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阳辐射下汽车仪表板热负荷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吉清 李丽芬 +1 位作者 兰凤崇 揭敢新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59-1466,共8页
为降低太阳辐射下仪表板的热负荷,基于热平衡方程,对在海南夏季天气条件下汽车的换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所算得的车内温度场与实验结果很好吻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传热方式等因素对仪表板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和传导是仪表... 为降低太阳辐射下仪表板的热负荷,基于热平衡方程,对在海南夏季天气条件下汽车的换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所算得的车内温度场与实验结果很好吻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传热方式等因素对仪表板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和传导是仪表板温度场的主要影响因素;减小前车窗玻璃透射率、放置遮阳挡、合理增加仪表板导热系数和选择适当的停车位置都能显著降低仪表板的热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仪表板 热负荷 太阳辐射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沉积氯化钠的7A04铝合金在模拟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7
2
作者 周和荣 马坚 +3 位作者 李晓刚 陆启凯 冯皓 揭敢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74-980,共7页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25±2)℃,相对湿度(95±5)%),采用增重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氯化钠和几种模拟环境气氛对7A04铝合金大气腐蚀行为的影响,并对其腐蚀机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表面沉积氯...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25±2)℃,相对湿度(95±5)%),采用增重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氯化钠和几种模拟环境气氛对7A04铝合金大气腐蚀行为的影响,并对其腐蚀机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表面沉积氯化钠的7A04铝合金在几种模拟气氛环境中均明显地加速了材料的腐蚀;随腐蚀时间的延长,腐蚀产物不断增多;腐蚀产物微观形貌呈团块状且凹凸不平;腐蚀增重△m/A与暴露时间t之间符合指数衰减规律;气氛腐蚀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50×10-6SO2>1%CO2>空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A04铝合金 大气腐蚀 模拟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背板材料在湿热服役环境条件下的老化行为 被引量:3
3
作者 曾文波 冯江涛 +4 位作者 秦汉军 沈灿军 沈慧 张臻 戴荷琴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3-96,共4页
选用7种不同类型的光伏组件用背板高分子材料为研究对象,在海南湿热环境条件下进行28个月的自然暴露试验,研究不同背板材料老化前后外观、力学性能、透水性和热性能等关键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背板C(PET/PET/PE)综合性能较稳定,耐... 选用7种不同类型的光伏组件用背板高分子材料为研究对象,在海南湿热环境条件下进行28个月的自然暴露试验,研究不同背板材料老化前后外观、力学性能、透水性和热性能等关键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背板C(PET/PET/PE)综合性能较稳定,耐高温高湿环境性能较好,是湿热环境中光伏组件背板材料的首选;含氟背板在透湿性及热性能上表现不稳定,不建议在湿热环境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背板 湿热服役环境 老化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车型在海南湿热环境中的整车耐候性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剑 潘晓涛 +3 位作者 郑俊 张晓东 揭敢新 钟少基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1-136,共6页
将某国产新车型置于海南琼海湿热自然暴露试验场内进行了为期1a的整车静态暴露试验,定期观测整车245个零部件的耐候性能变化,同时监测车外自然环境和车内外微环境。结果表明:汽车暴晒1a后,整车不同部位分别出现白斑、脱膜、起泡、锈蚀... 将某国产新车型置于海南琼海湿热自然暴露试验场内进行了为期1a的整车静态暴露试验,定期观测整车245个零部件的耐候性能变化,同时监测车外自然环境和车内外微环境。结果表明:汽车暴晒1a后,整车不同部位分别出现白斑、脱膜、起泡、锈蚀、泛白、脱胶、粉化、松动、表面粗糙、纤维外漏、离缝、发黏、积水以及开裂等现象,40个部位无变色(色差ΔE_(ab)~*<1.5),12个部位有很轻微变色(1.5<ΔE_(ab)~*<3.0),前后保险杆的平均光泽保持率大于90%。综合评价该新车型在湿热环境中耐候性水平为良,可为其他新车型研发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车型 整车 湿热环境 耐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酯在不同湿热自然环境下的老化行为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晓东 陶友季 +4 位作者 马坚 揭敢新 郭燕芬 王俊 钟艺强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4-76,共3页
对聚碳酸酯(PC)在我国海南琼海及三亚2个典型湿热地区的自然曝露试验结果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红外特征指数对PC的老化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琼海湿热内陆地区曝晒的PC试样同时发生了氟利斯重排反应和光氧化反应,而在三亚湿热沿海地... 对聚碳酸酯(PC)在我国海南琼海及三亚2个典型湿热地区的自然曝露试验结果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红外特征指数对PC的老化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琼海湿热内陆地区曝晒的PC试样同时发生了氟利斯重排反应和光氧化反应,而在三亚湿热沿海地区曝晒的试样则可能发生了光氧化反应和盐致水解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老化 红外特征指数 氟利斯重振 光氧化 盐致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环境老化对聚苯乙烯表观性能和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鑫 揭敢新 +5 位作者 陶友季 胡利芬 郭燕芬 马坚 王俊 冯皓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3-86,共4页
开展聚苯乙烯在我国九个典型自然气候的自然大气暴露试验,研究不同自然环境老化对聚苯乙烯的表观性能(黄色指数、光泽、雾度)和表面形态的影响,分析自然环境下引起聚苯乙烯材料表观性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结果表明,辐照量是影响聚苯... 开展聚苯乙烯在我国九个典型自然气候的自然大气暴露试验,研究不同自然环境老化对聚苯乙烯的表观性能(黄色指数、光泽、雾度)和表面形态的影响,分析自然环境下引起聚苯乙烯材料表观性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结果表明,辐照量是影响聚苯乙烯表观性能和形态的主要原因,温度与湿度起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自然老化 表观性能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背板晶硅光伏组件在湿热环境下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曾湘安 冯江涛 +3 位作者 揭敢新 冯皓 陈心欣 李慧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67,共5页
选取CPE、KPE、TPT、AAA四种不同背板制备的多晶硅光伏组件,将其直接固定电阻负载投试到海南琼海湿热气候环境试验场,研究四种不同背板晶硅组件在真实环境应用的性能变化规律。利用热电偶对组件表面工作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以及利用实验... 选取CPE、KPE、TPT、AAA四种不同背板制备的多晶硅光伏组件,将其直接固定电阻负载投试到海南琼海湿热气候环境试验场,研究四种不同背板晶硅组件在真实环境应用的性能变化规律。利用热电偶对组件表面工作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以及利用实验室I-V测试仪对试验组件的I-V特性参数进行周期性测试,记录这些参数随组件试验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试验组件的温度越高,其最大功率、填充因子衰减越大.CPE、KPE、TPT和AAA四种不同背板的组件,整体温度最高和最大功率(Pm)、填充因子(FF)的衰减最大,串联电阻的增加最多均为CPE背板组件,其次是KPE背板组件,TPT背板组件次之,最小为AAA背板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背板 光伏组件 组件表面温度 多晶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酯用于不同干热环境老化试验的相关性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揭敢新 郭燕芬 +7 位作者 陶友季 何刚 张晓东 胡利芬 刘鑫 王俊 冯皓 钟艺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9-63,共5页
对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聚乙烯(PE)、共聚聚丙烯(PP1)和均聚聚丙烯(PP2)这5种常见高分子材料开展模拟干热环境条件的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发现PC的色差在老化过程中同时具备稳定及显著的环境响应性,且与辐照量成线性关系;不同温度... 对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聚乙烯(PE)、共聚聚丙烯(PP1)和均聚聚丙烯(PP2)这5种常见高分子材料开展模拟干热环境条件的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发现PC的色差在老化过程中同时具备稳定及显著的环境响应性,且与辐照量成线性关系;不同温度的人工加速老化试验证明PC的色差及黄色指数具有相对稳定的环境响应性。不同湿度的人工加速老化试验表明,PC对湿度敏感,不推荐作为湿热环境相关性的评价材料。基于PC的色差性能,对模拟干热环境的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方法及自然干热环境(吐鲁番)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加速因子约为1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干热 老化试验 相关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硅光伏组件在典型气候环境下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曾湘安 冯江涛 +3 位作者 揭敢新 冯皓 陈心欣 李慧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91,共6页
选取海南琼海湿热气候环境试验场和广州花都亚湿热气候环境试验场作为典型气候环境试验基地,将多晶硅光伏组件直接固定电阻负载投试到这两个典型气候环境试验场,研究晶硅组件在真实典型气候环境应用的性能变化规律。利用户外I-V测试仪... 选取海南琼海湿热气候环境试验场和广州花都亚湿热气候环境试验场作为典型气候环境试验基地,将多晶硅光伏组件直接固定电阻负载投试到这两个典型气候环境试验场,研究晶硅组件在真实典型气候环境应用的性能变化规律。利用户外I-V测试仪、实验室I-V测试仪对不同的组件的I-V特性参数进行测试以及利用热电偶对组件的表面温度进行实时记录。结果表明:投试在湿热气候环境试验场的光伏组件,其短路电流I_(sc)、最大功率Pmax等I-V特性参数值的衰减较投试在亚湿热气候环境试验场的光伏组件多,且在组件整个实验过程中,湿热试验场投试的光伏组件的表面温度也高于亚湿热试验场投试的光伏组件的表面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典型气候环境 组件表面温度 光伏组件性能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环境户外自然老化对PS分子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燕芬 陶友季 +5 位作者 马坚 揭敢新 张晓东 胡利芬 刘鑫 王俊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8-112,共5页
选择性选取3个典型湿热气候地区(琼海、三亚、广州)对聚苯乙烯(PS)进行户外自然老化试验,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老化前后PS的分子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研究其在典型湿热气候下的老化行为。结果显示:PS在... 选择性选取3个典型湿热气候地区(琼海、三亚、广州)对聚苯乙烯(PS)进行户外自然老化试验,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老化前后PS的分子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研究其在典型湿热气候下的老化行为。结果显示:PS在不同湿热气候地区的老化程度由大到小顺序为:广州>琼海>三亚;在户外老化过程中PS分子链的断裂导致表面裂纹不断加深和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湿热 自然老化 分子结构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热环境对聚苯乙烯老化的严酷度差异 被引量:3
11
作者 揭敢新 时宇 +2 位作者 陶友季 王俊 高泽海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3-76,共4页
将聚苯乙烯(PS)材料在吉达和吐鲁番2种典型干热自然环境中进行自然暴晒,对PS材料在自然老化过程中的黄色指数、光泽度、雾度等光学性能和表面形貌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研究了PS在吉达和吐鲁番的老化行为差异。通过对吐鲁番和吉达两地的太... 将聚苯乙烯(PS)材料在吉达和吐鲁番2种典型干热自然环境中进行自然暴晒,对PS材料在自然老化过程中的黄色指数、光泽度、雾度等光学性能和表面形貌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研究了PS在吉达和吐鲁番的老化行为差异。通过对吐鲁番和吉达两地的太阳辐照和温度2种关键环境条件的量化比较,计算出了2种干热环境的相对严酷度。结果表明,PS材料在干热环境自然老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光学性能下降,表面颜色变黄,样品发生明显的老化失效的现象,此外,样品在吉达的光学性能下降幅度和颜色变黄程度均高于吐鲁番。通过比较PS材料在2个试验地点的光学性能差异,验证了吐鲁番相对吉达的环境严酷度为0.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自然老化 干热环境 光学性能 严酷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湿热自然环境对不同聚丙烯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利芬 陶友季 +4 位作者 马坚 郭燕芬 刘鑫 揭敢新 钟艺强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7-79,共3页
通过共聚聚丙烯(PP1)与均聚聚丙烯(PP2)在中国三亚、琼海、广州自然曝晒试验结果的对比,研究了湿热自然环境对2种PP表面形貌、表观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2种PP在湿热自然环境曝晒过程中均出现了明显的表面裂纹,其表观性能也... 通过共聚聚丙烯(PP1)与均聚聚丙烯(PP2)在中国三亚、琼海、广州自然曝晒试验结果的对比,研究了湿热自然环境对2种PP表面形貌、表观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2种PP在湿热自然环境曝晒过程中均出现了明显的表面裂纹,其表观性能也有较大的变化,其中PP1抗老化能力比PP2优越;PP1和PP2经曝晒后在分子链上产生羰基,且羰基量随曝晒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湿热环境 表观性能 形貌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酯粉末涂层在典型气候环境下耐老化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勇 刘亮 +2 位作者 马志平 谢静 陶友季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3-68,共6页
为了探究聚酯/三缩水甘油基异氰尿酸酯(TGIC)、聚酯/β-羟烷基酰胺(HAA)和聚酯/异氰酸酯(B1530)3种粉末涂料涂层在不同气候环境下服役性能,制备了3种体系涂层并将其置于湿热气候(迈阿密)、干热气候(凤凰城)、湿热沿海气候(三亚)、湿热气... 为了探究聚酯/三缩水甘油基异氰尿酸酯(TGIC)、聚酯/β-羟烷基酰胺(HAA)和聚酯/异氰酸酯(B1530)3种粉末涂料涂层在不同气候环境下服役性能,制备了3种体系涂层并将其置于湿热气候(迈阿密)、干热气候(凤凰城)、湿热沿海气候(三亚)、湿热气候(琼海)、亚湿热气候(广州)、寒冷气候(海拉尔)、高原气候(西藏拉萨)、干热气候(新疆吐鲁番)8种气候环境下进行自然曝晒,以保光率和色差作为评判涂层老化的依据。结果表明:聚酯粉末涂料涂层在寒冷气候(海拉尔)和干热气候环境(吐鲁番)下老化速度最慢,亚湿热气候(广州)次之,而在湿热沿海气候环境(三亚)下涂层老化速度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 粉末涂料 气候环境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干热自然环境对聚苯乙烯分子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揭敢新 刘鑫 +2 位作者 陶友季 郭燕芬 胡利芬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55,共4页
选择吐鲁番和若羌2个典型干热自然环境开展为期1年的自然大气暴露试验,研究了聚苯乙烯(PS)在干热自然环境下分子结构的变化,并对老化后的PS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PS发生光氧化反应并发生... 选择吐鲁番和若羌2个典型干热自然环境开展为期1年的自然大气暴露试验,研究了聚苯乙烯(PS)在干热自然环境下分子结构的变化,并对老化后的PS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PS发生光氧化反应并发生分子链断裂,导致其相对分子质量降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宽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干热环境 分子结构 羰基指数 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玻璃化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换热器在海洋环境条件下服役的大气腐蚀仿真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煌 王俊 +1 位作者 祁黎 吴志东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99-905,共7页
为解决海洋环境下空调换热器会发生严重腐蚀,进而影响空调换热器的性能。提出一种大气腐蚀仿真方法来分析和预测海洋环境条件以及空调换热器的工况条件对其腐蚀状况的影响。从材料参数的获取、模型的创建、边界条件的设置,介绍了空调换... 为解决海洋环境下空调换热器会发生严重腐蚀,进而影响空调换热器的性能。提出一种大气腐蚀仿真方法来分析和预测海洋环境条件以及空调换热器的工况条件对其腐蚀状况的影响。从材料参数的获取、模型的创建、边界条件的设置,介绍了空调换热器在海洋环境条件下服役的大气腐蚀仿真过程;提供了利用人工加速环境实验箱来验证仿真模型准确度的方法。通过该仿真结果可观察到空调换热器主要发生腐蚀的位置及样貌,获得相关腐蚀数据,并且可分析出影响空调换热器腐蚀的主要因素以及改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换热器 海洋服役环境 大气腐蚀仿真 电偶腐蚀仿真 COMSOL(comsol multiphys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自然环境对不同聚丙烯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利芬 陶友季 +5 位作者 揭敢新 马坚 郭燕芬 刘鑫 王俊 冯皓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71,共4页
在吐鲁番干热自然环境对共聚聚丙烯(PP1)与均聚聚丙烯(PP2)进行一年的自然暴露试验,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拉伸试验等手段对两种PP在干热环境下老化前后的表面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并用红外吸收光谱对其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 在吐鲁番干热自然环境对共聚聚丙烯(PP1)与均聚聚丙烯(PP2)进行一年的自然暴露试验,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拉伸试验等手段对两种PP在干热环境下老化前后的表面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并用红外吸收光谱对其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PP在老化过程中随着老化程度加剧拉伸强度下降,PP2较PP1易遭受自然老化,12个月后其拉伸强度保持率仅为38%左右;两种PP的老化机理相似,老化后在分子链上产生羰基,且羰基量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干热环境 力学性能 形貌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硅组件典型环境下服役性能与表面温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江涛 秦汉军 +2 位作者 姜川 邱敬钟 揭敢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1-773,839,共4页
研究了单晶硅和多晶硅光伏组件在广州、海南琼海和拉萨等典型环境条件下工作16个月后的外观、关键性能变化及表面温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所有单晶硅组件Pmax出现衰减,最大衰减幅度达到-8.9%,功率衰减源自电池片的短路、破片等缺陷;辐... 研究了单晶硅和多晶硅光伏组件在广州、海南琼海和拉萨等典型环境条件下工作16个月后的外观、关键性能变化及表面温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所有单晶硅组件Pmax出现衰减,最大衰减幅度达到-8.9%,功率衰减源自电池片的短路、破片等缺陷;辐照量和大气温度对晶硅组件表面温度有显著影响,其中辐照量与组件表面温度成线性分布;接线盒是组件表面所有温度区域中最高处,在试验期间辐照量最大日和大气温度最高日的中午(12:00左右)达到最高值,50℃以上温度累积时间达3 h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硅组件 服役环境 功率衰减 表面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准比例谐振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1
18
作者 胡巨 赵兵 +2 位作者 王俊 杨苹 尹旭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2-157,共6页
近年来,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电流控制技术成为研究热点,文章针对传统电流控制技术的不足之处,将准比例谐振控制引入到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电流控制中,利用其在谐振频率处增益无穷大和较大带宽的特点,消除稳态误差,提高抗干扰能力。仿真结果表... 近年来,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电流控制技术成为研究热点,文章针对传统电流控制技术的不足之处,将准比例谐振控制引入到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电流控制中,利用其在谐振频率处增益无穷大和较大带宽的特点,消除稳态误差,提高抗干扰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准比例谐振控制器能实现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电流无误差跟踪,具备抗电网干扰能力,具有较好的动、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逆变器 准比例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剂微胶囊制备及在聚合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正洲 章斌 +1 位作者 孔清锋 揭敢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3-166,共4页
聚合物常用阻燃剂,如卤素阻燃剂、磷类阻燃剂、磷氮类阻燃剂、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等通常都存在一些缺陷或不足,因此需要对阻燃剂进行一些表面改性。微胶囊化是一种常用的表面改性方法。阻燃剂经过微胶囊化改性之后,可以改善其稳定性、... 聚合物常用阻燃剂,如卤素阻燃剂、磷类阻燃剂、磷氮类阻燃剂、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等通常都存在一些缺陷或不足,因此需要对阻燃剂进行一些表面改性。微胶囊化是一种常用的表面改性方法。阻燃剂经过微胶囊化改性之后,可以改善其稳定性、阻燃性、分散性、与树脂基体之间的相容性等。文中主要介绍采用聚合物为囊材的不同类型阻燃剂微胶囊化的制备技术、结构与性能表征,及在聚合物中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微胶囊 制备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浓缩浆对硼酚醛环氧涂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震宇 韩恩厚 +4 位作者 刘福春 柯伟 揭敢新 王俊 黄海军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共5页
目的提高硼酚醛环氧涂料的耐腐蚀性、表面接触角、粘结强度及耐磨性等。方法用纳米二氧化钛浓缩浆改性硼酚醛环氧涂料,制备耐温耐蚀型纳米复合涂料。通过高温高硫原油浸泡试验评价纳米复合涂层的耐腐蚀性能,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表面接触... 目的提高硼酚醛环氧涂料的耐腐蚀性、表面接触角、粘结强度及耐磨性等。方法用纳米二氧化钛浓缩浆改性硼酚醛环氧涂料,制备耐温耐蚀型纳米复合涂料。通过高温高硫原油浸泡试验评价纳米复合涂层的耐腐蚀性能,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表面接触角测试、粘结强度测试和耐磨性测试等手段分析纳米二氧化钛浓缩浆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硼酚醛环氧纳米复合涂层在100℃高硫原油腐蚀浸泡后,微观上没有出现腐蚀坑和裂纹。添加2%纳米二氧化钛浓缩浆的硼酚醛环氧纳米复合涂层与未添加纳米粒子的硼酚醛环氧涂层相比,抗渗性与耐磨性有所提高。720 h腐蚀试验后,纳米复合涂料的粘结强度由试验前的7.7 MPa降低至6.9 MPa。腐蚀过程中,其表面接触角比非纳米涂层高4°-7°。结论高温高硫原油没有破坏硼酚醛环氧纳米复合涂层的形貌结构、粘结强度和耐磨性。添加2%纳米二氧化钛提高了涂层的抗渗透性和表面接触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酚醛环氧涂料 纳米复合涂料 纳米二氧化钛浓缩浆 石油化工 高硫原油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