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Al_(2)O_(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及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荣智峥 魏午 +4 位作者 赵宇 毕舰镭 高阳 黄晖 聂祚仁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0-144,共15页
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作为轻质高性能结构材料,可实现轻量化节能减排,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船舶制造、国防及5G电子通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超声辅助铸造法、搅拌摩擦法、增材制造法、... 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作为轻质高性能结构材料,可实现轻量化节能减排,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船舶制造、国防及5G电子通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高能球磨粉末冶金法、超声辅助铸造法、搅拌摩擦法、增材制造法、原位反应法等国内外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总结分析纳米Al_(2)O_(3)增强体、增强体与铝基体的界面微结构、增强体的尺寸和含量、铝基体的晶粒尺寸、增强体的分散性和微观构型设计对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概述了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中主要的强化机制。最后,展望了纳米Al_(2)O_(3)/Al复合材料未来在高增强体体积分数的大尺寸制备技术、非均质构型优化以及高强耐热结构功能一体化等方面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 铝基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力学性能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互联网中增强安全的云存储数据访问控制方案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亚兵 王健 邢镔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765-3770,共6页
在工业互联网应用中,由于异构节点计算和存储能力的差异,通常采用云方案提供数据存储和数据访问服务。云存储中的访问控制如扩展多权限的云存储数据访问控制方案(NEDAC-MACS),是保证云存储中数据的安全和数据隐私的基石。给出了一种攻... 在工业互联网应用中,由于异构节点计算和存储能力的差异,通常采用云方案提供数据存储和数据访问服务。云存储中的访问控制如扩展多权限的云存储数据访问控制方案(NEDAC-MACS),是保证云存储中数据的安全和数据隐私的基石。给出了一种攻击方法来证明NEDAC_MACS中,被撤销的用户仍然可以解密NEDAC-MACS中的新密文;并提出了一种增强NEDAC-MACS安全性的方案,该方案可以抵抗云服务器和用户之间的合谋攻击;最后通过形式密码分析和性能分析表明,该方案能够抵抗未授权用户之间以及云服务器与用户之间的合谋攻击,保证前向安全性、后向安全性和数据保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访问控制 数据安全 合谋攻击 云存储 工业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据应用影响力评估模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乐雯娇 李朋 +1 位作者 文俊浩 邢镔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520-523,561,共5页
针对企业数据利用率低、数据质量评估难等问题,考虑中国企业数据治理和应用需求,联合美国RMDS实验室从企业数据应用的角度,创造性地加入数据科学评估维度,提出了兼容现有主流评估模型且更满足中国企业需求的企业数据影响力评估模型(Data... 针对企业数据利用率低、数据质量评估难等问题,考虑中国企业数据治理和应用需求,联合美国RMDS实验室从企业数据应用的角度,创造性地加入数据科学评估维度,提出了兼容现有主流评估模型且更满足中国企业需求的企业数据影响力评估模型(Data Impact Assessment Model,DIAM)框架。考虑到现有DIAM模型尚未提出具体可行的评估方式,在模型框架研究的基础上,对DIAM模型的评估方法和评级策略进行研究。首先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DIAM模型的4个层次,涵盖数据顶层设计、数据科学、数据管理三大维度的240个评估指标进行权重计算;然后在权重计算的基础上,研究自上而下的模型评估方法;进而提出五级的数据影响力评估等级,定义了评级结果的综合性评级调整策略。通过分析,改进的DIAM模型能够适用企业数据应用影响力评估,为企业进行数据治理和应用能力提供科学的评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治理 数据成熟度模型 层次分析法 DIAM模型 数据应用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森林的水泥熟料f-CaO含量预测
4
作者 李小青 张海博 +3 位作者 龚先政 邓全亮 马忠诚 叶家元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0-257,共8页
在水泥熟料性能的控制和优化中,需要及时有效地检测水泥熟料f-CaO含量。目前,水泥厂多采用人工取样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来检测熟料中的f-CaO含量,测量结果有很大的滞后性。针对水泥熟料f-CaO含量检测结果滞后的问题,基于水泥熟料生产数据... 在水泥熟料性能的控制和优化中,需要及时有效地检测水泥熟料f-CaO含量。目前,水泥厂多采用人工取样和实验室检测的方法来检测熟料中的f-CaO含量,测量结果有很大的滞后性。针对水泥熟料f-CaO含量检测结果滞后的问题,基于水泥熟料生产数据,利用级联森林算法建立了预测模型。首先,通过对水泥熟料生产工艺和f-CaO产生原因机理进行分析,选择了模型的14个输入变量,如生料喂料量、分解炉出口温度、回转窑电流等。其次,采用滑动时间窗口方法构建时间序列,使模型输入包含更多的时序信息。最后,将提出的预测方法与3种传统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强的泛化能力,为水泥熟料生产过程中的f-CaO含量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对于水泥生产过程的控制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熟料 质量指标 f-CaO含量预测 时间窗口 机器学习 级联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复合稀土钨电极与钍钨电极的生态设计实践
5
作者 杨坤 陈文娟 +4 位作者 杨建参 高峰 龚先政 刘宇 孙博学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21-127,共7页
钨电极材料作为机械、核电、航空航天等行业不可或缺的功能材料,被应用于钨极氩弧焊、等离子切割等工艺技术中。钨电极市场中稀土钨电极占据近50%的份额,其中以多元复合稀土钨电极为主,另外,具有放射性的钍钨电极仍然占据一定份额。多... 钨电极材料作为机械、核电、航空航天等行业不可或缺的功能材料,被应用于钨极氩弧焊、等离子切割等工艺技术中。钨电极市场中稀土钨电极占据近50%的份额,其中以多元复合稀土钨电极为主,另外,具有放射性的钍钨电极仍然占据一定份额。多元复合稀土钨电极虽能够满足焊接行业对电极的性能要求,避免钍钨电极的放射性污染,然而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宝贵的稀土战略资源,因此有必要从生态设计的角度出发衡量二者的综合优越性。本工作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思想,从资源-环境-性能三个因素对钨电极材料产品进行生态设计,建立了基于资源-环境-性能多因素综合决策方法模型和基于模糊矩阵理论的钨电极生态设计多指标评价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多元复合稀土钨电极的轧制工艺路线在资源、环境和性能指标上均优于钍钨电极。其环境负荷较钍钨电极旋锻工艺路线降低了约37.84%;在生产阶段的资源耗竭性上,较钍钨电极旋锻工艺路线的资源影响潜值降低了67.40%;对焊接应用需求的满足程度优于钍钨电极,且综合性能指标比钍钨电极高出约35.50%。综合考虑基于不同生态设计方法与设计因素,针对钨极氩弧焊焊接应用领域,多元复合稀土钨电极的生态实施效果优于钍钨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复合稀土钨电极 钍钨电极 生态设计 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锑生产的环境影响评价及碳排放分析
6
作者 冉妍 龚先政 +1 位作者 刘宇 李小青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65-1072,共8页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锑储量国与生产国,锑被广泛用于阻燃剂等行业。基于CML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金属锑生产过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计算开采、选矿、冶炼及运输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矿产资源耗竭是影响最大的环境影响类型,开采...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锑储量国与生产国,锑被广泛用于阻燃剂等行业。基于CML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金属锑生产过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计算开采、选矿、冶炼及运输过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矿产资源耗竭是影响最大的环境影响类型,开采过程的碳排放占比78.8%,冶炼过程占比18.5%,运输过程和选矿过程影响较小。新的采矿技术和电力结构转型可助力金属锑生产企业提升绿色形象,为清洁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典型稀土磁性材料碳排放与节能降碳协同路径研究
7
作者 张哲华 王莹 +1 位作者 孙博学 高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3-52,共10页
稀土磁性材料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环保产业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作为全球稀土磁性材料的主要生产国,我国将继续满足全球对稀土资源的高需求。然而,其生产过程伴随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亟需采取节能降碳措施。研究建立了基于多目标... 稀土磁性材料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及环保产业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作为全球稀土磁性材料的主要生产国,我国将继续满足全球对稀土资源的高需求。然而,其生产过程伴随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亟需采取节能降碳措施。研究建立了基于多目标情景的稀土磁性材料碳排放及节能减碳协同分析模型,核算了我国典型稀土磁材产品的能耗及碳足迹,并通过分析先进技术应用、矿物来源调整、再生制造推广和电力结构优化等多重因素,探究了稀土磁材行业的节能减污降碳协同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联合情景一和二在中、高推广效率下均能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但2050年稀土磁材行业仍将产生约537.14万t碳足迹,需进一步应用CCUS技术以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碳足迹 能耗 稀土磁性材料 碳中和 节能降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管道绿色生产技术改造实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战佳宇 王莹 +3 位作者 李延军 高峰 李沙 杨飞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3-128,共6页
根据塑料管道行业的特点,结合生产企业实际情况,从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三个方面提出了20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塑料管道绿色生产技术改造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表明对实施效果影... 根据塑料管道行业的特点,结合生产企业实际情况,从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三个方面提出了20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塑料管道绿色生产技术改造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表明对实施效果影响最大的因素为生产综合能耗变化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某塑料管道生产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客观地评价技术改造的实施效果,指导企业有针对性的实施技术改造,推动产品和生产过程的绿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管道 实施效果 绿色生产 技术改造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铁锂电池不同应用场景的生命周期评价 被引量:19
9
作者 贾志杰 高峰 +1 位作者 杜世伟 孙博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75-1984,共10页
为评估磷酸铁锂(LFP)电池梯次应用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设定直接应用和梯次应用2个应用场景,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应用场景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环境影响及其贡献进行分析.功能单位设定为应用总容量1GWh的LFP电池作为通讯基站(CBS)... 为评估磷酸铁锂(LFP)电池梯次应用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设定直接应用和梯次应用2个应用场景,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应用场景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环境影响及其贡献进行分析.功能单位设定为应用总容量1GWh的LFP电池作为通讯基站(CBS)储能电池,循环寿命为800次.结果表明,2个应用场景的环境影响热点均为储能应用阶段,分别占总环境影响的58.25%和64.03%;生产制造阶段的环境影响也较为显著,分别占41.58%和27.36%;回收再生阶段分别贡献了0.18%和0.14%的环境负荷,锂资源回收所产生的环境效益被回收工艺过程额外消耗的资源和能源所产生的环境负荷抵消.2个应用场景的环境影响比较结果显示,相对于直接应用场景,梯次应用场景可降低9.03%的总环境影响,具有一定的环境优势.对2个场景的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3类指标的贡献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生产制造阶段和储能应用阶段对这3类指标的贡献比例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直接应用场景 梯次应用场景 通讯基站储能 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条不同技术路线的煤制聚丙烯生命周期评价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泉鑫 李俊杰 +1 位作者 龚先政 田亚峻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共9页
根据中国煤制烯烃产业现状,采用生命周期分析(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以生产1 t煤制聚丙烯为功能单位,对航天粉煤加压气化-DAVY甲醇合成-DMTO工艺(HDDMTO)与GSP(gas Schwarze Pumpe)气化-低压甲醇合成-Lurgi MTP工艺(GLLMTP)... 根据中国煤制烯烃产业现状,采用生命周期分析(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以生产1 t煤制聚丙烯为功能单位,对航天粉煤加压气化-DAVY甲醇合成-DMTO工艺(HDDMTO)与GSP(gas Schwarze Pumpe)气化-低压甲醇合成-Lurgi MTP工艺(GLLMTP)两条工艺路线合成的聚丙烯产品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HDDMTO工艺与GLLMTP工艺的能耗强度分别为4.23 tce/t和4.22 tce/t,碳排放强度分别为7.95 tCO_(2)/t和7.40 tCO_(2)/t,水耗强度分别为13.74 t/t和17.56 t/t。化石资源稀缺性(FFP)主要来源于煤炭开采与洗选阶段,陆地酸化(AP)、颗粒物质生成(PMFP)、海洋富营养化(MEP)、臭氧消耗(ODP)、光化学烟雾对生态损害(EOFP)、光化学烟雾对人体损害(HOFP)主要来源于能源供应阶段(电力供应与公用工程阶段)以及煤炭开采与洗选阶段,温室效应(GWP)来源于能源供应阶段、低温甲醇洗阶段以及气化阶段。环境影响潜值由大到小依次为:FFP,GWP,EOFP,HOFP,AP,PMFP,MEP,ODP。未来可考虑更换成甲醇转化率更高的新型工艺装置,或发展循环经济,收集废弃烯烃重新加工利用循环来降低FFP环境影响;在降低GWP方面,可考虑在低温甲醇洗过程部署碳捕集、转化或者封存工艺以降低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化工 煤制聚丙烯 碳排放 生命周期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建筑工程施工事故智能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许慧 廖桧铭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52,共7页
为预防和减少建筑工程施工事故,应用人工智能领域知识图谱技术,对建筑工程施工事故进行分析。通过定义领域知识图谱概念体系结构,从建筑工程施工事故数据中提取关键知识要素,构建建筑工程施工事故知识图谱,将其储存在Neo4j图数据库中,... 为预防和减少建筑工程施工事故,应用人工智能领域知识图谱技术,对建筑工程施工事故进行分析。通过定义领域知识图谱概念体系结构,从建筑工程施工事故数据中提取关键知识要素,构建建筑工程施工事故知识图谱,将其储存在Neo4j图数据库中,并提出基于知识图谱的建筑工程施工事故分析流程,针对事故相关信息开展查询、统计分析以及关联路径分析等智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知识图谱技术,将建筑工程施工事故知识以可视化图形或表格等进行展示,将事故信息以知识形式结构化存储及表达,可有效提高事故分析工作效率,为事故预防以及安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建筑工程施工事故 事故分析 安全管理 图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发电生命周期评价及碳足迹区域化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宇 任品桥 +3 位作者 郑焱 高峰 孙博学 龚先政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2-289,共8页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我国典型水电站水力发电生命周期碳足迹及其他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并分析讨论了不同区域水力发电碳足迹的差异性及原因。结果显示,三峡水电站单位水电碳足迹(以CO_(2)当量计)为12.7 g/(kW·h),主要来源于运...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我国典型水电站水力发电生命周期碳足迹及其他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并分析讨论了不同区域水力发电碳足迹的差异性及原因。结果显示,三峡水电站单位水电碳足迹(以CO_(2)当量计)为12.7 g/(kW·h),主要来源于运行阶段,造成其他环境影响的主要阶段为土建工程阶段,其次为机电设备制造阶段;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单位水电碳足迹差距较大,与全国平均值相差±20%以上的省级行政区有24个;各省级行政区运行阶段碳足迹占比为47.94%~96.82%,占比超过80%的省级行政区有19个。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及省级发电清单编制与电网结构调整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碳足迹 水力发电 环境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 区域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浆拌和固化二氧化碳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亚丽 赵馨宇 +2 位作者 蒙万友 王梦璐 张萌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09-3117,共9页
为研究水泥浆拌和固化二氧化碳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将不同状态二氧化碳以不同掺量加入新拌水泥,测试水泥浆的固碳效果和强度,并采用TG-DTG、MIP、SEM等表征方法,探究二氧化碳对水泥浆体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当水灰比为0.5... 为研究水泥浆拌和固化二氧化碳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将不同状态二氧化碳以不同掺量加入新拌水泥,测试水泥浆的固碳效果和强度,并采用TG-DTG、MIP、SEM等表征方法,探究二氧化碳对水泥浆体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当水灰比为0.50、气态二氧化碳掺量为1.5%(质量分数)时,水泥的抗压强度和二氧化碳固化效果最佳,3、7 d抗压强度提升100%,28 d抗压强度提升139.6%。掺入二氧化碳后,100~600 nm的孔几乎消失,100 nm以下的孔明显增多,水泥内部的有害孔减少,水泥硬化浆体内部孔结构得到改善。二氧化碳加速水泥早期水化反应,水化产物的生长状态和结合方式得到优化,实现水泥基材料的固碳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拌水泥浆 二氧化碳 固碳量 抗压强度 水灰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闪速炉熔炼共生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碳排放分配问题
14
作者 崔素萍 张端 +3 位作者 孙博学 孟令钦 杨兆宁 聂祚仁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70-1178,共9页
金属镍生产是典型的多元素共生冶炼过程,清单分配问题是制约其生命周期评价准确性的重要技术因素。以共生反应最为密集的硫化镍矿闪速炉熔炼流程为研究对象,采取边界扩展、物理关联、质量分配等多种清单分配方法,在Ni、Cu、S这3种元素... 金属镍生产是典型的多元素共生冶炼过程,清单分配问题是制约其生命周期评价准确性的重要技术因素。以共生反应最为密集的硫化镍矿闪速炉熔炼流程为研究对象,采取边界扩展、物理关联、质量分配等多种清单分配方法,在Ni、Cu、S这3种元素之间进行CO_(2)排放分配。边界扩展分配计算结果显示,非金属共生元素与金属产物之间的分配结果为29.86%,金属共生元素之间的分配结果为70.14%。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边界扩展方法对于中间态产物的适用性较差;物理关联分配结果准确,但需要大量流程工艺参数支撑;质量分配易于计算,但其准确性取决于共生产品之间的物理化学属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碳排放 清单分配 冶金 金属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轨道交通运营风险事件智能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许慧 李树秀 邢镔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42,49,共10页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事件频发,复杂的内部结构和网络化运营模式使得各风险之间动态关联,致险因素不易识别和管理;风险管理知识碎片化,分散存储在各种资料中,相关管理者不易获取管理经验。为解决以上问题,基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网络爬...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事件频发,复杂的内部结构和网络化运营模式使得各风险之间动态关联,致险因素不易识别和管理;风险管理知识碎片化,分散存储在各种资料中,相关管理者不易获取管理经验。为解决以上问题,基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网络爬虫技术和知识图谱技术,从各城市的政府官网、专业网站以及百度新闻网页获取2000—2022年间的549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事件资料,使用Neo4j图数据库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事件知识图谱,实现对风险事件数据的可视化展示与智能分析。通过对风险事件开展四类分类查询、三类统计分析及两类关联路径问答研究,对以往风险事件进行智能分析,为后续类似风险事件提供事前防范或者事后处置的管理经验。研究表明: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应用知识图谱,可以保障风险事件信息持续存储功能及效率,优化风险事件统计途径及可视化效果,实现事件关联关系灵活化智能分析,可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期间风险的前馈控制和反馈响应提供管理经验和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运营 风险管理 知识图谱 智能分析 风险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视角下“四位一体”本科教育模式创新 被引量:45
16
作者 王如志 崔素萍 聂祚仁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18,共5页
在“双碳”目标视角下,本科教育模式与培养理念应做出调整以适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本文系统分析了“双碳”目标国家战略大背景下的传统本科教育模式的弊端及其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碳”目标视角下基于培养方案、... 在“双碳”目标视角下,本科教育模式与培养理念应做出调整以适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本文系统分析了“双碳”目标国家战略大背景下的传统本科教育模式的弊端及其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碳”目标视角下基于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实践环节及产教融合“四位一体”的本科教育模式创新,并以北京工业大学的材料专业教学改革为例,论证了基于“双碳”目标的“四位一体”创新途径与方法,及其对支撑绿色产业发展高素质本科人才培养的作用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教育模式 创新 培养方案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矿渣的组成和结构对其在碱性环境中早期水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亚丽 姚羽涵 +2 位作者 崔素萍 王卉 王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989-3994,共6页
以不同组成和结构的高炉矿渣作为研究对象,借助XRD、ICP-MS以及29Si MAS NMR等微观测试手段,探究了高炉矿渣在碱性环境中的离子溶出特性、硅氧四面体聚合状态随水化龄期变化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高炉矿渣中玻璃体的活性受其化学组成和... 以不同组成和结构的高炉矿渣作为研究对象,借助XRD、ICP-MS以及29Si MAS NMR等微观测试手段,探究了高炉矿渣在碱性环境中的离子溶出特性、硅氧四面体聚合状态随水化龄期变化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高炉矿渣中玻璃体的活性受其化学组成和结晶相含量影响,结晶相及铝氧结构单元的存在和增多降低了玻璃体结构的聚合度;网络改性剂在玻璃体结构中表现为不均匀分布,不同网络形成体结构单元的水解会伴随不同的水化特性;在碱性环境下,高炉矿渣玻璃体结构中硅氧四面体含量较大时,其硅氧结构更易被破坏,溶液中硅离子的浓度较高,溶液pH值维持在较低水平,生成的水化产物中高聚态硅氧四面体较多;高炉矿渣玻璃体结构中铝氧四面体含量较大时,其铝氧结构更易被破坏,溶液中铝离子及钙离子的浓度较高,液相pH值维持在较高水平,生成的水化产物中高聚态硅氧四面体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矿渣 化学组成 矿物组成 溶解特性 聚合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壳灰-电石渣复合吸收剂的脱硫脱硝性能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亚丽 陈美娜 +1 位作者 崔素萍 马晓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995-3999,共5页
SO_2和NO_x是水泥窑炉尾气中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减少其排放已经成为控制大气污染的主要途径。本工作尝试采用农业废渣稻壳灰和工业废渣电石渣配制复合吸收剂,在水泥熟料形成过程中实现脱硫脱硝。本工作研究了稻壳灰和电石渣掺配比(2∶5... SO_2和NO_x是水泥窑炉尾气中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减少其排放已经成为控制大气污染的主要途径。本工作尝试采用农业废渣稻壳灰和工业废渣电石渣配制复合吸收剂,在水泥熟料形成过程中实现脱硫脱硝。本工作研究了稻壳灰和电石渣掺配比(2∶5~18∶5,质量比)、反应温度(500~900℃)、氧气浓度(0%~3%)对复合吸收剂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壳灰和电石渣的配比为6∶5,掺入水泥生料中,在900℃、1%的氧气浓度条件下,脱硝率达到97%,脱硫率达99%。利用稻壳灰和电石渣这两种废渣配制复合吸收剂可以在水泥分解炉中有效脱除SO_2和NO_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灰 电石渣 水泥窑炉 脱硫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水性微胶囊界面修饰提高水泥基材料抗渗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璐 毛倩瑾 +4 位作者 伍文文 李润丰 韩磊 王子明 崔素萍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663-2671,共9页
在自修复水泥基材料中,微胶囊与水泥基体间的界面结合决定着微胶囊被裂缝触发的概率,从而影响自修复效果。本文针对吸水性微胶囊的界面结合问题,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修饰环氧/海藻酸钙微胶囊表面,以改善其与水泥基体间的界面结合情况。... 在自修复水泥基材料中,微胶囊与水泥基体间的界面结合决定着微胶囊被裂缝触发的概率,从而影响自修复效果。本文针对吸水性微胶囊的界面结合问题,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修饰环氧/海藻酸钙微胶囊表面,以改善其与水泥基体间的界面结合情况。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表征硅烷偶联剂在微胶囊表面的键合状况,利用压汞法分析水泥基材料的孔结构,并测试水泥基材料的抗渗性与自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能够与微胶囊外壁的海藻酸钙发生化学键合,微胶囊与水泥基体间的界面结合得到有效改善,水泥基体中有害孔数量减少,无害孔和少害孔数量增加,水泥基材料的抗渗性和自修复效果获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自修复 吸水性微胶囊 硅烷偶联剂 界面修饰 环氧/海藻酸钙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合金循环利用研究进展及挑战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曼 席晓丽 +1 位作者 王亚楠 唐康尧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270-5280,共11页
作为关键基础材料,高性能合金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对合金材料的需求将大幅增加。合金材料的制备需要消耗大量金属矿产资源,特别是涉及多种稀缺金属。与... 作为关键基础材料,高性能合金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对合金材料的需求将大幅增加。合金材料的制备需要消耗大量金属矿产资源,特别是涉及多种稀缺金属。与此同时,废旧合金的社会累积量逐年增加,影响生态环境。因此,如何协调资源、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成为国际研究热点,发展循环经济被认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硬质合金、轻质合金和高温合金在国民经济和国防领域具有广泛且重要的应用,本文以碳化钨硬质合金、轻质铝合金和高温镍基合金三类典型合金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其资源储备、废料特点和回收再利用现状,并对典型合金循环利用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循环 稀缺金属 硬质合金 铝合金 镍基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