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通道数码纺混色纱色谱体系构建及其彩色纱性能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婷婷 薛元 +2 位作者 徐志武 于健 陈连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8-55,共8页
为研究色纺过程中彩色纤维的显色效应,设计色纺纱的混合模式并对混合效应进行预测。以三通道环锭数码纺纱机为平台,研究以青色(C)、品红(M)、黄色(Y)、黑色(K)、白色(W)5种颜色为粗纱基础色,通过单通道、双通道和三通道这3种混纺模式及... 为研究色纺过程中彩色纤维的显色效应,设计色纺纱的混合模式并对混合效应进行预测。以三通道环锭数码纺纱机为平台,研究以青色(C)、品红(M)、黄色(Y)、黑色(K)、白色(W)5种颜色为粗纱基础色,通过单通道、双通道和三通道这3种混纺模式及梯度调控色纺纱在色相、明度与饱和度变化的机制,构建CMYKW五基色混色色谱体系;基于五基色混色色谱,优化设计红、黄、青三基色明度及饱和度梯度变化的混色纱外观,以此为依据设计纺纱工艺并生产6种明度与饱和度梯度变化的混色纱;测试此混色纱的强力、条干和毛羽,分析不同混纺比对数码混色纱在强力、条干及毛羽的影响。结果表明:完整的色谱体系可直观快速得到目标颜色的CMYK值,提高打样效率;随着混纺比差异增大,混色纱的条干、断裂功与强力的恶化越严重,有益毛羽会减少并且有害毛羽会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环锭纺 数控混色 混色纱色谱体系 纱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循环渐变色彩设计及其色彩渐变纱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文硕 薛元 +2 位作者 徐志武 于健 曾德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6-124,共9页
针对传统纺纱技术无法精确调控纱线色彩分布规律纺制色彩渐变纱线的技术弊端,提出了在线调控成形纱线色彩渐变的三通道数控纺纱机制并成功纺制了色彩渐变纱。设计了三色彩纤的耦合-叠加混色模式,构建了包含全体混合子样的混合比矩阵、... 针对传统纺纱技术无法精确调控纱线色彩分布规律纺制色彩渐变纱线的技术弊端,提出了在线调控成形纱线色彩渐变的三通道数控纺纱机制并成功纺制了色彩渐变纱。设计了三色彩纤的耦合-叠加混色模式,构建了包含全体混合子样的混合比矩阵、混合色谱矩阵及其混合色谱;基于混合比矩阵规划了行渐变、列渐变和对角渐变等3类渐变路径,并给出了对应的渐变色谱矩阵及其渐变色谱;以青、品红、黄色三基色粗纱为例,设计了三通道数控纺纱工艺并纺制了3类16种色彩渐变纱。结果表明:数字化调控纱线混合比纺制的渐变色纱,其针织物呈现出周期性自然柔和的渐变色彩;纺制的渐变色纱力学性能和外观品质与色纺纱指标接近,但仍有可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循环渐变色 渐变色纱 混色模式 渐变模式 渐变路径 数控纺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码纺循环渐变色纱设计及渐变色织物的织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震 薛元 +1 位作者 徐志武 曾德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18,共7页
针对数码纺循环渐变色纱的颜色设计问题,研究了基于多元基色的数字化混色模型,探讨了渐变路径和渐变模式对渐变效果的影响。基于JWF1511型数码环锭细纱机三通道纺纱模式,构建了三元基色双向耦合混色数字化模型,根据流行色搭配选取4种渐... 针对数码纺循环渐变色纱的颜色设计问题,研究了基于多元基色的数字化混色模型,探讨了渐变路径和渐变模式对渐变效果的影响。基于JWF1511型数码环锭细纱机三通道纺纱模式,构建了三元基色双向耦合混色数字化模型,根据流行色搭配选取4种渐变模式:单色渐变、相似色渐变、互补色渐变和分离补色渐变进行混色模拟,对单个混色色谱分别规划设计了不同的渐变路径,利用渐变色谱得到4种渐变模式的纺纱工艺,开发了4种渐变色纱及其渐变色织物,分析了不同颜色搭配和渐变模式设计对布面渐变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不同颜色组合下选择靠近色谱中心的渐变路径织制出的渐变色织物,风格独特富有神秘感,渐变效果更佳柔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纺 混色色谱 循环渐变 渐变色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节纱的数控纺纱原理及其捻度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洋洋 薛元 +1 位作者 徐志武 曾德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21,共6页
为探究竹节纱捻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分布规律,介绍了三通道数码细纱机纺制竹节纱的原理以及数码纺竹节纱的纱线结构。分析了竹节纱的捻度分布机制,借助于竹节纱杆件模型,从理论层面分析了竹节纱捻回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基于数码竹节... 为探究竹节纱捻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分布规律,介绍了三通道数码细纱机纺制竹节纱的原理以及数码纺竹节纱的纱线结构。分析了竹节纱的捻度分布机制,借助于竹节纱杆件模型,从理论层面分析了竹节纱捻回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基于数码竹节纱的螺旋状结构,测试了不同竹节倍率、不同设定捻度及不同竹节长度与基纱长度比值下的竹节两端每厘米内的捻回数,实验揭示并验证了不同影响因素对竹节纱捻回分布的影响规律,即竹节部分的捻回数小于设定捻度,基纱部分某一位置会出现较高捻度,然后趋于设定捻度。实验出发现:基纱部分容易出现过捻现象,因此竹节纱生产时,在保证竹节部分强力条件下,捻度应偏低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竹节纱 捻度分布 捻回传递 捻度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通道数码纺渐变纱产品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顾燕 薛元 +2 位作者 徐志武 于健 陈联光 《现代纺织技术》 2019年第6期31-36,共6页
针对目前国内外生产渐变纱的技术在精确控制纱线各分段长度内的颜色及长度方面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等问题,介绍了三通道环锭数码纺纱机纺制渐变纱的数字化牵伸调控混纺比机理,基于三通道数码纺纱系统,分别建立了以品红、黄、蓝为基色的色... 针对目前国内外生产渐变纱的技术在精确控制纱线各分段长度内的颜色及长度方面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等问题,介绍了三通道环锭数码纺纱机纺制渐变纱的数字化牵伸调控混纺比机理,基于三通道数码纺纱系统,分别建立了以品红、黄、蓝为基色的色相渐变体系模型,以白色或者黑色与三原色中任意两色组合为基色的色彩明度及饱和度与色相渐变体系模型;通过渐变颜色模型的建立,在每种模型中筛选了具有代表性的渐变颜色规律进行设计与纺制。通过纱线模拟图与实际纱线效果对比验证五基色三通道混合颜色模型的正确性,将纱线颜色多变的效果体现到布面上,设计出具有独特色彩渐变效果的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纺纱 渐变纱 渐变模型 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通道数码彩节纱色彩及针织物图案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洋洋 薛元 +2 位作者 徐志武 于健 陈联光 《现代纺织技术》 2019年第3期16-22,共7页
为拓展彩节纱的使用,分析了针织物图案及图案类型,构建了三通道数码纱的色彩空间,结合三通道数码彩节纱变化丰富及可设计的优势,将色彩图案设计,针织工艺和纱线设计相结合。通过变化彩节纱的粗节长度、粗节混色比、细节混色比、粗节倍率... 为拓展彩节纱的使用,分析了针织物图案及图案类型,构建了三通道数码纱的色彩空间,结合三通道数码彩节纱变化丰富及可设计的优势,将色彩图案设计,针织工艺和纱线设计相结合。通过变化彩节纱的粗节长度、粗节混色比、细节混色比、粗节倍率,同时变化粗节部分长度及混色比设计5种不同形式的彩节纱,形成了5种不同风格的彩节纱针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图案设计 彩节纱 外观设计 针织工艺 纱线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纱过程的数字孪生技术及其智能控制模式实践 被引量:5
7
作者 武臣 薛元 +2 位作者 徐志武 于健 曾德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2-90,共9页
针对当前数控纺纱技术依然存在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低,纱线纺制过程分散单一的问题,提出将数字孪生技术与数控纺纱技术相结合。文章将纱线与纺纱过程这客观实体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进行虚拟仿真,仿真模型间进行数据融合连为一体,并构建数控... 针对当前数控纺纱技术依然存在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低,纱线纺制过程分散单一的问题,提出将数字孪生技术与数控纺纱技术相结合。文章将纱线与纺纱过程这客观实体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进行虚拟仿真,仿真模型间进行数据融合连为一体,并构建数控纺纱集成化控制系统,提出时序化纱线结构参数的数据融合模式,时序化纺纱工艺参数的数据融合模式和传感检测系统输出参数的数据融合模式,基于数据驱动实现柔性智能纺纱,纺纱系统的可视化监测,纺纱过程的远近程控制与数据传输。结果表明:数字孪生技术对于推进纺纱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进程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纺纱 纺纱技术 数字孪生技术 控制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原色染液数字化配色色立体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谌启鑫 薛元 +3 位作者 许仲哲 徐志武 于健 曾德军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5-154,共10页
为解决纺纱染整等领域配色难且效率低的问题,基于工业实际情况,以三原色混色的模式构建色相、彩度、明度三维度变化的全色域配色色立体。定义中间灰为构建灰度面三原色色彩平衡的基准,以不同灰度值的灰色来调控色立体灰度面的明暗变化;... 为解决纺纱染整等领域配色难且效率低的问题,基于工业实际情况,以三原色混色的模式构建色相、彩度、明度三维度变化的全色域配色色立体。定义中间灰为构建灰度面三原色色彩平衡的基准,以不同灰度值的灰色来调控色立体灰度面的明暗变化;通过三原色的混合来配制各灰度面网格点的颜色。基于构建的全色域配色色立体,对14个灰度面网格点进行尼龙色卡打样,采用曲面拟合的方法将色立体的坐标、实样颜色值及染料配方进行关联,得到色立体任意精度下网格点颜色值对应的染料配方。以案例的形式检验了全色域配色色立体的配方预测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定制数字化配色模型打下基础,为突破现阶段计算机配色的瓶颈提供了可行的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配色 色立体 色卡 颜色空间 计算机配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