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川须家河压裂增产数理回归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云刚 孙健 蒲勇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8-120,126,共4页
文章应用目前国外普遍使用的数理回归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结合100余口合川须家河已压裂井的储层参数和压裂施工参数进行了影响压裂效果的各种因素的研究,最终获得了合川须家河压裂井施工参数和地层参数的回归经验图版。文章在回归统计方... 文章应用目前国外普遍使用的数理回归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结合100余口合川须家河已压裂井的储层参数和压裂施工参数进行了影响压裂效果的各种因素的研究,最终获得了合川须家河压裂井施工参数和地层参数的回归经验图版。文章在回归统计方法上针对合川须家河压裂井层数多、层薄的特点对回归统计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了无量纲特征参数以求更直观深入的反应储层的真实特征;在样本井选取上采用了逐步线性回归研究了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回归模型上采用岭回归方法直观影响压裂效果的主要参数。所获得的施工参数、储层参数、增产效果三者之间经验回归图版通过在合川压裂设计中的实际应用证明,文章研究形成的数理统计回归图版能够为合川须家河压裂井的施工参数设计提供指导,具有现场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川须家河 压裂 数理统计 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磨溪–高石梯区块定向钻井关键技术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勇政 陈涛 +1 位作者 江川 杜江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31,共6页
四川盆地磨溪–高石梯区块采用“螺杆+MWD”钻进ϕ215.9 mm定向井段时,由于造斜点深、地层温度和钻井液密度高、地层复杂,存在井眼轨迹控制困难、托压严重、机械钻速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优化井眼轨道、优选个性化钻头、配套水... 四川盆地磨溪–高石梯区块采用“螺杆+MWD”钻进ϕ215.9 mm定向井段时,由于造斜点深、地层温度和钻井液密度高、地层复杂,存在井眼轨迹控制困难、托压严重、机械钻速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优化井眼轨道、优选个性化钻头、配套水力振荡器提速工具、制定降摩减阻和预防压差卡钻等技术措施,形成了ϕ215.9 mm定向钻井关键技术。磨溪–高石梯区块ϕ215.9 mm定向井段应用定向钻井关键技术后,降低了井眼轨迹控制难度,有效减轻了定向托压现象,提高了机械钻速,降低了井下卡钻风险,ϕ215.9 mm定向井段的钻井时间由应用前的44.75 d缩短至27.51 d,定向井段提速效果明显。研究和现场应用表明,ϕ215.9 mm定向钻井关键技术能有效解决磨溪–高石梯区块ϕ215.9 mm定向井段钻进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可在该区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井 井眼轨迹 机械钻速 复合钻头 磨溪–高石梯区块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CO_2井筒温度场分布规律模拟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林 孙雷 +2 位作者 彭彩珍 苏静 李俊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84,共3页
注气过程中,低温CO2与井筒、地层存在热交换,井底与近井油层温度将明显下降,降低原油黏度,还可能造成蜡沉积和水合物生成,影响生产。为了优化注气参数,提高注气开发效果,通过对注气井筒与地层传热机理的研究,建立了综合考虑沿程流体相... 注气过程中,低温CO2与井筒、地层存在热交换,井底与近井油层温度将明显下降,降低原油黏度,还可能造成蜡沉积和水合物生成,影响生产。为了优化注气参数,提高注气开发效果,通过对注气井筒与地层传热机理的研究,建立了综合考虑沿程流体相态及热物理性质变化的井筒温度、压力场数学模型,利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并开发了注CO2井筒温度场数值模拟软件。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及解法的适用性,模拟并分析了井筒温度及CO2物性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传热 压力 井筒温度场 数值模拟 二氧化碳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钻井井控安全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9
4
作者 魏武 周长虹 +2 位作者 邓虎 许期聪 李刚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2-104,137,共4页
气体钻井作业时,由于气体的密度远低于液体密度,因此在井底形成的气柱压力远远低于液体作为循环介质时常规钻井的井底压力,其在钻遇油气等流体时,地层的流体特别是高压油气会很快到达井口,如果在油气等流体返至地面的过程中因工艺安全... 气体钻井作业时,由于气体的密度远低于液体密度,因此在井底形成的气柱压力远远低于液体作为循环介质时常规钻井的井底压力,其在钻遇油气等流体时,地层的流体特别是高压油气会很快到达井口,如果在油气等流体返至地面的过程中因工艺安全措施不当、地面专用设备设施安全性能较差或井控装备的选择不满足井内流体安全返出的要求时,极易出现恶性安全事故。文章通过对气体钻井存在的风险,利用工艺危害假设分析方法,提出一系列控制措施,从技术和管理双层面进行规范,从而实现安全钻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工艺安全 危害假设 控制措施 安全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齿侵入理论的牙轮钻头钻速方程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玮 郑浩然 +4 位作者 开月 张红卫 王茂盛 马旭 赵敏含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5-90,10,共6页
考虑井底水平地应力、钻井流体压力及地层孔隙压力,基于单齿侵入理论推导单齿侵入井底岩石的侵深公式,建立纯滚动锥形齿、楔形齿和滚动、剪切复合运动锥形齿等牙轮钻头的钻速方程.通过实验分析刃尖角、井底液柱压力对单齿侵入深度的影响... 考虑井底水平地应力、钻井流体压力及地层孔隙压力,基于单齿侵入理论推导单齿侵入井底岩石的侵深公式,建立纯滚动锥形齿、楔形齿和滚动、剪切复合运动锥形齿等牙轮钻头的钻速方程.通过实验分析刃尖角、井底液柱压力对单齿侵入深度的影响,以及转速、轴向载荷对微钻头、牙轮钻头机械钻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牙齿刃尖角的增大,锥形齿和楔形齿的侵深呈指数递减趋势;随着井底液柱压力的增大,牙齿侵入深度呈指数递减趋势,其中锥形齿降低速率大.在软到中硬地层中,牙齿侵入深度大,冲击侵入、回转剪切复合破岩方式的破岩效率高;在硬度地层中,牙齿侵入深度小,纯滚动冲击侵入破岩效率高.为分析实钻时牙轮钻头的机械钻速提供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齿侵入理论 牙轮钻头 钻速方程 钻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巨厚盐膏层钻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吉永忠 伍贤柱 +3 位作者 邓仕奎 马光长 刘翔 张琴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8,147,共3页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盐膏层平均厚度达750m,最厚达1100m,具有埋藏深、非均质、盐岩与石膏互层等特点。部分构造存在高压盐水层并含硫化氢,压力系数最高达2.30。要确保钻井工程的顺利实施,应针对性地从钻井液体系选择、处理剂优选和抗...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盐膏层平均厚度达750m,最厚达1100m,具有埋藏深、非均质、盐岩与石膏互层等特点。部分构造存在高压盐水层并含硫化氢,压力系数最高达2.30。要确保钻井工程的顺利实施,应针对性地从钻井液体系选择、处理剂优选和抗盐膏污染能力评价等方面开展研究。56口井现场应用证明,研究的高密度(欠)饱和盐水钻井液性能优良,能够满足巨厚盐膏层安全钻井的要求,突破了过去长期困扰该地区钻井的技术"瓶颈",为阿姆河右岸盐下气田100%钻井成功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姆河右岸 巨厚盐膏层 钻井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井井筒水合物预测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沫 林元华 +2 位作者 刘殿福 张勇 闫振来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6期83-85,共3页
天然气中的各种组分分子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与游离水结合,形成结晶笼状固体,在生产的过程中会堵塞油管,严重的时候甚至造成停产。考虑井筒中天然气温度和压力的耦合,从井底逐点迭代计算出井筒中天然气温度、压力的分布,再用判别水合物... 天然气中的各种组分分子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与游离水结合,形成结晶笼状固体,在生产的过程中会堵塞油管,严重的时候甚至造成停产。考虑井筒中天然气温度和压力的耦合,从井底逐点迭代计算出井筒中天然气温度、压力的分布,再用判别水合物的热力学模型逐点判别是否形成水合物和找出水合物生成的具体位置,为防止水合物的生成提供指导作用。可以通过降低井筒压力和提高井筒温度或降低天然气体系的形成温度2个方面着手预防水合物的生成,防止水合物生成可作为开发前期选择油管考虑的一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井筒 水合物 温度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高压致密气藏两相渗流数值模拟技术 被引量:5
8
作者 宋海敬 王云刚 +2 位作者 邓勇 刘华林 郭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204-208,共5页
异常高压致密气藏压力系数高、孔隙结构及渗流机理复杂,相渗曲线随压力发生改变,导致利用常规相渗曲线的测试结果已不能正确反映地层条件下的气水渗流规律,预测的开发指标好于实际生产的结果。因此,需要研究地层条件下的相渗曲线,探讨... 异常高压致密气藏压力系数高、孔隙结构及渗流机理复杂,相渗曲线随压力发生改变,导致利用常规相渗曲线的测试结果已不能正确反映地层条件下的气水渗流规律,预测的开发指标好于实际生产的结果。因此,需要研究地层条件下的相渗曲线,探讨异常高压致密气藏两相渗流规律。结合气藏高温、高压的特性,研制了异常高压致密气藏岩心驱替装置(120 MPa、150℃),回归了36块岩心归一化的岩心相渗端点与压力的关系,建立了异常高压致密气藏两相渗流数学模型及数值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异常高压条件下,束缚水饱和度降低,流动阻力增大,采收率降低,开发效果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 致密气藏 相渗曲线 气水两相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对高密度水基钻井液性能影响规律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向朝纲 陈俊斌 王龙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6-30,35,共6页
准确判断污染物浓度以及其对钻井液影响规律和内在机制是制定有效的CO_2污染防治措施的重要前提,基于酸碱指示变色原理,改进了钻井液中碱度现场定量检测方法,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采用现场取样跟踪分析以及室内模拟评价相结合的... 准确判断污染物浓度以及其对钻井液影响规律和内在机制是制定有效的CO_2污染防治措施的重要前提,基于酸碱指示变色原理,改进了钻井液中碱度现场定量检测方法,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采用现场取样跟踪分析以及室内模拟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CO_2对高密度水基钻井液流变性和滤失造壁性的影响规律,并从胶体化学的角度出发,开展了CO_2对钻井液黏土胶体颗粒界面Zeta电位、粒度分布以及处理剂吸附影响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高密度水基钻井液中碳酸根和碳酸氢根存在临界污染浓度,超过此浓度后,钻井液结构黏度和滤失量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加;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改变了黏土颗粒溶剂化程度和颗粒尺寸,主要表现为黏土胶体颗粒界面电动电势降低、亚微米级粒子减少,粗颗粒增多,黏土颗粒对护胶剂的吸附量减少,导致高密度钻井液黏土颗粒向聚结方向转化并缔合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的胶凝状态,揭示了宏观性能变化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二氧化碳 流变性能 滤失性能 高密度水基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电动修井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峻涛 郭蕾 +2 位作者 王霞 路茂增 马西庚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5-107,共3页
随着"十二五"规划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任务的提出,电驱动作业机在油田的推广势在必行。为此,研制了XJ40型橇装式电动修井机,并针对XJ40型电动修井机工作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PLC的电动修井机电... 随着"十二五"规划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任务的提出,电驱动作业机在油田的推广势在必行。为此,研制了XJ40型橇装式电动修井机,并针对XJ40型电动修井机工作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PLC的电动修井机电气控制系统。在设计电动修井机电气主电路的基础上,分析了电气系统的控制要求及组成,给出了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完全满足油田现场作业要求。电动机在修井作业过程中工作效率高,无废气排放,噪声低,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修井机 电气控制系统 PLC H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Ф14.0mm钻齿与钻头本体齿孔的过盈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晓平 董亮亮 +3 位作者 童华 王作文 于小龙 赵学峰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7-119,共3页
掉齿是影响空气钻井潜孔钻头寿命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钻齿与本体齿孔的安装过盈量直接影响固齿强度。通过建立Ф215.9 mm潜孔钻头Ф14.0 mm钻齿与钻头本体齿孔过盈装配的力学模型,对过盈量为0.040、0.060、0.065、0.070、0.075、0.080和0.... 掉齿是影响空气钻井潜孔钻头寿命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钻齿与本体齿孔的安装过盈量直接影响固齿强度。通过建立Ф215.9 mm潜孔钻头Ф14.0 mm钻齿与钻头本体齿孔过盈装配的力学模型,对过盈量为0.040、0.060、0.065、0.070、0.075、0.080和0.100 mm时的装配应力及本体材料的径向位移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钻齿施加工作载荷,检验了其固齿效果。通过分析可知:过盈量小于0.065 mm时本体材料处于弹性变形状态;过盈量不小于0.080 mm时,本体齿孔的应力值较大,局部接触位置超出材料的抗压强度;过盈量为0.065~0.075 mm时,既有弹性变形又存在轻微的塑性变形,此时的固齿强度能够满足实际工况的需要。考虑到塑性硬化的作用,推荐该钻头下钻齿与本体齿孔的安装过盈量为0.065~0.07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潜孔钻头 钻齿 过盈配合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井漏现状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3
12
作者 吉永忠 邓仕奎 +2 位作者 马光长 胡俊德 张琴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112,共3页
阿姆河右岸盐下气田地质复杂,钻井难度高、风险大。前苏联和土库曼斯坦在该区块钻井事故频繁、钻探成功率极低。2008年以来,川庆钻探土库曼斯坦分公司在阿姆河右岸已完钻36口井,钻井成功率100%.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仍然出现了不少... 阿姆河右岸盐下气田地质复杂,钻井难度高、风险大。前苏联和土库曼斯坦在该区块钻井事故频繁、钻探成功率极低。2008年以来,川庆钻探土库曼斯坦分公司在阿姆河右岸已完钻36口井,钻井成功率100%.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仍然出现了不少复杂,其中以井漏复杂尤为严重。根据阿姆河右岸实钻情况,对井漏和堵漏进行综合分析认为:储层裂缝发育、压力系数低(A区)和部分井使用密度偏高是引起井漏的主要原因。影响钻井工程进度的主要井漏因素是大裂缝~洞穴恶性井漏和长段低压高含硫孔隙性漏失,针对性地采用隔离液一固化类堵漏剂堵漏和低密度钻井液强钻-承压堵漏是对付该区块复杂并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姆河右岸 井漏 治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轴叶轮粗加工过切与碰撞综合检测修正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洋 邓勇生 张军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3-226,230,共5页
针对复杂多曲面叶轮的5轴粗加工刀轨自动生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使用平头立铣刀的无过切,干涉的刀具轨迹生成算法。通过对整体叶轮5轴加工中可能出现刀具与叶片干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干涉检测方法。依据检测结果对干涉进行处理,从而避免... 针对复杂多曲面叶轮的5轴粗加工刀轨自动生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使用平头立铣刀的无过切,干涉的刀具轨迹生成算法。通过对整体叶轮5轴加工中可能出现刀具与叶片干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干涉检测方法。依据检测结果对干涉进行处理,从而避免实际加工时干涉的发生。方法考虑了刀具运动路径上全部刀位点与叶轮的位置关系,计算量小,对于叶轮数控加工编程中大量刀位数据的干涉检查,可以显著地节省计算机运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轴加工 叶轮加工 CAM 刀轴方向 干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杆钻具双等壁厚金属定子外高压成形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石昌帅 王澳 陈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8-18,共11页
为了解决页岩气开采用螺杆钻具双等壁厚定子内螺旋曲面难加工的问题,建立双等壁厚定子的外高压成形数值模拟模型,研究管坯几何尺寸、液压力大小和回弹对定子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通过实验和三维测量验证了数值模拟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 为了解决页岩气开采用螺杆钻具双等壁厚定子内螺旋曲面难加工的问题,建立双等壁厚定子的外高压成形数值模拟模型,研究管坯几何尺寸、液压力大小和回弹对定子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通过实验和三维测量验证了数值模拟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管坯几何尺寸与壁厚、等效塑性应变、位移、残余应力和间隙值成正比;成形液压力达到150 MPa及以上对等效塑性应变、壁厚几乎没有影响;定子胀型区域的回弹量大于过渡区域和接触区域;当成形液压力为210 MPa,管坯内径为88 mm,定子成形质量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钻具 等壁厚定子 螺旋管 外高压成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除硫剂吸收硫化氢动态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树刚 孙中磊 魏振吉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5期490-493,503,共5页
针对现有钻井液中硫化氢吸收剂的室内评价效果与现场使用效果差异较大的问题,设计制作了钻井液吸收硫化氢动态模拟实验装置。实验确定了装置的工艺参数:钻井液配备量为80L,气体进口压力范围0.05MPa~0.5MPa,气液分离器操作液位为分离器... 针对现有钻井液中硫化氢吸收剂的室内评价效果与现场使用效果差异较大的问题,设计制作了钻井液吸收硫化氢动态模拟实验装置。实验确定了装置的工艺参数:钻井液配备量为80L,气体进口压力范围0.05MPa~0.5MPa,气液分离器操作液位为分离器锥体上部79cm~93cm、分离器锥体下部26cm~31cm,串联式尾气吸收装置吸收级数为5级,泵的出口排量为0m3/h~1.0m3/h,在此基础上动态评价了硫化氢吸收剂的吸收效果。结果表明:当硫化氢气侵钻井液速度为8g/min,钻井液循环时间为35min,硫化氢通入量在40g~280g时,含不同硫吸收剂的钻井液对硫化氢的平均吸收率为:1#为26%,2#为66%,3#为79%,4#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硫化氢 除硫剂 气侵 动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套管管体刺漏失效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潘志勇 宋生印 +4 位作者 张树茂 王建军 王建东 刘心可 李孝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8-101,共4页
对石油套管管体刺漏裂纹进行了宏微观形貌观察,对管体进行了理化性能检验、水压爆破试验和管柱强度校核等,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套管管体刺漏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套管管体外表面的凹痕是折叠缺陷,折叠是套管管体发... 对石油套管管体刺漏裂纹进行了宏微观形貌观察,对管体进行了理化性能检验、水压爆破试验和管柱强度校核等,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套管管体刺漏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套管管体外表面的凹痕是折叠缺陷,折叠是套管管体发生刺漏失效的根本原因;管体开裂属局部过载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 刺漏 凹痕 折叠 裂纹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裂缝-孔隙型储集层水侵特征及残余气分布规律 被引量:5
17
作者 谢鹏 陈鹏羽 +1 位作者 赵海龙 徐建亭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3-591,共9页
为解决碳酸盐岩裂缝-孔隙型边底水气藏在开采过程中易发生气井水窜的问题,利用可视化微观模型实验和高温高压在线核磁共振检测系统,开展水侵机理模拟实验,研究残余气分布规律;以脉冲序列测试得到T2图谱,表征侵入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为解决碳酸盐岩裂缝-孔隙型边底水气藏在开采过程中易发生气井水窜的问题,利用可视化微观模型实验和高温高压在线核磁共振检测系统,开展水侵机理模拟实验,研究残余气分布规律;以脉冲序列测试得到T2图谱,表征侵入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孔喉半径比、配位数和裂缝宽度对水侵及残余气分布影响显著,孔隙型储集层侵入水先进入中—大孔隙,后进入小孔隙;裂缝-孔隙型储集层中裂缝的分布对水侵方式存在影响,侵入水进入裂缝后,可以通过裂缝进入中—大孔隙中。孔隙型储集层水淹后,37.7%的残余气存在于小孔隙中,62.3%的残余气存在于中—大孔隙中;裂缝-孔隙型储集层水淹后裂缝中的残余气较少,小孔隙中的残余气占4.8%~26.8%,中—大孔隙中的残余气占69.2%~94.7%,且小孔隙中的残余气难以被动用。以中—大孔隙水侵比例为目标函数评价残余气饱和度指标,主控因素为裂缝贯穿程度、水体倍数、裂缝宽度和采气速度。应在裂缝发育区优选井轨迹,避免钻遇沟通边底水的裂缝,同时优化气井配产,延缓气井见水时间;气井出水后适当降低产气速度,促使侵入水进入中—大孔隙,减少残余气在中—大孔隙中的分布,提高天然气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气藏 裂缝-孔隙型储集层 核磁共振 水侵特征 残余气分布 采气速度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煤层气不固井水平井连续油管拖动压裂工艺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邹长虹 李同桂 +3 位作者 何鹏 张慧杰 柯林华 李强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0-174,共5页
相对于其它工艺,连续油管拖动压裂应用于浅煤层气不固井水平井有较明显的技术优势,但工具性能和压裂设计是决定工艺成功和应用效果的关键。作者基于理论研究,结合既往施工经验,有针对性地改进核心工具结构与材质,提升工具可靠性和重复... 相对于其它工艺,连续油管拖动压裂应用于浅煤层气不固井水平井有较明显的技术优势,但工具性能和压裂设计是决定工艺成功和应用效果的关键。作者基于理论研究,结合既往施工经验,有针对性地改进核心工具结构与材质,提升工具可靠性和重复使用性,同时借助压裂软件模拟不同煤层段的裂缝形态,优化压裂排量、加砂强度、铺砂浓度等参数。2020年在中海油中联煤层气公司所属沁水盆地、寿阳区域浅煤层气不固井水平用活性水加砂完成5井次32段连续油管拖动压裂,水力喷砂射孔一次成功率97%,压裂施工与设计符合率100%,工具一次入井完成全井段施工并顺利起出,获得同区块直井3~5倍稳定气产量的改造效果,改进后的核心工具性能较改进前有了本质的提高,进一步验证了活性水环空加砂压裂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拖动压裂 水力喷砂射孔 浅煤层气 环空加砂 不固井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液体型解卡剂在巴基斯坦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巍 吉永忠 +2 位作者 杨刚 黎凌 程文博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52,共7页
针对目前巴基斯坦常用粉末解卡剂Black Magic存在配制时间长,加重易沉淀,与钻井液兼容性差,解卡成功率低等问题,以解卡剂对泥饼的破坏泥饼效果、穿透泥饼时间和极压润滑系数为评价指标,实验优选得到了一种高效液体解卡剂ZL SPOT。在此... 针对目前巴基斯坦常用粉末解卡剂Black Magic存在配制时间长,加重易沉淀,与钻井液兼容性差,解卡成功率低等问题,以解卡剂对泥饼的破坏泥饼效果、穿透泥饼时间和极压润滑系数为评价指标,实验优选得到了一种高效液体解卡剂ZL SPOT。在此基础上,通过考察油水比、解卡剂和增黏剂对泥饼破坏和穿透的影响,得到了以0#柴油、解卡剂、清水和有机土组成的加重解卡液配方。实验结果发现:对于非加重解卡液,液体解卡剂在1.0%~2.5%浓度下,其极压润滑系数为0.069,100 mL解卡液穿透泥饼时间仅15 min,泥饼浸泡2 h后能见明显的网状裂纹,优于粉末解卡剂;对于加重解卡液,固相的加入会严重影响解卡效果,但提高解卡剂浓度至8%后,解卡液浸泡后的泥饼能出现网状裂纹;密度1.32~1.80 g/cm^(3)的解卡液在120℃静置16 h后,无重晶石沉淀;解卡液与水基钻井液按1∶1比例混合,钻井液流变性和滤失基本不受影响。该液体解卡剂在巴基斯坦成功应用两口井,验证了解卡效果,且施工简单,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型解卡剂 压差卡钻 泥饼破坏 穿透泥饼时间 解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10石油套管外表面缺陷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武刚 钱煜 +1 位作者 杨力能 杨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4-236,共3页
某公司生产的P110钢级套管探伤合格率低,结合该产品生产过程对外表面缺陷的宏观、微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缺陷为轧制过程中的小折叠。通过改进措施,有效改善了缺陷。
关键词 P110套管 外表面缺陷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