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合成β-胡萝卜素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卯森 王育焜 +1 位作者 钟洁 祁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6-364,共9页
β-胡萝卜素是一种常见的类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抗癌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行业。β-胡萝卜素主要从植物、藻类等生物中提取,这种提取方法具有环境污染严重和生产成本高等缺点。随着合成生物学技术... β-胡萝卜素是一种常见的类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抗癌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行业。β-胡萝卜素主要从植物、藻类等生物中提取,这种提取方法具有环境污染严重和生产成本高等缺点。随着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代谢工程策略的创新,利用大肠杆菌、酿酒酵母、解脂耶氏酵母等微生物构建细胞工厂来异源生产β-胡萝卜素已取得一定成果,生物合成方法具有环境污染小、生产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发展前景广阔。文章阐述了β-胡萝卜素的理化性质、生物学价值及其生物合成途径,总结了微生物合成β-胡萝卜素的相关研究,并归纳了目前用以提高β-胡萝卜素产量的常用代谢工程策略。最后该文对β-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获得更高产量的β-胡萝卜素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胡萝卜素 代谢工程 大肠杆菌 解脂耶氏酵母 酿酒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肠道微生物响应部分环境胁迫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海玥 张怀东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1期8-12,共5页
对虾在养殖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环境胁迫因素,包括重金属污染、病原体感染及其他污染等。面对这些胁迫,除了对虾自身外,其体内的肠道微生物也会做出相应响应。肠道菌群不仅具有指示宿主健康状况的作用,经过调节后还可以提升对虾免疫力、促... 对虾在养殖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环境胁迫因素,包括重金属污染、病原体感染及其他污染等。面对这些胁迫,除了对虾自身外,其体内的肠道微生物也会做出相应响应。肠道菌群不仅具有指示宿主健康状况的作用,经过调节后还可以提升对虾免疫力、促进对虾生长。对肠道菌群的研究还能加强对疾病的理解,从而制定更有效的对虾病害防治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环境污染 对虾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塑料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张燕 郑燕虹 +6 位作者 刘湘晴 李海玥 夏丽 杨坪萍 李芹 刘峰 张怀东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5,共13页
全世界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塑料,而塑料的难降解性以及回收率低导致塑料污染遍布全球。微塑料在环境中的持续积累,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简单介绍了塑料污染概况,综述了几种常见塑料(PE、PP、PVC、PET、PU、PS)的微生物... 全世界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塑料,而塑料的难降解性以及回收率低导致塑料污染遍布全球。微塑料在环境中的持续积累,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简单介绍了塑料污染概况,综述了几种常见塑料(PE、PP、PVC、PET、PU、PS)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对几种常见塑料的降解菌和降解酶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提高降解效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 微生物 降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生产DHA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明亮 江贤章 +1 位作者 王灿 黄建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95-400,共6页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一种对人体重要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破囊壶菌科微生物因富含DHA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DHA的微生物来源及其代谢途径,对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综述,详细阐述了影响DHA发酵的各种因素,并指出选育高产菌株、...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一种对人体重要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破囊壶菌科微生物因富含DHA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DHA的微生物来源及其代谢途径,对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综述,详细阐述了影响DHA发酵的各种因素,并指出选育高产菌株、代谢途径分析、放大培养及转基因植物是今后工作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A 发酵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胆固醇酯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梁宽 毛文刚 +1 位作者 贾文敬 舒正玉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3年第3期1-5,12,共6页
胆固醇酯酶,又称为甾醇酯酶,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生物催化剂。该酶属于α/β水解酶家族,在水溶液中催化胆固醇酯的水解,在有机溶剂中催化酯化反应或酯交换反应合成胆固醇酯。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生物催化剂,胆固醇酯酶在造纸工业、医学... 胆固醇酯酶,又称为甾醇酯酶,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生物催化剂。该酶属于α/β水解酶家族,在水溶液中催化胆固醇酯的水解,在有机溶剂中催化酯化反应或酯交换反应合成胆固醇酯。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生物催化剂,胆固醇酯酶在造纸工业、医学及食品加工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胆固醇酯酶的资源、结构、异源表达及应用的研究进展,为胆固醇酯酶的深入研究及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酯酶 资源 结构 异源表达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中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生物合成与条件优化
6
作者 翁萍萍 包添祺 +2 位作者 卢蓓丝 郑晓音 杨欣伟 《福建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38-44,共7页
为了提高大肠杆菌通过多酶级联反应(以烟酰胺和核糖为底物)生成β-NMN的产量,以实验室前期构建的工程菌B20为基础,通过对关键酶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进行替换,构建出了重组菌B26。为了提高其性能,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反应体系的pH... 为了提高大肠杆菌通过多酶级联反应(以烟酰胺和核糖为底物)生成β-NMN的产量,以实验室前期构建的工程菌B20为基础,通过对关键酶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进行替换,构建出了重组菌B26。为了提高其性能,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反应体系的pH、烟酰胺的流加方式、Mg2+浓度、多聚磷酸激酶(PPK)的启动底物以及无机多聚磷酸盐的添加策略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B20和B26这2株工程菌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但是表达关键酶CpNAMPT^(Y15S)的工程菌B26生物量为B20的1.78倍,NMN总产量可增加71.6%。单因素试验结果确定在含有终浓度为15 mmol·L^(-1) Mg^(2+)、5 mmol·L^(-1) AMP与25 mmol·L^(-1)无机磷酸盐的20 mL催化体系中,分别在0、6 h分批流加终浓度为25 mmol·L^(-1)的烟酰胺,同时维持pH为7.0为NMN以核糖和烟酰胺作为直接底物催化反应的最适条件。在此条件下进行12 h多酶级联反应,最终NMN产量达到9.09 g·L^(-1)。通过筛选优势菌株以及优化反应条件有效提高大肠杆菌生物合成NMN的产量,为NMN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一种成本效益高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β-烟酰胺单核苷酸 烟酰胺 核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殖壶菌产DHA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灿 张伟 +1 位作者 张明亮 黄建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1-174,179,共5页
从成本控制和发酵罐扩大培养监测控制方面考虑,优化了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sp.FJU-512)产DHA发酵培养基。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发酵培养基碳氮源组分,均匀设计实验优化了无机盐组分。最佳产DHA发酵配方为葡萄糖120g/L,酵... 从成本控制和发酵罐扩大培养监测控制方面考虑,优化了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sp.FJU-512)产DHA发酵培养基。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发酵培养基碳氮源组分,均匀设计实验优化了无机盐组分。最佳产DHA发酵配方为葡萄糖120g/L,酵母浸膏5g/L,谷氨酸钠20g/L,硫酸铵0.25g/L,海水晶25g/L,KH2PO44.0g/L,Mg SO4·7H2O0.5g/L,Ca CO35.0g/L,Na2SO43.0g/L,Fe SO4·7H2O 20mg/L,维生素B10.005g/L,维生素B120.005g/L。优化后,裂殖壶菌DHA产量到达13.83g/L,提高了22%,且培养基成本降低4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殖壶菌 碳氮源 正交实验 发酵培养基 D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缪清清 韩永和 钱庆荣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2156-2159,共4页
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对活性炭的开发、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深入,植物源活性炭作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报道。综述了植物源活性炭的制备、改性及应用进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植物源活性炭 制备方法 表征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温调控破囊壶菌发酵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明亮 王俊 +3 位作者 翁可欣 李力 黄建忠 林清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19,共5页
破囊壶菌Aurantiochytrium sp.细胞生长、油脂积累及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DHA)合成与培养温度密切相关。该研究在摇瓶中考察了不同温度对破囊壶菌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20~35℃的培养温度较利于破囊壶菌细胞的生长,而25... 破囊壶菌Aurantiochytrium sp.细胞生长、油脂积累及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DHA)合成与培养温度密切相关。该研究在摇瓶中考察了不同温度对破囊壶菌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20~35℃的培养温度较利于破囊壶菌细胞的生长,而25~28℃的培养温度利于油脂的积累;虽然15℃培养时不利于菌体生物量积累,但能显著提高DHA占总脂肪酸的含量。基于以上实验结果,进一步在15 L发酵罐中采用了三阶段控温策略:发酵中前期(0~108 h)使用28和25℃的温度培养,以提高菌体生物量及油脂含量;发酵后期(108~120 h)以15℃低温培养促进DHA积累。采用此策略,发酵获得了116.80 g/L的细胞干重,总脂肪酸量达53.63 g/L,DHA产量为27.17 g/L,其中,油脂含量为45.92%,DHA占总油脂比例达50.66%。该研究为高密度发酵破囊壶菌生产DHA的大规模工业化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囊壶菌 二十二碳六烯酸 变温调控 脂肪酸组成 油脂产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hiostoma piceae胆固醇酯酶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
10
作者 郭子妍 毛文刚 +3 位作者 林红 高文欣 王月峰 舒正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6-42,共7页
微生物源甾醇酯酶资源的匮乏,制约了甾醇绿色加工技术的普及推广。Ophiostoma piceae胆固醇酯酶(Ophistoma picae steryl esterase,OPE)是到目前为止,第一个报道的真正微生物源胆固醇酯酶。实现OPE的工业化生产,将有效解决该技术瓶颈。... 微生物源甾醇酯酶资源的匮乏,制约了甾醇绿色加工技术的普及推广。Ophiostoma piceae胆固醇酯酶(Ophistoma picae steryl esterase,OPE)是到目前为止,第一个报道的真正微生物源胆固醇酯酶。实现OPE的工业化生产,将有效解决该技术瓶颈。为提高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水平,该研究分别考察了基因拷贝数、分泌信号类型和共表达二硫键异构酶对ope基因在P.pastoris中高效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3种因素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重组OPE产量,其中共表达二硫键异构酶的作用最为显著。筛选到的最高表达量的重组P.pastoris菌株,其胞外OPE产量为(27.4±0.8)U/mL,较优化前提高了161.18倍。高效表达ope基因的重组P.pastoris菌株的构建与筛选,将为后续重组OPE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hiostoma piceae胆固醇酯酶 毕赤酵母 基因多拷贝重组 信号肽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 异源高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黄胆固醇的分离及结构鉴定
11
作者 吾惠婷 许先敏 +4 位作者 王钰翎 贾文敬 郑永标 黄建忠 舒正玉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38,共5页
为探索快速、操作简单的鸡蛋黄中胆固醇的提取分离工艺,采用二元有机溶剂乙醇-正己烷混合溶剂萃取蛋黄中的油脂,以胆固醇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蛋黄油萃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利用硅胶色谱柱对蛋黄油中胆固醇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核... 为探索快速、操作简单的鸡蛋黄中胆固醇的提取分离工艺,采用二元有机溶剂乙醇-正己烷混合溶剂萃取蛋黄中的油脂,以胆固醇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蛋黄油萃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利用硅胶色谱柱对蛋黄油中胆固醇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核磁共振(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蛋黄油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与正己烷体积比1∶1、液料比3∶1,在此条件下胆固醇含量为21.14 mg/g,萃取率达100%;蛋黄油经硅胶色谱柱梯度洗脱后可获得单一组分,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碳谱(13C NMR)初步鉴定其分子结构为27个碳原子组成的具有甾体母核的固醇。综上,二元有机溶剂萃取结合硅胶色谱柱分离可快速制备蛋黄胆固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黄油 胆固醇 分离 核磁共振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氏木霉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鑫 秦丽娜 江贤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1-149,共9页
在不同物种中,密码子偏好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为了研究纤维素酶主要工业生产菌株——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基因组密码子的偏好性,对里氏木霉9352个基因的编码区进行密码子分析。结果显示,里氏木霉97%的基因GC含量为50%~68%,... 在不同物种中,密码子偏好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为了研究纤维素酶主要工业生产菌株——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基因组密码子的偏好性,对里氏木霉9352个基因的编码区进行密码子分析。结果显示,里氏木霉97%的基因GC含量为50%~68%,GC3的平均含量为70.4%。中性分析与ENC-plot分析表明,里氏木霉密码子的使用主要受选择压力的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基因组GC含量与GC1、GC2和GC3显著相关(P<0.05),有效密码子数与GC3显著相关(P<0.05)。此外,在里氏木霉使用频率较高的24个密码子中,有22个均是以GC结尾的。进一步确定了21个高表达优越密码子和4个高表达最优密码子(CUC、GCC、CGC和GGC)。里氏木霉与长梗木霉、粗糙脉孢霉在密码子使用频率上差异较小,与酿酒酵母的差异相对较大。本研究为里氏木霉中的密码子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开发高效的里氏木霉基因表达宿主以及开发里氏木霉作为合成生物学基盘细胞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木霉 密码子偏好性 有效密码子数 相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度 异源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枝毛霉△6-脂肪酸脱饱和酶基因的敲除及功能研究
13
作者 何文胜 陈清霞 +2 位作者 邹丽梅 曹晓 祁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7-624,共8页
γ-亚麻酸(γ-Linolenic acid,GLA)是人体所必需且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一种重要多不饱和脂肪酸。研究表明,卷枝毛霉等GLA生产菌株中△6-脂肪酸脱饱和酶(△6-Fatty acid desaturase,FAD6)是合成γ-亚麻酸的关键和限速酶,然而GLA是否惟一... γ-亚麻酸(γ-Linolenic acid,GLA)是人体所必需且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一种重要多不饱和脂肪酸。研究表明,卷枝毛霉等GLA生产菌株中△6-脂肪酸脱饱和酶(△6-Fatty acid desaturase,FAD6)是合成γ-亚麻酸的关键和限速酶,然而GLA是否惟一通过△6-脂肪酸脱饱和酶途径合成则目前还没有报道。作者以卷枝毛霉Mucor circinelloides EIM10 sp.为研究对象,以其FAD6基因的5'端启动子和3'端终止子为同源臂,潮霉素B抗性基因为筛选标记,构建了M.circinelloides EIM10 sp.△6-脂肪酸脱饱和酶FAD6的敲除载体p UMCD6-Hm B,转化进入制备好的原生质体中成功地敲除了FAD6基因,发现FAD6基因缺陷菌株GLA质量浓度比野生型对照菌株降低了50%以上,但GLA并没有完全消失,说明卷枝毛霉生物体内还有其他代谢途径可以将碳源转化为G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亚麻酸 卷枝毛霉 △6-脂肪酸脱饱和酶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杆菌中活性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闪闪 黄远龙 +1 位作者 黄建忠 李善仁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1-49,共9页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是天然药物的重要来源,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农业生产。放线菌和真菌是产生抗生素的主要微生物,但经过长期大量的筛选,从中发现新抗生素越来越困难。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基因组被测序,许多以前被忽...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是天然药物的重要来源,广泛应用于医药和农业生产。放线菌和真菌是产生抗生素的主要微生物,但经过长期大量的筛选,从中发现新抗生素越来越困难。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基因组被测序,许多以前被忽视的微生物发现也具有产生新抗生素的潜力。溶杆菌是新型生防细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细菌、卵菌和线虫等具有拮抗作用,从溶杆菌中已经发现大量结构新颖和活性显著的次级代谢产物,在生防制剂和前体药物方面具有应用前景。本文对溶杆菌资源分布、次级代谢产物种类和应用进行综述,希望为进一步从环境中筛选分离溶杆菌和发现更多具有新颖活性的天然产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杆菌 分布 活性天然产物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细菌表面展示技术强化细胞固定化生产吲哚-3-乙酸
15
作者 苏愉 刘晴浩 +2 位作者 包心茹 黄建忠 祁峰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2年第8期14-22,共9页
目的利用细菌表面展示技术,以冰晶核蛋白INaA、INaK为锚定蛋白,将负电荷的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锚定在大肠杆菌表面(Escherichia coli),增加细胞膜表面携带的负电荷,与改性后带正电荷的生物炭吸附以强化生物炭固定化细胞的功能。利... 目的利用细菌表面展示技术,以冰晶核蛋白INaA、INaK为锚定蛋白,将负电荷的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锚定在大肠杆菌表面(Escherichia coli),增加细胞膜表面携带的负电荷,与改性后带正电荷的生物炭吸附以强化生物炭固定化细胞的功能。利用2 mol·L^(-1)的FeCl_(3)改性玉米秸秆生物炭使其呈正电性,将改性生物炭与细胞表面负电荷增加的重组菌株进行静电吸附,重组菌株EPA03与对照菌株相比吸附率提高31.75%。将此策略应用在固定化细胞高效生产IAA的菌株中,在全细胞催化连续循环中,菌株EPA03连续循环中能连续反应6个循环,IAA积累量比对照菌株提高了42.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固定化细胞 细菌表面展示技术 大肠杆菌 吲哚-3-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蛋白降解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伟航 罗鑫格 +7 位作者 林涛 郑燕虹 陈张燕 刘湘晴 潘梓钧 石艳 张怀东 李芹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4期458-466,共9页
介绍了角蛋白的结构特征,物理、化学和生物3种降解方法及降解产物的利用,并对3种降解方法进行了比较,相较于物理和化学降解方法,生物降解法尤其是酶解法具有对环境友好、成本低、可以获得在医药、工业生产及养殖业中有效利用的高价值的... 介绍了角蛋白的结构特征,物理、化学和生物3种降解方法及降解产物的利用,并对3种降解方法进行了比较,相较于物理和化学降解方法,生物降解法尤其是酶解法具有对环境友好、成本低、可以获得在医药、工业生产及养殖业中有效利用的高价值的降解产物等优点;重点从酶的分类、进化关系和降解方式等角度介绍了角蛋白酶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目前对于角蛋白酶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大多数筛选出的角蛋白酶无法单独降解角蛋白,需要在还原环境中破坏角蛋白二硫键后才能发挥作用,或者同时使用多种不同的酶才能完全降解,无法满足大规模的工业应用需求。筛选和纯化耐高温、耐酸碱和更加高效的角蛋白酶、探明角蛋白酶降解角蛋白的分子机制以及充分利用角蛋白酶对角蛋白进行有目的的剪切,获得高纯度、高附加值的目标降解产物仍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 降解 角蛋白酶 降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细胞催化生产γ-氨基丁酸转化液脱色工艺研究
17
作者 高敏 柯崇榕 +2 位作者 高萍 刘孟粟 黄建忠 《福建农业科技》 2020年第1期17-23,共7页
针对本实验室1株高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简称GABA)的大肠杆菌,以麸酸为底物利用全细胞催化的方法生产GABA,研究了生产GABA的转化液脱色工艺。试验采用活性炭结合树脂层析的脱色方法,首先对14种脱色树脂的脱色能力进行筛选... 针对本实验室1株高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简称GABA)的大肠杆菌,以麸酸为底物利用全细胞催化的方法生产GABA,研究了生产GABA的转化液脱色工艺。试验采用活性炭结合树脂层析的脱色方法,首先对14种脱色树脂的脱色能力进行筛选,结果表明FPA53阴离子交换树脂的脱色效果显著优于其他树脂,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树脂的脱色温度、pH进行优化,得到FPA53树脂的理想脱色条件与转化液初始条件相近,为温度40℃、pH6。在该条件下,转化液的脱色率达到了85.1%,GABA回收率达到98%以上,谷氨酸去除率达到23%以上。对6种活性炭进行筛选,结果表明2号竹清活性炭的脱色效果显著优于其他活性炭,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活性炭的添加比例进行优化,得到1%的活性炭添加比例为试验理想比例,在此条件下,转化液的脱色率达到92.8%以上,GABA回收率达到99%,而液体损失率只有2%。最后,将筛选得到的活性炭与脱色树脂结合使用,结果显示,结合使用后的转化液脱色率可以达到99.5%以上,GABA回收率达到98%以上,结晶颗粒洁白无杂色。该研究结果为GABA精制及其大规模工业生产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脱色 树脂 活性炭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滑念珠菌磷酸吡哆醇氧化酶的定向进化改造
18
作者 王美玲 陈宇娴 +2 位作者 郑晓音 卢蓓丝 杨欣伟 《福建农业科技》 2024年第12期1-6,共6页
磷酸吡哆醇氧化酶(pyridoxine 5'-phosphate oxidase,PdxH)是磷酸吡哆醛(Pyridoxal-5'-phosphate,PLP)生物合成途径的限速酶,是影响PLP高效合成的关键。以来源于光滑念珠菌Nakaseomyces bracarensis中的PdxH(NbPdxH)为研究对象... 磷酸吡哆醇氧化酶(pyridoxine 5'-phosphate oxidase,PdxH)是磷酸吡哆醛(Pyridoxal-5'-phosphate,PLP)生物合成途径的限速酶,是影响PLP高效合成的关键。以来源于光滑念珠菌Nakaseomyces bracarensis中的PdxH(NbPdxH)为研究对象,通过定向进化和高通量筛选对NbPdxH进行改造,以提高酶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通过筛选成功获得1株催化效率提高的突变株pRB1s-NbpdxHM8/BW25113,使得PLP产量达到5.3 g·L^(−1),PNP转化率为71%,与原始菌株相比提高了27%。通过结构分析,推测NbPdxHM8活性位点附近的电荷发生改变,进而提高酶与底物的结合效率。研究结果为PLP的高效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吡哆醛 磷酸吡哆醇氧化酶 定向进化 高通量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乳球菌生产γ-氨基丁酸条件的优化
19
作者 陈佳 杨诗颖 +1 位作者 柯崇榕 黄建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8-152,共5页
采用析因设计和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乳酸乳球菌FJNU-GA1304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条件进行优化。完全析因设计优化后的细胞转化条件为:p H 3.5、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24 h,谷氨酸钠质量浓度20 g/L和湿菌体质量浓... 采用析因设计和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乳酸乳球菌FJNU-GA1304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条件进行优化。完全析因设计优化后的细胞转化条件为:p H 3.5、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24 h,谷氨酸钠质量浓度20 g/L和湿菌体质量浓度25 g/L;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筛选设计确定谷氨酸钠、玉米浆粉和葡萄糖质量浓度为主效因子。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中心组合试验对主效因子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培养基组成为谷氨酸钠9.50 g/L、玉米浆粉12.50 g/L、葡萄糖5.74 g/L、酵母膏5.00 g/L、K2HPO4 1.20 g/L、Mg SO4 0.60 g/L。在最佳转化条件和发酵培养基组合下,GABA产量最高达9.06 g/L,比优化前4.80 g/L提高了8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乳酸乳球菌 析因设计 筛选设计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菌肽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被引量:6
20
作者 谢瑞 李力 +1 位作者 张明亮 黄建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8-192,196,共6页
为了选择有效的方法选育出高产杆菌肽的菌种。利用地衣芽孢杆菌FUN-BL为出发菌株,依次进行紫外线诱变和硫酸二乙酯诱变,再通过平板活性筛选法作为初筛和HPLC作为复筛,筛选出效价较高的菌株。出发菌株F0经过紫外线诱变(15W,照射距离30cm... 为了选择有效的方法选育出高产杆菌肽的菌种。利用地衣芽孢杆菌FUN-BL为出发菌株,依次进行紫外线诱变和硫酸二乙酯诱变,再通过平板活性筛选法作为初筛和HPLC作为复筛,筛选出效价较高的菌株。出发菌株F0经过紫外线诱变(15W,照射距离30cm,照射时间120s)后,筛选得到高产菌株F167,效价提高了11.76%。菌株F167经过硫酸二乙酯诱变(处理浓度为2%,处理时间为90min)后,筛选得到高产菌株F2141效价提高了32.19%。将高产菌株F2141进行连续5代遗传稳定性实验,效价依次是1003.23、989.34、976.35、960.32、949.72U/m L。通过紫外线诱变和硫酸二乙酯诱变能够选育出具有遗传稳定性的高产杆菌肽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杆菌肽 选育 诱变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