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形双层搅拌桨流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1
作者 李红军 孙文杰 +3 位作者 张弛 张成俊 杜玮 陈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3,共8页
针对六直叶涡轮桨搅拌过程中速度、湍动能等流体力学特性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设计了一类新型分形双层几何涡轮桨,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实验,对这一类分形桨的流场速度、湍动能、湍能耗散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场速度分... 针对六直叶涡轮桨搅拌过程中速度、湍动能等流体力学特性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设计了一类新型分形双层几何涡轮桨,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实验,对这一类分形桨的流场速度、湍动能、湍能耗散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场速度分布特征为风轮状,并向槽壁逐渐递减;风轮状的流场速度区域随着分形维数与迭代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无迭代桨流场湍动能强度明显大于分形桨,流场湍动能强度随着分形维数与迭代次数的增加而减少;流场湍流耗散率特征为锯齿状,分形桨湍流耗散率明显小于无迭代桨,矩形一次迭代桨湍流耗散率效果最好;分形桨搅拌功率随着分形维数与迭代次数的增加而减少;矩形迭代桨在流场速度分布、湍动能和湍流耗散率方面明显优于无迭代桨和三角形迭代桨。研究结果可为新型结构搅拌桨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场特性 计算流体力学 分形桨 湍动能 湍能耗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具齿形下管壳件缩径成形有限元分析
2
作者 李红军 詹劲 +3 位作者 张弛 张成俊 杜玮 陈伟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7-215,共9页
目的提高管壳体缩径成形工艺的成形质量,探究不同模具齿形对管壳件缩径成形过程的影响。方法基于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利用隐式动力学算法,建立管壳件环矢缩径工艺有限元模型,在模具齿形为梯形、矩形、三角形、弧形条件下,研究不同模... 目的提高管壳体缩径成形工艺的成形质量,探究不同模具齿形对管壳件缩径成形过程的影响。方法基于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利用隐式动力学算法,建立管壳件环矢缩径工艺有限元模型,在模具齿形为梯形、矩形、三角形、弧形条件下,研究不同模具下管壳件缩径成形工艺的等效应力、应变及表面特征。结果沿轴向路径,不同模具下的管壳件应力均呈现由变形区到管件两端逐渐递减的趋势,但在矩形和三角形模具下,管壳件应力在模具边角处出现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沿径向路径,三角形模具下的管壳件应变呈“M”形分布趋势,其余模具下管件应变则近似呈“W”形分布趋势。结论在管壳件缩径成形工艺中,选择合适的模具齿形能有效提高管壳件变形后的结构稳定性并使管壳件的整体塑性变形趋于稳定,梯形模具下管件变形后的结构稳定性最强,三角形模具下的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壳件 环向缩径 表面特征 起皱均匀 ABAQUS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力压桩机组合式夹具安全评估与优化设计
3
作者 燕怒 曹良政 +3 位作者 范楚怡 李红军 陈伟 刘芳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328,345,共6页
轻量化设计是提升静力压桩机经济环保性的有效途径,组合式夹具作为静力压桩机的关键部件,对其进行轻量化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实现组合式夹具结构安全性及轻量化设计的目标,利用SolidWorks建立三维模型,运用ANSYS Workbench对其在压... 轻量化设计是提升静力压桩机经济环保性的有效途径,组合式夹具作为静力压桩机的关键部件,对其进行轻量化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实现组合式夹具结构安全性及轻量化设计的目标,利用SolidWorks建立三维模型,运用ANSYS Workbench对其在压桩工况下整体结构和主要构件的等效应力进行分析和安全评估。基于分析和评估结果,采用叠加替换的拓扑优化方法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优化后的夹具在满足其安全性和工程实践需求的同时,其总质量减少约30%,经济环保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夹具 有限元分析 安全评估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错位穿流桨槽内流场分析及设计优化
4
作者 伍熙 姜帅 +2 位作者 杜玮 陈伟 李红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5-201,共7页
为提升搅拌过程中混合效率,提出一种错位穿流桨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建立其流场模型。研究错位穿流桨安装位置和穿孔对流场的影响,对比不同工况下流场变化,明确错位穿流桨工况;探究错位穿流桨上穿孔分布与功率的相互关系,通过多元... 为提升搅拌过程中混合效率,提出一种错位穿流桨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建立其流场模型。研究错位穿流桨安装位置和穿孔对流场的影响,对比不同工况下流场变化,明确错位穿流桨工况;探究错位穿流桨上穿孔分布与功率的相互关系,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穿孔位置;以混合效率作为桨叶混合能力的评价指标,分析错位穿流桨、错位桨和Rushton桨的混合效率,发现错位穿流桨有着较强的混合能力。结果表明:错位穿流桨结构简单,功率消耗低,能够减少混合时间,穿孔均匀分布在桨叶上,有效发挥穿流效果,混合效率相较于Rushton桨提升32%,研究结果可为反应器设计提供一种更高效节能的搅拌器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位穿流桨 流场 混合效率 CFD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管壳体环矢挤压缩径工艺仿真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小芳 詹劲 +1 位作者 左小艳 李红军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9-236,共8页
目的针对空心薄壁件在缩径成形工序中力学性质难以观测且缩径成形加工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使用18瓣环矢挤压模具进行环矢挤压一次性成形的缩径工艺,并研究了该工艺下薄壁管壳体的弹塑性变形规律。方法以外径6.3 mm、壁厚2 mm、颈缩... 目的针对空心薄壁件在缩径成形工序中力学性质难以观测且缩径成形加工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使用18瓣环矢挤压模具进行环矢挤压一次性成形的缩径工艺,并研究了该工艺下薄壁管壳体的弹塑性变形规律。方法以外径6.3 mm、壁厚2 mm、颈缩宽度1 mm的小尺寸薄壁管壳体(Q255材料)为研究对象,基于Barlat'96屈服准则和M-K沟槽理论,结合L.H.Donnell理论,建立管壳体环矢挤压缩径的塑性微元应力模型,通过ANSYS软件建立环矢挤压缩径工艺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获得管壳体环矢挤压过程中内壁面和颈缩区厚度方向的应力分布规律;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利用千分尺测量外径,采用应力测定仪测量中心位点应力,验证了该工艺下仿真结果的准确性。结论颈缩区域宽径比越大,缩径成形越远离弹性区;内壁面的应力整体呈凸状分布;卸载后,壁厚方向的残余应力呈从外壁到内壁逐渐增大的线性分布趋势,缩径区中心点最大残余等效应力为319.76 MPa,分布在挤压部位的内表面;经实验验证,内壁面中心位点的最大残余应力为183 MPa,其与仿真分析结果(202.5 MPa)的吻合度高达91.5%,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该环矢挤压模具能够有效进行空心薄壁管壳体的一次性缩径成形,提高制造效率,该研究结果可为薄壁管件环矢挤压缩径成形的工艺设计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管壳体 环矢挤压 缩径成形 弹塑性变形 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深筋对板材变形特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巧敏 柯俊逸 +1 位作者 柳玉起 李红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885-1889,共5页
采用实验方法将金属板材拉过不同尺寸的拉深筋镶块,分析了拉深筋高度、圆角半径以及过筋次数对板材变形特征的影响规律,研究了过筋产生的预应变对板材后续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板材流过拉深筋后,流动方向上发生均匀的拉伸变形... 采用实验方法将金属板材拉过不同尺寸的拉深筋镶块,分析了拉深筋高度、圆角半径以及过筋次数对板材变形特征的影响规律,研究了过筋产生的预应变对板材后续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板材流过拉深筋后,流动方向上发生均匀的拉伸变形;过筋产生的预应变随着拉深筋高度增大而增大,随着圆角半径增大而减小,随着过筋次数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大;预应变越大,材料后续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越高,但后续延伸率越小,总延伸率随着预应变增大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板材 拉深筋 力学性能 预应变 延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桨的湍流耗散强度特征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红军 李星彰 +2 位作者 李旭 王军 陈伟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3-67,共5页
针对搅拌过程中湍能耗散造成的能量损失问题,提出了一类新型分形几何涡轮桨,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对系列分形桨进行湍能耗散强度分布数值模拟实验。通过分析分形桨的湍能耗散分布强度规律,探究了分形维数及迭代次数对搅拌设备各部分湍... 针对搅拌过程中湍能耗散造成的能量损失问题,提出了一类新型分形几何涡轮桨,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对系列分形桨进行湍能耗散强度分布数值模拟实验。通过分析分形桨的湍能耗散分布强度规律,探究了分形维数及迭代次数对搅拌设备各部分湍能耗散以及搅拌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场湍能耗散强度分布特征为横向呈风轮状,纵向呈扇状;相对于无迭代桨,分形迭代桨湍流耗散强度降低;分形维数增加会降低各处的湍能耗散强度。迭代次数增加会降低流场中湍能耗散,但会增大搅拌桨上的耗散强度;分形迭代桨会降低搅拌功率,并随着分形维数增大而效果加强。研究结果为高速离心搅拌桨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 分形桨 搅拌流场 湍能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仿生防撞主梁设计与碰撞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红军 李旭 +2 位作者 李星彰 张弛 张成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5-91,共7页
汽车前防撞梁作为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防护组件,其主梁的横截面形状是影响缓冲吸能特性的主要因素。针对防撞主梁的碰撞问题,基于仿生原理提出了3种防撞主梁仿生横截面结构,建立3点弯曲动态力学模型。通过LS-DYNA软件对防撞主梁进行碰撞... 汽车前防撞梁作为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防护组件,其主梁的横截面形状是影响缓冲吸能特性的主要因素。针对防撞主梁的碰撞问题,基于仿生原理提出了3种防撞主梁仿生横截面结构,建立3点弯曲动态力学模型。通过LS-DYNA软件对防撞主梁进行碰撞模拟仿真,得到各防撞主梁的变形压溃情况,为更深入地研究各防撞梁的碰撞性能差异,进一步对碰撞过程中的冲击力和比吸能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内嵌水滴形防撞主梁撞击性能最优,其最大残余冲击力为3 062 N,最终吸能量为738 kJ,且具有良好的比吸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撞主梁 仿生设计 残余冲击力 吸能量 比吸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点云孤岛数据高精度滤波算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晓锐 章智涵 +1 位作者 张弛 李红军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16-121,共6页
针对车载激光雷达线性测量数据中由于遮挡造成的远离主体点云且成簇状分布的孤岛数据滤除困难问题,提出一种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相结合的点云滤波方法。通过对点云数据帧中相邻数据点构造高差序列,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求解高差序列的幅频... 针对车载激光雷达线性测量数据中由于遮挡造成的远离主体点云且成簇状分布的孤岛数据滤除困难问题,提出一种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相结合的点云滤波方法。通过对点云数据帧中相邻数据点构造高差序列,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求解高差序列的幅频响应。经过频域信号的低通滤波与反傅里叶变换,还原出孤岛数据被极大修正的比较信号。通过比较信号对点云数据帧中数据点进行阈值判断,从而滤除孤岛区域点信息。通过实验验证算法性能,结果表明,该滤波方法实现了孤岛数据的全部滤除,同时,一类误差与三类误差均低于1%,滤波对主体点云特征影响较小。满足中大型测量场中对点云滤波的使用要求,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滤波 孤岛数据 数字信号处理 离散傅里叶变换 孤点查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筒网涂层激光清除的扫描覆盖模型研究
10
作者 李红军 石雅婷 +2 位作者 张弛 江维 陈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74-1780,共7页
为了提高圆网聚合物覆膜激光清除中扫描覆盖率及光强分布均匀性,提出了一种线式扫描轨迹光强叠覆优化模型。通过分析圆筒转速与激光单点光斑轨迹,分析了清洗区域光斑在圆筒表面的覆盖域规律,建立激光线式扫描轨迹运动函数;由此建构了激... 为了提高圆网聚合物覆膜激光清除中扫描覆盖率及光强分布均匀性,提出了一种线式扫描轨迹光强叠覆优化模型。通过分析圆筒转速与激光单点光斑轨迹,分析了清洗区域光斑在圆筒表面的覆盖域规律,建立激光线式扫描轨迹运动函数;由此建构了激光扫描覆盖模型,探究了圆筒转速、激光扫描线速度以及激光平移速度的关联关系,分析了联合运动的激光光斑分布规律;最后,通过与光斑高斯光强进行拟合分析,得到了圆筒转速与光强均度优化参数,实现激光在圆筒网的能量均匀覆盖。对镍金属圆网表面聚合物涂层进行激光辐照实验,并利用红外光谱测试仪检测样本,实验表明:圆网清洗区域涂层特征峰吸光度近似一致,验证了优化参数下光强分布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圆筒网 聚合物涂层 覆盖率 光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交联聚合物的激光蚀键特性研究
11
作者 李红军 石雅婷 +3 位作者 张弛 江维 王军 陈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1-505,共5页
纺织业印花网循环使用化工清洗聚合物涂层导致污染,激光清洗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方法被提出。对激光与工业印花网聚乙烯醇交联聚合物涂层的作用机理展开研究,构建了聚乙烯醇基交联聚合物激光蚀键模型;通过研究靶材材料光学能量吸收特性,获... 纺织业印花网循环使用化工清洗聚合物涂层导致污染,激光清洗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方法被提出。对激光与工业印花网聚乙烯醇交联聚合物涂层的作用机理展开研究,构建了聚乙烯醇基交联聚合物激光蚀键模型;通过研究靶材材料光学能量吸收特性,获得其重要官能团的交聚和分解规律;探讨了激光对聚合物共价键作用及光电离原理,结合残余基团表征,发现整体蚀键率随碳氢键吸光度下降而上升。试验结果表明:根据激光脉冲频率与激光能量对聚合物涂层作用残余物成分的表征,镍网靶材残余物主要为碳基物,接近烧蚀阈值时靶材涂层清洗达到全部电离与蚀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清洗 激光蚀键 聚乙烯醇交联聚合物 物相表征 金属镍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柱锥度对纤维柱增强夹芯结构压缩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李红军 韩杨 +3 位作者 宋笑非 郑绍文 郑超凡 孙九霄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8,共9页
纤维柱增强泡沫夹芯材料孔柱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锥度,为研究孔柱锥度对夹芯结构压缩性能的影响,设计并制备了15组不同锥度孔柱的纤维柱增强复合材料。对制备的夹芯结构进行准静态压缩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孔柱锥度与芯材厚... 纤维柱增强泡沫夹芯材料孔柱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锥度,为研究孔柱锥度对夹芯结构压缩性能的影响,设计并制备了15组不同锥度孔柱的纤维柱增强复合材料。对制备的夹芯结构进行准静态压缩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孔柱锥度与芯材厚度对夹芯结构压缩强度、模量、比强度以及失效形式的影响。结果表明:芯材厚度为25 mm、30 mm、35 mm的夹芯结构,孔柱锥度由0°提升至16°后,压缩强度分别提升了14.7%、22%、24.8%,压缩模量分别提升了25.9%、31.6%、37.7%,比强度分别提升了4%、9.95%、10.24%;孔柱锥度较小和无锥度孔柱的夹芯结构失效形式为纤维柱的屈曲、断裂,且屈曲、断裂位置随着孔柱锥度的增大逐渐向孔径较小的一端偏移;当孔柱锥度提升至16°时,夹芯结构中部分纤维柱孔径较小的一端与面板发生脱黏,导致纤维柱未能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泡沫夹芯 纤维增强 压缩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在锌离子混合电容器中的应用
13
作者 左丹英 王静静 +2 位作者 杨赫 许静 张宏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3,共7页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ZIHC)兼有电池高能量密度和电容器高功率密度的特点,是下一代能源存储设备的有力竞争者,但电池型阴极-电容型阳极ZIHC的研究中使用的多为电解质溶液,容易泄漏而导致安全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文中以纤维素、羟乙基纤维...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ZIHC)兼有电池高能量密度和电容器高功率密度的特点,是下一代能源存储设备的有力竞争者,但电池型阴极-电容型阳极ZIHC的研究中使用的多为电解质溶液,容易泄漏而导致安全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文中以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为原料,通过冷冻-解冻和电解液吸收的方法,快速制备了具有蜂巢状的三维网络形貌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优化的GPE不仅具有良好力学性能(拉伸强度0.24 MPa、断裂伸长率289%),而且表现出较高的离子电导率(58.5 mS/cm)。使用GPE、二氧化锰阴极和活性炭阳极组成的ZIHC,其比电容和能量密度分别为31.5 F/g和15.0 Wh/kg,2 A/g充放电循环1.5×104次后比电容保持率约80%,展示出GPE在ZIHC领域中潜在的应用价值。原料环保和方便快捷的制备方法为能量存储和柔性可穿戴电子领域应用的GPE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冗余驱动闭链弓形五连杆动力学建模与优化 被引量:9
14
作者 余联庆 王占坤 +1 位作者 李红军 蒙运红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54-960,共7页
研究了冗余驱动闭链弓形五连杆动态翻滚过程中驱动力矩协调分配的问题。建立了闭链弓形五连杆运动学分析模型,分别对驱动杆件和约束杆件的速度、加速度进行分析,得到各杆件的加速度矩阵和角加速度矩阵,进而得到各杆件的合力及力矩,从而... 研究了冗余驱动闭链弓形五连杆动态翻滚过程中驱动力矩协调分配的问题。建立了闭链弓形五连杆运动学分析模型,分别对驱动杆件和约束杆件的速度、加速度进行分析,得到各杆件的加速度矩阵和角加速度矩阵,进而得到各杆件的合力及力矩,从而获得该机构的牛顿-欧拉动力学方程。采用伪逆法对各驱动力矩进行协调分配,使瞬时驱动力矩2范数最小。给定机构动态翻滚过程的关节轨迹,分别计算非冗余驱动和冗余驱动方式下的驱动力矩,计算结果表明,冗余驱动方式可以显著减小最大瞬时驱动力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链弓形五连杆 冗余驱动 动力学建模 伪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缆移动作业机器人机械手双闭环自主定位控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江维 周志远 +3 位作者 陈伟 余联庆 李红军 吴功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9-596,共8页
为提高高压输电线路移动作业机器人作业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及作业效率,在电磁传感器定位作业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BP网络和视觉伺服相结合的移动作业机器人机械手双闭环自主定位控制方法,并设计了双闭环定位控制系统,其中一个闭环采... 为提高高压输电线路移动作业机器人作业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及作业效率,在电磁传感器定位作业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BP网络和视觉伺服相结合的移动作业机器人机械手双闭环自主定位控制方法,并设计了双闭环定位控制系统,其中一个闭环采用BP网络求解机械手的逆运动学实现机械手的粗定位,另一个闭环通过视觉伺服获取特征参数实现机械手的精定位,通过粗定位和精定位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作业机械手与作业对象的自主精准定位与对接控制.仿真实验将作业机械手与螺栓螺母的对准运动控制过程分解为X,Y,Z3个方向的定位控制,通过控制算法的调节,3个方向的误差以较快的速度和较高的精度收敛到理想值,并且算法对于不同线路参数结构的引流板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满足了特种作业机器人控制实时性、稳定性及对于不同线路结构的自适应性的设计要求.通过引流板螺栓紧固现场作业试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作业机器人 BP网络 视觉伺服 机械手 自主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结构环境中电力作业机器人机械手鲁棒轨迹跟踪控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江维 王杰 +3 位作者 陈伟 余联庆 李红军 吴功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1-398,共8页
在输电线路高电压、强电磁干扰的恶劣半结构环境下,为有效抑制扰动信号及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电力作业机器人机械手轨迹跟踪精度和运动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H∞控制理论的机器人机械手鲁棒轨迹跟踪运动控制方法.通过机器人控制体... 在输电线路高电压、强电磁干扰的恶劣半结构环境下,为有效抑制扰动信号及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电力作业机器人机械手轨迹跟踪精度和运动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H∞控制理论的机器人机械手鲁棒轨迹跟踪运动控制方法.通过机器人控制体系结构的分层,利用拉格朗日法并结合关节电机电枢电压方程对机器人的不同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动力学建模,获取了机器人动力学行为和动力学参数的映射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扰动及不确定性因素情况下关节运动控制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并以此构建立了机械手H∞轨迹跟踪控制模型,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求解了相应的轨迹跟踪H∞控制器,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H∞控制的有效性.现场作业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工程实用性,同时该控制方法具有通用性好、适应性强、易于扩展的显著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结构化环境 电力作业机器人 机械手 轨迹跟踪 H∞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速织机的吸能板壳结构拓扑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蕊 肖人彬 吴紫俊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5-173,共9页
纺织装备壳体吸能构件的智能优化设计,有利于纺织产业的健康绿色发展。提出了吸能阻尼板壳结构拓扑优化方法,构建了约束阻尼板有限元模型,并详细介绍了本构关系复数模型与弹性材料动力学模型,计算了基于模态应变能法第r阶模态阻尼比,推... 纺织装备壳体吸能构件的智能优化设计,有利于纺织产业的健康绿色发展。提出了吸能阻尼板壳结构拓扑优化方法,构建了约束阻尼板有限元模型,并详细介绍了本构关系复数模型与弹性材料动力学模型,计算了基于模态应变能法第r阶模态阻尼比,推导了结构内各单元的灵敏度计算式。在研究粘弹性阻尼层动力学特性的基础上,以结构模态损耗因子最大化为优化目标,以阻尼材料用量为约束条件,采用优化准则法更新设计变量,设计了高速织机的吸能板壳结构的优化方法。结合综框实例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实现阻尼板壳结构的减振控制与轻量化,为高速织机的吸能板壳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织机 吸能减振 阻尼结构 拓扑优化 材料插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标刻的细胞簇灰度降阶模型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志远 彭孟怀 +1 位作者 沈玄 李红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9-534,共6页
针对激光在物体表面标刻无法逼真具有连续色调的灰度图形的特征,建立了基于细胞簇灰度降阶模型,对标刻图形灰度数据信息以及降阶算法进行数学描述,对传统误差扩散的结构进行改善,形成由二次频域调制半色调的相应算法,构建最优细胞簇像... 针对激光在物体表面标刻无法逼真具有连续色调的灰度图形的特征,建立了基于细胞簇灰度降阶模型,对标刻图形灰度数据信息以及降阶算法进行数学描述,对传统误差扩散的结构进行改善,形成由二次频域调制半色调的相应算法,构建最优细胞簇像素点分配相应模型,最后运算后的标刻图形数据通过增强纹理能量,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周期性纹理缺陷,使处理后的标刻图形更加充分的表现原灰度图形信息,为激光标刻灰度图形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降阶 细胞簇 纹理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磁悬浮织针无线测距采集系统 被引量:2
19
作者 尹文姝 张成俊 +1 位作者 左小艳 周向阳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15,共5页
针对磁悬浮织针驱动模型中磁悬浮织针轴向水平位移参数,设计一种基于STM32的磁悬浮织针编织运动位移测量的无线传输系统。使用ATK-ESP8266无线模块,STM32ZET6为核心控制芯片实现磁悬浮测距无线传输功能。系统采用HG-C1050测距仪结合ADS8... 针对磁悬浮织针驱动模型中磁悬浮织针轴向水平位移参数,设计一种基于STM32的磁悬浮织针编织运动位移测量的无线传输系统。使用ATK-ESP8266无线模块,STM32ZET6为核心控制芯片实现磁悬浮测距无线传输功能。系统采用HG-C1050测距仪结合ADS8344对磁悬浮织针位移数据采样,Wifi模块的TCP透传方式无线传输数据给计算机端,基于QT自主开发框架设计完成位移实时监测软件。结果表明:利用TCP透传可实现计算机端磁悬浮织针驱动仿真系统与测距仪间通讯,高效且精准获取磁悬浮织针编织中位移测量数据,降低无线采集成本并解决传统串口传输系统在疫情条件下的空间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设备 织针 磁悬浮织针驱动 STM32 位移实时采集 TCP透传 QT 无线传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纬编提花织物的动态负反馈半色调降阶模型
20
作者 周志远 沈玄 +2 位作者 张安 江维 李红军 《现代纺织技术》 2019年第6期37-41,共5页
针对纬编提花织物一般采取的色纱数为2~3种,建立了一种纬编提花织物动态负反馈半色调降阶模型,根据半色调理论建立了基于动态滤波器的意匠图二维矩阵;通过对织物的意匠图灰度信息以及降阶算法进行数学描述,构建了不同灰度信息的结构量... 针对纬编提花织物一般采取的色纱数为2~3种,建立了一种纬编提花织物动态负反馈半色调降阶模型,根据半色调理论建立了基于动态滤波器的意匠图二维矩阵;通过对织物的意匠图灰度信息以及降阶算法进行数学描述,构建了不同灰度信息的结构量化误差向滤波器转换的算法,增强了意匠图边缘轮廓的对比度,具有更丰富的阶调特征,使提花织物的编织过程更为平整自然,最后编织的提花织物视觉效果更符合原图,为纬编提花图形降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阶 意匠图 动态 负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