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三通道数码纺混色纱色谱体系构建及其彩色纱性能分析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张婷婷
薛元
徐志武
于健
陈连光
-
机构
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
巢湖雅戈尔色纺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8-55,共8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JUSRP5163A)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B147)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苏政办发[2014]37号)
-
文摘
为研究色纺过程中彩色纤维的显色效应,设计色纺纱的混合模式并对混合效应进行预测。以三通道环锭数码纺纱机为平台,研究以青色(C)、品红(M)、黄色(Y)、黑色(K)、白色(W)5种颜色为粗纱基础色,通过单通道、双通道和三通道这3种混纺模式及梯度调控色纺纱在色相、明度与饱和度变化的机制,构建CMYKW五基色混色色谱体系;基于五基色混色色谱,优化设计红、黄、青三基色明度及饱和度梯度变化的混色纱外观,以此为依据设计纺纱工艺并生产6种明度与饱和度梯度变化的混色纱;测试此混色纱的强力、条干和毛羽,分析不同混纺比对数码混色纱在强力、条干及毛羽的影响。结果表明:完整的色谱体系可直观快速得到目标颜色的CMYK值,提高打样效率;随着混纺比差异增大,混色纱的条干、断裂功与强力的恶化越严重,有益毛羽会减少并且有害毛羽会增多。
-
关键词
数码环锭纺
数控混色
混色纱色谱体系
纱线性能
-
Keywords
digital ring spinning
digital control color mixing
mixed yarn color system
yarn performance
-
分类号
TS104.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
-
题名对称循环渐变色彩设计及其色彩渐变纱纺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朱文硕
薛元
徐志武
于健
曾德军
-
机构
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巢湖雅戈尔色纺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6-124,共9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JUSRP51631A)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苏政办发[2014]37号)。
-
文摘
针对传统纺纱技术无法精确调控纱线色彩分布规律纺制色彩渐变纱线的技术弊端,提出了在线调控成形纱线色彩渐变的三通道数控纺纱机制并成功纺制了色彩渐变纱。设计了三色彩纤的耦合-叠加混色模式,构建了包含全体混合子样的混合比矩阵、混合色谱矩阵及其混合色谱;基于混合比矩阵规划了行渐变、列渐变和对角渐变等3类渐变路径,并给出了对应的渐变色谱矩阵及其渐变色谱;以青、品红、黄色三基色粗纱为例,设计了三通道数控纺纱工艺并纺制了3类16种色彩渐变纱。结果表明:数字化调控纱线混合比纺制的渐变色纱,其针织物呈现出周期性自然柔和的渐变色彩;纺制的渐变色纱力学性能和外观品质与色纺纱指标接近,但仍有可提升空间。
-
关键词
对称循环渐变色
渐变色纱
混色模式
渐变模式
渐变路径
数控纺纱
-
Keywords
symmetrical periodic gradient color
gradient yarn
color mixing mode
gradient mode
gradient path
numerical control spinning
-
分类号
TS104.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
-
题名数码纺循环渐变色纱设计及渐变色织物的织制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张震
薛元
徐志武
曾德军
-
机构
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巢湖雅戈尔色纺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18,共7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JUSRP51631A)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应用基础研究资助项目(J201506)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苏政办发[2014]37号)。
-
文摘
针对数码纺循环渐变色纱的颜色设计问题,研究了基于多元基色的数字化混色模型,探讨了渐变路径和渐变模式对渐变效果的影响。基于JWF1511型数码环锭细纱机三通道纺纱模式,构建了三元基色双向耦合混色数字化模型,根据流行色搭配选取4种渐变模式:单色渐变、相似色渐变、互补色渐变和分离补色渐变进行混色模拟,对单个混色色谱分别规划设计了不同的渐变路径,利用渐变色谱得到4种渐变模式的纺纱工艺,开发了4种渐变色纱及其渐变色织物,分析了不同颜色搭配和渐变模式设计对布面渐变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不同颜色组合下选择靠近色谱中心的渐变路径织制出的渐变色织物,风格独特富有神秘感,渐变效果更佳柔和。
-
关键词
数码纺
混色色谱
循环渐变
渐变色织物
-
Keywords
digital spinning
mixed color chromatography
cyclic gradual change
gradual color fabric
-
分类号
TS104.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
-
题名竹节纱的数控纺纱原理及其捻度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
- 4
-
-
作者
赵洋洋
薛元
徐志武
曾德军
-
机构
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
巢湖雅戈尔色纺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21,共6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JUSRP5163A)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B147)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苏政办发[2014]37号)
-
文摘
为探究竹节纱捻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分布规律,介绍了三通道数码细纱机纺制竹节纱的原理以及数码纺竹节纱的纱线结构。分析了竹节纱的捻度分布机制,借助于竹节纱杆件模型,从理论层面分析了竹节纱捻回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基于数码竹节纱的螺旋状结构,测试了不同竹节倍率、不同设定捻度及不同竹节长度与基纱长度比值下的竹节两端每厘米内的捻回数,实验揭示并验证了不同影响因素对竹节纱捻回分布的影响规律,即竹节部分的捻回数小于设定捻度,基纱部分某一位置会出现较高捻度,然后趋于设定捻度。实验出发现:基纱部分容易出现过捻现象,因此竹节纱生产时,在保证竹节部分强力条件下,捻度应偏低设置。
-
关键词
数码竹节纱
捻度分布
捻回传递
捻度集聚
-
Keywords
digital slub yarn
twist distribution
twist transfer
twistgathering
-
分类号
TS104.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
-
题名三通道数码纺渐变纱产品设计
被引量:2
- 5
-
-
作者
顾燕
薛元
徐志武
于健
陈联光
-
机构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巢湖雅戈尔色纺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现代纺织技术》
2019年第6期31-36,共6页
-
文摘
针对目前国内外生产渐变纱的技术在精确控制纱线各分段长度内的颜色及长度方面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等问题,介绍了三通道环锭数码纺纱机纺制渐变纱的数字化牵伸调控混纺比机理,基于三通道数码纺纱系统,分别建立了以品红、黄、蓝为基色的色相渐变体系模型,以白色或者黑色与三原色中任意两色组合为基色的色彩明度及饱和度与色相渐变体系模型;通过渐变颜色模型的建立,在每种模型中筛选了具有代表性的渐变颜色规律进行设计与纺制。通过纱线模拟图与实际纱线效果对比验证五基色三通道混合颜色模型的正确性,将纱线颜色多变的效果体现到布面上,设计出具有独特色彩渐变效果的织物。
-
关键词
数码纺纱
渐变纱
渐变模型
织物
-
Keywords
digital spinning
gradient yarn
gradient model
fabric
-
分类号
TS104.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
-
题名三通道数码彩节纱色彩及针织物图案设计
被引量:1
- 6
-
-
作者
赵洋洋
薛元
徐志武
于健
陈联光
-
机构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巢湖雅戈尔色纺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现代纺织技术》
2019年第3期16-22,共7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JUSRP5163A)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B147)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苏政办发[2014]37号)
-
文摘
为拓展彩节纱的使用,分析了针织物图案及图案类型,构建了三通道数码纱的色彩空间,结合三通道数码彩节纱变化丰富及可设计的优势,将色彩图案设计,针织工艺和纱线设计相结合。通过变化彩节纱的粗节长度、粗节混色比、细节混色比、粗节倍率,同时变化粗节部分长度及混色比设计5种不同形式的彩节纱,形成了5种不同风格的彩节纱针织物。
-
关键词
色彩图案设计
彩节纱
外观设计
针织工艺
纱线设计
-
Keywords
color and pattern design
colored slub yarn
appearance design
knitting process
yarn design
-
分类号
TS184.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
-
题名纺纱过程的数字孪生技术及其智能控制模式实践
被引量:5
- 7
-
-
作者
武臣
薛元
徐志武
于健
曾德军
-
机构
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巢湖雅戈尔色纺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2-90,共9页
-
基金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B147)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苏政办发[2014]37号)。
-
文摘
针对当前数控纺纱技术依然存在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低,纱线纺制过程分散单一的问题,提出将数字孪生技术与数控纺纱技术相结合。文章将纱线与纺纱过程这客观实体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进行虚拟仿真,仿真模型间进行数据融合连为一体,并构建数控纺纱集成化控制系统,提出时序化纱线结构参数的数据融合模式,时序化纺纱工艺参数的数据融合模式和传感检测系统输出参数的数据融合模式,基于数据驱动实现柔性智能纺纱,纺纱系统的可视化监测,纺纱过程的远近程控制与数据传输。结果表明:数字孪生技术对于推进纺纱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进程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
关键词
数控纺纱
纺纱技术
数字孪生技术
控制模式
-
Keywords
CNC spinning
spinning technology
digital twinning
control mode
-
分类号
TS104.7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
-
题名三原色染液数字化配色色立体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
- 8
-
-
作者
谌启鑫
薛元
许仲哲
徐志武
于健
曾德军
-
机构
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千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巢湖雅戈尔色纺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5-154,共10页
-
基金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B147)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苏政办发[2014]37号)。
-
文摘
为解决纺纱染整等领域配色难且效率低的问题,基于工业实际情况,以三原色混色的模式构建色相、彩度、明度三维度变化的全色域配色色立体。定义中间灰为构建灰度面三原色色彩平衡的基准,以不同灰度值的灰色来调控色立体灰度面的明暗变化;通过三原色的混合来配制各灰度面网格点的颜色。基于构建的全色域配色色立体,对14个灰度面网格点进行尼龙色卡打样,采用曲面拟合的方法将色立体的坐标、实样颜色值及染料配方进行关联,得到色立体任意精度下网格点颜色值对应的染料配方。以案例的形式检验了全色域配色色立体的配方预测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定制数字化配色模型打下基础,为突破现阶段计算机配色的瓶颈提供了可行的创新思路。
-
关键词
染料配色
色立体
色卡
颜色空间
计算机配色
-
Keywords
dye color matching
color stereoscopic
color card
color space
computer color matching
-
分类号
TS193.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