事实上.这是将培训成本转移给其他参与者、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的动机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训投资 政府 职业 培训资金 经费来源渠道 培训市场 职前培训 培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