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春老醋耐酸微生物分离纯化及葡萄醋发酵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岩 宋佳 +2 位作者 夏梦雷 马应伦 郑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0-124,共5页
该研究对永春老醋发酵过程样品中主要微生物进行了分离纯化,从中筛选出3株具有较高耐酸性菌株YCA-6、YCL-5和YCL-6,经16S r DNA序列分析发现分别属于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mianu)、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干酪... 该研究对永春老醋发酵过程样品中主要微生物进行了分离纯化,从中筛选出3株具有较高耐酸性菌株YCA-6、YCL-5和YCL-6,经16S r DNA序列分析发现分别属于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 pastemianu)、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利用乳酸菌和醋酸菌混合微生物菌株进行葡萄醋的静置液态发酵,利用Box-Behnken试验对其添加比例进行了优化,并对其有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菌株YCA-6、YCL-5和YCL-6接种量分别为3.0%、5.0%和5.0%的条件下混合进行葡萄醋静置发酵获得的葡萄醋总酸(以醋酸计)约为6.5 g/100 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春老醋 醋酸菌 乳酸菌 葡萄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柠檬酸发酵工业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29
2
作者 高年发 杨枫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共6页
该文回顾了我国柠檬酸工业的创立过程与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近几年来柠檬酸的产量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并对我国已挤身于世界柠檬酸强国行列的内在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较深入地介绍了我国柠檬酸生产中菌种、发酵、提取和"三废&qu... 该文回顾了我国柠檬酸工业的创立过程与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近几年来柠檬酸的产量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并对我国已挤身于世界柠檬酸强国行列的内在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较深入地介绍了我国柠檬酸生产中菌种、发酵、提取和"三废"处理等方面的创新技术以及所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吸交 变温色谱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土芽孢杆菌XS2产生物乳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爽 黄志勇 +1 位作者 路福平 王永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768-9769,9788,共3页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对土芽孢杆菌XS2产生物乳化剂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研究。[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土芽孢杆菌XS2产生物乳化剂的主要培养基成分,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和Design-Expert 7.0软件建立响应曲面模型,来优化土芽孢杆菌XS...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对土芽孢杆菌XS2产生物乳化剂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研究。[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土芽孢杆菌XS2产生物乳化剂的主要培养基成分,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和Design-Expert 7.0软件建立响应曲面模型,来优化土芽孢杆菌XS2产生物乳化剂的发酵培养基。[结果]葡萄糖、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为影响土芽孢杆菌XS2产生物乳化剂的主要因素,土芽孢杆菌XS2产生物乳化剂的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68 g/L,硝酸钠2 g/L,磷酸二氢钾5.03 g/L,磷酸氢二钾1.36 g/L,硫酸镁结晶0.2 g/L,硫酸亚铁0.02 g/L,氯化钙0.01 g/L,微量元素液2 ml。在此条件下,生物乳化剂乳化活性的实测值(67.0%)与预测值(66.7%)较为接近,比优化前提高了27%。[结论]响应面法适用于土芽孢杆菌XS2产生物乳化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优化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芽孢杆菌XS2 生物乳化剂 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酒糟沼气发酵污泥生物干燥条件优化
4
作者 赵华 陈磊 +1 位作者 王虹 任晶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2-125,共4页
利用生物干燥方法,通过添加微生物菌剂,将木薯酒糟沼气发酵后污泥进行干燥实验。利用响应面法对影响污泥干燥工艺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生物干燥过程中接种量、通风量、温度对物料含水率的影响。最后得到在接种量1.5%、通风量6.5 L/h、温... 利用生物干燥方法,通过添加微生物菌剂,将木薯酒糟沼气发酵后污泥进行干燥实验。利用响应面法对影响污泥干燥工艺的条件进行优化,确定生物干燥过程中接种量、通风量、温度对物料含水率的影响。最后得到在接种量1.5%、通风量6.5 L/h、温度36℃时,固态发酵96 h物料含水率可降到3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菌剂 生物干燥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污泥生物干燥工艺条件的研究
5
作者 赵华 陈磊 +1 位作者 任晶 王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66-2168,2173,共4页
运用响应面法对木薯酒糟沼气发酵后污泥的生物干燥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首先,用Plackett-Burman方法对8个相关影响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并筛选出对污泥含水率降低有显著影响的通风量、温度、接种量3个因素;然后,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污泥含... 运用响应面法对木薯酒糟沼气发酵后污泥的生物干燥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首先,用Plackett-Burman方法对8个相关影响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并筛选出对污泥含水率降低有显著影响的通风量、温度、接种量3个因素;然后,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污泥含水率最低区域;最后,由中心组合试验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了影响污泥含水率的最佳干燥条件,即通风量6.5 L/h、温度36℃、接种量1.5%,干燥96 h后污泥含水率降低到24.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生物干燥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抑菌活性的纳他霉素微孔板生物检测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峰 骆健美 +2 位作者 刘丹 李建姝 王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2-145,共4页
为快速测定大量纳他霉素样品含量,基于其抑菌活性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微孔板生物检测法。结果表明,裂殖酵母AS2.637为最适敏感指示菌,优化的敏感指示菌初始浓度为105~106cfu/mL,纳他霉素样品加入时间为0 h,培养时间为8 h。微孔板中纳他霉... 为快速测定大量纳他霉素样品含量,基于其抑菌活性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微孔板生物检测法。结果表明,裂殖酵母AS2.637为最适敏感指示菌,优化的敏感指示菌初始浓度为105~106cfu/mL,纳他霉素样品加入时间为0 h,培养时间为8 h。微孔板中纳他霉素浓度在0.95~2.14 mg/L与抑菌率呈较显著的线性关系,微孔板生物检测法与HPLC法测定的结果无显著差异,该方法具有处理量大、操作简单、平行性好等特点,可用于发酵过程中纳他霉素产量的定量和突变菌的高通量快速筛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他霉素 微孔板 生物检测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包酵母海藻糖含量与酵母耐性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丽君 肖冬光 +2 位作者 郭学武 张翠英 盖伟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2-114,117,共4页
以存活率为指标,探讨了不同时期不同面包酵母的耐盐性能、耐酒精性能、耐高温性能以及耐冷冻性能,并且测定了不同时期菌体胞内海藻糖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胞内海藻糖含量与酵母的耐受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海藻糖含量越高,酵母的耐性越好。
关键词 面包酵母 海藻糖 耐性 耐冻性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鸡骨泥酶解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曙光 贾士儒 +2 位作者 乔长晟 李文方 曹天一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0-83,共4页
比较了5种不同蛋白酶的水解结果,风味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对鸡骨泥蛋白的水解效果最佳。将这2种酶按1:2进行复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复配蛋白酶的水解条件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复配蛋白酶的最优水解条件为:温度52℃,酶浓度1.3%,pH6.9,反应... 比较了5种不同蛋白酶的水解结果,风味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对鸡骨泥蛋白的水解效果最佳。将这2种酶按1:2进行复配,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复配蛋白酶的水解条件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复配蛋白酶的最优水解条件为:温度52℃,酶浓度1.3%,pH6.9,反应时间5h,且采用复配酶时水解度比采用单一蛋白酶时提高了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骨泥 蛋白酶 复配酶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BI1的鉴定及其抑菌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德培 房健慧 +1 位作者 孟慧 刘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对本实验室分离得到芽孢杆菌BI1进行鉴定。方法将该菌株的16S rDNA基因序列与GeneBank中已鉴定的16S rDNA序列对比,并结合生理生化实验综合分析。结果菌株BI1与枯草芽孢杆菌亲缘关系最为接近,16S rDNA基因相似性达到99.6%,生理生化... 目的对本实验室分离得到芽孢杆菌BI1进行鉴定。方法将该菌株的16S rDNA基因序列与GeneBank中已鉴定的16S rDNA序列对比,并结合生理生化实验综合分析。结果菌株BI1与枯草芽孢杆菌亲缘关系最为接近,16S rDNA基因相似性达到99.6%,生理生化实验结果与标准枯草芽孢杆菌一致。结论将芽孢杆菌BI1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 枯草芽孢杆菌 抑菌物质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覆盆子干果黄酮工艺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孙金旭 朱会霞 肖东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7-150,共4页
覆盆子具有抗衰老、调节生殖系统、促进细胞免疫机能、减肥之功效。通过实验研究了超声波功率、时间、超声波温度对提取覆盆子黄酮的影响,利用试验设计软件DPS,通过二元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得到了覆盆子黄酮溶出量与超声波功率、时间、超... 覆盆子具有抗衰老、调节生殖系统、促进细胞免疫机能、减肥之功效。通过实验研究了超声波功率、时间、超声波温度对提取覆盆子黄酮的影响,利用试验设计软件DPS,通过二元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得到了覆盆子黄酮溶出量与超声波功率、时间、超声温度的回归模型,对影响覆盆子超声波提取的关键因素探讨后,得到优化工艺参数:超声功率为500W、超声时间50min,超声温度40℃时,覆盆子黄酮提取量理论值为0.3080mg/mL,试验值为0.3120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盆子 黄酮 提取 超声波 D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膜过滤在提取红枣环磷酸腺苷(cAMP)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春霞 路福平 +2 位作者 刘逸寒 杜连祥 李明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红枣经过浸泡、打浆、酶解、压滤、树脂吸附、甲酸洗脱后,采用150nm纳滤膜在压差为0.5-1MPa下过滤,结果表明:纳滤截留组分经过紫外扫描在波长258nm处峰值与环磷酸腺苷(cAMP)标准品相同,而纳滤液组分(弃去液)在波长258nm处无峰... 红枣经过浸泡、打浆、酶解、压滤、树脂吸附、甲酸洗脱后,采用150nm纳滤膜在压差为0.5-1MPa下过滤,结果表明:纳滤截留组分经过紫外扫描在波长258nm处峰值与环磷酸腺苷(cAMP)标准品相同,而纳滤液组分(弃去液)在波长258nm处无峰;又经过HPLC检测纳滤截留组分与环磷酸腺苷(cAMP)标准品出峰时间相同,而纳滤液组分(弃去液)在此时间处无峰。表明纳滤截留目标产物环磷酸腺苷(cAMP)效果明显,分离了大分子组分及小分子组分,纳滤后利于浓缩、纯化得到环磷酸腺苷(cAMP)成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膜过滤 截留组分 红枣 环磷酸腺苷 浓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果醋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春霞 杜连祥 +2 位作者 路福平 陈莹 王明治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4-117,121,共5页
研究了提高红枣果醋质量的主要发酵条件和参数。结果表明,以枣水比为1∶3经过浸泡打浆或浸提取,分别得到枣浆、枣汁,采用二次补糖、酵母菌发酵得到乙醇体积分数为12.5%-12.6%(g∶mL)的红枣酒;再以乙醇体积分数4.0%-6.0%的红枣酒作为醋... 研究了提高红枣果醋质量的主要发酵条件和参数。结果表明,以枣水比为1∶3经过浸泡打浆或浸提取,分别得到枣浆、枣汁,采用二次补糖、酵母菌发酵得到乙醇体积分数为12.5%-12.6%(g∶mL)的红枣酒;再以乙醇体积分数4.0%-6.0%的红枣酒作为醋基进行二次醋酸菌发酵,最终得到乙醇体积分数4.0%-4.2%(以醋酸计)的红枣果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二次发酵 醋酸转化率 红枣果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积糖化对玉米秸秆同步糖化固态发酵生产乙醇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牛堃 赵华 +1 位作者 夏媛媛 董晓宇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4期102-105,共4页
该文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经蒸汽爆破预处理后接入Trichoderma reesei Rut C-40培养纤维素酶曲,将纤维素酶曲与汽爆秸秆混合堆积糖化后,接入酵母菌进行同步糖化固态发酵生产乙醇,通过Box-Behnken设计实验得到最适酶解工艺条件:酶曲/汽爆秸... 该文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经蒸汽爆破预处理后接入Trichoderma reesei Rut C-40培养纤维素酶曲,将纤维素酶曲与汽爆秸秆混合堆积糖化后,接入酵母菌进行同步糖化固态发酵生产乙醇,通过Box-Behnken设计实验得到最适酶解工艺条件:酶曲/汽爆秸秆为1.2,温度46℃,pH值4.4,堆积糖化48h后酶解率可达到32.50%。将酶解糖化48h后的底物接入酵母菌,发酵96h后乙醇产率可达0.15g/g底物,较直接同步糖化发酵乙醇产率提高了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堆积 同步糖化发酵 乙醇 纤维素酶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丙酮酸脱羧酶活性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高年发 邓旭衡 +1 位作者 王德培 李磊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8-130,共3页
丙酮酸脱羧酶是酿酒酵母代谢中非常关键的酶,其催化的反应是利用丙酮酸生成乙醛。研究构建了一种分光光度法测定酿酒酵母中丙酮酸脱羧酶活性的方法,在25℃和pH6.0的条件下测定反应液5min内在波长340nm处每分钟吸光度值的变化。以在25℃... 丙酮酸脱羧酶是酿酒酵母代谢中非常关键的酶,其催化的反应是利用丙酮酸生成乙醛。研究构建了一种分光光度法测定酿酒酵母中丙酮酸脱羧酶活性的方法,在25℃和pH6.0的条件下测定反应液5min内在波长340nm处每分钟吸光度值的变化。以在25℃和pH6.0的条件下每分钟转化1.0μmol丙酮酸生成乙醛来定义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丙酮酸脱羧酶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黑果枸杞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 被引量:24
15
作者 赵文娟 宋扬 +1 位作者 李文婧 杨洪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52-256,308,共6页
为了提高原花青素的得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从黑果枸杞中提取原花青素的工艺。通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三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建立了该工艺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实验表... 为了提高原花青素的得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从黑果枸杞中提取原花青素的工艺。通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三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建立了该工艺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实验表明,曲面回归方程拟合性良好,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响应值均有极显著影响,在乙醇体积分数56%、提取温度46℃、提取时间48 min的条件下,黑果枸杞原花青素得率为4.315%,与响应面预测值相比,相对误差为1.5%,说明本研究方法是一种适合于从黑果枸杞中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原花青素 提取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乳清为原料采用混菌发酵技术促进Nisin生产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淑文 赵树欣 +2 位作者 崔景宜 宋金隆 李立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3-126,共4页
采用了一种不用外加碱或移除乳酸来达到控制发酵液中乳酸的新技术,即采用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混和发酵来控制pH值以促进乳酸链球菌素(nisin)的生产。其原理是乳酸菌在发酵生产nisin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乳酸可以被酵母菌利用,从而达到控制发酵... 采用了一种不用外加碱或移除乳酸来达到控制发酵液中乳酸的新技术,即采用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混和发酵来控制pH值以促进乳酸链球菌素(nisin)的生产。其原理是乳酸菌在发酵生产nisin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乳酸可以被酵母菌利用,从而达到控制发酵液pH值的目的;同时,混菌培养选用的酵母菌不能利用乳清培养基中的乳糖,从而避免了2株菌之间对碳源的竞争,创造了一个互利共生的微生态环境,从而达到促进nisin生产的目的。实验表明,乳酸根的积累对nisin发酵生产具有抑制作用;混合发酵的酵母菌利用了发酵液中的乳酸,促进了乳酸菌生长和nisin生产;酵母菌较乳酸菌提前3h接入到发酵培养基中时,能更好地控制pH值;最佳的接种比例为乳酸菌3%,酵母菌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链球菌素 混菌发酵 乳酸乳球菌 酿酒酵母 乳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离子诱变选育高产γ-氨基丁酸突变株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颖 高年发 +2 位作者 宋磊 段强 于韶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7-121,共5页
通过N+注入处理对γ-氨基丁酸产生菌Lactobacillus brevis TCCC13007进行诱变,离子注入剂量0~2.0×1014cm-2,菌株的存活率呈典型的"马鞍型"剂量-效应曲线,鞍脊出现在8×1012cm-2~4×1013cm-2范围内,菌体存活率在1... 通过N+注入处理对γ-氨基丁酸产生菌Lactobacillus brevis TCCC13007进行诱变,离子注入剂量0~2.0×1014cm-2,菌株的存活率呈典型的"马鞍型"剂量-效应曲线,鞍脊出现在8×1012cm-2~4×1013cm-2范围内,菌体存活率在15%~25%,总突变率20%~30%。考虑存活率,总突变率,正突变率等因素,选择离子注入能量30keV,最佳注入剂量4×1013cm-2,获得一支优良菌株Lactobacillus brevis S2,γ-氨基丁酸生产能力提高了31%,经过Design-Expert优化发酵培养基,产量达到35g/L,多次传代培养,遗传性状稳定良好,表明离子注入诱变技术应用于乳酸菌菌种的选育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突变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离子注入 短乳杆菌 诱变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独流老醋陈酿过程中有机酸变化 被引量:13
18
作者 高年发 任雪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3-147,共5页
改进开发了一种适合复杂基质中有机酸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选用Aminex HPX-87H有机酸醇离子柱,确定了最佳色谱分离条件为:0.005mol/LH2SO4为流动相,流速0.6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15nm,进样量20μL。各有机酸的相对... 改进开发了一种适合复杂基质中有机酸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选用Aminex HPX-87H有机酸醇离子柱,确定了最佳色谱分离条件为:0.005mol/LH2SO4为流动相,流速0.6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15nm,进样量20μL。各有机酸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04%~3.42%,回收率81.8%~90.3%。采用此方法测定独流老醋陈酿过程中的有机酸变化,发现独流老醋中苹果酸和乳酸含量较高,并随陈酿时间增加,其含量呈递增的趋势;而草酸、酒石酸含量较低,陈酿中变化不明显;醋酸则随陈酿时间增加,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离子排斥 高效液相色谱 天津独流老醋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酵母葡聚糖的制备及其抑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杜丽平 肖冬光 +1 位作者 祁业明 牛宏彦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7-159,共3页
以不溶性酵母葡聚糖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对甲酸水解制备水溶性酵母葡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影响产品制备得率的各因素顺序依次为:甲酸浓度>水解时间>水解温度>甲酸添加量;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甲酸浓度90%... 以不溶性酵母葡聚糖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对甲酸水解制备水溶性酵母葡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影响产品制备得率的各因素顺序依次为:甲酸浓度>水解时间>水解温度>甲酸添加量;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甲酸浓度90%、时间为1.5h、温度为80℃、甲酸添加量为1∶10(w∶v),该条件下产品得率为86.25%;抑菌试验表明,甲酸水解制备的水溶性酵母葡聚糖溶液对细菌有很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酵母菌和霉菌无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葡聚糖 正交试验 甲酸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聚糖酶在玉米原料酒精发酵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颖 肖冬光 郭学武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22,共3页
探讨了木聚糖酶对玉米原料酒精发酵的影响。经优化后木聚糖酶的最适使用工艺为:木聚糖酶在发酵开始时加入,添加量为170U/g,料水比为1:2.5,初始pH值为自然。与对照组相比,原料出酒率提高5.93%,发酵周期缩短了12h,表明木聚糖酶对玉米原料... 探讨了木聚糖酶对玉米原料酒精发酵的影响。经优化后木聚糖酶的最适使用工艺为:木聚糖酶在发酵开始时加入,添加量为170U/g,料水比为1:2.5,初始pH值为自然。与对照组相比,原料出酒率提高5.93%,发酵周期缩短了12h,表明木聚糖酶对玉米原料酒精发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聚糖酶 酒精发酵 原料出酒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