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Al/TiC陶瓷基复合材料烧结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素梅 孙康宁 +2 位作者 卢志华 李春胜 赵天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65-568,共4页
用DTA方法分析了Ti AI/T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烧结过程 ,测定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分析了不同的烧结制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温度升高至 5 0 0℃以上时 ,Ti与Al发生反应Ti+3Al→Al3Ti,Al3Ti+2Ti→ 3TiAl,TiAl+2Ti→Ti3Al,依次... 用DTA方法分析了Ti AI/T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烧结过程 ,测定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分析了不同的烧结制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温度升高至 5 0 0℃以上时 ,Ti与Al发生反应Ti+3Al→Al3Ti,Al3Ti+2Ti→ 3TiAl,TiAl+2Ti→Ti3Al,依次生成Al3Ti,TiAl和Ti3Al,这一过程为放热过程。继续升温至 90 0℃以上时 ,体系出现吸热现象。分析认为 ,在最高温度 16 0 0℃ ,压力 30MPa烧结时得到的材料室温力学性能优于在最高温度15 2 0℃ ,压力 17 3MPa烧结时得到的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TiC陶瓷基复合材料 烧结 DTA法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涂层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景德 尹衍升 +1 位作者 李静 张虹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5-6,16,共3页
概述了表面工程的发展历史,陶瓷涂层的制备方法、种类及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分析了陶瓷涂层存在的关键问题和目前所采取的措施,并对陶瓷涂层研究的发展趋势及Fe Al金属间化合物/Al2O3陶瓷新型复合材料在表面工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表面工程 陶瓷涂层 金属间化合物 热喷涂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Fe_3Al-Al_2O_3陶瓷梯度涂层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景德 尹衍升 +1 位作者 张虹 李静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30,33,共4页
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了Fe3Al Al2O3陶瓷梯度涂层,并对涂层的结合强度、显微硬度及抗热震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梯度涂层设计为成分的阶梯过渡,实现了成分和组织的连续梯度变化,没有明显的组织突变和宏观界面,梯度涂层的组织表现... 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了Fe3Al Al2O3陶瓷梯度涂层,并对涂层的结合强度、显微硬度及抗热震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梯度涂层设计为成分的阶梯过渡,实现了成分和组织的连续梯度变化,没有明显的组织突变和宏观界面,梯度涂层的组织表现出宏观不均匀性和微观连续性的分布特征。其结合强度较高,涂层的显微硬度值在含75%Al2O3的区域达到最高值。基体与涂层的界面是基体 涂层体系中的薄弱环节。Fe3Al Al2O3梯度涂层的800℃抗热震性优于Al2O3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金属间化合物 氧化铝陶瓷 梯度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醛树脂/石墨双极板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阴强 李爱菊 +2 位作者 孙康宁 邵磊 姜程程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07-811,共5页
以酚醛树脂与石墨粉料为原料通过热模压成形得到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石墨含量、固化时间以及固化温度对复合材料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中,石墨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含量对... 以酚醛树脂与石墨粉料为原料通过热模压成形得到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石墨含量、固化时间以及固化温度对复合材料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中,石墨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含量对复合材料的电导率与弯曲强度影响显著,其次为固化时间与固化温度,但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不显著;影响复合材料导电率的三个因素最佳组合为为A3B5C1,此时电导率为171.2 s/cm。影响弯曲强度的最优组合为A2B3C2,弯曲强度为62.9 MPa。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中,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随石墨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对于复合材料的导电率,单因素试验中,随石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正交实验中,却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固化时间 固化温度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Al纳米粒子增强Al_2O_3陶瓷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龚红宇 尹衍升 +2 位作者 郝春成 刘英才 王昕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8-192,共5页
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纳米Fe3 Al粒子增强Al2 O3 基复合材料。研究了 14 5 0~ 16 0 0℃不同烧结温度下纳米Fe3 Al的加入量与材料的致密度、力学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 :纳米Fe3 Al的加入可使Al2 O3 晶粒的生长受到抑制 ,使复合... 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纳米Fe3 Al粒子增强Al2 O3 基复合材料。研究了 14 5 0~ 16 0 0℃不同烧结温度下纳米Fe3 Al的加入量与材料的致密度、力学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 :纳米Fe3 Al的加入可使Al2 O3 晶粒的生长受到抑制 ,使复合材料的烧结温度提高。Fe3 Al/Al2 O3 纳米复合材料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其抗弯强度最高可达832MPa ,断裂韧性最高可达 7.96MPa·m1/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AI 纳米粒子 A1203陶瓷 纳米复合材料 热压烧结 性能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Al(p)/Al_2O_3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嘉 尹衍升 +2 位作者 龚红宇 师瑞霞 周春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07-412,共6页
采用热压烧结制备了Fe3Al(p)/Al2O3复合材料,通过分析R曲线与热应力强度因 子K曲线的相关性,对Fe3Al(p)/Al2O3复合材料抗热震性能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理论 预测与采用淬冷强度法得到的实验结果吻合较好,Fe3Al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抗... 采用热压烧结制备了Fe3Al(p)/Al2O3复合材料,通过分析R曲线与热应力强度因 子K曲线的相关性,对Fe3Al(p)/Al2O3复合材料抗热震性能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理论 预测与采用淬冷强度法得到的实验结果吻合较好,Fe3Al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能明 显改善, △Tc由单相的200℃提高至复合材料的400℃,复合材料较单相Al2O3高的断裂韧 性、导热率、及低的弹性模量和f(β)是导致其抗热震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热震性能 复合材料 R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对Al_2O_3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坯体表面起皮的抑制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玉军 张兰 +1 位作者 何洪泉 龚红宇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88-1292,共5页
采用凝胶注模工艺制备Al2O3陶瓷过程中,在单体和交联剂的预混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聚乙二醇(PEG),能有效克服单体聚合的氧阻聚问题,从而消除陶瓷坯体的表面起皮现象。本文研究了PEG的用量对氧化铝粉体的分散特性、浆料的粘度以及坯体表面形... 采用凝胶注模工艺制备Al2O3陶瓷过程中,在单体和交联剂的预混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聚乙二醇(PEG),能有效克服单体聚合的氧阻聚问题,从而消除陶瓷坯体的表面起皮现象。本文研究了PEG的用量对氧化铝粉体的分散特性、浆料的粘度以及坯体表面形态等影响,并初步讨论了PEG对凝胶化过程中氧阻聚效应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聚乙二醇 凝胶注模 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Al/HAP生物陶瓷的制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昌 孙康宁 +4 位作者 刘晓飞 刘科 曹晓非 李春胜 赵天平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1-284,共4页
本文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HAP)纳米粉体,利用铁粉和铝粉经过高能机械球磨和热处理工艺制备了金属间化合物Fe3Al粉体;将制备的HAP粉体为基体按质量百分含量加入4%的Fe3Al粉体,经过球磨分散得到复合粉体,然后经过冷压成型和160... 本文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羟基磷灰石(HAP)纳米粉体,利用铁粉和铝粉经过高能机械球磨和热处理工艺制备了金属间化合物Fe3Al粉体;将制备的HAP粉体为基体按质量百分含量加入4%的Fe3Al粉体,经过球磨分散得到复合粉体,然后经过冷压成型和160MPa冷等静压成型及1200℃真空无压烧结,得到羟基磷灰石与金属间化合物Fe3Al的生物复合材料。通过XRD、SEM等测试方法揭示了材料的相组成及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的羟基磷灰石粉体粒径在100纳米以内,结晶度高、粒度均匀,纯度高;Fe3Al质量含量为4%的Fe3Al/HAP生物复合材料HAP的基本晶体结构没有因为Fe3Al的加入而发生变化,其抗弯强度为89.6MPa,较纯羟基磷灰石陶瓷有了较大的提高,证明Fe3Al增强HAP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FE3AL Fe3Al/HAP生物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低致密度Ni_3Al/HAP生物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昌 孙康宁 +2 位作者 李爱民 刘爱红 刘晓飞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43-746,共4页
本文主要对N i3A l/HAP生物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XRD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相组成,通过组织学观察考察了复合生物陶瓷的生物相容性。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Ni3Al/HAP 生物陶瓷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Al含量对TiC/(Ti_3Al+ZrO_2)陶瓷复合材料晶粒生长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帅 孙康宁 庞来学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38-1241,共4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和热压烧结制备了TiC/(Ti3A l+ZrO2)复合材料。研究了1550℃烧结温度下,不同Ti3A l含量(10、15、20、25%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烧结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3A l含量的增加,烧结体致密化程度提高,抗弯强度和硬度... 采用机械合金化和热压烧结制备了TiC/(Ti3A l+ZrO2)复合材料。研究了1550℃烧结温度下,不同Ti3A l含量(10、15、20、25%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烧结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3A l含量的增加,烧结体致密化程度提高,抗弯强度和硬度相应提高,但当Ti3A l超过一定量时,强度、硬度又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热压烧结 TiC/(Ti3Al+ZrO2)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羟基磷灰石陶瓷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志华 孙康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99-101,共3页
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成功地制备出羟基磷灰石(HAp)陶瓷,研究了单体、引发剂用量及固相含量等因素对坯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单体含量为2%(质量分数)、引发剂加入量为5%(质量分数)、固相含量为60%(质量分数)的浆料凝胶注模而成的坯... 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成功地制备出羟基磷灰石(HAp)陶瓷,研究了单体、引发剂用量及固相含量等因素对坯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单体含量为2%(质量分数)、引发剂加入量为5%(质量分数)、固相含量为60%(质量分数)的浆料凝胶注模而成的坯体强度最高(>31MPa)。SEM形貌分析表明,经凝胶注模工艺制备的陶瓷,其结构均匀并有较高的气孔率;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有机物粘连是获得高强度坯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陶瓷 凝胶注模 坯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_2O_5含量对SiO_2-MgO-Al_2O_3-K_2O-V_2O_5-F系玻璃陶瓷析晶的影响
12
作者 田清波 王玥 +1 位作者 岳雪涛 尹衍升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3-546,共4页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电子探针(EPMA)等技术研究了V2O5含量对SiO2-MgO-Al2O3-K2O-V2O5-F玻璃陶瓷析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玻璃体系中,V2O5的加入促进了莫来石晶体在较低温度下的析出,而且随着玻璃中V2O5含...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电子探针(EPMA)等技术研究了V2O5含量对SiO2-MgO-Al2O3-K2O-V2O5-F玻璃陶瓷析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玻璃体系中,V2O5的加入促进了莫来石晶体在较低温度下的析出,而且随着玻璃中V2O5含量的提高,莫来石和云母晶体的析晶温度区间逐渐向低温方向移动.EPMA结果显示在析出的晶体中没有钒元素的聚集,表明V2O5的加入没有参与晶体的直接形核,而是以网络外体的形式存在于玻璃体系中,削弱玻璃的结构,导致晶体析出温度降低.同时发现VO含量尽管对析出晶体的种类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对晶体的形态、大小及数量的影响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 析晶 组织形态 五氧化二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MgO-Al_2O_3-K_2O-V_2O_5-F系玻璃陶瓷的析晶
13
作者 田清波 潘悦飞 +1 位作者 王玥 尹衍升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38,32,共4页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研究了SiO2-MgO-Al2O3-K2O-V2O5-F系玻璃陶瓷析晶。结果表明:V2O5引入到玻璃体后促进了玻璃在较低温度下析出晶体。在800℃等温析晶时,首先在玻璃试样中析出莫来石相,随着温度的提高,逐...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研究了SiO2-MgO-Al2O3-K2O-V2O5-F系玻璃陶瓷析晶。结果表明:V2O5引入到玻璃体后促进了玻璃在较低温度下析出晶体。在800℃等温析晶时,首先在玻璃试样中析出莫来石相,随着温度的提高,逐渐析出云母晶体。当在630℃低温退火后再加热到析晶温度时,材料的组织形态和晶体所占的体积百分数都发生较大的变化。在800℃,莫来石相由星状转变为粒状,而在1000℃时,云母晶体的交错度和纵横比都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 陶瓷 析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陶瓷颗粒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兴梅 赵琰 孙康宁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36-740,750,共6页
本文综述了压电陶瓷颗粒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增韧机理、极化及不同工艺对增韧效果的影响。分析认为,研究一种低成本、烧结性能较好且能够与基体稳定共存的压电材料,以及能够获得最佳性能的合适的制备工艺是目前的... 本文综述了压电陶瓷颗粒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增韧机理、极化及不同工艺对增韧效果的影响。分析认为,研究一种低成本、烧结性能较好且能够与基体稳定共存的压电材料,以及能够获得最佳性能的合适的制备工艺是目前的研究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增韧 压电陶瓷 力学性能 极化处理 电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表面制备KH-560硅烷膜涂层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王雪明 李爱菊 +2 位作者 李国丽 王威强 赵永辉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27-31,共5页
制备了有望取代磷化和铬酸盐钝化的KH-560硅烷膜,采用红外反射吸收光谱(RA-IR)分析KH-560硅烷膜的成分和结构、电导率法在线监测硅烷偶联剂水解程度,以涂层拉伸法测试膜的结合强度,研究了影响该硅烷膜性能的各种制备工艺条件.试验研究... 制备了有望取代磷化和铬酸盐钝化的KH-560硅烷膜,采用红外反射吸收光谱(RA-IR)分析KH-560硅烷膜的成分和结构、电导率法在线监测硅烷偶联剂水解程度,以涂层拉伸法测试膜的结合强度,研究了影响该硅烷膜性能的各种制备工艺条件.试验研究表明不同水解试剂、硅烷溶液的浓度、水解时间和老化温度及时间等对膜的性能都有着明显的影响,其中水解试剂(水+甲醇)、浓度10 %左右、水解时间48 h;老化成膜温度100~200 ℃、时间1 h,所获硅烷膜性能较好.同时还说明,水解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要大于浓度对膜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模 涂层 表面处理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超细Fe_3O_4磁流体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金升 尹衍升 +2 位作者 张银燕 马来鹏 张淑卿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4-498,共5页
实验研究了均匀超细Fe3 O4磁流体的制备工艺 ,对所制得的系列磁流体进行了性能检测和结构表征。所得磁流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磁性能 ,根据电子衍射图计算了粒子的晶格常数 ,证明磁流体中的物质组成为Fe3 O4,透射电镜 (TEM)表明Fe3 O4... 实验研究了均匀超细Fe3 O4磁流体的制备工艺 ,对所制得的系列磁流体进行了性能检测和结构表征。所得磁流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磁性能 ,根据电子衍射图计算了粒子的晶格常数 ,证明磁流体中的物质组成为Fe3 O4,透射电镜 (TEM)表明Fe3 O4粒子细小而均匀 ,一般为 6~ 8nm ,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 超细 FE3O4 磁流体 稳定性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在防腐涂层金属预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2
17
作者 王雪明 李爱菊 +1 位作者 李国丽 管从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6-150,共5页
使用硅烷偶联剂对金属进行预处理是新兴的、环保型的表面处理工艺 ,可使涂层的附着力及耐蚀性能显著提高 ,可替代传统的磷化和钝化处理。本文对SCA的结构、作用机理 ,SCA的选择、溶液的制备 ,金属表面硅烷化处理 ,有机硅烷薄膜及其分析... 使用硅烷偶联剂对金属进行预处理是新兴的、环保型的表面处理工艺 ,可使涂层的附着力及耐蚀性能显著提高 ,可替代传统的磷化和钝化处理。本文对SCA的结构、作用机理 ,SCA的选择、溶液的制备 ,金属表面硅烷化处理 ,有机硅烷薄膜及其分析测试做了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涂层 金属表面预处理 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6
18
作者 卢志华 孙康宁 李爱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F09期197-199,203,共4页
主要从制备工艺、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临床应用几个方面介绍了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另外结合国内外生物材料的研究现状,综述了HAP生物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设想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力学性能 生物相容性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试剂对碳纳米管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阴强 李爱菊 +2 位作者 孙康宁 石俊 任强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81-1484,1498,共5页
利用Fenton试剂对碳纳米管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Fenton,Fenton/超声波(US)以及Fenton/紫外线(UV)对碳纳米管表面的影响,并探讨了Fenton试剂与碳纳米管的作用机理。用热重分析(TGA)来观察纯化前后碳纳米管的纯度,用红外光谱(FTIR)分析碳... 利用Fenton试剂对碳纳米管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Fenton,Fenton/超声波(US)以及Fenton/紫外线(UV)对碳纳米管表面的影响,并探讨了Fenton试剂与碳纳米管的作用机理。用热重分析(TGA)来观察纯化前后碳纳米管的纯度,用红外光谱(FTIR)分析碳纳米管表面官能团的变化,用透射电镜(TEM)对碳纳米管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enton/UV反应能够在碳纳米管表面引入大量羟基以及少量的羧基,且不会较大程度地损坏碳纳米管的结构;机理分析表明,Fenton试剂主要是利用Fenton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HO.)对碳纳米管的不饱和键进行羟基化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表面改性 FENTON试剂 羟基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法制备Fe包覆Al复合粉末 被引量:10
20
作者 田宝艳 张景德 +2 位作者 毕见强 古娜 徐廷鸿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25-828,848,共5页
以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通过化学镀的方法制取了铁包覆铝的复合粉末,研究了络合剂、pH值、镀覆温度和镀覆时间对包覆效果的影响,采用XRD和SEM对复合粒子的表面形貌和物相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铝粉表面包覆的铁层呈团粒状,优化的... 以次亚磷酸钠为还原剂,通过化学镀的方法制取了铁包覆铝的复合粉末,研究了络合剂、pH值、镀覆温度和镀覆时间对包覆效果的影响,采用XRD和SEM对复合粒子的表面形貌和物相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铝粉表面包覆的铁层呈团粒状,优化的工艺参数为硫酸亚铁初始质量浓度:8g/L,次亚磷酸钠质量浓度:30—40g/L,酒石酸钾钠:16g/L,柠檬酸:6g/L,pH值:9.5,镀液温度:78℃,镀覆时间:4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铁 铝粉 包覆 次亚磷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