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中的乡村想象——论《皖北大地》兼及乡土小说的新可能性
1
作者 彭正生 方维保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2-108,共7页
一、引论:乡土小说的现实情境与新可能性,从鲁迅的《故乡》开始算起,中国乡土小说的历史已然百年。总览百年乡土小说的发展历程,其中最突出的现象是乡土小说与时代演进的共振与互动关系,具有极其鲜明的历史参与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这主... 一、引论:乡土小说的现实情境与新可能性,从鲁迅的《故乡》开始算起,中国乡土小说的历史已然百年。总览百年乡土小说的发展历程,其中最突出的现象是乡土小说与时代演进的共振与互动关系,具有极其鲜明的历史参与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这主要表现在:特定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精神变化会深刻影响并改变乡土小说的风貌,乡土小说的演化也反映和折射着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精神的时代面貌与历史表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小说 现代乡土文学 中国 大地 皖北 想象 乡村 人文关怀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性、现实感与纠结的文化心态——读贾平凹的《极花》 被引量:4
2
作者 彭正生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2-115,共4页
贾平凹的新作《极花》是一位被拐卖女孩的心灵倾诉和自我言说,它包含着两条结构线索:一是胡蝶在圪梁村的所见所闻,记录和呈现了乡土世界生活方式、生存境况和生命状态,二是胡蝶的所感所想,以感性和表现的方式叙写了胡蝶对圪梁村、村民... 贾平凹的新作《极花》是一位被拐卖女孩的心灵倾诉和自我言说,它包含着两条结构线索:一是胡蝶在圪梁村的所见所闻,记录和呈现了乡土世界生活方式、生存境况和生命状态,二是胡蝶的所感所想,以感性和表现的方式叙写了胡蝶对圪梁村、村民以及黑家人复杂的内心感受和微妙的心理变化。通过胡蝶这个内心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其命运的讲述,揭示出城市化过程中乡村发生的裂变,折射出贾平凹对乡土和城市复杂的文化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极花》 真实性 现实感 文化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观念和启蒙意识背景的“立人”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彭正生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3期82-89,共8页
"立人"是孔子和鲁迅各自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然而,由于两人身处不同的历史语境,又个性气质迥异,且基于不同的文化心态和价值立场,"立人"思想所指向的对象——"人"在他们的话语系统里存在深刻歧异:前... "立人"是孔子和鲁迅各自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然而,由于两人身处不同的历史语境,又个性气质迥异,且基于不同的文化心态和价值立场,"立人"思想所指向的对象——"人"在他们的话语系统里存在深刻歧异:前者精神视野中的"人"是合乎儒家君子文化人格标准的贵族群体,而后者意识维度中的"人"则是一种国民泛指。循此,孔子"立人"思想的精神实质是传统儒家忠恕伦理观念,而鲁迅的"立人"思想则是现代启蒙意识,它们分别表现为"静与动"、"退与进"和"自省与醒人"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人”思想 忠恕伦理 传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