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油田直井喷射酸化技术应用初探
1
作者 乔雨 杨向同 +3 位作者 袁灿明 吴军 何毅 刘举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59,76,共3页
喷射酸压技术是一种精细化改造技术,适宜于薄互层及与水层间距小的薄油层储层改造。从原理上分析,直井喷射酸压能解决水平井喷射酸压过程中存在的定位难、管柱震动、砂卡等难题。针对塔里木油田英买力区块出现的与水层间距小、油水关系... 喷射酸压技术是一种精细化改造技术,适宜于薄互层及与水层间距小的薄油层储层改造。从原理上分析,直井喷射酸压能解决水平井喷射酸压过程中存在的定位难、管柱震动、砂卡等难题。针对塔里木油田英买力区块出现的与水层间距小、油水关系复杂的薄油层储层改造技术难题,在前期碳酸盐岩水平井水力喷射压裂的试验基础上,在YM461井开展了直井喷射压裂先导性试验,在试验中出现了一些技术难题和复杂情况,未能达到预期改造效果。文章从工程方案优化及现场应用情况分析入手,提出了今后在直井进行喷射酸压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油田 直井 喷射 酸化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川须家河压裂增产数理回归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云刚 孙健 蒲勇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8-120,126,共4页
文章应用目前国外普遍使用的数理回归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结合100余口合川须家河已压裂井的储层参数和压裂施工参数进行了影响压裂效果的各种因素的研究,最终获得了合川须家河压裂井施工参数和地层参数的回归经验图版。文章在回归统计方... 文章应用目前国外普遍使用的数理回归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结合100余口合川须家河已压裂井的储层参数和压裂施工参数进行了影响压裂效果的各种因素的研究,最终获得了合川须家河压裂井施工参数和地层参数的回归经验图版。文章在回归统计方法上针对合川须家河压裂井层数多、层薄的特点对回归统计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了无量纲特征参数以求更直观深入的反应储层的真实特征;在样本井选取上采用了逐步线性回归研究了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回归模型上采用岭回归方法直观影响压裂效果的主要参数。所获得的施工参数、储层参数、增产效果三者之间经验回归图版通过在合川压裂设计中的实际应用证明,文章研究形成的数理统计回归图版能够为合川须家河压裂井的施工参数设计提供指导,具有现场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川须家河 压裂 数理统计 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胶乳水泥浆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海民 赵林 +1 位作者 湛峰 胡君城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3-804,808,共3页
通过对胶乳水泥浆体系的降失水、稠化时间、胶结强度、稳定性、流变性、防气窜能力、强度等方面的性能进行评价和配方调试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的油井水泥相比,胶乳水泥弹性好,具有良好的抗拉、抗折和抗冲击性能,耐腐蚀性好,水泥环界面... 通过对胶乳水泥浆体系的降失水、稠化时间、胶结强度、稳定性、流变性、防气窜能力、强度等方面的性能进行评价和配方调试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的油井水泥相比,胶乳水泥弹性好,具有良好的抗拉、抗折和抗冲击性能,耐腐蚀性好,水泥环界面胶结良好;胶乳的加入增强了水泥石的抗冲击性和弹性,复配后水泥浆的降失水性能良好。胶乳水泥浆体系具有较好的塑性和良好的界面胶结特性,防窜性能突出,可以满足小井眼井、侧钻井、分支井固井对低失水、高分散固井的水泥浆体系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水泥环的抗冲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 水泥浆 胶乳 防气窜 抗冲击 失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钻井作业面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肖洲 颜小兵 +1 位作者 周长虹 蒋鹏飞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2-114,共3页
在气体钻井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作业风险及安全的问题,这些作业风险及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气体钻井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此,文章运用工艺危害分析方法,详细梳理气体钻井作业中的每一个环节的风险点,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在气体钻井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作业风险及安全的问题,这些作业风险及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气体钻井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此,文章运用工艺危害分析方法,详细梳理气体钻井作业中的每一个环节的风险点,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介绍了气体钻井现场作业存在的主要风险及安全问题,包括钻井作业期间存在的井控风险、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排砂管线断裂风险、井下燃爆风险及粉尘污染等,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为气体钻井技术的安全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风险识别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S/DMAM/FA/NVP耐高温降失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冯丽 庄稼 +1 位作者 雷伏涛 吴定彬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6期616-619,627,共5页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M)、富马酸(FA)和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原料,以过硫酸钠-亚硫酸钠为引发剂,进行了四元共聚物的合成研究。采用正交实验获得了反应温度为50℃、引发剂用量为0.12%、pH值为7...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M)、富马酸(FA)和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原料,以过硫酸钠-亚硫酸钠为引发剂,进行了四元共聚物的合成研究。采用正交实验获得了反应温度为50℃、引发剂用量为0.12%、pH值为7的共聚合成条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热重分析、Zeta电位测试和扫描电镜观察,证明合成了AMPS/DMAM/FA/NVP四元共聚物,该共聚物的分解温度为320℃左右,在180℃下具有良好的降失水性能,能将水泥浆的失水量控制在60m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元共聚物 降失水剂 油井水泥 耐高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壁稳定性研究中考虑中间主应力强度准则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贾利春 黄晓嘉 郭正温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5-111,共7页
中间主应力σ_2对岩石强度具有显著影响,在井壁稳定性研究中需考虑σ_2效应。常用中间主应力强度准则有统一强度理论(UST)、Mogi-Coulomb(MG-C)准则、Drucker-Prager(D-P)准则、修正Lade准则、三维Hoek-Brown(H-B)准则和修正Wiebols-Coo... 中间主应力σ_2对岩石强度具有显著影响,在井壁稳定性研究中需考虑σ_2效应。常用中间主应力强度准则有统一强度理论(UST)、Mogi-Coulomb(MG-C)准则、Drucker-Prager(D-P)准则、修正Lade准则、三维Hoek-Brown(H-B)准则和修正Wiebols-Cook(W-C)准则等6种。文中对比分析了上述6种强度准则在σ_1-σ_2平面内的曲线,并进行了井壁稳定分析。结果表明:在σ_1-σ_2平面内,除UST准则为双折线形式外,其他准则均为非线性形式;D-P准则所预测强度最高,其他准则预测结果相近。在当量坍塌压力计算中,UST准则(b≠0)、MG-C准则、修正Lade准则、三维H-B准则和修正W-C准则计算结果相接近,D-P准则所计算当量钻井液密度最低。对于安全钻井方位,UST准则下安全井壁稳定分布区域随着参数b值升高而逐渐减小;D-P准则下井壁稳定分布区域最高;MG-C准则、修正Lade准则、三维H-B准则和修正W-C准则所给出的井壁稳定分布区域相近。对比分析后,在井壁稳定性研究中推荐使用MG-C准则。该准则不仅反映了σ_2对岩石强度的影响,且形式简单,便于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壁稳定 中间主应力 强度准则 坍塌压力 安全钻井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气井全生命周期安全的套管柱强度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宝军 乔李华 许丰平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2,125,共5页
针对塔里木油田、西南油气田在气井套管强度设计中存在的校核方法笼统,对实际工况考虑不够全面的问题,通过分析钻完井工艺流程中套管的受力情况,提出了根据单井在钻井、完井、生产等生命周期内出现各种极端工况时套管所受载荷来进行套... 针对塔里木油田、西南油气田在气井套管强度设计中存在的校核方法笼统,对实际工况考虑不够全面的问题,通过分析钻完井工艺流程中套管的受力情况,提出了根据单井在钻井、完井、生产等生命周期内出现各种极端工况时套管所受载荷来进行套管强度设计的模式。在SY/T 5724-2008《套管柱结构与强度设计》的基础上,总结了套管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的几种工况以及载荷计算方法。列举套管设计实例,通过分析各种极端工况下管柱的受力情况,设计合理的套管,再进行强度校核,相比传统校核方法考虑的更全面,有利于提高套管的安全性、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套管 全生命周期 强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有机质页岩各向异性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贾利春 孙本法 连太炜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23,共4页
为了研究层状页岩各向异性力学特性为工程应用提供依据,开展了页岩巴西劈裂试验和单轴、三轴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层理角度增加,层状页岩纵横波速均逐渐降低;页岩抗拉强度随着层理角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呈现出U型变化规律;θ=0... 为了研究层状页岩各向异性力学特性为工程应用提供依据,开展了页岩巴西劈裂试验和单轴、三轴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层理角度增加,层状页岩纵横波速均逐渐降低;页岩抗拉强度随着层理角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呈现出U型变化规律;θ=0°和θ=90°时页岩圆盘以直线形裂缝破坏为主,θ=45°时以曲线形裂缝为主;单轴压缩时应力-应变曲线为Ⅱ类曲线;θ=0°时为沿层理的拉伸劈裂破坏,θ=45°时以剪切滑移破坏为主,θ=90°时主要为剪切破坏;同一围压下随着层理角度升高,弹性模量仍逐渐降低,抗压强度仍呈现U型变化规律,泊松比变化较为离散;θ=0°时为共轭剪切破坏,θ=45°时主要为剪切滑移破坏,θ=90°时为贯穿层理的宏观剪切破裂面;弹性模量、泊松比各向异性指数随着围压增加呈升高趋势,抗压强度各向异性指数随着围压升高而降低。通过试验得到页岩5个独立弹性参数可为深入分析页岩地层的井壁稳定性、地应力及水力压裂等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各向异性 波速 抗拉强度 抗压强度 弹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