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个体性到社会性:具身研究范式的转向
被引量:
3
1
作者
柯应根
胡万年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1-295,共5页
自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开始从具身角度看待认知,以具身性为共同话题形成一个与经典离身认知不同的具身研究范式。过去学界主要从个体身体视角理解具身概念,强调具身研究范式的个体性维度。当前学界开始从社会文化视角理解具身概念,强调...
自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开始从具身角度看待认知,以具身性为共同话题形成一个与经典离身认知不同的具身研究范式。过去学界主要从个体身体视角理解具身概念,强调具身研究范式的个体性维度。当前学界开始从社会文化视角理解具身概念,强调具身研究范式的社会性维度。这种转变体现了具身研究范式从个体性到社会性的转向。只有将具身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维度整合起来,从整体构架重新思考具身概念,才能把握其完整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性
个体性
社会性
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公平的道德判断: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大众化的最直接方式
被引量:
1
2
作者
闻晓祥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53,共3页
在人们长期的生活交往中,形成了两个基本的道德判断:其一,对于共有的东西就应该共享;其二,是我的就是我的。这两个道德判断,从学理上来说,属于作为公平的平等原则的道德基础。它们不仅是洛克建构其私有财产权理论的主要道德标准,也是马...
在人们长期的生活交往中,形成了两个基本的道德判断:其一,对于共有的东西就应该共享;其二,是我的就是我的。这两个道德判断,从学理上来说,属于作为公平的平等原则的道德基础。它们不仅是洛克建构其私有财产权理论的主要道德标准,也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与建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基本伦理依据。从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判断来理解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大众化最直接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判断
公平
平等原则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康德自由概念的四个存在论维度
被引量:
2
3
作者
胡万年
张荣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64,共7页
自由概念是康德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解康德哲学的一把钥匙。学界对康德自由概念的理解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二分法","三个层次"或"三步曲"。但是它们只是停留在对康德自由概念的分类和梳理层面上,并没有...
自由概念是康德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解康德哲学的一把钥匙。学界对康德自由概念的理解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二分法","三个层次"或"三步曲"。但是它们只是停留在对康德自由概念的分类和梳理层面上,并没有揭示康德自由概念的完整内涵和内在逻辑。康德是从自由的可能性、实在性、现实性和实际性四个存在论维度构建有机联系的自由理论。本文试图从这四个存在论维度恢复隐藏在康德哲学体系中自由概念的完整原貌,揭示其存在论意蕴。康德自由概念不是认识论意义上或心理学意义上的自由,而是存在论意义上自由,它揭示了人的存在的本质,即人的存在的价值、尊严、责任和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存在论维度
可能性
实在性
现实性
实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儒家“身”的二重性及其当代意蕴
4
作者
胡万年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28,共5页
先秦儒家"身"具有双重维度,即"形躯之身"和"德性之身"。先秦儒家在肯定"形躯之身"的基础上,通过"修身养性"的践行工夫将之精神化和德性化,形成身心交融、德身不二的生命整体。先秦儒...
先秦儒家"身"具有双重维度,即"形躯之身"和"德性之身"。先秦儒家在肯定"形躯之身"的基础上,通过"修身养性"的践行工夫将之精神化和德性化,形成身心交融、德身不二的生命整体。先秦儒家"身"的二重性思想给我们当代物欲膨胀和道德沦丧的消费社会以深刻的警醒和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形躯之身
德性之身
身心一体
德身不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个体性到社会性:具身研究范式的转向
被引量:
3
1
作者
柯应根
胡万年
机构
巢湖学院
外语
学院
巢湖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处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1-295,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15FZX008)
文摘
自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开始从具身角度看待认知,以具身性为共同话题形成一个与经典离身认知不同的具身研究范式。过去学界主要从个体身体视角理解具身概念,强调具身研究范式的个体性维度。当前学界开始从社会文化视角理解具身概念,强调具身研究范式的社会性维度。这种转变体现了具身研究范式从个体性到社会性的转向。只有将具身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维度整合起来,从整体构架重新思考具身概念,才能把握其完整内涵。
关键词
具身性
个体性
社会性
范式
Keywords
embodiment
individuality
sociality
paradigm
分类号
B840.9 [哲学宗教—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公平的道德判断: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大众化的最直接方式
被引量:
1
2
作者
闻晓祥
机构
巢湖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53,共3页
文摘
在人们长期的生活交往中,形成了两个基本的道德判断:其一,对于共有的东西就应该共享;其二,是我的就是我的。这两个道德判断,从学理上来说,属于作为公平的平等原则的道德基础。它们不仅是洛克建构其私有财产权理论的主要道德标准,也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与建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基本伦理依据。从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判断来理解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大众化最直接的方式。
关键词
道德判断
公平
平等原则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分类号
B82-051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德自由概念的四个存在论维度
被引量:
2
3
作者
胡万年
张荣
机构
巢湖学院哲学研究所
南京大学
哲学
系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64,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从可能到实现:康德自由理论的存在论阐释"(10YJA720014)
文摘
自由概念是康德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解康德哲学的一把钥匙。学界对康德自由概念的理解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二分法","三个层次"或"三步曲"。但是它们只是停留在对康德自由概念的分类和梳理层面上,并没有揭示康德自由概念的完整内涵和内在逻辑。康德是从自由的可能性、实在性、现实性和实际性四个存在论维度构建有机联系的自由理论。本文试图从这四个存在论维度恢复隐藏在康德哲学体系中自由概念的完整原貌,揭示其存在论意蕴。康德自由概念不是认识论意义上或心理学意义上的自由,而是存在论意义上自由,它揭示了人的存在的本质,即人的存在的价值、尊严、责任和权利。
关键词
自由
存在论维度
可能性
实在性
现实性
实际性
分类号
B516.3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儒家“身”的二重性及其当代意蕴
4
作者
胡万年
机构
巢湖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28,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身体与体知:具身心智范式哲学基础研究"(15FZX008)阶段性成果
文摘
先秦儒家"身"具有双重维度,即"形躯之身"和"德性之身"。先秦儒家在肯定"形躯之身"的基础上,通过"修身养性"的践行工夫将之精神化和德性化,形成身心交融、德身不二的生命整体。先秦儒家"身"的二重性思想给我们当代物欲膨胀和道德沦丧的消费社会以深刻的警醒和启迪。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形躯之身
德性之身
身心一体
德身不二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个体性到社会性:具身研究范式的转向
柯应根
胡万年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公平的道德判断: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大众化的最直接方式
闻晓祥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康德自由概念的四个存在论维度
胡万年
张荣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先秦儒家“身”的二重性及其当代意蕴
胡万年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