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红外技术测定成品卷烟中总糖和还原糖及绿原酸的含量 被引量:10
1
作者 邓发达 朱立军 +3 位作者 戴亚 王鹏 施丰成 尚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181-6182,6188,共3页
选取国内外112个卷烟样品,采用近红外方法建立其总糖、还原糖和绿原酸含量的近红外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外部检验。结果表明,总糖、还原糖和绿原酸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06%、2.47%和3.34%;t检验结果表明,样品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 选取国内外112个卷烟样品,采用近红外方法建立其总糖、还原糖和绿原酸含量的近红外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外部检验。结果表明,总糖、还原糖和绿原酸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06%、2.47%和3.34%;t检验结果表明,样品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成品卷烟 总糖 还原糖 绿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烟草中27种元素 被引量:56
2
作者 胡清源 李力 +3 位作者 石杰 陈再根 王芳 王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0-1213,共4页
在烟草中的有机和生物活性成分被鉴定出来之后,分析和鉴别其中的无机元素就变得非常重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了烟叶中Be,Na,Mg,K,Ti,V,Cr,Mn,Fe,Co,Ni,Cu,Zn,As,Se,Sr,Mo,Ag,Cd,Sn,Cs,Ba,Hg,Tl,Pb,Th和U共27种元素。... 在烟草中的有机和生物活性成分被鉴定出来之后,分析和鉴别其中的无机元素就变得非常重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了烟叶中Be,Na,Mg,K,Ti,V,Cr,Mn,Fe,Co,Ni,Cu,Zn,As,Se,Sr,Mo,Ag,Cd,Sn,Cs,Ba,Hg,Tl,Pb,Th和U共27种元素。样品的前处理采用硝酸和过氧化氢混合溶液。通过在线加入内标液的方法来校正由于基体效应和信号漂移对测量所造成的影响,内标选用锗、铟和铋3种元素。方法的回收率为93·64%~108·9%,检出限为0·3563ng·L-1~1·725μg·L-1,相对标准偏差1·28%~9·18%。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满足痕量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烟草 微波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中丙二醇、丙三醇、三醋酸甘油酯的转移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黎洪利 朱立军 +3 位作者 彭忠 兰中于 杨俊 杜启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2028-12029,12067,共3页
[目的]研究丙二醇、丙三醇和三醋酸甘油酯在卷烟存储和抽吸过程中的转移行为,为卷烟配方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卷烟烟丝、卷烟滤嘴、卷烟总粒相物中的丙二醇、丙三醇和三醋酸甘油酯含量,研究这3种物质在卷烟中的... [目的]研究丙二醇、丙三醇和三醋酸甘油酯在卷烟存储和抽吸过程中的转移行为,为卷烟配方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卷烟烟丝、卷烟滤嘴、卷烟总粒相物中的丙二醇、丙三醇和三醋酸甘油酯含量,研究这3种物质在卷烟中的转移规律。[结果]卷烟在室温下存放2个月后,烟丝中的丙二醇向丙纤和醋纤型滤嘴中的转移率分别为2.78%和21.95%,而滤嘴中三醋酸甘油酯向烟丝中的转移率为4.86%。丙二醇、丙三醇和三醋酸甘油酯占焦油百分比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这3种物质均能对焦油起到稀释作用,且丙三醇的稀释作用大于丙二醇。卷烟抽吸过程中丙二醇、丙三醇和三醋酸甘油酯向总粒相物中的转移率分别为3.90%~6.89%、9.06%~10.88%、13.58%~17.01%(丙纤滤嘴),3.75%~6.49%、9.34%~10.28%、4.47%~5.30%(醋纤滤嘴)。[结论]这3种物质的转移规律存在明显差异,在卷烟贮存过程中,丙二醇较容易转移到醋纤滤嘴中,在卷烟抽吸过程中,丙三醇往主流烟气中的转移率明显大于丙二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丙二醇 丙三醇 三醋酸甘油酯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生物碱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α]芘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吴金凤 李学刚 +2 位作者 戴亚 朱立军 谭兰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2-105,共4页
为研究植物生物碱对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α]芘含量的降低作用,从含有大量异喹啉结构季铵碱的黄连根茎中提取出黄连总生物碱及其单体,采用苯并[α]芘荧光淬灭实验研究黄连生物碱对苯并[α]芘的清除作用,通过不同添加方式将黄连生物碱添... 为研究植物生物碱对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α]芘含量的降低作用,从含有大量异喹啉结构季铵碱的黄连根茎中提取出黄连总生物碱及其单体,采用苯并[α]芘荧光淬灭实验研究黄连生物碱对苯并[α]芘的清除作用,通过不同添加方式将黄连生物碱添加在卷烟滤嘴中,研究其对卷烟烟气中苯并[α]芘的降低作用。结果表明,黄连生物碱对苯并[α]芘的结合常数为(2.0~9.0)×103,相关系数为0.987~0.998,黄连生物碱对苯并[α]芘的清除能力大小依次为巴马汀>黄连总生物碱>小檗碱>黄连碱;随着滤嘴中黄连生物碱添加量的增加,烟气中苯并[α]芘的含量降低,活性炭纤维载体可提高黄连生物碱对卷烟烟气中苯并[α]芘的降低率。卷烟滤嘴中添加负载120mg/g巴马汀的ACF15mg/cig制成黄连生物碱复合滤嘴,与空白对照卷烟比,烟气中苯并[α]芘的降低率可达25.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黄连生物碱 烟气 苯并[α]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烟用香精中多种微量元素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力 吴志英 +4 位作者 朱风鹏 李东亮 戴亚 胡清源 唐纲岭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413-3416,共4页
烟用香精对卷烟的香、吃味和质量稳定有重要影响,为了有效控制香精质量,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有害元素的含量,采用密闭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了烟用香精中铍、钒、铬、锰、镍、铜、锌、砷、硒、锶、钼、镉、铊和铅14种... 烟用香精对卷烟的香、吃味和质量稳定有重要影响,为了有效控制香精质量,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有害元素的含量,采用密闭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了烟用香精中铍、钒、铬、锰、镍、铜、锌、砷、硒、锶、钼、镉、铊和铅14种元素,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0.999 5-1.000 0,相对标准偏差1.3%-9.5%(n=5),检出限0.003-0.13μg.L-1,加标回收率88.1%-109.3%。结果表明方法能够满足微量元素的分析要求。用实验方法测定了38个牌号烟用香精中铍、钒等14种元素的含量。结果发现:(1)香精中锰、锌、锶的含量较高,硒、镍、铬、铜次之,铍、铊、钼、镉、钒、铅和砷的含量最低,其平均值均小于0.1μg.g-1。(2)锰、镉、锶的含量在不同香精之间差别较大,其变异系数分别为276.4%,238.7%,24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用香精 密闭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评吸过程中醛酮类外加香料逐口转移率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艇 宗永立 +3 位作者 贾玉国 彭书海 蒋成勇 宋瑜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9期5329-5331,5354,共4页
[目的]揭示卷烟抽吸过程中外加香料的逐口转移规律。[方法]按照国家标准对烟丝加香的卷烟进行逐口烟气分析,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前处理方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卷烟前7口主流烟气总粒相物中的12种外加醛酮类香料的成分进行定量... [目的]揭示卷烟抽吸过程中外加香料的逐口转移规律。[方法]按照国家标准对烟丝加香的卷烟进行逐口烟气分析,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前处理方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卷烟前7口主流烟气总粒相物中的12种外加醛酮类香料的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结果]随着抽吸口数的增加,空白卷烟的烟碱、焦油和一氧化碳的逐口变化趋势和总粒相物相似,均呈逐口增加趋势;加香卷烟的逐口转移率总体呈增加趋势,部分香料增加到最大值后缓慢降低。[结论]该研究为醛酮类外加香料在卷烟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醛酮类 外加香料 抽吸 逐口转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卷烟用纸中铜、砷、钼、镉、铊和铅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力 黄馨 +3 位作者 胡清源 李东亮 曾建 戴亚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3-165,共3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卷烟纸中铜、砷、钼、镉、铊和铅等6种杂质金属元素。试样用硝酸、过氧化氢及氢氟酸在Multiwave 3000型微波消解仪中消解处理,在所得消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硼酸溶液络合过量的氢氟酸。加入含115In及209Bi...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卷烟纸中铜、砷、钼、镉、铊和铅等6种杂质金属元素。试样用硝酸、过氧化氢及氢氟酸在Multiwave 3000型微波消解仪中消解处理,在所得消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硼酸溶液络合过量的氢氟酸。加入含115In及209Bi各20μg.L-1的混合溶液作为内标。上述6种元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各相应的分析信号值之间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3S/N)在0.002~0.16μg.L-1之间。按标准加入法测得方法的回收率在95.3%~113.0%之间。试验了方法的重复性,其相对标准偏差(n=5)在0.9%~4.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微波消解试样 有害金属元素 卷烟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工序工艺参数与主流烟气中CO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唐士军 陈昆燕 +4 位作者 曾建 曾正蓉 李东亮 戴亚 孔旭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20-22,36,共4页
对卷烟工艺参数与主流烟气中CO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丝过程4个重点工序中微波松散、松散回潮工序对烟支主流烟气中CO量的影响作用较小;切丝、HT+烘丝工序对烟支主流烟气中CO量的影响作用较大.切丝宽度、HT蒸汽压力、热风温度、... 对卷烟工艺参数与主流烟气中CO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丝过程4个重点工序中微波松散、松散回潮工序对烟支主流烟气中CO量的影响作用较小;切丝、HT+烘丝工序对烟支主流烟气中CO量的影响作用较大.切丝宽度、HT蒸汽压力、热风温度、排潮风门开度、热风风门开度和筒体转速6个工艺参数对烟支主流烟气中CO量有影响作用,其中切丝宽度和HT蒸汽压力与热风风门开度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参数 主流烟气 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中绿原酸、莨菪亭和芸香苷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李力 杨涓 +3 位作者 戴亚 龙君 李军华 郑健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3-17,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2002-2005年份河南、重庆、四川和云南地区109个烤烟样品中绿原酸、莨菪亭和芸香苷的含量,对不同年份、产地、等级和部位烤烟叶的多酚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①同一等级、同一产地、不同年份烤烟...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2002-2005年份河南、重庆、四川和云南地区109个烤烟样品中绿原酸、莨菪亭和芸香苷的含量,对不同年份、产地、等级和部位烤烟叶的多酚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①同一等级、同一产地、不同年份烤烟叶中绿原酸、莨菪亭和芸香苷的含量差异不显著。②相同年份、同一等级、不同产地烤烟叶中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的含量有一定差别,其差异主要受种植区的气温、光照、土壤状况等生态因素影响,研究显示河南地区绿原酸的含量显著高于重庆。③同一年份、同一产地、不同等级或部位的烤烟叶片中多酚化合物含量也有差异。其变化趋势为:绿原酸中、上部高于下部;茛菪亭下部高于中、上部;芸香苷上部〉中部〉下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绿原酸 莨菪亭 芸香苷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中草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施丰成 邓发达 +3 位作者 朱立军 谭兰兰 唐士军 戴亚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1期6-10,共5页
以云南、四川、河南、重庆4个烟区云烟85、K326和红大3个品种的B2L、C2L、X2L等级烟叶为材料,采用GC法测定了169个烤烟烟叶样品中草酸、苹果酸和柠檬酸的含量,并对不同产地、品种、等级和部位烤烟烟叶的多元有机酸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 以云南、四川、河南、重庆4个烟区云烟85、K326和红大3个品种的B2L、C2L、X2L等级烟叶为材料,采用GC法测定了169个烤烟烟叶样品中草酸、苹果酸和柠檬酸的含量,并对不同产地、品种、等级和部位烤烟烟叶的多元有机酸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同一地区、K326和云烟85的相同等级烤烟烟叶中草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均没有显著差异;红大和云烟85的苹果酸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而红大的草酸和柠檬酸含量均高于云烟85;②不同地区、相同品种和等级的烤烟叶中,草酸含量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苹果酸、柠檬酸含量差异显著,含量的变化趋势为:河南>重庆>云南和四川;③同一地区和品种、不同部位的烤烟叶中,草酸含量均为上部明显高于中部和下部,而中部和下部相当;苹果酸含量在3个部位均有较大差别,依次为:上部<中部<下部;柠檬酸含量下部最高,中部与上部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草酸 苹果酸 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样品-离子色谱法测定卷烟纸中钠、钾、镁、钙的含量 被引量:14
11
作者 冯广林 李力 +2 位作者 朱立军 黄馨 李东亮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9-451,455,共4页
提出了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卷烟纸中钠、钾、镁和钙含量的方法。卷烟纸试样经硝酸-过氧化氢-氢氟酸微波消解,以IonPac CS16阳离子交换柱为固定相,用0.027 mol.L-1甲烷磺酸溶液作流动相。钠、钾、镁和钙4种元素在30 min内可完全分离;各离... 提出了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卷烟纸中钠、钾、镁和钙含量的方法。卷烟纸试样经硝酸-过氧化氢-氢氟酸微波消解,以IonPac CS16阳离子交换柱为固定相,用0.027 mol.L-1甲烷磺酸溶液作流动相。钠、钾、镁和钙4种元素在30 min内可完全分离;各离子的检出限(3S/N)分别为13,15,8.1,97 mg.L-1。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100.9%~108.8%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0.87%~3.4%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微波消解样品 卷烟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微孔-介孔复合材料降低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 被引量:13
12
作者 孙玉峰 马扩彦 戴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74-579,共6页
以TEOS为硅源,CTAB、TPABr为模板,通过模板法,同步晶化制备了微孔-介孔复合材料(MMM)。通过N2吸附脱附、XRD、FT-IR等对MMM进行了表征,并对MMM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性能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MMM具有微孔-介孔复合孔结构,... 以TEOS为硅源,CTAB、TPABr为模板,通过模板法,同步晶化制备了微孔-介孔复合材料(MMM)。通过N2吸附脱附、XRD、FT-IR等对MMM进行了表征,并对MMM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的性能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MMM具有微孔-介孔复合孔结构,孔径呈连续多峰分布,主要集中在0.54、1.4、2.8、3.7nm左右,其比表面积为361.3 m2·g-1,孔体积为0.347cm3·g-1。MMM作为卷烟滤嘴添加剂制成实验样烟,与滤嘴中未添加MMM的同牌号卷烟相比较,实验样烟主流烟气中多种有害成分释放量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NNK、B[a]P、苯酚释放量分别降低了24.34%、26.25%、43.40%,降害效果明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法 复合孔结构 卷烟主流烟气 有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工序工艺参数与卷烟主流烟气中巴豆醛释放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昆燕 薛芳 +3 位作者 曾建 周学政 李东亮 戴亚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40-42,45,共4页
选择微波松散、松散回潮、切叶丝、叶丝干燥四个重点工序的工艺参数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探索了各工序工艺参数与卷烟主流烟气中巴豆醛释放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松散回潮工序高的热风温度可能带来较高的卷烟样品主流烟气巴豆醛含量;切... 选择微波松散、松散回潮、切叶丝、叶丝干燥四个重点工序的工艺参数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探索了各工序工艺参数与卷烟主流烟气中巴豆醛释放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松散回潮工序高的热风温度可能带来较高的卷烟样品主流烟气巴豆醛含量;切叶丝工序随叶丝宽度的增加卷烟样品主流烟气中巴豆醛含量增加,叶丝宽度进一步增大时,巴豆醛含量随宽度增加而减少;叶丝干燥工序各工艺参数在本试验研究范围内对卷烟样品主流烟气中巴豆醛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参数 差异性分析 巴豆醛 卷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制丝工艺参数对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谭兰兰 施丰成 +5 位作者 薛芳 李东亮 朱立军 周学政 戴亚 陈昆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5-167,共3页
[目的]研究卷烟制丝重点工序工艺参数对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释放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微波松散、松散回潮、切丝、HT+烘丝4个工序分别进行均匀设计试验。[结果]切丝工序中切丝宽度为1.00 mm时,苯并[a]芘释放量最低;微波松散工序中... [目的]研究卷烟制丝重点工序工艺参数对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释放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微波松散、松散回潮、切丝、HT+烘丝4个工序分别进行均匀设计试验。[结果]切丝工序中切丝宽度为1.00 mm时,苯并[a]芘释放量最低;微波松散工序中加工时间对释放量有正作用;松散回潮工序中筒体转速对释放量有负作用;HT+烘丝工序中HT工作蒸汽压力、热风温度对其释放量有正作用,HT工作蒸汽压力和排潮风门开度的交互作用、热风温度和热风风门开度的交互作用对其释放量有负作用,影响大小顺序是:热风温度>HT工作蒸汽压力和排潮风门开度的交互作用>热风温度和热风风门开度的交互作用>HT工作蒸汽压力。[结论]卷烟制丝工艺参数对苯并[a]芘释放量有一定影响,对工艺参数进行适当调整,有助于其释放量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丝 工艺参数 苯并[A]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卷烟中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含量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立军 施丰成 戴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0-164,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国内外112个卷烟样品中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除苹果酸外,其他多元酸及多元酸总量国内卷烟要明显低于国外卷烟,高级脂肪酸及其总量国内卷烟明显高于国外卷烟.2)苹果酸含...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国内外112个卷烟样品中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除苹果酸外,其他多元酸及多元酸总量国内卷烟要明显低于国外卷烟,高级脂肪酸及其总量国内卷烟明显高于国外卷烟.2)苹果酸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国内混合型、国外烤烟型、国内烤烟型、国外混合型;柠檬酸含量国内外混合型最高,国外烤烟型次之,国内烤烟型最低;草酸以国外混合型含量最高,国内烤烟型最低;多元酸总量国内混合型最高,国外烤烟型和混合型次之,国内烤烟型最低;高级脂肪酸及其总量国内烤烟型含量较高.3)不同价位国内烤烟型卷烟中苹果酸含量和多元酸总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四类、三类、二类、一类;柠檬酸在四类卷烟中的含量要明显高于一、二、三类卷烟;高级脂肪酸及其总量规律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酸 高级脂肪酸 卷烟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烟叶与津巴布韦烟叶的致香物质分析与对比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908-2910,共3页
利用GC/MS对优质津巴布韦烟叶与具有代表性的四川烟叶进行分析,共检出101种烟草重要香味成分;通过分析对比后发现,四川烟叶相对含量普遍偏少的重要致香物质有异戊醇、面包酮、2,3-丁二醇、巴豆酸、γ-丁内酯、5-甲基糠醛、2-乙酰基吡咯... 利用GC/MS对优质津巴布韦烟叶与具有代表性的四川烟叶进行分析,共检出101种烟草重要香味成分;通过分析对比后发现,四川烟叶相对含量普遍偏少的重要致香物质有异戊醇、面包酮、2,3-丁二醇、巴豆酸、γ-丁内酯、5-甲基糠醛、2-乙酰基吡咯、α-松油醇、胡薄荷酮、5-羟甲基糠醛、香芹酮、乙酸苯乙酯、茄尼酮、β-二氢突厥烯酮、α-紫罗兰酮、香叶基丙酮、β-紫罗兰酮、二氢弥猴桃内酯、巨豆三烯酮(A、B、C、D)、十四酸甲酯、十四酸、园柚酮、十六酸甲酯,十六酸等33种;并对这些香味成分进行感官评吸,找出对四川烟叶香气有很好作用的致香成分物质,为今后卷烟加料加香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烟叶 津巴布韦烟叶 致香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卷烟类型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邓发达 朱立军 +3 位作者 戴亚 王鹏 施丰成 尚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101-7103,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风格及产地的卷烟。[方法]样品原始近红外光谱分别经过最小-最大归一化、一阶导数、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一阶导数+最小-最大归一化、二阶导数和连续小波变换(CWT)等方法处理后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CA),建立了以马氏距离... [目的]研究不同风格及产地的卷烟。[方法]样品原始近红外光谱分别经过最小-最大归一化、一阶导数、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一阶导数+最小-最大归一化、二阶导数和连续小波变换(CWT)等方法处理后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CA),建立了以马氏距离为基础的卷烟识别模型。[结果]小波变换模型有更好的样品识别能力,模型校正集样品的识别率为96.9%,检验集样品识别率为100%.分类可视化结果表明样品对本类型卷烟风格特征的表达最突出,国内烤烟型卷烟的国外混合型特征最不明显,国外混合型卷烟的国内烤烟型特征最不明显,国外烤烟型卷烟的国外混合型特征最不明显。[结论]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对不同风格及产地的卷烟进行正确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卷烟分类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不同卷烟中主要多酚含量的变异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立军 施丰成 戴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421-3422,3450,共3页
[目的]探索国内外卷烟中主要多酚化合物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国内外112个卷烟样品中多酚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国内卷烟绿原酸、芸香苷及多酚总量要明显高于国外卷烟。不同类型卷烟中主要多酚... [目的]探索国内外卷烟中主要多酚化合物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国内外112个卷烟样品中多酚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国内卷烟绿原酸、芸香苷及多酚总量要明显高于国外卷烟。不同类型卷烟中主要多酚化合物含量及其总量差异显著,绿原酸、芸香苷含量及多酚总量的大小顺序是国内烤烟型>国外烤烟型>国内混合型和国外混合型卷烟。不同价位国内烤烟型卷烟中主要多酚化合物含量及其总量差异显著,绿原酸、芸香苷含量及多酚总量的大小顺序是一类>二类>三类>四类。[结论]不同类型卷烟中主要多酚含量差异显著且存在较大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 卷烟 变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烤烟栽培技术探讨 被引量:8
19
作者 周胜 《农技服务》 2009年第11期116-118,共3页
从工业使用的角度对优质烤烟栽培涉及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论述,并从烤烟品种选择、移栽技术、施肥技术、成熟采收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烟叶优质栽培应遵循公司与烟厂合作的基地产业化模式,掌握灵活性、适应性和稳定性原则,使栽培技术... 从工业使用的角度对优质烤烟栽培涉及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论述,并从烤烟品种选择、移栽技术、施肥技术、成熟采收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烟叶优质栽培应遵循公司与烟厂合作的基地产业化模式,掌握灵活性、适应性和稳定性原则,使栽培技术系统化、特色化,生产出优质的、可用性好的烟叶,增加经济效益,实现公司和烟厂双赢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优质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卷烟减害技术研究近况
20
作者 章岚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9年第4期76-81,共6页
概述了2000年以后日本在吸烟与健康及卷烟减害技术应用研究方面的进展,主要介绍了日本近年民众卷烟的消费状况,概述了日本环境烟气净化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
关键词 日本 卷烟 减害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