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1抑制剂相关甲状腺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岳艳 江彤 +1 位作者 冯潇宇 郭兵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09-1313,共5页
目的 PD-1抑制剂相关甲状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文中旨在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经PD-1抑制剂治疗后甲状腺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省肿瘤医... 目的 PD-1抑制剂相关甲状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文中旨在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经PD-1抑制剂治疗后甲状腺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省肿瘤医院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数据。以2~3周为1个周期监测甲状腺功能,观察患者有无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分析PD-1抑制剂治疗后甲状腺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发生时间、临床类型、分级分型及影响因素。结果 122例恶性肿瘤患者经PD-1抑制剂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43.4%(53/122)。新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29.6%(29/98),其中亚临床甲减20例(20.4%)、甲减5例(5.1%)、甲亢4例(4.1%)。PD-1抑制剂首次给药至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中位时间为63(14~252)d。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肿瘤患者相比于男性肿瘤患者经PD-1抑制剂治疗后其发生甲状腺疾病的风险增加3.772倍(0R=3.772,95%CI:1.597~8.908),基线TPOAb阳性的肿瘤患者经PD-1抑制剂治疗后相比于基线TPOAb阴性的肿瘤患者其发生甲状腺疾病的风险增加12.877倍(0R=12.877,95%CI:1.539~107.720)。PD-1抑制剂治疗后I级甲状腺irAEs的发生率为27.0%(33/122),II级甲状腺irAEs的发生率为16.4%(20/122),无III-IV级甲状腺irAEs。新发22例I级甲状腺irAEs(22.4%),7例II级甲状腺irAEs(7.1%)。结论 甲减是PD-1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女性,TPO-Ab阳性的患者为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前3个月的发生率较高,但严重程度较轻,治疗过程中无需中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甲状腺功能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