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人才供需适配成熟度评估的基本逻辑与模型构建
1
作者 虞宁宁 谢正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12-20,共9页
在产业结构升级与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产业人才供需失配问题愈发突出,教育与产业需求的脱节是导致供需失配的重要原因。开展产业人才供需适配成熟度评估有助于精准把握产业人才供需适配现状、准确传递产业需求、有效引导人才培养全... 在产业结构升级与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产业人才供需失配问题愈发突出,教育与产业需求的脱节是导致供需失配的重要原因。开展产业人才供需适配成熟度评估有助于精准把握产业人才供需适配现状、准确传递产业需求、有效引导人才培养全过程。基于人才培养是评估的逻辑起点和最终目标、产业分工和职业分类是学校专业划分的基本依据、多元主体间的系统联动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三个基本逻辑,构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产业人才供需适配成熟度评估模型,将适配成熟度分为初始、成长、优化、优秀、卓越等五个级别,可以为科学评估产业链、技术链、岗位链与人才链之间的适配关系提供理论框架,实现多元情景下产业人才供需适配情况的诊断、监测和改进,推动产业人才供需的动态平衡和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人才 供需适配 成熟度评估 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适配分析——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
2
作者 王秀秀 李廷茹 刘帝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30-36,共7页
加快推动人才供需适配是深入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举措,是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必然要求。从产业与教育联动视角出发,立足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对我国职业院校人工智能专业人才... 加快推动人才供需适配是深入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举措,是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必然要求。从产业与教育联动视角出发,立足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对我国职业院校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适配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发现,人工智能产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资源总量、结构与质量的全方位比拼,职业院校是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但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适配方面仍然存在数量型失配、结构型失配、能力型失配等矛盾。为此,应加快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追踪与分析机制,优化职业教育人工智能专业体系,持续强化人工智能专业内涵建设,进一步夯实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适配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人才培养 供需适配 人工智能 产业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产业人才供需匹配的价值、困境与行动逻辑
3
作者 李利利 刘洋 赵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6-11,共6页
产业人才是推动国家创新发展和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要素,解决其供需匹配问题已成为新时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关键任务。实现供需协同系统化调适对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教育高质量发展及结构性失业治理至关重要。... 产业人才是推动国家创新发展和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要素,解决其供需匹配问题已成为新时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关键任务。实现供需协同系统化调适对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教育高质量发展及结构性失业治理至关重要。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我国产业人才供需匹配体系面临三重现实困境:认知偏差的非线性演化与职业—产业系统脱节;产业需求预测机制与教育—产业系统协同脱耦;人才培养标准化体系与市场—人力资本转化阻滞。为破解产业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可以构建“文化赋能—市场牵引—供给适配—政策保障”四位一体的行动逻辑框架,具体路径是:构建职业荣誉体系与培育文化认同;开发产业技术路线图引导的需求预测模型,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市场导向的标准化培养体系;实施职业资格框架与产业人才标准对接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人才 人才供需匹配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综合管廊区域协同应急管理体系构建
4
作者 张晓蕾 赵开功 +2 位作者 李严肃 高进东 李曼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9-194,共6页
为提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应急管理能力,运用知识协同理论,从综合管廊的应用出发,结合区域协同应急管理体系与综合管廊场景,分析管廊内部区域应急管理系统,建立管廊安全体系的总体框架。该框架以"风险-应急-危机"为核心,... 为提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应急管理能力,运用知识协同理论,从综合管廊的应用出发,结合区域协同应急管理体系与综合管廊场景,分析管廊内部区域应急管理系统,建立管廊安全体系的总体框架。该框架以"风险-应急-危机"为核心,采用工程分解结构-风险分解结构(WBS-RBS)方法完成管廊应急管理风险的识别与分级,借助层次分析法(AHP)评估管廊应急管理风险概率,进而从组织、技术和监管3个层面介绍综合管廊建立和运行所需的保障措施。结果表明:知识协同理论对于构建区域协同应急管理体系模型有着巨大优势,城市综合管廊安全体系框架可针对管廊结构、设备和运营中各类风险做出预判,在各类突发状况下能够保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区域协同 应急管理体系 安全体系框架 社会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资源型城市资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5
作者 赵开功 李严肃 +2 位作者 张晓蕾 潘涛 李长明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8,共11页
煤炭资源开采导致地区面临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煤炭资源型城市为避免落入资源衰竭困境,必须寻求资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资源、经济、环境系统进行了全面分析,对研究... 煤炭资源开采导致地区面临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煤炭资源型城市为避免落入资源衰竭困境,必须寻求资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资源、经济、环境系统进行了全面分析,对研究区域耦合协调水平的时空特征进行识别分析并探究耦合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煤炭资源型城市在近10年内经济发展迅猛,REE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由2013年的0.3488增长到了2022年的0.6740,年均增长10%;耦合协调程度整体上差异显著,在空间上呈现东部发展较优的态势,需要加强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障碍度模型的结果显示,水资源总量、第二产业占比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是阻碍REE系统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型城市 协调发展 耦合协调度模型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模型技术赋能人事档案开发利用的挑战与对策
6
作者 陈雨佳 钱明辉 +1 位作者 杨峄 应芷安 《档案管理》 2025年第4期78-82,共5页
随着人事档案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人事档案需要借助大模型技术充分发挥其价值。基于人事档案的特点,论证大模型赋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构建“基础资源层—高阶赋能层”的大模型赋能人事档案循环,前者通过数据化、标签化与干部能力图谱实现... 随着人事档案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人事档案需要借助大模型技术充分发挥其价值。基于人事档案的特点,论证大模型赋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构建“基础资源层—高阶赋能层”的大模型赋能人事档案循环,前者通过数据化、标签化与干部能力图谱实现档案管理的数智跃迁,后者则聚焦干部选拔、人才培养和队伍优化等场景创新。随后,基于大模型的人事档案开发与利用面临多维挑战,提出系统性对策以实现技术赋能和风险治理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型 人事档案 开发利用 档案价值 数字化 标签化 制度体系 可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