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中的乡村想象——论《皖北大地》兼及乡土小说的新可能性
1
作者
彭正生
方维保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2-108,共7页
一、引论:乡土小说的现实情境与新可能性,从鲁迅的《故乡》开始算起,中国乡土小说的历史已然百年。总览百年乡土小说的发展历程,其中最突出的现象是乡土小说与时代演进的共振与互动关系,具有极其鲜明的历史参与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这主...
一、引论:乡土小说的现实情境与新可能性,从鲁迅的《故乡》开始算起,中国乡土小说的历史已然百年。总览百年乡土小说的发展历程,其中最突出的现象是乡土小说与时代演进的共振与互动关系,具有极其鲜明的历史参与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这主要表现在:特定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精神变化会深刻影响并改变乡土小说的风貌,乡土小说的演化也反映和折射着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精神的时代面貌与历史表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小说
现代乡土文学
中国
大地
皖北
想象
乡村
人文关怀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真实性、现实感与纠结的文化心态——读贾平凹的《极花》
被引量:
4
2
作者
彭正生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2-115,共4页
贾平凹的新作《极花》是一位被拐卖女孩的心灵倾诉和自我言说,它包含着两条结构线索:一是胡蝶在圪梁村的所见所闻,记录和呈现了乡土世界生活方式、生存境况和生命状态,二是胡蝶的所感所想,以感性和表现的方式叙写了胡蝶对圪梁村、村民...
贾平凹的新作《极花》是一位被拐卖女孩的心灵倾诉和自我言说,它包含着两条结构线索:一是胡蝶在圪梁村的所见所闻,记录和呈现了乡土世界生活方式、生存境况和生命状态,二是胡蝶的所感所想,以感性和表现的方式叙写了胡蝶对圪梁村、村民以及黑家人复杂的内心感受和微妙的心理变化。通过胡蝶这个内心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其命运的讲述,揭示出城市化过程中乡村发生的裂变,折射出贾平凹对乡土和城市复杂的文化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极花》
真实性
现实感
文化心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伦理观念和启蒙意识背景的“立人”思想
被引量:
1
3
作者
彭正生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3期82-89,共8页
"立人"是孔子和鲁迅各自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然而,由于两人身处不同的历史语境,又个性气质迥异,且基于不同的文化心态和价值立场,"立人"思想所指向的对象——"人"在他们的话语系统里存在深刻歧异:前...
"立人"是孔子和鲁迅各自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然而,由于两人身处不同的历史语境,又个性气质迥异,且基于不同的文化心态和价值立场,"立人"思想所指向的对象——"人"在他们的话语系统里存在深刻歧异:前者精神视野中的"人"是合乎儒家君子文化人格标准的贵族群体,而后者意识维度中的"人"则是一种国民泛指。循此,孔子"立人"思想的精神实质是传统儒家忠恕伦理观念,而鲁迅的"立人"思想则是现代启蒙意识,它们分别表现为"静与动"、"退与进"和"自省与醒人"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人”思想
忠恕伦理
传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中的乡村想象——论《皖北大地》兼及乡土小说的新可能性
1
作者
彭正生
方维保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
巢湖学院文学院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2-108,共7页
基金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期以来小说家文论研究"(AHSKF2018D89)
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国当代小说家文论研究"(SK2018A048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一、引论:乡土小说的现实情境与新可能性,从鲁迅的《故乡》开始算起,中国乡土小说的历史已然百年。总览百年乡土小说的发展历程,其中最突出的现象是乡土小说与时代演进的共振与互动关系,具有极其鲜明的历史参与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这主要表现在:特定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精神变化会深刻影响并改变乡土小说的风貌,乡土小说的演化也反映和折射着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精神的时代面貌与历史表情。
关键词
乡土小说
现代乡土文学
中国
大地
皖北
想象
乡村
人文关怀精神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真实性、现实感与纠结的文化心态——读贾平凹的《极花》
被引量:
4
2
作者
彭正生
机构
巢湖学院文学院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2-115,共4页
基金
安徽省2016年高校领军人才引进与培育计划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gxyqZD2016283
文摘
贾平凹的新作《极花》是一位被拐卖女孩的心灵倾诉和自我言说,它包含着两条结构线索:一是胡蝶在圪梁村的所见所闻,记录和呈现了乡土世界生活方式、生存境况和生命状态,二是胡蝶的所感所想,以感性和表现的方式叙写了胡蝶对圪梁村、村民以及黑家人复杂的内心感受和微妙的心理变化。通过胡蝶这个内心充满矛盾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其命运的讲述,揭示出城市化过程中乡村发生的裂变,折射出贾平凹对乡土和城市复杂的文化心态。
关键词
贾平凹
《极花》
真实性
现实感
文化心态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伦理观念和启蒙意识背景的“立人”思想
被引量:
1
3
作者
彭正生
机构
巢湖学院文学院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3期82-89,共8页
基金
安徽省2016年高校领军人才引进与培育计划重点项目(批准号:gxyq ZD2016283)
文摘
"立人"是孔子和鲁迅各自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然而,由于两人身处不同的历史语境,又个性气质迥异,且基于不同的文化心态和价值立场,"立人"思想所指向的对象——"人"在他们的话语系统里存在深刻歧异:前者精神视野中的"人"是合乎儒家君子文化人格标准的贵族群体,而后者意识维度中的"人"则是一种国民泛指。循此,孔子"立人"思想的精神实质是传统儒家忠恕伦理观念,而鲁迅的"立人"思想则是现代启蒙意识,它们分别表现为"静与动"、"退与进"和"自省与醒人"的特征。
关键词
“立人”思想
忠恕伦理
传统教育
Keywords
Liren Thought
loyalty ethics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分类号
I210.9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中的乡村想象——论《皖北大地》兼及乡土小说的新可能性
彭正生
方维保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真实性、现实感与纠结的文化心态——读贾平凹的《极花》
彭正生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伦理观念和启蒙意识背景的“立人”思想
彭正生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