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水环境下隔水管的横向变形与弯矩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陶云 李杰 +3 位作者 艾志久 胡坤 付必伟 彭旭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8-71,共4页
鉴于很少有人对钻井隔水管横向变形和弯矩进行研究的现状,通过对深水隔水管海洋环境载荷分析,获得了波动载荷分布规律,并分析了张力比与船体偏移量对隔水管横向变形和弯矩的影响。建立隔水管模型时忽略波浪的动载效应,按准静态方法处理... 鉴于很少有人对钻井隔水管横向变形和弯矩进行研究的现状,通过对深水隔水管海洋环境载荷分析,获得了波动载荷分布规律,并分析了张力比与船体偏移量对隔水管横向变形和弯矩的影响。建立隔水管模型时忽略波浪的动载效应,按准静态方法处理波浪载荷的作用。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顶部张力比增大,隔水管横向变形减小,且最大横向变形处于隔水管的中间部位;近海平面区隔水管弯矩受张力比的影响小,在深水区随着张力比增大,隔水管弯矩减小,变化幅度较大;随着钻井船偏移量增加,隔水管横向变形增大;近海平面区隔水管弯矩受钻井船偏移量影响较小,深水区隔水管弯矩随偏移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水管 横向变形 弯矩 波流载荷 钻井船 张力比 偏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牛顿流体与牛顿流体在旋流器内的流场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晓明 艾志久 +2 位作者 黄俭波 陶云 熊昕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31,共4页
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旋流器内非牛顿流体与牛顿流体的流场分别进行数值模拟。流场模拟结果与以往的试验结果吻合,表明采用该湍流模型和数值算法对旋流器内流场的模拟是可靠的;对比模拟结果发现,由于受非牛顿流体表观粘度与剪... 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旋流器内非牛顿流体与牛顿流体的流场分别进行数值模拟。流场模拟结果与以往的试验结果吻合,表明采用该湍流模型和数值算法对旋流器内流场的模拟是可靠的;对比模拟结果发现,由于受非牛顿流体表观粘度与剪切速率耦合变化的影响,非牛顿流体的轴向速度与径向速度大于牛顿流体,而切向速度小于牛顿流体,这些差异导致旋流器中非牛顿流体在同等条件下比牛顿流体的分离效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器 非牛顿流体 SSG湍流模型 表观粘度 剪切速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损伤井架的承载能力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陶云 艾志久 +3 位作者 谭刚强 冯宇 罗辉 许晓君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3,96,共3页
以受损的JJ450/45K钻机井架为研究对象,从有限元分析和应力测试2个方面,对井架结构损伤情况下的承载能力进行研究。计算了井架在最大钩载下的受力情况,得到了损伤杆件变形部位的应力分布。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表明,结构较小的损伤对井架... 以受损的JJ450/45K钻机井架为研究对象,从有限元分析和应力测试2个方面,对井架结构损伤情况下的承载能力进行研究。计算了井架在最大钩载下的受力情况,得到了损伤杆件变形部位的应力分布。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表明,结构较小的损伤对井架的承载能力影响不大,不影响其正常使用;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较接近。因此,在不具备试验条件的情况下,可通过有限元分析对井架结构损伤部位做保守的承载力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架 结构损伤 承载力 有限元分析 应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J90DB钻机盘刹控制系统原理及其故障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孟军 王豫 +1 位作者 王黎清 李顺平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2-136,共5页
ZJ90DB钻机绞车盘刹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司钻操作紧急制动、驻刹和盘刹手柄,实现对绞车盘刹安全钳和工作钳的控制。盘刹控制系统原理实际上包括安全钳及工作钳的松抱闸逻辑,这些逻辑是通过司钻操作紧急制动按钮、驻刹旋钮和刹车手柄,以... ZJ90DB钻机绞车盘刹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司钻操作紧急制动、驻刹和盘刹手柄,实现对绞车盘刹安全钳和工作钳的控制。盘刹控制系统原理实际上包括安全钳及工作钳的松抱闸逻辑,这些逻辑是通过司钻操作紧急制动按钮、驻刹旋钮和刹车手柄,以及盘刹液压站内的电磁阀、气控阀来实现的。盘刹液压站主要由控制阀组、溢流阀、蓄能器、球阀、柱塞泵、单向阀、电机、过滤器、手动泵及液压油加热系统等组成。盘刹液压站的电气设备通过液压站电控箱进行控制,包括温度、整流电源、电机的控制、以及刹车阀的控制等。安装调试中,常出现一些在出厂前可以避免的故障,如液压管线接错、电气接线错误、气管线接错。安装调试步骤包括出厂准备、现场调试等两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J90DB钻机 盘刹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微泡沫基液体系在砂质黄土层雾化钻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邓柯 许期聪 +4 位作者 邓虎 杨华斌 周长虹 董仕明 王卫东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96,13,共3页
针对低压裂缝性易水敏砂质黄土层,钻井液钻井存在恶性井漏难题,转换为常规雾化基液体系实施雾化钻井,又难以满足井壁稳定性需要。通过室内实验,在对发泡剂、稳泡剂及降滤失剂种类、用量优化的基础上,研制出了强抑制性、良好流变性能的... 针对低压裂缝性易水敏砂质黄土层,钻井液钻井存在恶性井漏难题,转换为常规雾化基液体系实施雾化钻井,又难以满足井壁稳定性需要。通过室内实验,在对发泡剂、稳泡剂及降滤失剂种类、用量优化的基础上,研制出了强抑制性、良好流变性能的微泡沫基液体系,对该体系的流变性、抑制性及抗盐性进行了评价,经现场应用表明,采用该微泡沫基液体系实施雾化钻井,解决了钻井液钻井恶性井漏难题,该基液体系具有较好的维护井壁稳定能力及较强的携砂能力,为水敏地层雾化钻井提供了一条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敏 砂质黄土层 微泡沫 雾化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