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蓝藻生消对巢湖沉积物重金属环境行为的影响
1
作者 吴蕾 陈强 +2 位作者 刘刚 钱靖 周春财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1-730,738,共11页
为探究蓝藻生消对巢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环境行为的影响,文章分析蓝藻休眠期和繁盛期沉积物中Cr、Co、Ni、Cu、Zn、As、Cd、Pb、Hg元素的含量水平、空间分布以及赋存形态的变化;采用地累计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重金属污染情况... 为探究蓝藻生消对巢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环境行为的影响,文章分析蓝藻休眠期和繁盛期沉积物中Cr、Co、Ni、Cu、Zn、As、Cd、Pb、Hg元素的含量水平、空间分布以及赋存形态的变化;采用地累计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重金属污染情况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蓝藻暴发后,每千克沉积物中Cd和Cr元素平均质量分别增加了0.70倍和0.35倍,其他元素质量有所下降,大部分元素质量空间分布向更加均衡的趋势转变;除Cd和Hg外,其他元素在蓝藻休眠期和繁盛期均以残渣态为主,占比为58%~97%;蓝藻繁盛期,元素各生物有效态占比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但除Cd外其他元素生物有效态总量占比及残渣态占比变化不大,Cd迁移转化流动性最高;2个时期中,Cd和Hg环境风险均相对较高;蓝藻繁盛期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有所增加,且单一元素环境风险趋向于空间均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生消 巢湖 沉积物 重金属 环境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湖主产鱼类典型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健康风险评估
2
作者 吴蕾 徐婧 +4 位作者 陈强 朱魏炜 杨满意 陈红枫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46-52,共7页
为探究巢湖几种主产鱼类典型重金属含量水平、富集特征及健康风险,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和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不同鱼类各组织中Cr、Cu、As、Cd、Pb和Hg的含量,并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重金属的潜在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 为探究巢湖几种主产鱼类典型重金属含量水平、富集特征及健康风险,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和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不同鱼类各组织中Cr、Cu、As、Cd、Pb和Hg的含量,并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重金属的潜在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6种鱼类中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GB 2762—2022与NY 5073—2006的限值要求;各元素的平均含量表现为Cu>Cr>As>Hg>Pb>Cd。从栖息水层来看,中下层鱼类肌肉中Cr、Cu、As、Cd和Pb含量高于中上层,Hg含量则表现出相反的规律;从摄食习惯来看,鱼类肌肉中仅有Hg含量为肉食性>杂食性>草食性,其他5种元素均为肉食性<杂食性≤草食性;栖息水层对巢湖鱼类重金属富集的影响较摄食习惯更大。鱼类各组织对重金属表现出不同的富集规律,Cr和Pb主要富集在鱼鳞、鱼鳃和鱼骨,Cu和As主要富集在肝脏,Cd主要富集在肾脏,Hg主要富集在肌肉。肌肉中重金属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可以忽略;Pb致癌健康风险可以忽略,Cr、As和Cd致癌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重金属 含量 污染特征 健康风险 评估 巢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19年度巢湖底泥环境质量初步分析
3
作者 孙雷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3期158-160,共3页
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巢湖各点位及巢湖底泥整体环境质量状况。结果显示,2015—2019年度巢湖底泥环境的内梅罗指数在0.57~1.21,数据在波动中呈升高趋势,其中主要以镉含量处于较高水平,西半湖的镉含量较高,且有向东半湖转移的趋势。
关键词 巢湖底泥 环境质量 内梅罗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遥感与地面观测的巢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被引量:17
4
作者 殷守敬 吴传庆 +4 位作者 王晨 冯爱萍 董昊 高芮 马万栋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7-164,共8页
提出一种将地面观测数据空间插值与遥感反演结合的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与业务化运行模式。对叶绿素a等可反演参数利用遥感影像反演,并利用实测值校正获得高精度反演结果;对总磷等不易反演参数采用空间插值获取全湖区数据,采用综合营养... 提出一种将地面观测数据空间插值与遥感反演结合的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与业务化运行模式。对叶绿素a等可反演参数利用遥感影像反演,并利用实测值校正获得高精度反演结果;对总磷等不易反演参数采用空间插值获取全湖区数据,采用综合营养指数法对巢湖富营养化状态进行反演,获得2015年5月12日巢湖富营养化状态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巢湖全湖为轻度和中度富营养化状态,呈现出西半湖高于东半湖的总体空间分布趋势。结合相关数据对巢湖富营养化成因进行推断,认为南淝河等上游河流各类营养物质输入量较大是造成西半湖北部富营养化严重的主要成因;西南部杭埠河等河流氮磷输入量较大,但其他营养物质输入较少,使得该区域总体呈现出富营养化程度偏低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面观测 富营养化评价 巢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湖蓝藻水华时空分布(2000-2015年) 被引量:46
5
作者 唐晓先 沈明 段洪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6-284,共9页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蓝藻水华频繁暴发.通过收集2000-2015年晴好天气下2478景MODIS Terra和Aqua影像,利用浮游藻类指数,提取巢湖蓝藻水华时空分布数据.结果显示,巢湖蓝藻水华覆盖面积、暴发频率以及持续...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蓝藻水华频繁暴发.通过收集2000-2015年晴好天气下2478景MODIS Terra和Aqua影像,利用浮游藻类指数,提取巢湖蓝藻水华时空分布数据.结果显示,巢湖蓝藻水华覆盖面积、暴发频率以及持续时间都在增加,每年最初暴发时间提前.从分布上来看,西巢湖依然严重,中巢湖、东巢湖水华暴发面积较以往大大增加;过去16年内巢湖蓝藻水华暴发频率持续增长,其中2007年最为严重,2008-2010年暴发频率出现缓和,此后又出现增长趋势.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掌握蓝藻水华的情况,为巢湖科学治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蓝藻水华 时空分布 巢湖 浮游藻类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湖沉积物重金属浓度分布及风险指数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刚 蒋晨韵 +2 位作者 李小龙 王璨 钱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376-380,共5页
对2015年初和2016年初在巢湖20个点位上采集的沉积物样品进行测定分析,结合单污染指数和地积累指数对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分析近年疏浚、调水工程产生的影响。总体上,全湖Hg浓度水平处偏重度污染,Cd偏中度污染。从全湖浓度水平年际变化... 对2015年初和2016年初在巢湖20个点位上采集的沉积物样品进行测定分析,结合单污染指数和地积累指数对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分析近年疏浚、调水工程产生的影响。总体上,全湖Hg浓度水平处偏重度污染,Cd偏中度污染。从全湖浓度水平年际变化趋势上,巢湖主要污染金属如Cu、Pb、Zn、Cr、Ni、Hg、Cd的浓度水平均在2007年附近达到峰值,随后,除Cd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外,其他重金属均维持在相当水平,并且在2016年初出现了上升。对此,应在加大清淤力度的同时,加强外源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 重金属 风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湖生态系统的变化和修复措施 被引量:5
7
作者 范裕祥 金社军 +3 位作者 刘刚 周培 王文本 季爱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4期12250-12252,12261,共4页
巢湖水域面积减小,大量湿地萎缩,水位高度由自然节律变为人工控制的常年高水位,巢湖水体自然净化能力大幅降低。水土流失和点、面源污染严重造成巢湖底泥、湖水严重富营养化,浮水植物藻类化,鱼类趋向小型化。研究结果表明,巢湖生态系统... 巢湖水域面积减小,大量湿地萎缩,水位高度由自然节律变为人工控制的常年高水位,巢湖水体自然净化能力大幅降低。水土流失和点、面源污染严重造成巢湖底泥、湖水严重富营养化,浮水植物藻类化,鱼类趋向小型化。研究结果表明,巢湖生态系统正经历巨大变化。提出了内、外源性营养物质的控制等生态修复措施恢复巢湖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 生态系统 变化 修复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类因子分析法在巢湖水质痕量金属参数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何耀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4期75-77,共3页
[目的]研究巢湖湖体中金属污染状况。[方法]通过在巢湖湖区常规18个点位采样,分析B、V、Co、Ni、Ba、Cu、Pb、Ti、Mo、Sb、Cu、Pb、Zn指标。对检测数据采用分层聚类方法将全湖分成3类湖区,再对这3类湖分别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揭示每个湖... [目的]研究巢湖湖体中金属污染状况。[方法]通过在巢湖湖区常规18个点位采样,分析B、V、Co、Ni、Ba、Cu、Pb、Ti、Mo、Sb、Cu、Pb、Zn指标。对检测数据采用分层聚类方法将全湖分成3类湖区,再对这3类湖分别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揭示每个湖区主要污染因子,并分析形成原因。[结果]湖区Ⅰ、Ⅱ金属含量明显高于湖区Ⅲ。湖水受西北部入湖河流带来的金属污染较明显。[结论]聚类因子分析法较客观地反映了现实情况,可以较好地应用于环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聚类 因子分析 巢湖水质 痕量金属 污染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的环巢湖区域植被覆盖动态变化研究
9
作者 刘刚 王晴晴 +3 位作者 赵腾飞 张云华 刘西军 唐晓先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7期115-118,共4页
利用1995年、2005年、2013年同一季相的TM图像数据,通过遥感(Remote sensing,RS)技术,采用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提取不同年份植被覆盖度信息,分析环巢湖区域1995—2013年植被覆盖动态变化情况及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 利用1995年、2005年、2013年同一季相的TM图像数据,通过遥感(Remote sensing,RS)技术,采用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提取不同年份植被覆盖度信息,分析环巢湖区域1995—2013年植被覆盖动态变化情况及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995—2013年,环巢湖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先升后降,城市及其边缘地区植被覆盖度低且下降迅速,部分乡镇植被覆盖则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巢湖区域 遥感 归一化植被指数 植被覆盖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在巢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辉 杨雄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9期84-87,共4页
为研究巢湖水体富营养化现状,该研究选择叶绿素a(Chl-a)、TP、TN、CODMn、透明度(SD)5个监测指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巢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巢湖各监测点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在50~70,属于轻中度富... 为研究巢湖水体富营养化现状,该研究选择叶绿素a(Chl-a)、TP、TN、CODMn、透明度(SD)5个监测指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巢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巢湖各监测点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在50~70,属于轻中度富营养级别,轻中度污染水质;巢湖西半湖比东半湖的富营养化程度更高;影响巢湖水质的主要因子是SD、TN和TP;巢湖水体富营养化随季节变化明显,总体上富营养化程度在夏季最高,秋冬季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在巢湖流域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辉 杨雄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0期116-119,163,共5页
选取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5d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6项具有代表性的水质监测指标,应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巢湖流域的10条河流12个断面的水质分,丰、平、枯3个水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 选取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5d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6项具有代表性的水质监测指标,应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巢湖流域的10条河流12个断面的水质分,丰、平、枯3个水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断面受TN、TP的影响最大,受DO的影响最小;各指标在丰水期最大、枯水期最小;断面1#、2#、3#、6#、11#和12#属于劣Ⅴ类水质,断面4#、5#、7#、8#、9#和10#属于Ⅴ类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流域 断面 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巢湖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蓝藻水华形成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雅 苏慕飞 柯岚兰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7期107-108,共2页
该文主要分析了巢湖市集中式饮水水源地蓝藻水华的形成因素,发现有外输入和自发的特点,这与巢湖的水污染特点、巢湖的流域地理地形和气候特征、以及巢湖市集中式水源地的位置特点相关。
关键词 水华 蓝藻 饮用水源地 巢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巢湖区域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伟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第6期103-105,共3页
该文通过对环巢湖区域城市废弃物处置和污染现状调查,简述了城市废弃物处置的几种常用方式,介绍了国内外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环巢湖区域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的可行性。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 该文通过对环巢湖区域城市废弃物处置和污染现状调查,简述了城市废弃物处置的几种常用方式,介绍了国内外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环巢湖区域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的可行性。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对于实现环巢湖区域城市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保护巢湖生态环境,建设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窑 协同处置 城市废弃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营养化湖库天空地一体化监控平台系统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9
14
作者 段洪涛 万能胜 +5 位作者 邱银国 刘刚 陈青 罗菊花 陈远 齐天赐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96-1405,共10页
湖泊和水库是我国的主要饮用水源地,但大都处于富营养化状态,蓝藻水华频发,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蓝藻水华的整体应对策略,已经从被动应急转变为主动防御;但要做到主动防御,必须有现代化全方位的... 湖泊和水库是我国的主要饮用水源地,但大都处于富营养化状态,蓝藻水华频发,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蓝藻水华的整体应对策略,已经从被动应急转变为主动防御;但要做到主动防御,必须有现代化全方位的蓝藻灾害监测监控手段和体系,及时掌握蓝藻水华及其衍生灾害现状和动向,在未发生或者刚发生时及时觉察.本文针对富营养化湖库富营养化引起的蓝藻水华应急监控问题,按照"整个湖体、重点区域、关键位置"3个监测层次,利用中高分辨率卫星、无人机、岸基/平台视频、自动浮标、人工巡测等技术或手段,围绕"现状掌握、异常报警、原因追溯"的建设目标,提出了天-空-地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框架,明确了不同手段的协同方式和业务流程,并正在巢湖进行应用实践.相信本文提出的系统架构不仅在巢湖,在更多的富营养化湖库都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水库 巢湖 蓝藻水华 系统平台 应急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入侵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伟 杨震 晏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6期104-107,共4页
介绍了无意引进、有意引进、自然入侵等生物入侵的途径,通过国内外一些生物入侵的事例说明了外来物种入侵到新环境后所带来的危害,并阐述了全面实行检疫、加强立法、加强宣传力度、直接清除等防治措施。
关键词 生物入侵 危害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济淮输水通道派河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刚 范博博 +1 位作者 王育来 杨长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4期90-94,共5页
利用电热板消解和连续提取法(BCR)对"引江济淮"重要输水通道派河1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Cr、Cd、As、Ni、Cu和Pb的总量和形态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地积累指数法和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RSP)对派河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 利用电热板消解和连续提取法(BCR)对"引江济淮"重要输水通道派河1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Cr、Cd、As、Ni、Cu和Pb的总量和形态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地积累指数法和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RSP)对派河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派河河段大部分采样点沉积物Cd和Cu浓度值均超出背景值,I_(geo)值≥1,污染风险强;仅派河中间河段Cr的浓度值超出背景值,但I_(geo)值=1,污染风险低;派河沉积物中As、Ni和Pb含量均低于背景值,I_(geo)值=0,无污染风险。巢湖口沉积物Cr、Cu、Ni、As 4种元素的次生相的比例最高,中间河段次之,上游河段及下游河段最低,存在二次释放的生态风险;大部分采样点沉积物Cd的RSP均远大于3,潜在生态风险极高;Pb元素则在上中游河段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水工程 沉积物 地累积指数 连续提取法 潜在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营养化湖泊治理研究综述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伟 晏娟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8期121-122,150,共3页
湖泊富营养化是指湖泊生产力水平逐步由较低的贫营养状态向较高的富营养状态转变的现象。控制营养盐输入是湖泊治理的关键,但对于削减外源污染物,是控磷还是控氮,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一是认为磷是藻类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只需控磷。二... 湖泊富营养化是指湖泊生产力水平逐步由较低的贫营养状态向较高的富营养状态转变的现象。控制营养盐输入是湖泊治理的关键,但对于削减外源污染物,是控磷还是控氮,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一是认为磷是藻类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只需控磷。二是认为氮也是藻类主要生长限制因子,必须控氮。针对我国湖泊生态系统中氮磷含量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特点,藻类生长过程中的限制因子可能随季节发生变化,因此建议富营养化湖泊治理在控磷的同时也要控氮,并且要加强外源和内源污染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湖泊 控磷 控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水中铅的不确定度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耀武 孙雷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22期26-27,53,共3页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测定水中铅实验为主线,分析实验各个环节中随机误差对该实验结果的影响,从而确定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随机误差,以期为相同或类似实验减少误差提供参考。
关键词 相对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底物法与纸片快速法测定地表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比较分析
19
作者 孙雯雯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25期71-72,共2页
用酶底物法与纸片快速法分别检测相同的地表水样品,应用配对t检验方法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酶底物法与纸片快速法在结果一致性方面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二者皆适用于地表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检测。但酶底物法操作... 用酶底物法与纸片快速法分别检测相同的地表水样品,应用配对t检验方法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酶底物法与纸片快速法在结果一致性方面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二者皆适用于地表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检测。但酶底物法操作更简便,特异性高,检测结果更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底物法 纸片快速法 地表水 粪大肠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