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专业银行设立贷款风险基金思考
1
作者 农文卿 《征信》 1995年第5期55-56,共2页
长期以来,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资金分配给制,由于行政于预,由于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的缺乏,银行视为“第二财政”,根本就谈不上风险,因而在观念上,功能上都不具备风险机制——即对风险感应、预防和疏散、排除等的能力系统.目... 长期以来,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资金分配给制,由于行政于预,由于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的缺乏,银行视为“第二财政”,根本就谈不上风险,因而在观念上,功能上都不具备风险机制——即对风险感应、预防和疏散、排除等的能力系统.目前,由于金融体制改革仍处于摸索阶段,金融市场风险环境的缺乏,风险当事人与风险承担者的分离,以及利率体制、金融体制、人事体制、行政干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专业银行仍然没有真正承担风险.但风险却客观存在,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经营过程(即商品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不同的结果.实际上当某种行为可能出现两种以上的结果时,实际上就产生了风险问题,作为资金这一特殊商品的运动形式之一,银行的贷款行为也存在收得回、收不回、部分收回以及利息损失等多种结果,它必然由于商品交换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而存在风险问题,银行企业化要求专业银行具备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担风险等能力,那么如何预防和弥补贷款风险便成为企业化银行所必须研究和采取对策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人认为,在目前金融理论界提出的诸多对策中,首要的设立贷款风险基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贷款风险基金 专业银行企业化 贷款损失 风险机制 风险利率 金融市场风险 金融体制改革 损失额 贷款余额 银行信贷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信贷资产保全的法律对策
2
作者 农文卿 《征信》 1997年第2期55-57,共3页
一、关于贷款诉讼时效问题诉讼时效是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对此《民法通则》有三方面的规定:一是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 一、关于贷款诉讼时效问题诉讼时效是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对此《民法通则》有三方面的规定:一是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二是诉讼时效应担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三是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拒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目前,银行逾期及“双呆”贷款占整个信贷资产的比例不断上升,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上些沉淀贷款一时难以收回或处理,对此可以通过引起诉讼时效中断,从而延长诉讼时效,达到保护银行债权的目的.由于起诉讼面总是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比较切合实际的做法是,用下发“催贷通知书”的形式,并请债务方签字,即视为对方同意履行义务,从而引起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之日起两年内,如果仍不能还款,可再用上述办法引起诉讼时效中断.对于有还货款能力却无理抵赖的,可直接申请支付令,依法收回贷款.另外,根据《民法通则》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此限制,因此,针对已经超过诉讼时效的政策性贷款等历史遗留问题,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时效中断 债权人 资产保全 银行信贷 人民法 申请支付令 抵押物 债务人 民法通则 法律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兼并要妥善处理好的几个金融问题
3
作者 农文卿 《征信》 1996年第5期85-87,共3页
一、关于如何发挥银行作用问题银行做为国民经济综合部门,不但拥有一支经济信息灵,企业情况明.金融管理经验丰富的队伍,可以为企业兼并提供资产估评,
关键词 企业兼并 产权转让 妥善处理 被兼并企业 产权市场 转让价格 银行贷款 金融服务 债权债务 经济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