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超深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立体酸压技术
1
作者 刘豇瑜 任登峰 +3 位作者 秦世勇 张键 晏楠 刘洋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4,共8页
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碳酸盐岩储层超深、超高温、裂缝孔洞发育,纵向油柱高度大,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酸压改造面临巨大挑战。针对以上难题,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储层精细评估,提出采用立体酸压改造技术,形成人工裂缝+天然裂缝+溶蚀孔洞于一... 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碳酸盐岩储层超深、超高温、裂缝孔洞发育,纵向油柱高度大,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酸压改造面临巨大挑战。针对以上难题,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储层精细评估,提出采用立体酸压改造技术,形成人工裂缝+天然裂缝+溶蚀孔洞于一体的复杂缝洞集合体,实现储层纵横向立体改造。结果表明:通过高低黏液体和远中近井分区溶蚀的液体组合模式,可实现人工裂缝+天然微缝的深度刻蚀;缝洞导向的一体化参数设计方法,设计的施工参数满足缝洞体的动用需求,同时,大油管浅下的完井工艺及配套承压能力达140 MPa的采油井口,保障了大排量立体酸压施工;采用立体酸压改造技术可极大提高超深碳酸盐岩酸压效果,满足断控缝洞型储层纵横向深度改造需求;现场应用表明,改造后平均单井初期产量为260 m3/d,高效支撑了富满油田的勘探开发。碳酸盐岩储层立体酸压技术可极大提高酸压效果,也可为类似储层的改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酸压 复杂缝洞集合体 超深缝洞型 碳酸盐岩储层 塔里木盆地 富满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系统气藏动态储量计算新方法——以四川盆地蜀南地区茅口组气藏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会强 彭先 +2 位作者 李爽 胡南 刘林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46,共4页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下二叠统茅口组气藏具有储层非均质性强、缝洞系统发育、地层水活跃、生产动态特征复杂等特征。部分裂缝系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压降曲线异常上翘或弯曲,表现出存在复杂储集体、异常能量补充的现象,表明储集空间发生变... 四川盆地蜀南地区下二叠统茅口组气藏具有储层非均质性强、缝洞系统发育、地层水活跃、生产动态特征复杂等特征。部分裂缝系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压降曲线异常上翘或弯曲,表现出存在复杂储集体、异常能量补充的现象,表明储集空间发生变化。而常规动态方法多局限于定容储集体动态储量计算,对储集空间发生变化、存在地层水侵影响的裂缝系统,动态储量计算结果差异大,方法适应性较差。为此,综合考虑气藏地质特征、气水分布模式及生产动态等因素,根据产量不稳定分析方法的原理,采用Topaze生产分析软件精细刻画地质模型、数值求解等方法,以S47井裂缝系统为例,计算得到了不同生产阶段各储集体的动态储量,结果能够反映客观实际和生产动态,为蜀南地区茅口组有水气藏二次开发、落实动态储量基础提供了参考。此次裂缝系统动态储量计算新方法的探索,对准确评估此类复杂储集体动态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蜀南地区 早二叠世 复杂储集体 动态储量 计算 方法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井下低频水力振动固井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8
3
作者 聂翠平 邹祥富 +3 位作者 徐峰 周正 黄永章 余才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47,共3页
油气井固井中如何抑制气层、高压水层环空水、气窜以及小环空间隙固井中怎样提高顶替效率等,一直是困扰固井施工的技术难题,并影响到后期增产作业和开发措施的实施。在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振动对水泥浆性能的影响实验,重点研究了振动... 油气井固井中如何抑制气层、高压水层环空水、气窜以及小环空间隙固井中怎样提高顶替效率等,一直是困扰固井施工的技术难题,并影响到后期增产作业和开发措施的实施。在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振动对水泥浆性能的影响实验,重点研究了振动优化工作参数范围的确定和系统优化,研制了一种新型固井井下低频水力振动装置。实验和应用结果表明:①施加振动后能显著改变水泥浆水化进程,有效缩短初、终凝过渡时间,进而减轻胶凝失重的影响;②提高固井质量效果明显;③该装置的适应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井 深井 振动固井 振动固井装置 固井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重复压裂气井应力场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钟烨 郭建春 +1 位作者 杨林 邓燕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37,48,共4页
针对压裂气井生产过程中增产能力逐渐降低的问题,基于应力场分布的理论,结合川西地区的现场地质资料,建立了井筒及裂缝周围应力场分布的流固耦合模型,对气井生产的整个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应力场转向范围和孔隙压力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针对压裂气井生产过程中增产能力逐渐降低的问题,基于应力场分布的理论,结合川西地区的现场地质资料,建立了井筒及裂缝周围应力场分布的流固耦合模型,对气井生产的整个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应力场转向范围和孔隙压力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了重复压裂时机的选择。结果表明,孔隙压力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孔隙压力改变范围不断增大;可根据计算出的应力转向范围与时间的拟合曲线选择重复压裂的最佳时机。为明确应力转向范围、判断是否实施改向重复压裂和选择重复压裂时机提供了直观可视的分析方法,具有很深的现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压裂 应力场 孔隙压力 流固耦合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浅层龙马溪组页岩储层改造技术 被引量:24
5
作者 王丹 王维旭 +3 位作者 朱炬辉 杨海 李军龙 蒋佩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0-354,共5页
根据滇黔北昭通太阳背斜构造中浅层(埋深700~1800m)页岩气井的储层地质特征,结合体积压裂基本理念,探索出适合于中浅层页岩气压裂改造降本增效的综合技术——箱体优化配置与支撑剂评价及优选。现场应用表明:调整孔密、孔径以及射孔位置... 根据滇黔北昭通太阳背斜构造中浅层(埋深700~1800m)页岩气井的储层地质特征,结合体积压裂基本理念,探索出适合于中浅层页岩气压裂改造降本增效的综合技术——箱体优化配置与支撑剂评价及优选。现场应用表明:调整孔密、孔径以及射孔位置的射孔分流优化技术,有利于箱体有效控制,使优质页岩储层得以重点分流和针对性改造;支撑剂暂堵以及停泵转向等低成本压裂转向手段有利于提高裂缝复杂程度,达到体积改造效果;石英砂能够满足较低闭合压力的中浅层页岩储层压裂改造需求。中浅层页岩储层改造技术为中浅层页岩气的大规模开发提供了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浅层页岩气 箱体优化配置 射孔分流 暂堵转向 石英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系列国产化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7
6
作者 尹丛彬 叶登胜 +3 位作者 段国彬 张俊成 邓素芬 王素兵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71,共5页
随着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持续深入,实施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已成为页岩气这种非常规气藏有效开发的必要手段。针对四川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水平井储层特点,结合套管固井完井方式,通过开展自主攻关与现场试验,在页岩气水平... 随着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持续深入,实施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已成为页岩气这种非常规气藏有效开发的必要手段。针对四川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水平井储层特点,结合套管固井完井方式,通过开展自主攻关与现场试验,在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改造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术系列,包括:新型复合桥塞分段工具、高效降阻滑溜水体系、优化分段设计技术、体积压裂工艺、连续油管钻磨技术、连续混配、连续供砂、连续作业技术、返排液重复利用技术等,从而实现了页岩气水平井储层改造的最优化体积和效果。应用结果表明:自主研发的页岩气水平井复合桥塞优化分段、滑溜水体积压裂工艺及工程配套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工程时效和增加井口产能,为页岩气水平井规模效益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为下一步四川盆地页岩气工厂化压裂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页岩气 水平井 分段压裂技术系列 复合桥塞 滑溜水 连续油管钻磨 工厂化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重液在高温高压气藏增产作业中的盐析伤害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5
7
作者 林启才 林应之 李建忠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1-35,101,共5页
对高温高压气藏使用加重压裂技术存在潜在的储层盐析伤害,降低和防止加重液盐析伤害对提高该类气藏的储层改造增产效果意义重大。为此,采用加重液压后返排过程中盐浓聚变化模拟、现场返排液分析和岩心流动试验,对高温高压气藏增产作业... 对高温高压气藏使用加重压裂技术存在潜在的储层盐析伤害,降低和防止加重液盐析伤害对提高该类气藏的储层改造增产效果意义重大。为此,采用加重液压后返排过程中盐浓聚变化模拟、现场返排液分析和岩心流动试验,对高温高压气藏增产作业中加重液盐析及其伤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加重液在高温高压气藏增产压裂后返排中存在盐浓聚及其导致的盐析伤害现象,严重时将影响气井增产效果;②产生盐析的主要原因包括加重剂类型及其加量、地层返排温度、压力以及返排速度;③盐析主要发生在压裂缝壁附近和近井裂缝附近;④加重压裂液与普通压裂液交替注入可有效防止和降低盐析产生,采用活性水裂缝闭合清洗可有效解除地层盐析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气藏 温度 压力 增产作业 加重液 盐析 地层伤害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钻头复合冲击井下破岩特性模拟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雷宇奇 房伟 +4 位作者 蔡晨光 杨高 于东兵 康凯 田家林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32,共8页
为对比各种冲击钻井技术的破岩效果,利用ABAQUS/Explicit模块建立PDC单齿-岩石冲击模型,研究PDC单齿在无冲击、轴向冲击、扭向冲击和复合冲击作用下的破岩特性,再进一步对影响复合冲击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 为对比各种冲击钻井技术的破岩效果,利用ABAQUS/Explicit模块建立PDC单齿-岩石冲击模型,研究PDC单齿在无冲击、轴向冲击、扭向冲击和复合冲击作用下的破岩特性,再进一步对影响复合冲击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复合冲击下的破岩比功相较于无冲击降低了28%,较轴向冲击降低了7%,以复合冲击破岩方式破岩效率最高;岩石在复合冲击作用条件下,钻压对PDC齿破岩效率影响较大,且存在明显差异,增大钻压有利于破碎岩石;转速对复合冲击破岩效率存在一个临界值,未达到这个值时,增大转速反而会降低PDC齿的破岩效率。所得结论可为复合冲击钻井工具选择合适的钻压和转速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钻头 复合冲击 破岩比功 侵入深度 钻压 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固相胶凝酸对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储层改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龚蔚 方泽本 +2 位作者 欧维宇 王鹏 施杨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6-108,共3页
酸化作业是川东北碳酸盐岩油气藏增产措施之一,目前常规的酸液体系在川东北深井高温条件下不能形成较长和具有一定支撑能力的酸蚀裂缝。文章考察了低固相胶凝酸液体系的适应性及酸压工艺的选择,实验表明低固相胶凝酸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酸化作业是川东北碳酸盐岩油气藏增产措施之一,目前常规的酸液体系在川东北深井高温条件下不能形成较长和具有一定支撑能力的酸蚀裂缝。文章考察了低固相胶凝酸液体系的适应性及酸压工艺的选择,实验表明低固相胶凝酸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缓速性能好;低固相胶凝酸酸液体系在川东北碳酸盐气藏条件下能形成较长和具有支撑能力的刻蚀裂缝;改变酸压工艺也能显著的提高其在油藏条件下的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完全能够满足酸压施工要求,对川东北碳酸盐油田资源的开发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 碳酸盐气藏 低固相胶凝酸 酸蚀裂缝导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长宁地区页岩气水平井组“拉链式”压裂实践 被引量:72
10
作者 钱斌 张俊成 +3 位作者 朱炬辉 方泽本 寇双峰 陈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84,共4页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四川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内相继完成一批直井和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并获得工业产能,初步形成了自主页岩气储层改造技术,下一步需要探索解决的就是如何通过"工厂化"模式来提高压裂作业效率的...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四川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内相继完成一批直井和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并获得工业产能,初步形成了自主页岩气储层改造技术,下一步需要探索解决的就是如何通过"工厂化"模式来提高压裂作业效率的问题。为此,介绍了我国第一个页岩气丛式水平井井组长宁A平台的部署情况,针对该平台压裂改造工艺要求和四川盆地山地地形特点,对该平台"工厂化"作业模式进行了优化设计,在国内首次采用"拉链式"压裂作业模式对该平台开展了"工厂化"压裂。通过地面标准化流程、拉链式施工、流水线作业和井下交错布缝、微地震实时监测,实现了每天平均压裂3.16段,最大限度增加储层改造体积,充分体现了"工厂化"压裂对页岩气丛式水平井平台大规模体积压裂改造的提速、提效作用。同时还针对该井组"拉链式"压裂的施工工艺、作业模式、地面配套以及压后初步评价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拉链式"压裂实践表明:2口井的"拉链式"压裂相对于该地区前期水平井单井压裂作业而言,效率提高78%、增产改造体积增加了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长宁地区 页岩气 水平井 井组 工厂化 增产改造 拉链式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纤维转向技术在川东大斜度井及水平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1
作者 齐天俊 韩春艳 +2 位作者 罗鹏 向凌云 王素兵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8-63,共6页
在四川盆地东部地区大斜度井及水平井(裸眼完井)碳酸盐岩储层改造过程中,存在着因施工井段长、储层非均质性强致使酸液合理置放难度大等问题,目前采用的机械封隔、酸液自生转向等酸液置放技术严重影响了增产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 在四川盆地东部地区大斜度井及水平井(裸眼完井)碳酸盐岩储层改造过程中,存在着因施工井段长、储层非均质性强致使酸液合理置放难度大等问题,目前采用的机械封隔、酸液自生转向等酸液置放技术严重影响了增产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室内研究与现场试验应用,形成了一种新的适用于气井的可降解纤维暂堵转向技术。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可降解纤维的降解率高,能够满足天然气井现场施工需求。从室内实验及现场生产测井剖面来看:对两段储层而言,渗透率及流动系数差异越大,其转向效果越明显;在可降解纤维团与储层渗透率比值越小的情况下,加入可降解纤维后的过液量较之没加入可降解纤维的过液量其比值越小。可降解纤维转向技术在四川盆地东部大斜度井、水平井中应用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典型井的应用情况表明,该项技术增产效果明显高于采用其他酸液置放技术的井,为天然气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酸液置放技术,为长施工段、强非均质性储层酸化改造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具有大规模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纤维 物理转向 非均质性 转向作用 应用 效果 四川盆地东部 大斜度井 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页岩气井水平井段的固井实践 被引量:24
12
作者 赵常青 冯彬 +3 位作者 刘世彬 曾凡坤 范成友 冷永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1-65,132-133,共5页
页岩气藏水平井固井要求水泥环不仅要有很高的强度,还要有较好的韧性,使之能满足大型分段加砂压裂增产作业对水泥环层间密封的要求。为此,针对性地开展了增韧材料的优选和高效冲洗剂的研制,先导性试验的3口井均采用了以下主要措施:①应... 页岩气藏水平井固井要求水泥环不仅要有很高的强度,还要有较好的韧性,使之能满足大型分段加砂压裂增产作业对水泥环层间密封的要求。为此,针对性地开展了增韧材料的优选和高效冲洗剂的研制,先导性试验的3口井均采用了以下主要措施:①应用自主开发的增韧材料,配制出密度达1.95g/cm3的增韧水泥浆,实验结果表明,该水泥石抗冲击韧性超过常规水泥石20%、抗折强度提高了10%~15%、弹性模量则下降了约20%,显示出良好的增韧性能;②自主开发的油基介质下高效冲洗液,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套管及井壁的润湿性,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该冲洗液对界面冲洗效果超过90%,达到了有效清除套管及井壁残留油泥、隔离油基钻井液与水泥浆的效果;③集成应用川渝地区旋流刚性扶正器、漂浮顶替等成熟固井技术实现水平井段有效顶替。纳入试验的3口井固井质量均满足了后期增产作业的技术要求,为页岩气藏水平井固井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页岩气藏 水平井 增韧水泥浆 冲洗液 固井质量 强度 韧性 密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油管打捞技术在川渝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石孝志 苏贵杰 +1 位作者 王忠胜 李剑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8-60,共3页
连续油管作业具有不压井、不动井内管串、带压施工、降低施工成本、减少产层污染等特点。针对完井修井作业中钻具内、油管或完井管串内小型落物无法采用传统的方式来进行打捞的问题,提出了用连续油管来打捞井内小型落物的思路。在德阳... 连续油管作业具有不压井、不动井内管串、带压施工、降低施工成本、减少产层污染等特点。针对完井修井作业中钻具内、油管或完井管串内小型落物无法采用传统的方式来进行打捞的问题,提出了用连续油管来打捞井内小型落物的思路。在德阳新场气田X井成功打捞滑套塞子的基础上,又顺利地完成了新场气田2口井的冲砂打捞施工作业。后来又在磨溪气田某井成功打捞了随钻测井的放射源(一个18 G的中子源和一个1.5 G的β源),充分展示了连续油管打捞作业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井 试井 连续油管 打捞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环氧树脂在四川壳牌区块弃井项目的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纯全 李美平 +3 位作者 赵常青 刘世彬 邓理 孙红伟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0-112,共3页
气井环空带压问题是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四川壳牌项目是高温高压气井,部分井由于生产或固井等原因造成A、B环空带压,永久弃井要求至少设置两道永久井屏障,必须治理环空带压问题.其中少数井采用多次挤水泥封堵效果较差,水泥浆在治理环空... 气井环空带压问题是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四川壳牌项目是高温高压气井,部分井由于生产或固井等原因造成A、B环空带压,永久弃井要求至少设置两道永久井屏障,必须治理环空带压问题.其中少数井采用多次挤水泥封堵效果较差,水泥浆在治理环空带压问题存在极大困难.新型环氧树脂具有穿透微间隙能力强、抗压强度高、韧性好等特点.采用阶梯式挤注环氧树脂的方式,在四川壳牌区块的多口井成功封堵环空气窜,治理环空带压问题,为四川壳牌区块弃井项目解决了关键问题,为以后治理环空带压和提高井筒长期完整性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固井 弃井 环空带压 阶梯式挤注 四川壳牌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节流器用新型打捞筒的研制与试验 被引量:7
15
作者 马胜吉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4-86,11,共3页
为了实现经济开采,增大采气量,需要采用专用工具取消节流器或更换节流嘴。基于对某油田中井下节流器用打捞工具存在打捞成功率低、连续油管操作不易控制、无冲洗循环通道的问题分析,文章设计了一种新型打捞工具,采用可退式打捞筒方案,6... 为了实现经济开采,增大采气量,需要采用专用工具取消节流器或更换节流嘴。基于对某油田中井下节流器用打捞工具存在打捞成功率低、连续油管操作不易控制、无冲洗循环通道的问题分析,文章设计了一种新型打捞工具,采用可退式打捞筒方案,6颗黄铜销钉进行连接,通过设计计算及打捞筒拉伸试验表明,该打捞工具设计方案可行,可较好地满足该油田连续油管的施工作业,提高打捞作业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节流器 打捞筒 结构设计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续作业对固井声波测井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世彬 徐峰 +2 位作者 乐尚文 黄云 聂世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57,共4页
针对固井质量优良的井因后续作业后出现套管环空带压的问题,提出采用固井质量综合评价、改进现有水泥浆体系、固井施工工艺和后续作业等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技术思路。具体包括:运用预应力固井技术,克服水泥浆(石)的体积收缩;使用适当的旋... 针对固井质量优良的井因后续作业后出现套管环空带压的问题,提出采用固井质量综合评价、改进现有水泥浆体系、固井施工工艺和后续作业等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技术思路。具体包括:运用预应力固井技术,克服水泥浆(石)的体积收缩;使用适当的旋转管柱和增大前置液的使用量来提高顶替效率;利用膨胀剂、纤维,稠化时间可调的柔性水泥浆体系来满足后续作业对固井质量的要求。试验表明,所采取的固井技术措施行之有效,能够保证固井质量,满足后续作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固井 套管 测井 后续作业 水泥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超高温碳酸盐岩储层的环保型固体酸体系研究
17
作者 王鼎立 汪全航 +5 位作者 石孝志 钱思蓓 张照阳 鲍晋 张阳 毛金成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96-302,共7页
现有酸液体系以液体盐酸为主剂,在存放、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设备成本高、安全风险大、酸岩反应速率快、高腐蚀、高污染的问题。基于一种无毒的有机酸酐得到一种耐高温且环保的固体自生酸SGA,其在180℃下的最高生酸浓度和生酸时间分别... 现有酸液体系以液体盐酸为主剂,在存放、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设备成本高、安全风险大、酸岩反应速率快、高腐蚀、高污染的问题。基于一种无毒的有机酸酐得到一种耐高温且环保的固体自生酸SGA,其在180℃下的最高生酸浓度和生酸时间分别为17.10%盐酸当量和120 min。通过添加其他助剂进行复配得到一种耐超高温固体自生酸体系,并系统研究其性能。优选的自生酸体系为30%固体酸+3%~5%缓蚀剂+0.5%铁离子稳定剂+0.5%助排剂+0.6%胶凝剂。180℃下,高压动态平均腐蚀速率仅为78.36 g/(m^(2)·h),远低于标准值[80 g/(m^(2)·h)];残酸表面张力较低且无生物毒性;酸岩反应速率为-1.49×10^(-4)mol/(s·cm^(2)),远远小于常规酸液体系的反应速率。该耐超高温固体自生酸具有生酸浓度高、耐高温、低腐蚀、缓速效果好的优点,适用于180℃以上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的酸化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 固体酸 碳酸盐岩 环保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岗地区储层微观鲕粒模型气水两相渗流可视化实验及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鄢友军 陈俊宇 +2 位作者 郭静姝 陈英 张清秀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4-66,123-124,共3页
为了研究气水两相渗流在鲕粒灰岩中形成封闭气和残余水的机理,选取以四川盆地龙岗地区储层铸体薄片为模板制作的激光刻蚀微观鲕粒模型,进行了气水两相驱替实验。实验过程用高清数码相机对气驱水和水驱气现象进行拍摄和记录。对实验现象... 为了研究气水两相渗流在鲕粒灰岩中形成封闭气和残余水的机理,选取以四川盆地龙岗地区储层铸体薄片为模板制作的激光刻蚀微观鲕粒模型,进行了气水两相驱替实验。实验过程用高清数码相机对气驱水和水驱气现象进行拍摄和记录。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鲕粒模型,水驱气时卡断、绕流是形成封闭气的主要原因,盲端和不连通的孔隙也会形成封闭气;在气驱水时,细长孔道、狭窄喉道处以及卡断都有可能形成残余水。这些现象及其机理分析对于以鲕粒灰岩为主的气藏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岗气田 储集层 鲕粒 两相渗流 封闭气 残余水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进现象模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杨兆中 李小刚 +1 位作者 蒋海 孙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5-88,共4页
指进现象广泛存在于油气开采的各种驱替过程中,其关键是水动力学的不稳定性,直接研究的难度大,常采用间接模拟的方法进行研究。回顾了油气开采及相关领域指进现象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元胞自动机及光滑质点流体动力... 指进现象广泛存在于油气开采的各种驱替过程中,其关键是水动力学的不稳定性,直接研究的难度大,常采用间接模拟的方法进行研究。回顾了油气开采及相关领域指进现象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元胞自动机及光滑质点流体动力学方法在指进数值模拟中的应用情况,并针对指进模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从物理模型性能改进、数学模型的无网格求解、复杂指进现象的元胞自动机模拟三个方面论述了指进现象模拟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进现象 物理模拟 数学模拟 元胞自动机 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南部古风化壳岩溶储层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21
20
作者 司马立强 黄丹 +3 位作者 韩世峰 冯春珍 焦雨佳 宁治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5,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南部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_(1-2)亚段白云岩储层由于风化岩溶作用形成了复杂的孔隙系统,孔隙结构的复杂性增强了储层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也增加了储层有效性评价的难度。通过钻井取心和录井资料标定常规测井曲线,...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南部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_(1-2)亚段白云岩储层由于风化岩溶作用形成了复杂的孔隙系统,孔隙结构的复杂性增强了储层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也增加了储层有效性评价的难度。通过钻井取心和录井资料标定常规测井曲线,结合压汞、铸体薄片、成像测井、核磁共振测井及试气资料,分别从影响储层孔隙结构的岩性、缝洞、物性、平面分布等方面对该层段进行了储层有效性综合评价,形成了一套适合该地区储层的测井有效性评价标准,并建立了具有不同孔隙结构储层的测井识别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岩性较纯的细粉晶云岩孔隙结构较好、缝洞配置良好、基质物性好,因而储层有效性好,产能相对较高;向东和东北倾斜的古地貌对储层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由西向东及由西南向东北方向的储层,其有效性逐渐变差,产能逐渐降低。所得到的储层有效性评价指标在相同岩溶机理形成的其他地区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只需根据具体储层特征和试气结果进行标定,适当调整标准即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靖边气田南部 碳酸盐岩 风化壳储集层 白云岩 孔隙结构 有效性评价 测井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