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业银行应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1
作者 唐顺之 《西南金融》 1987年第10期12-,共1页
专业银行的业务按性质划分,大体可分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三人类。负债业务即吸收的各项存款;资产业务即发放的各种贷款;中间业务包活汇兑、代理收付、代理保管、征信咨询和租赁等等。由于它具有代办性质,既不属于银行的资产。
关键词 中间业务 负债业务 资产业务 征信 代理保管 利息收入 资金调拨 联行往来 信贷资金来源 利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议专业银行之间的竞争
2
作者 唐顺之 《西南金融》 1987年第3期30-,共1页
1984年下半年至1985年春,专业银行之间曾有过一场业务上的竞争。江津县也不例外,工农两行也展开了竞争。严格地说这只是竞相贷款,而且是降低条件的竞相贷款。结果是两败俱伤,得不偿失。回顾84年的教训,我认为不能不得出这样一点结论,银... 1984年下半年至1985年春,专业银行之间曾有过一场业务上的竞争。江津县也不例外,工农两行也展开了竞争。严格地说这只是竞相贷款,而且是降低条件的竞相贷款。结果是两败俱伤,得不偿失。回顾84年的教训,我认为不能不得出这样一点结论,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它不同于工厂、商店,它们之间的竞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要规定一定的范围,二要有人民银行的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银行 江津县 个人存款 货币信用 结算纪律 资金价格 存贷利率 多头开户 信用方式 吸收存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方协力 促使企业扭亏增盈
3
作者 张尊南 《西南金融》 1992年第4期11-12,共2页
利税大户是社会产品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提供者,亏损大户则是制约建设规模和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仍面临市场疲软,资金紧张,企业经济效益滑坡,亏损面大的严峻形势。因此,提高盈亏大户的经济效益,实现利税大户增盈和亏损... 利税大户是社会产品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提供者,亏损大户则是制约建设规模和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仍面临市场疲软,资金紧张,企业经济效益滑坡,亏损面大的严峻形势。因此,提高盈亏大户的经济效益,实现利税大户增盈和亏损大户减亏迫在眉睫。但这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由于牵涉面广,政策性强,难度大,光靠银行一家难以完成,需要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上下左右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共同努力、多办实事才能奏效。当前,应把工作着力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税大户 国家财政收入 主要提供者 工作着力点 目标管理 社会产品 经营管理 内部经营机制 建设规模 质量否决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资金市场的两点设想
4
作者 唐顺之 《西南金融》 1987年第11期31-,共1页
现阶段,如何求得资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笔者提出以下两点设想: 1.彻底打破资金“大锅饭”。1985年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改为“实贷实存”,但这仍然是一种纵向信贷资金管理办法。尽管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的存贷款在利率上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现阶段,如何求得资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笔者提出以下两点设想: 1.彻底打破资金“大锅饭”。1985年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改为“实贷实存”,但这仍然是一种纵向信贷资金管理办法。尽管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的存贷款在利率上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但并没有完全解决专业银行对人民银行的依赖性。各专业银行自成联行系统后,只不过是改一户“大锅饭”为几户“大锅饭”。这种以纵向为主管理资金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金市场 实贷实存 人民银行 联行 信贷基金 商业汇票承兑 “大锅饭” 借差行 存差行 汇出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金融市场应具有计划调节的特征
5
作者 张尊元 张尊南 《西南金融》 1987年第11期27-29,共3页
自1986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在金融系统内导入市场机制。金融市场以各种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尤其以金融同业短期拆借市场较普遍。我国金融市场目前虽还只是雏型,但随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市场... 自1986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在金融系统内导入市场机制。金融市场以各种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尤其以金融同业短期拆借市场较普遍。我国金融市场目前虽还只是雏型,但随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市场亦将发展和完善。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将建立何种金融市场作一些探讨。笔者认为,除主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外,我国金融市场必须具有计划调节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调节 市场机制 经济体制改革 拆借市场 人民银行 投资结构 资金利润率 价格关系 银行信用 无政府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正指导思想 改革信贷方式
6
作者 唐顺之 《西南金融》 1985年第9期12-14,共3页
1984年下半年在全国不少地方出现几家银行以各种方式竞发贷款,掌握贷款的银行不是择优确定贷款对象,而是放弃原则,降低标准。银行择优贷款,变为企业“择优”借款。是什么原因出现这种不正常的现象?银行的贷款方式和管理方法有哪些与当... 1984年下半年在全国不少地方出现几家银行以各种方式竞发贷款,掌握贷款的银行不是择优确定贷款对象,而是放弃原则,降低标准。银行择优贷款,变为企业“择优”借款。是什么原因出现这种不正常的现象?银行的贷款方式和管理方法有哪些与当前形势不相适应?这些问题需要认真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教训,从而端正业务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方式 贷款方 流动资金贷款 指导思想 以销定贷 自有流动资金 信贷杠杆 信贷结算 逾期贷款 流动资金周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贷资金紧张的原因与“紧中求活”
7
作者 唐顺之 《西南金融》 1985年第12期15-16,共2页
为了纠正去年“四个失控”在经济上造成的不良影响,今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控制信贷规模,是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核心措施。从我行1985年信贷规模看,比1984年底实贷余额还略有增加,但信贷资金却... 为了纠正去年“四个失控”在经济上造成的不良影响,今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控制信贷规模,是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核心措施。从我行1985年信贷规模看,比1984年底实贷余额还略有增加,但信贷资金却感到十分紧张,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资金贷款 核心措施 产值资金率 资金需求量 贷前调查 民间信用 结算纪律 自有流动资金 加速资金周转 工业贷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