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变迁与乡村治理转型——基于村民自治对乡村典型政治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董颖鑫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0-63,共4页
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迁,逐渐从一个总体性的单一社会变为一个分散、异质的多元社会,导致乡村社会的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和治理目标等发生变化,这就使得自革命时代传承至今的乡村典型政治与新时期的乡村主要治理形式——... 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迁,逐渐从一个总体性的单一社会变为一个分散、异质的多元社会,导致乡村社会的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和治理目标等发生变化,这就使得自革命时代传承至今的乡村典型政治与新时期的乡村主要治理形式——村民自治之间产生矛盾,表现在村民自治的崛起和乡村典型政治的衰落、乡村典型政治与村民自治的颉颃以及乡村典型政治与村民自治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迁 乡村治理转型 村民自治 乡村典型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立乡村集体典型的三重逻辑——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集体典型历史演替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董颖鑫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69,共7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把树立乡村集体典型(以下简称为乡村典型)作为乡村治理的一条重要路径,并随着乡村治理目标的变化在不同时期树立不同的乡村典型。树立乡村典型是国家权力下沉的表现,是中央、地方和村庄三个层面共同努力的结...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把树立乡村集体典型(以下简称为乡村典型)作为乡村治理的一条重要路径,并随着乡村治理目标的变化在不同时期树立不同的乡村典型。树立乡村典型是国家权力下沉的表现,是中央、地方和村庄三个层面共同努力的结果。从乡村典型的历史演替可知,每个层面本应在意识形态导向下具有同样的追求,但层面的分别又使其各有所重,相比较而言,中央较关注政治导向,地方侧重政绩追求,村庄则嬗变为生存策略,它们共同演绎了树立乡村典型的三重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集体典型 逻辑 村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