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水力学条件下深水河道单壁钢围堰施工安全性:以清江河大桥1号承台钢围堰工程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焦驰宇 林监 +2 位作者 卢长炯 赵福元 冉彭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14432-14440,共9页
目前针对单壁钢围堰施工过程荷载的取值,通常依靠现行规范中的线性荷载模式确定,无法真实反映受空间水力条件影响的围堰及承台施工受力情况。以清江河大桥单壁钢围堰工程为背景,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围堰结构体系变化,提出了采用流体动力... 目前针对单壁钢围堰施工过程荷载的取值,通常依靠现行规范中的线性荷载模式确定,无法真实反映受空间水力条件影响的围堰及承台施工受力情况。以清江河大桥单壁钢围堰工程为背景,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围堰结构体系变化,提出了采用流体动力学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改进荷载模式分析方法。将此方法与常规的基于现行规范荷载的有限元模拟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在复杂水力条件下对施工期单壁钢围堰结构受力安全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在研究范围内,在混凝土受力方面,现有规范计算结果偏于不安全,其结果偏小约20%;而对于钢构件而言,位移结果比较接近,规范计算的环向次肋最大应力偏大约20%;利用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湍流模型来模拟复杂河道水流条件,能够更好地反映空间复杂水流力对结构的影响。综上,研究成果有利于保障复杂水力条件下围堰结构施工安全,可为今后同类单壁钢围堰的设计和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壁钢围堰 结构荷载 深水河道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交叠路径3D打印钢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的抗压性能
2
作者 廖维张 黄嘉俊 +1 位作者 阚效禹 袁婉莹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117,共8页
3D打印混凝土具有灵活、低碳、快速、无模板施工的优势,但界面黏结问题可能导致打印层结合不紧密,影响强度。交叠打印路径可减少该缺陷并增强层间黏结,提高抗压强度。对于钢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钢纤维的分布方向易受打印路径的影响,交... 3D打印混凝土具有灵活、低碳、快速、无模板施工的优势,但界面黏结问题可能导致打印层结合不紧密,影响强度。交叠打印路径可减少该缺陷并增强层间黏结,提高抗压强度。对于钢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钢纤维的分布方向易受打印路径的影响,交叠路径下的3D打印钢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研究尚不充分。采用平行路径和螺旋交叠路径两种3D打印方式,通过改变荷载与路径方向的夹角和螺旋交叠角制作钢纤维增强水泥基立方体试块,探究上述参数对其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X-Y平面内,平行路径抗压强度随荷载方向与路径方向夹角的变化先增后降,但均小于现浇试件;在X-Y平面内,当纤维的分布方向与加载方向平行时,抗压强度最大(X方向),当纤维的分布方向与加载方向垂直时,抗压强度最小(Y方向);30°、90°螺旋交叠路径在X、Y、Z方向的抗压强度明显高于平行路径;相比平行打印,螺旋交叠结构减小了力学各向异性;螺旋交叠的打印方式可作为提升构件抗压强度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钢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 抗压强度 路径方向 螺旋交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高强混凝土细微观结构演变机理及剩余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东拂 李浩 +1 位作者 郝腾飞 刘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4-225,280,共13页
对经历不同加热温度和恒温时间的C60高强混凝土试块进行试验研究,以分析其细微观结构演变机理,建立高强混凝土高温历程与细微观结构演化关系模型和高温历程与剩余强度关系模型。通过热电偶测得试块内部温度场,并结合ABAQUS有限元模拟分... 对经历不同加热温度和恒温时间的C60高强混凝土试块进行试验研究,以分析其细微观结构演变机理,建立高强混凝土高温历程与细微观结构演化关系模型和高温历程与剩余强度关系模型。通过热电偶测得试块内部温度场,并结合ABAQUS有限元模拟分析试块内部温度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两者试块内部温度场变化基本一致;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显微硬度检测、汞压力测孔、超声5种测试手段,对不同高温历程后高强混凝土材料的细微观结构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且彼此印证,建立了高强混凝土高温历程与细微观结构演化关系模型;通过测强试验获得高温后高强混凝土剩余抗压强度,建立了高强混凝土高温历程与剩余强度关系模型。研究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恒温时间增长,结晶水散失,水化产物、凝胶有不同程度分解,氢氧化钙、白云石、钙矾石含量减少,声时增加,波幅、频率减小,显微硬度下降,孔隙率上升。最终得出了高强混凝土材料高温历程、细微观结构及剩余强度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高温历程 细微观结构 剩余强度 温度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障性住房节能设计思考——基于北京市保障性住房能耗满意度之调查
4
作者 刘啸 王佳旺 冯萍 《绿色科技》 2013年第11期271-272,共2页
在分析国内外保障性住房建筑节能举措及调研北京市保障性住房能耗满意度的基础上,阐述了现阶段北京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建筑设计方面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节能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变墩高效应的小半径曲线梁桥地震易损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焦驰宇 马辉 +1 位作者 刘洋 林监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76,共8页
为分析墩高变化形式对小半径曲线梁桥地震易损性的影响,以某互通式立交匝道桥第2联为背景,设计渐变型、凹岛型、凸岛型3种墩高变化形式曲线梁桥进行地震易损性研究。在提出的压弯剪扭耦合作用破坏的基础上,采用集中铰-纤维模型的桥墩建... 为分析墩高变化形式对小半径曲线梁桥地震易损性的影响,以某互通式立交匝道桥第2联为背景,设计渐变型、凹岛型、凸岛型3种墩高变化形式曲线梁桥进行地震易损性研究。在提出的压弯剪扭耦合作用破坏的基础上,采用集中铰-纤维模型的桥墩建模方法,通过SeismoStruct有限元软件建立3种墩高变化形式曲线梁桥模型;选取符合Ⅲ类场地特性的50条地震波,利用能力需求比法,以位移延性比为损伤指标,研究不同变墩高形式下桥墩与支座的地震易损性。结果表明:当小半径曲线梁桥采用3种墩高变化形式时,以弯曲受力为主的中、高墩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完全破坏概率较低,以弯剪或剪切受力为主的矮墩在强震作用下发生完全破坏概率较大,变墩高曲线梁桥可以适当提高矮墩的抗震能力;凹岛型墩高变化形式会增加矮墩的损伤概率,在抗震设计中应避免选择该墩高变化形式或尽可能优化墩梁连接方式;墩高变化形式对于支座的易损性影响小于对桥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半径曲线梁桥 墩高变化形式 压弯剪扭耦合作用 集中铰-纤维模型 地震易损性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柱式桥台土-结构相互作用抗震性能研究
6
作者 焦驰宇 吴闰然 +1 位作者 龙佩恒 鲁子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5-242,共8页
为研究桩柱式桥台在地震过程中的结构响应规律。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以某立交G匝道曲线梁桥的桥台为工程背景,开展了基于实体的地震反应研究,并对地震过程中桥台背墙自底部向上各位置的位移时程曲线进行监测。在此基础上,对桥台高度... 为研究桩柱式桥台在地震过程中的结构响应规律。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以某立交G匝道曲线梁桥的桥台为工程背景,开展了基于实体的地震反应研究,并对地震过程中桥台背墙自底部向上各位置的位移时程曲线进行监测。在此基础上,对桥台高度、土体剪胀角度、土体与桥台接触条件三个因素对桥台地震响应的影响开展了研究。研究发现:随着桥台高度的增加,台背最大位移的放大系数逐渐变大;在该研究范围内,土体剪胀角对桥台地震位移响应影响不大;当不考虑桥台与土体分离效应时桥台顶部地震响应比考虑桥台与土体分离时的地震响应小,建议在进行桥台抗震设计中应准确模拟土体与桥台的接触界面状态。研究成果可为桥台结构的地震响应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桥 土-桥台相互作用 ABAQUS软件 数值模拟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混凝土结构连接方式研究综述 被引量:40
7
作者 黄宇星 祝磊 +2 位作者 叶桢翔 王元清 石永久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0-126,共7页
对比了预制混凝土与现浇混凝土的优劣,总结了预制混凝土结构各种连接方式的分类,介绍了预制混凝土墙板与结构主体的连接方式、国外预制混凝土连接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国内预制混凝土梁柱连接和墙板连接的现状,分析了预制混凝土连接方式... 对比了预制混凝土与现浇混凝土的优劣,总结了预制混凝土结构各种连接方式的分类,介绍了预制混凝土墙板与结构主体的连接方式、国外预制混凝土连接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国内预制混凝土梁柱连接和墙板连接的现状,分析了预制混凝土连接方式以及连接节点的研究现状,探讨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连接方式 国内外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ython的平面杆系结构有限元分析
8
作者 董军 张尧 +2 位作者 李国华 刘亚立 王秀芳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0,共7页
基于Python程序,将杆单元位移不连续、理想刚杆两种力学对象关联统一,开展平面杆系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并实现一种基于“变量标记”的自由度集中处理的计算模式.基于虚功原理引入并推证刚体荷载传递定理,表明耦合单元、刚杆及忽略某一... 基于Python程序,将杆单元位移不连续、理想刚杆两种力学对象关联统一,开展平面杆系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并实现一种基于“变量标记”的自由度集中处理的计算模式.基于虚功原理引入并推证刚体荷载传递定理,表明耦合单元、刚杆及忽略某一自由度的有限元内置算法处理过程中,实质是将单元刚度矩阵进行“刚化”处理.算例分析表明,“变量标记”的计算模式与单元刚度矩阵的“刚化”处理,具有力学模型的普适性和统一性、编程的可行性以及结果的可靠性等特点,能解决平面任意杆系结构的建模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主从结点”、“刚杆”等建模方法,对于进一步开展有限元二次开发、大变形以及非线性等功能性扩展等有重要的参加价值,证明将Python程序应用于结构有限元分析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杆系结构 PYTHON 有限元分析 耦合单元 主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砼缺陷位置对钢管混凝土承载力致损机制研究
9
作者 董军 葛世超 +2 位作者 李国华 向学建 刘殿元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112,共6页
依托在建的某钢管混凝土单索塔斜拉桥工程背景,针对核心混凝土缺陷位置的差异,可能造成对钢管混凝土构件承载力降低的致损问题,结合不同典型缺陷位置工况下钢管混凝土构件承载力试验,建立数值有限元模型.对不同缺陷工况下的钢管混凝土... 依托在建的某钢管混凝土单索塔斜拉桥工程背景,针对核心混凝土缺陷位置的差异,可能造成对钢管混凝土构件承载力降低的致损问题,结合不同典型缺陷位置工况下钢管混凝土构件承载力试验,建立数值有限元模型.对不同缺陷工况下的钢管混凝土承载力受力规律予以分析和讨论,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核心混凝土缺陷的存在势必将降低了构件的承载能力,同时相对于下部位置存在缺陷的构件,上部或中部位置存在缺陷的构件更易破坏;由于边缘位置混凝土存在缺陷时,将削弱结构的套箍作用,边缘位置存在缺陷的构件所造成的承载力损失大于中心位置存在缺陷的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结构 内部缺陷 承载力 致损规律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岩棉夹芯板超高防火隔墙耐火与稳定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郝腾飞 赵东拂 +2 位作者 李磊 王长辉 符演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5-1110,共6页
为满足大型厂房对轻质超高防火隔墙的需求,提出了一种钢框架岩棉夹芯板超高防火隔墙,并对其耐火性与稳定性进行研究。采用ISO-834标准升温曲线的加热方法,对缩尺比例为1∶0.3岩棉夹芯板防火隔墙进行单面受火试验。并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 为满足大型厂房对轻质超高防火隔墙的需求,提出了一种钢框架岩棉夹芯板超高防火隔墙,并对其耐火性与稳定性进行研究。采用ISO-834标准升温曲线的加热方法,对缩尺比例为1∶0.3岩棉夹芯板防火隔墙进行单面受火试验。并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缩尺模型与足尺模型,研究了防火隔墙防火优化前后两种方案下受火面与背火面的温度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缩尺试验模型与缩尺有限元模型的温度和形变基本吻合;足尺有限元模型的岩棉夹芯板超高防火隔墙在防火优化后,背火面最高温度降低,最大形变降低了75.5%,耐火性与稳定性得到大幅改善,并满足《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对于防火隔墙隔热性和完整性要求。在防火隔墙设计方面,容重为50 kg/m^(2)的钢框架岩棉夹芯板超高防火隔墙,跨度方向每8 m需设一根钢柱,高度方向每3.6 m需设一根钢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超高防火隔墙 有限元分析 温度场规律 形心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离港高架桥梁抗震体系对比研究
11
作者 程京伟 马辉 焦驰宇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5,共9页
双层高架桥是城市桥梁建设中常用的一种桥梁形式,可合理利用空间,减少交通拥堵。随着北京某机场的建成,“双层出发,双层到达”的设计理念使得双层离港高架桥得到快速发展,但在设计过程中,航站楼建筑物与桥梁结构组合时,桥梁结构体系选... 双层高架桥是城市桥梁建设中常用的一种桥梁形式,可合理利用空间,减少交通拥堵。随着北京某机场的建成,“双层出发,双层到达”的设计理念使得双层离港高架桥得到快速发展,但在设计过程中,航站楼建筑物与桥梁结构组合时,桥梁结构体系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北京某机场双层离港高架桥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工程情况设计了墩梁固结、上层支座和双层支座3种典型结构体系,建立线弹性分析模型,对常遇地震下结构地震反应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表明墩梁固结体系地震位移和内力较小,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随后对3种体系考虑墩柱塑性铰损伤行为的力学性能开展了罕遇地震下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研究表明上层支座随着弯矩反弯点的变化,墩柱转角需求最小,同时三者的纵横向墩柱转动能力均满足抗震需要。综合对比分析在本文探讨的地震情况下,3种结构体系,墩梁固结体系由于整体刚度大、地震参与质量小进而导致内力位移响应小,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优势。同时本文研究成果可为同类桥梁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高架桥 结构体系对比 反应谱分析 非线性时程分析 塑性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输入方向及液化扩展场地的夹角对曲线桥抗震的影响
12
作者 焦驰宇 霍鹏翔 +2 位作者 曹跃 张湘卓 谢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52-3462,共11页
地震土壤液化会产生土体失稳滑移等现象,对桥梁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破坏。而曲线桥由于其复杂的受力状态,在液化侧向扩展场地中的地震响应更是需要关注的重点。选取3条典型的远场地震波,从12个具有代表性的方向输入至一座四跨连续曲线桥... 地震土壤液化会产生土体失稳滑移等现象,对桥梁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破坏。而曲线桥由于其复杂的受力状态,在液化侧向扩展场地中的地震响应更是需要关注的重点。选取3条典型的远场地震波,从12个具有代表性的方向输入至一座四跨连续曲线桥,且使场地最大倾斜角度与地震输入角度相同,得到该曲线桥在液化扩展场地下的地震响应规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按照0°~180°逐渐变化输入地震动时,曲线桥梁桩顶弯矩逐渐减小,且边墩桩顶弯矩大于次中墩、中墩桩顶弯矩。从180°~360°逐渐变化输入地震波时,桩顶弯矩逐渐增大,且中墩、次中墩桩顶弯矩大于边墩桩顶弯矩;随着地震输入角度的变化,墩底最大弯矩在中墩与次中墩之间交替变化,其中次中墩出现弯矩最大的次数要明显多于中墩。墩梁相对位移随着地震动输入角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周期性变化趋势。因此,建议实际工程中应当判断桥梁工程所处位置可能遭受的地震动类型,根据地震动类型实施对应的抗液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侧向扩展场地 地震输入角度 曲线桥 远场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地震作用下不同站桥组合体系抗震性能对比
13
作者 焦驰宇 马辉 +2 位作者 刘能文 秦永刚 程冕洲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7-578,共12页
为对比横向地震作用下不同站桥组合体系的抗震性能,以某实际站桥分离体系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站桥合一体系,考虑桥墩、支座非线性以及桥梁扩大基础-碎石垫层-地铁车站顶板之间的非线性滑动摩擦效应,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 为对比横向地震作用下不同站桥组合体系的抗震性能,以某实际站桥分离体系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站桥合一体系,考虑桥墩、支座非线性以及桥梁扩大基础-碎石垫层-地铁车站顶板之间的非线性滑动摩擦效应,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其三维非线性动力模型,研究横桥向地震输入下两种工况不同站桥组合体系的动力响应与桥墩损伤。结果表明:在横向罕遇地震输入下,相较于站桥合一体系,站桥分离体系可延长结构周期,有效减小桥墩墩底与地铁车站支撑柱的动力响应,对于两种站桥组合体系,桥墩位置对应地铁车站支撑柱的内力响应大于其他普通支撑柱;在横向超罕遇地震输入下,相较于站桥合一体系,站桥分离体系出现塑性状态的时间更晚,最终损伤程度更轻,支座进入非线性阶段的时间靠后,桥墩整体变形也更小。在横向地震作用下,站桥分离体系抗震性能更为优良,但在实际工程中应该注意地铁车站支撑柱的横向框架效应导致的内力增加与桥梁基础滑移的限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性能 不同站桥组合体系 横向地震作用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台现浇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效应及影响参数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新浩 张凌云 +2 位作者 董军 张尧 刘旭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9,23,共9页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作用会使结构产生裂缝,并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因此,提前进行水化热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温控方案对于保障结构施工质量尤为重要.以重庆市嘉陵江某特大斜拉桥11#索塔承台为研究案例,利用MIDAS/FEA有限元软件并结合...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作用会使结构产生裂缝,并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因此,提前进行水化热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温控方案对于保障结构施工质量尤为重要.以重庆市嘉陵江某特大斜拉桥11#索塔承台为研究案例,利用MIDAS/FEA有限元软件并结合承台温控方案以及现场实测方式对分两次浇筑成型的承台水化热效应以及影响参数进行探索和分析.研究表明:承台温控方案对应承台模型水化热结果均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的温控指标要求,模型部分参数依据现场实际变化调整后,与实测数据吻合度较好;浇筑层顶层冷水管距顶面的距离会对顶面的降温效果产生影响.上层混凝土浇筑会对下层已浇混凝土有二次升温的作用,其影响程度与距浇筑层分界限线的距离相关;浇筑方式可通过控制浇筑层厚度从而对水化热的温度峰值以及降温速率产生影响.对于水化热温度峰值较高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采用前期恒温水与后期动态调控相结合的方式要比恒温水方式在降温速率的控制方面效果更佳.承台中心二次升温的温度峰值与两浇筑层之间的间隔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索塔承台 水化热效应 影响参数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长柱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彭有开 吴徽 高全臣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6-581,共6页
为研究再生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对剪跨比为4、截面尺寸为450 mm×450 mm的6根再生混凝土柱和1根普通混凝土柱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试验参数主要为纵筋率、轴压比、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其中配箍率的取值与国家规范的要求接... 为研究再生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对剪跨比为4、截面尺寸为450 mm×450 mm的6根再生混凝土柱和1根普通混凝土柱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试验参数主要为纵筋率、轴压比、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其中配箍率的取值与国家规范的要求接近.结果表明,低轴压、低配箍的再生混凝土柱可实现良好的延性和变形性能,能满足抗震设计的要求;较高轴压、低配箍的再生混凝土柱最终发生剪切压溃,呈现出显著的脆性性质;较高轴压的再生混凝土柱在提高配箍后,延性与耗能性能得以改善.建议轴压比不宜过大,并适当提高配箍要求.此外,分析表明再生混凝土柱极限受弯承载力的计算可采用与普通混凝土柱类似的方法,通过考虑钢筋强化、合理选取再生混凝土的本构模型进行准确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长柱 抗震性能 延性 配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外加劲肋加固T型圆钢管节点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岩 李书文 +2 位作者 黄宇星 班力壬 祝磊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0-75,共6页
T型圆钢管节点主管轴向刚度较大,径向刚度较小,当通过支管向主管传递轴向力时,往往因为主管节点处径向承载力不够而发生较大变形甚至破坏,造成对支管强度的浪费。本文提出用外加劲肋加固T型节点,材料和施工成本较低。通过3组不同支管主... T型圆钢管节点主管轴向刚度较大,径向刚度较小,当通过支管向主管传递轴向力时,往往因为主管节点处径向承载力不够而发生较大变形甚至破坏,造成对支管强度的浪费。本文提出用外加劲肋加固T型节点,材料和施工成本较低。通过3组不同支管主管外径比的T型圆钢管节点承载力对比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外加劲肋的支撑,加固后的节点塑性区域扩大,节点极限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提高,但极限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增幅随支管与主管外径比的增大而降低。工程中应根据不同支管与主管外径比,合理选择加劲肋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结构 圆形空心截面 T型节点 轴向承载力 加固 外加劲肋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混凝土经不同高温历程后性能劣化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赵东拂 高海静 +2 位作者 贾朋贺 文豪 杨健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0-248,共9页
对经历不同加热温度和不同恒温时间的C60高强混凝土性能劣化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利用超声、显微硬度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汞压力测孔等综合手段观察其高温后细微观结构的变化。重点分析了高强混凝土外观、抗压强度、弹性模量、质量损失... 对经历不同加热温度和不同恒温时间的C60高强混凝土性能劣化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利用超声、显微硬度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及汞压力测孔等综合手段观察其高温后细微观结构的变化。重点分析了高强混凝土外观、抗压强度、弹性模量、质量损失、高温爆裂机理、细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经不同高温历程后,高强混凝土的色泽变浅,从300℃恒温1 h时开始混凝土试块呈铁锈红色,直到400℃恒温2 h时铁锈红色消失,700~900℃试块外表呈灰白色;高强混凝土会在500℃时发生爆裂,较普通混凝土的爆裂温度低很多;凝胶分子、水泥水化物等受热分解,使其表面和内部产生孔隙和微裂纹,高强混凝土细微观结构逐渐变差,这是造成宏观力学性能劣化的根本原因。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与恒温时间的增长,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且相对恒温时间的不同,加热温度的变化对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劣化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高温历程 性能劣化 爆裂机理 细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有风力发电机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对5MW风力发电机组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季亮 祝磊 +1 位作者 姚小芹 杨洪源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00-2305,共6页
基于一台5 MW风力发电机组的实际数据,采用我国地震反应谱,进行有限元反应谱分析。并分别采用日本风电规范、IEC标准及相关文献的计算方法对该5 MW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剪力、弯矩进行计算,通过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各公式的适用性,可... 基于一台5 MW风力发电机组的实际数据,采用我国地震反应谱,进行有限元反应谱分析。并分别采用日本风电规范、IEC标准及相关文献的计算方法对该5 MW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剪力、弯矩进行计算,通过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各公式的适用性,可为我国地震环境下的风力发电机组抗震计算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抗震计算方法 有限元分析 反应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底部地震剪力、弯矩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季亮 祝磊 叶桢翔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98-303,共6页
计算在地震作用下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底部的剪力和弯矩,一般需要对完整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计算较为复杂。当风力发电机组质量、刚度分布不详时,无法建立有限元模型,可采用本文所述推导公式进行计算,也可建立单自由度或两自由度简化模型... 计算在地震作用下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底部的剪力和弯矩,一般需要对完整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计算较为复杂。当风力发电机组质量、刚度分布不详时,无法建立有限元模型,可采用本文所述推导公式进行计算,也可建立单自由度或两自由度简化模型,按照底部剪力法进行计算。误差分析表明,用底部剪力法进行风力发电机组地震作用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底部剪力法 简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在抗震加固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徐开 吕佐超 +1 位作者 吴徽 娄宇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41,共7页
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提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该理论要求建筑物在未来遭遇地震作用时表现出预定的抗震性能水平,这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美国地震工程界最早将该理论引入到加固中,这对既有结构的抗震评估和抗震加固设计具... 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提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该理论要求建筑物在未来遭遇地震作用时表现出预定的抗震性能水平,这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美国地震工程界最早将该理论引入到加固中,这对既有结构的抗震评估和抗震加固设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阐述了基于性能的抗震加固方法的基本思想、产生背景、发展状况及其主要研究内容,并指出该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性能 抗震加固 性能水平 设防水准 性能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