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东铜锣峡气田裂缝性灰岩地层井壁稳定离散元数值模拟
1
作者 石祥超 张琴 +2 位作者 卓云 高雷雨 贾熹文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6,共10页
在钻井过程中裂缝性地层井壁稳定问题突出,传统力学模型难以准确评价井壁失稳机理。为深入研究裂缝性灰岩地层的井壁稳定性,以铜锣峡气田X井为例,利用井壁成像测井图像处理方法提取裂缝形态,建立了三维离散元井壁稳定模型,研究了不同钻... 在钻井过程中裂缝性地层井壁稳定问题突出,传统力学模型难以准确评价井壁失稳机理。为深入研究裂缝性灰岩地层的井壁稳定性,以铜锣峡气田X井为例,利用井壁成像测井图像处理方法提取裂缝形态,建立了三维离散元井壁稳定模型,研究了不同钻井液密度下裂缝井壁的失效和变形。研究表明:在无钻井液支撑时,井壁破坏单元主要集中在水平最小主应力方向上和裂缝与井筒切割位置;在裂缝倾角较大处,井壁位移明显增加,随着钻井液密度的增加,井壁附近的破坏单元数量减少,主要集中在裂缝附近且井壁变形减小;钻井液密度从0提高到1.2 g/cm3时,可以有效增加井壁最小主应力,同时降低最大主应力,使得两者差值减小,井壁稳定性增强。研究结果为裂缝性灰岩地层安全高效钻井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地层 三维离散元 钻井液密度 井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龙门山推覆体复杂构造钻井工程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明华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7,共8页
川西龙门山前构造带地层产状变化剧烈、断层发育错综复杂,地层复杂导致地质分层、地层倾角、三压力剖面等无法精准预测,给地质建模及钻井施工带来巨大挑战。文章通过对该区域先后打成的多口探井进行分析,逐步形成一套深部复杂推覆体构... 川西龙门山前构造带地层产状变化剧烈、断层发育错综复杂,地层复杂导致地质分层、地层倾角、三压力剖面等无法精准预测,给地质建模及钻井施工带来巨大挑战。文章通过对该区域先后打成的多口探井进行分析,逐步形成一套深部复杂推覆体构造钻井工程关键技术体系:研究出适用于川渝地区的第一套“八开八完”井身结构;优选个性化钻头、配套提速工具,实现大尺寸难钻地层钻头进尺和机速双突破;创新多罐式配制、多功能堵漏浆组合、多段式连续泵注的“三多”堵漏工艺,堵漏准备时间降低50%;研发交联固化堵漏剂等新型堵漏材料,破碎地层承压能力提高13~17 MPa;基于化学+力学+工艺协同防塌技术,创新形成“复合防塌油基钻井液体系+个性化防卡工具工艺+优化钻井液密度”倒转地层垮塌卡钻防控工艺,钻穿镜像倒转地层;构建高温大温差、高强度韧性、高强度低密度特色水泥浆体系和驱油型高效抗污染冲洗隔离液体系,保障高难度尾管固井施工安全和质量。上述关键技术在红星1井打开了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前构造带 复杂推覆体 钻井工程 关键技术 提速提效 复杂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TK垂直钻井技术在川东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卓云 张杰 +4 位作者 王天华 刘良荣 李崇模 黄柯 陈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0-83,122,共4页
四川盆地川东高陡构造区内的侏罗系沙溪庙组—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地层岩性组合复杂、软硬交替频繁,属于典型的易井斜地层,采用常规的防斜技术虽能防斜,但因钻井参数受限,严重影响了机械钻速的提高。VertiTrak是贝克休斯公司最先进的垂直... 四川盆地川东高陡构造区内的侏罗系沙溪庙组—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地层岩性组合复杂、软硬交替频繁,属于典型的易井斜地层,采用常规的防斜技术虽能防斜,但因钻井参数受限,严重影响了机械钻速的提高。VertiTrak是贝克休斯公司最先进的垂直钻井系统,它是综合了闭环旋转导向系统、高性能X-TREME马达、可靠的随钻测试等3种技术而开发出来的一种闭环自动垂直钻井系统(简称VTK垂直钻井技术)。在川东地区试验应用了VTK垂直钻井技术,同时强化钻井参数、优化钻井液防塌及流变性能。结果表明,试验获得了成功:①在已经发生井斜的井段用VTK工具进行正常钻压钻进,较快地实现了井眼轨迹的平稳降斜;②纠斜任务完成后,正常钻压钻进过程中实现了稳斜防斜;③VTK垂直钻井防斜打快效果显著——钻压达25 t,机械钻速提高50%~60%,钻井周期缩短30%以上。该方法为实现川东高陡构造区沙溪庙组—嘉陵江组长段易斜地层的防斜打快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部 高陡构造 易斜地层 垂直钻井 防斜打快 机械钻速 侏罗纪 早三叠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地区高峰场区块气体钻井后的钻井液转换工艺 被引量:9
4
作者 王亮 吴正权 +3 位作者 杨兰平 叶祖才 龙爱国 曾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62,112,共4页
气体钻井技术近年来在川东地区高峰场区块应用较为广泛,怛在气体钻井之后的后续钻进中,容易因钻井液性能不匹配或钻井液转换工艺不完善造成井壁不稳定等复杂事故。为此,对气体钻井后替换钻井液获得良好效果的峰003-6井的成功经验进... 气体钻井技术近年来在川东地区高峰场区块应用较为广泛,怛在气体钻井之后的后续钻进中,容易因钻井液性能不匹配或钻井液转换工艺不完善造成井壁不稳定等复杂事故。为此,对气体钻井后替换钻井液获得良好效果的峰003-6井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得出以下认识:①当遇到地层大量出水或钻遇分有塑性石膏地层,出现不利于气体钻井的因素以及工程技术要求等啄因不能继续用气庠进行钻井时,需要由气体钻井转换为常规水基钻井液钻井;②进行水基钻井液转换时,必须优选钻井液密度,高峰场区块替入钻井液密度参考密度值在1.17~1.25g/cm^3。较为合理;③气雄钻井后替换的水基钻井液,其性能还需特别考虑具有良好的抑制性能、滤失造壁性、封堵性、流变性和抗下部青盐层污染能力;④根据空气钻井后钻井液需达到的性能,推荐使用聚磺钻井液体系;⑤峰0036井钻井液替换时先采用聚磺钻井液加随钻堵漏利和复合堵漏剂的桥浆作为前置液浆,以降低失水和井漏程度,替入钻井液后及时按进尺量和钻井液消耗量补足沥青类防塌剂和大小分子聚合物复配胶液。该转换工艺可为同类地区气体钻井的后续措施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部 高峰场区块 气体钻井 水基钻井液 钻井液转换 钻井液密度 钻井液配方 井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川东复杂地质深井超深井机械钻速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漆林 安先彬 +1 位作者 黄志强 范永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2-145,共4页
针对川东高陡地质构造复杂,钻井中深井、超深井机械钻速低,建井周期长,钻井成本过高的问题,分析了川东地区钻井速度低的原因,介绍了岩石的各种性质,钻头选型依据以及如何评判钻头井下使用情况等方面的知识,阐述了合理使用钻头的方法,提... 针对川东高陡地质构造复杂,钻井中深井、超深井机械钻速低,建井周期长,钻井成本过高的问题,分析了川东地区钻井速度低的原因,介绍了岩石的各种性质,钻头选型依据以及如何评判钻头井下使用情况等方面的知识,阐述了合理使用钻头的方法,提出了在川东地区高陡构造地层中提高钻井速度的三种措施:(1)采用以偏轴-钟摆钻具组合为主的钻井方式进行钻进;(2)开展喷射钻井,促进机械钻速提高;(3)开展水力加压器的应用。以期不断优化和强化钻进技术来提高钻井速度确保井身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地质构造 深井 钻头选型 钻井工艺 钻具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天东区块侏罗系地层高压喷射钻井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古光平 周永建 +3 位作者 卓云 汪崇华 兰太华 曾庆旭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54,共4页
针对川东天东区块上部侏罗系砂泥岩地层机械钻速不高的钻井难题,开展了高压喷射钻井现场试验。选择侏罗系为主要试验地层,三叠系须家河组为探索试验地层,应用HJT537GK、HJT617G型钻头,配备全新钻铤和钻杆,采用三强结构聚合物无固相钻井... 针对川东天东区块上部侏罗系砂泥岩地层机械钻速不高的钻井难题,开展了高压喷射钻井现场试验。选择侏罗系为主要试验地层,三叠系须家河组为探索试验地层,应用HJT537GK、HJT617G型钻头,配备全新钻铤和钻杆,采用三强结构聚合物无固相钻井液体系,强化钻井参数,分为第一、第二阶段主要试验和第三阶段探索试验,在天东区块进行了高压喷射钻井试验。试验中最高泵压达到31 MPa,平均机械钻速7.45m/h,与应用常规钻井技术的邻井相比,相同地层钻速提高80%,钻井周期平均缩短3~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地区 侏罗系 喷射钻井 机械钻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钻井近钻头超前探测声源评价与优选
7
作者 简旭 李皋 +3 位作者 王军 王浩 王松涛 王华平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8,共8页
为了优选适用于气体钻井条件下的近钻头超前探测声源,提出了气体钻井条件下近钻头声波超前测距方法,进行了不同探测距离下的超声波测距、冲击回波共振测距、扫频声波共振测距和冲击震源测距试验,分析了4类声波测距声源的可行性,并从声... 为了优选适用于气体钻井条件下的近钻头超前探测声源,提出了气体钻井条件下近钻头声波超前测距方法,进行了不同探测距离下的超声波测距、冲击回波共振测距、扫频声波共振测距和冲击震源测距试验,分析了4类声波测距声源的可行性,并从声源特征、探测距离和分辨率3个方面优选了适用于气体钻井的近钻头超前探测声源。试验结果表明:当超声波的频率较低且尾波较短时,可从靠近声波发射源接收到的波形中识别出反射波信号,但探测距离近;冲击回波共振频率受岩性影响较大,导致入射波与反射波之间未形成理想的驻波,其共振测距的误差较大;扫频声波产生的入射波和反射波可形成较为理想的驻波,测距误差较小,但对扫频发生器的低频性能要求高;根据试验结果优选出的冲击震源可用于探测岩性界面,该冲击震源的尾波被显著衰减,有利于识别时域内的地层反射波信号。研究表明,优选出的冲击震源具有冲击能量强、频率低和尾波短的优势,可满足气体钻井条件下超前探测对声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井下声源 声波前探 分辨率 探测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钻具微元放空井漏智能预警模型的应用
8
作者 管震 杨志国 +5 位作者 毛金涛 曾杰 王建华 邱晨 邓君 王艳芳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2,共8页
随着深井、超深井、长裸眼段井越来越多,井漏复杂事故不断增加。现有的基于总池体积和出口流量的井漏监测和报警,明显滞后,不利于井漏预防和及早处置。文章深入分析研究了井漏发生机理,论证了多数井漏是易漏点在井筒液柱压力持续作用下... 随着深井、超深井、长裸眼段井越来越多,井漏复杂事故不断增加。现有的基于总池体积和出口流量的井漏监测和报警,明显滞后,不利于井漏预防和及早处置。文章深入分析研究了井漏发生机理,论证了多数井漏是易漏点在井筒液柱压力持续作用下累积效应的结果,开创了通过识别微元放空井段寻找易漏点继而评价井漏风险的井漏预警方法。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录井实时数据完成时深转换,将业务机理与深度学习智能模型有机融合,通过全连接神经网络算法建立AI模型,实现井漏智能预警。经过系统在线大量测试,井漏预警准确率高达70%以上,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漏 预警 智能 易漏点 微元放空 时深转换 全连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质导向在地质工程一体化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9
作者 吴宗国 梁兴 +5 位作者 董健毅 李兆丰 张朝 王高成 高阳 李峋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98,共10页
随着非常规油气藏水平井提产、降本、增效需求的提高,地质工程一体化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勘探开发策略。非常规水平井钻井面临着来自地质和工程多方面的挑战。为了实现产能突破和效益开发,并且出于降本和提早建产的实际需求,非常规油气... 随着非常规油气藏水平井提产、降本、增效需求的提高,地质工程一体化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勘探开发策略。非常规水平井钻井面临着来自地质和工程多方面的挑战。为了实现产能突破和效益开发,并且出于降本和提早建产的实际需求,非常规油气藏多采用水平井进行早期开发,地质上的不确定性不仅影响了水平井的钻遇率,同时增加了施工风险,降低了钻井时效。在工厂化、集约化的布井指导思想下,轨迹形态复杂的大位移三维井成为必然,进一步增加了钻井施工难度。实践证明,只有采用高效的地质导向方法,优化水平井轨迹,才能够在保证甜点钻遇率的同时,降低钻井风险,保证有效完井改造,实现效益开发。三维地质导向是建立在地质工程一体化理念上的新一代导向方法,其核心是地质导向模型重构和高精度三维地质建模,发挥"井工厂"的优势,利用水平井作为控制提高模型精度,为钻前轨迹设计优化、实钻地层预判和轨迹预调提供支撑。三维地质导向是不依赖于随钻测井工具的独立的地质导向方法,能够显著降低钻井成本,在中国页岩气和致密油水平井钻井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导向 地质工程一体化 非常规水平井 钻井品质 页岩气 致密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压力系统中钻井安全作业密度的确定和应用——以四川盆地五探1井?333.38 mm井眼钻井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述权 罗良仪 +5 位作者 陈正云 巫道富 付华才 钟广荣 黄春华 罗玉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0-85,共6页
四川盆地东部达州—开江古隆起上的风险探井——五探1井设计?333.38 mm钻头钻经的地层层位多、压力系统复杂,钻井过程中要钻遇气层、易漏层、易坍塌层,如何确保合理的钻井液密度以安全顺利钻达目的层是一个必须要研究并解决的问题。为此... 四川盆地东部达州—开江古隆起上的风险探井——五探1井设计?333.38 mm钻头钻经的地层层位多、压力系统复杂,钻井过程中要钻遇气层、易漏层、易坍塌层,如何确保合理的钻井液密度以安全顺利钻达目的层是一个必须要研究并解决的问题。为此,通过分析研究该井工程技术难点及处理技术手段,在总结井控安全密度、垮塌抑制密度、缩径抑制密度、厚泥饼临界密度、漏失密度等5种安全作业密度求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作业密度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1)在气显示活跃、缩径井段,选择井控安全密度、缩径抑制密度二者中高者为安全作业密度;(2)在井漏、垮塌为主的井段,选择井控安全密度、垮塌抑制密度二者中高者为安全作业密度,再辅以堵漏和其他工程技术措施提高地层承压能力;(3)五探1井顺利完成?333.38 mm井眼段钻井,井身质量全优,?273.05 mm套管顺利下到位。结论认为,利用上述解决方案成功地破解了该井多压力系统安全钻井的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压力系统 溢流 井漏 垮塌 缩径 安全作业 密度 四川盆地 五探1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磨溪–高石梯区块定向钻井关键技术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勇政 陈涛 +1 位作者 江川 杜江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31,共6页
四川盆地磨溪–高石梯区块采用“螺杆+MWD”钻进ϕ215.9 mm定向井段时,由于造斜点深、地层温度和钻井液密度高、地层复杂,存在井眼轨迹控制困难、托压严重、机械钻速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优化井眼轨道、优选个性化钻头、配套水... 四川盆地磨溪–高石梯区块采用“螺杆+MWD”钻进ϕ215.9 mm定向井段时,由于造斜点深、地层温度和钻井液密度高、地层复杂,存在井眼轨迹控制困难、托压严重、机械钻速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优化井眼轨道、优选个性化钻头、配套水力振荡器提速工具、制定降摩减阻和预防压差卡钻等技术措施,形成了ϕ215.9 mm定向钻井关键技术。磨溪–高石梯区块ϕ215.9 mm定向井段应用定向钻井关键技术后,降低了井眼轨迹控制难度,有效减轻了定向托压现象,提高了机械钻速,降低了井下卡钻风险,ϕ215.9 mm定向井段的钻井时间由应用前的44.75 d缩短至27.51 d,定向井段提速效果明显。研究和现场应用表明,ϕ215.9 mm定向钻井关键技术能有效解决磨溪–高石梯区块ϕ215.9 mm定向井段钻进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可在该区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井 井眼轨迹 机械钻速 复合钻头 磨溪–高石梯区块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渝地区深层破碎地层取心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明华 刘维 +1 位作者 段绪林 魏彬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6-30,共5页
川渝地区取心作业层位多,裂缝发育,地层破碎,渗透性强,堵心、卡心、阻卡复杂多,单次取心进尺少,起下钻次数多,取心作业效率低。文章开展了取心作业起钻原因、堵心卡心处理效果分析,并以取心工具、取心参数、工艺操作优化为核心,创新形... 川渝地区取心作业层位多,裂缝发育,地层破碎,渗透性强,堵心、卡心、阻卡复杂多,单次取心进尺少,起下钻次数多,取心作业效率低。文章开展了取心作业起钻原因、堵心卡心处理效果分析,并以取心工具、取心参数、工艺操作优化为核心,创新形成堵心及卡心复杂判断与快速处理、阻卡复杂预防与处理等特色取心工艺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以钻压、泵压、扭矩、钻时等关键参数为核心,建立了堵心卡心复杂判断与初期处理方法,降低了起下钻次数;创新实施旋转割心工艺,解决了高渗透性井段阻卡复杂预防、割心困难问题;?215.9 mm及以上井眼选用川8-5型取心工具,?149.2 mm井眼选用川6-5型取心工具,有利于提高取心作业阻卡复杂处理能力。该工艺技术在蓬莱含气区、天府含气区等重点区域试验与应用5口井,累计完成取心进尺263.10 m,取心收获率高达99.08%,平均单次取心进尺由9.42 m提高至13.85 m,最高单次取心进尺27.50 m,取心作业时间缩短32.14%。在其他区域类似地层推广应用深层破碎地层取心工艺,有利于缩短取心作业周期,降低钻井综合成本,加快了川渝地区新区域新层系勘探开发、产能建设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地区 深层 破碎地层 取心钻头 取心工具 取心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山坡高含硫气藏安全快速钻井技术优化与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贺立勤 王军 +6 位作者 简旭 王雅萱 李晓刚 万夫磊 王华平 唐一元 邓开建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7,共9页
针对铁山坡气藏硫化氢含量高(最高达222.30 g/m^(3))、嘉五以上地层倾角大(最大倾角25°)、须家河组研磨性强、嘉陵江组高压盐水侵、飞仙关组地层压力系数低等难题,开展了套管柱、井口装置、钻具抗硫材质优选,优化了铁山坡区块的井... 针对铁山坡气藏硫化氢含量高(最高达222.30 g/m^(3))、嘉五以上地层倾角大(最大倾角25°)、须家河组研磨性强、嘉陵江组高压盐水侵、飞仙关组地层压力系数低等难题,开展了套管柱、井口装置、钻具抗硫材质优选,优化了铁山坡区块的井身结构,优选了高陡构造防斜提速工具,形成了铁山坡高含硫气藏安全快速钻井技术。现场应用效果表明,优选的抗硫钻具、套管柱、井口装置满足了高含硫气藏安全高效开发的要求;四开井身结构有效解决了上部地层井漏、垮塌、盐水侵的问题,降低了飞仙关高含硫层段的井控风险;优选了垂钻工具、钻头和旋导工具,铁山坡气田平均机械钻速由1.85 m/h提速到3.61 m/h,铁山坡6口井平均钻井周期缩短了16.11%。该研究成果为后续川东北高含硫气藏的安全快速钻井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山坡 高含硫化氢气藏 抗硫材质 防斜提速 溢漏同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及应用综述 被引量:89
14
作者 孟明辉 周传德 +2 位作者 陈礼彬 冯淼 苗纯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98-101,共4页
数字化与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工厂的关键一环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总结了美国、日本、欧洲和中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历程,阐述了高精度RV减速机、高精度伺服系统与机器人控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的... 数字化与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工厂的关键一环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总结了美国、日本、欧洲和中国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历程,阐述了高精度RV减速机、高精度伺服系统与机器人控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的研究现状.随着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的不断提高,"人机共融"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化、柔性化、安全性以及人机交互将是下一代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发展现状 研发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钻井遇地层出水时的充气钻井技术 被引量:11
15
作者 卓云 胡显智 +3 位作者 郑霞 周永建 孟米 徐鸣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3-75,135-136,共3页
气体钻井在我国油气田勘探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川东地区多个构造实施气体钻井过程中,存在地层出水现象,严重影响了气体钻井的顺利进行,不得不改用充气钻井。充气钻井技术难点主要表现在:①井壁稳定性差,易引起垮塌卡钻;②地... 气体钻井在我国油气田勘探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川东地区多个构造实施气体钻井过程中,存在地层出水现象,严重影响了气体钻井的顺利进行,不得不改用充气钻井。充气钻井技术难点主要表现在:①井壁稳定性差,易引起垮塌卡钻;②地层出水可能与井漏同存,气液比值难以确定;③环空液柱压力降低,带砂效果差,易导致沉砂卡钻;④浅层天然气易引起井下燃爆。通过分析上述难点,结合充气钻井现场实践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充气钻井过程的主要技术措施:①钻井液维护处理技术;②井漏处理技术;③参数设计技术等。在川东地区3口井的现场应用效果表明:推行所提出的充气钻井技术措施,能有效避免井漏、提高机械钻速、缩短钻井周期,为川东地区遇地层出水情况下的气体钻井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部 气体钻井 地层出水 充气钻井 井壁稳定 气液比 钻速 井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污泥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新技术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49
16
作者 陈明燕 刘政 +1 位作者 王晓东 许志斌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3期313-317,222,共5页
含油污泥处理是石油工业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技术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本文总结了含油污泥的常规处理技术和近几年新出现的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新技术,对各种处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认... 含油污泥处理是石油工业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技术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本文总结了含油污泥的常规处理技术和近几年新出现的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新技术,对各种处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化学-生物联合调理技术将是今后的主要攻关方向。根据含油污泥的物化特性,按照"无害化与再利用相结合"的思路,实现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无害化 资源化 新技术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小拐地区佳木河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5
17
作者 范存辉 支东明 +3 位作者 秦启荣 吴治宏 姚卫江 袁云峰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8-52,126,共5页
小拐地区佳木河组属低孔、低渗储层,为明确该区储层的主控因素,根据岩心观测、薄片鉴定、分析化验等结果,研究其沉积特征、储集空间、物性特征、成岩作用等.结果表明:小拐地区佳木河组为一套巨厚陆上冲积扇—扇三角洲复合沉积,岩石颗粒... 小拐地区佳木河组属低孔、低渗储层,为明确该区储层的主控因素,根据岩心观测、薄片鉴定、分析化验等结果,研究其沉积特征、储集空间、物性特征、成岩作用等.结果表明:小拐地区佳木河组为一套巨厚陆上冲积扇—扇三角洲复合沉积,岩石颗粒组分复杂、成熟度低,储层主要储集空间包括界面孔、微裂缝、溶蚀孔、构造裂缝等;储层受裂缝—孔隙双重介质影响,非均质性强.该区构造裂缝较为发育,以构造成因的直立剪切裂缝为主,对储层改造具有重要作用,裂缝发育情况与油气显示及产能密切相关;该区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包括岩性岩相、构造运动、成岩作用等.该区岩性岩相是控制储层发育的根本条件,构造运动产生的主控断裂有利于油气运移与聚集、强化储层裂缝发育,成岩作用中的溶蚀作用有效改善区内储层储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拐地区 佳木河组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沉积特征 物性特征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乳水泥的原子力显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颖 陈大钧 +2 位作者 李竞 邓英江 张谦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1年第1期47-48,51,共3页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胶乳水泥石和常规水泥石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发现:常规水泥浆水化产物颗粒状聚集相尺寸较小,分布较分散,排列疏松;而胶乳水泥样品中颗粒状聚集相尺寸较大,分布较紧密,这是因为胶乳的加入促进了钙矾石的形...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胶乳水泥石和常规水泥石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发现:常规水泥浆水化产物颗粒状聚集相尺寸较小,分布较分散,排列疏松;而胶乳水泥样品中颗粒状聚集相尺寸较大,分布较紧密,这是因为胶乳的加入促进了钙矾石的形成和发展。天津胶乳水泥以针状或纤维状物质为主,纹路清晰,定向排列整齐;雪弗龙胶乳水泥也以针状或纤维状物质为主,有少许絮状物质;江苏胶乳水泥絮状物质较多,针状物质较少;常规水泥几乎没有针状物质,有较多粒径小于1μm的块状和絮状物质,且分布不均匀。3种胶乳水泥中,在针状物钙矾石周围附着着海绵状胶乳模结构,此结构能够桥堵微裂缝,并抑制微裂缝的扩散,对于降低失水、控制气窜、提高水泥石塑性和界面胶结强度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水泥 胶乳水泥 防气窜 界面胶结强度 原子力显微镜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井水力旋转射流清砂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谭宏兵 李长忠 +3 位作者 郑莉 林盛旺 刘松 向禄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1-63,120-121,共3页
在不同阶段、不同井况的井筒清洁施工作业中,虽然现有的常规水力冲砂、机械捞砂、化学解堵3大类井筒清洁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由于各项工艺技术和工具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完全满足目前低压气井清砂作业的需要。为此,研制了带整体... 在不同阶段、不同井况的井筒清洁施工作业中,虽然现有的常规水力冲砂、机械捞砂、化学解堵3大类井筒清洁技术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由于各项工艺技术和工具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完全满足目前低压气井清砂作业的需要。为此,研制了带整体式旋转喷头和具有滤水、防挂卡功能的大直径沉砂筒的水力旋转射流清砂工具,形成了低压气井水力旋转射流清砂工艺技术。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井下建立了局部循环,漏失量小,对产层回压小;作业管柱不受限制;沉砂筒长度可根据需要任意组合,一次捞获量大;能彻底清洁井筒和近井地带产层裂缝,从根本上解决了井下沉积物的堵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气井 井筒 清洁 水力旋转射流技术 现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眼惯性”对水平井水平段轨迹控制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毛建华 王清江 +1 位作者 王治平 曾明昌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6,共3页
在水平井水平段的钻进过程中,尤其是薄油层的水平井段,因靶体高度较小而使水平段轨迹控制难度大大增加。此时,必须考虑"井眼惯性"的影响,不然很有可能造成出靶。文章通过对"井眼惯性"的定性、定量分析,提出了一种... 在水平井水平段的钻进过程中,尤其是薄油层的水平井段,因靶体高度较小而使水平段轨迹控制难度大大增加。此时,必须考虑"井眼惯性"的影响,不然很有可能造成出靶。文章通过对"井眼惯性"的定性、定量分析,提出了一种确定水平井水平段"井眼惯性"大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井眼轨迹几何姿态与工具造斜率的关系分析,综合水平段钻进的特点,提出了一套水平井水平井段轨迹控制分析计算方法,用于指导水平段轨迹控制的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眼惯性 井眼轨迹拐点 调整点 造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