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立银行信贷承包责任制的构想
1
作者 周从玉 易传忠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9-40,共2页
(一)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储蓄实行承包已初见成效,信贷有没有必要建立承包责任制,如何建立?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一是现行银行信贷已是双重滞后,其表现首先是银行改革滞后于社会经济改革;其次是信贷改革与银行改革不配套,影响... (一)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储蓄实行承包已初见成效,信贷有没有必要建立承包责任制,如何建立?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一是现行银行信贷已是双重滞后,其表现首先是银行改革滞后于社会经济改革;其次是信贷改革与银行改革不配套,影响了银行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因此,金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要求银行信贷必须相应改革。二是经营观念日趋淡化。作为企业化的银行,信贷资金的营运和管理是整个银行自身经营的核心,其好与坏,直接制约着银行发展程度,但是,银行目前在信贷资金的经营管理上,在一定程度上呈现虚脱状态:其一,贷款的发放与管理脱节司空见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政策 银行企业 承包责任制 经营观念 利息收入 社会经济改革 风险准备金 人民银行 承包期限 经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信贷员岗位责任制要健全制约机制
2
作者 王树平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19-20,共2页
一、现阶段信贷员岗位责任制存在的问题 (一)贷款决策制约不严。目前银行贷款虽然实行信贷员、科(股)长、行长(主任)三级审批制,但由于三者之间无刚性制约力,加上决策者的认识程度、工作作风、业务素质方面的差异,借款单位往往通过某个... 一、现阶段信贷员岗位责任制存在的问题 (一)贷款决策制约不严。目前银行贷款虽然实行信贷员、科(股)长、行长(主任)三级审批制,但由于三者之间无刚性制约力,加上决策者的认识程度、工作作风、业务素质方面的差异,借款单位往往通过某个信贷员或某个领导就可以对贷款决策产生决定影响。表现在有的信贷员贷前调查敷衍塞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贷前调查 贷款决策 银行贷款 信贷政策 三级审批制 制约机制 工作作风 贷款损失 信贷指标 贷款审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贷款利息以按月计收为好
3
作者 周从玉 郑凤想 《武汉金融》 1986年第2期9-,共1页
银行的贷款利息是银行发放贷款后在一定时间,由一定比率所固定下来的货币增殖额,即是贷款的资金报酬。银行一年的贷款利息收入,因计收的时间不一,最终所获收益就不等,也就是说,利息计收期短的贷款资金时间价值大于计收期长的贷款的资金... 银行的贷款利息是银行发放贷款后在一定时间,由一定比率所固定下来的货币增殖额,即是贷款的资金报酬。银行一年的贷款利息收入,因计收的时间不一,最终所获收益就不等,也就是说,利息计收期短的贷款资金时间价值大于计收期长的贷款的资金时间价值。其根本原因在于利息计收期短的更充分地考虑了利息的资金时间价值。我们认为:贷款的利息计收确定以月为期,才是比较合理的。因为,以月为期,这是现行财务制度所规定和通用的会计核算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贷款利息 资金时间价值 现行财务制度 营运资金 加速资金周转 按季 生产周期 实贷实存 资金使用 社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重视对货币性贷款的控制
4
作者 叶望春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1-32,34,共3页
把银行贷款划分为资本性贷款和货币性贷款,对促进信贷结构调整、加强信贷资金的管理,实现宏观控制,微观搞活,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以诺曼和奥维尔斯顿为代表的“银行派”理... 把银行贷款划分为资本性贷款和货币性贷款,对促进信贷结构调整、加强信贷资金的管理,实现宏观控制,微观搞活,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以诺曼和奥维尔斯顿为代表的“银行派”理论的基础上,就提出了资本贷款和货币贷款的理论,这两种理论的依据是:银行贷款给借款人,追加了资本的贷款为资本贷款;银行虽然没有给借款人追加资本,而只是提供了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贷款为货币贷款。划分两种贷款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性 信贷结构调整 追加资本 借款人 支付手段 微观搞活 银行派 购买手段 资本性 宏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技术改造贷款必须把住“六关”
5
作者 郑凤想 《武汉金融》 1986年第12期21-22,共2页
自技术改造贷款开办以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所需要的资金,除自筹外,大部分都是银行贷款供应的。这种有偿供应资金的方式相对于财政性无偿投资来说是国家利用经济的办法管理经济采取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技术改造贷款的管理就显得特别重... 自技术改造贷款开办以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所需要的资金,除自筹外,大部分都是银行贷款供应的。这种有偿供应资金的方式相对于财政性无偿投资来说是国家利用经济的办法管理经济采取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技术改造贷款的管理就显得特别重要。那么,银行到底怎样才能管好技术改造贷款?实践证明,只要把住“六关”,就可以管好用好技术改造贷款。一、自主选定投向,把住决策关技改贷款者——银行最关心的问题是投资能否成功,然而投资的成功与否,决策是关键。银行理应把住贷款投资决策关,自主选定投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改造贷款 贷款者 贷款计划 六关 实践证明 流动资金周转 市支行 土商 专款专用 实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盈亏分析和产品寿命周期法加强贷款的发放和管理
6
作者 姜洪元 《武汉金融》 1987年第8期17-18,共2页
银行对如何加强贷款的发放和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办法和信贷原则,在理论界进行了多次的探讨和研究,对支持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扩大,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
关键词 盈亏分析 产品寿命周期 信贷原则 管理制定 现代化建设 成本函数 企业产品 农业生产 信贷部门 营销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