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羧甲基化、磷酸化薰衣草多糖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
1
作者 边鹏 杜刚 +3 位作者 柴雨阳 王俊龙 蔺永刚 时文盼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6-1294,共9页
采用氯乙酸法、磷酸钠法对薰衣草多糖(LAP)分别进行羧甲基化、磷酸化修饰,制备了羧甲基化薰衣草多糖(CM-LAP)、磷酸化薰衣草多糖(P-LAP)。采用GPC、SEM、XRD、NMR、FTIR、TGA对LAP、CM-LAP和P-LAP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物性。通过1,1-二苯... 采用氯乙酸法、磷酸钠法对薰衣草多糖(LAP)分别进行羧甲基化、磷酸化修饰,制备了羧甲基化薰衣草多糖(CM-LAP)、磷酸化薰衣草多糖(P-LAP)。采用GPC、SEM、XRD、NMR、FTIR、TGA对LAP、CM-LAP和P-LAP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物性。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实验,考察了LAP、CM-LAP和P-LAP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并探究了LAP、CM-LAP、P-LAP对H_(2)O_(2)诱导肝细胞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LAP相比,CM-LAP和P-LAP黏度降低,溶解度提高,表面形貌发生改变,热稳定性和500℃残炭率提高;相对分子质量、三螺旋结构和晶体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其组成中的6种主要单糖(岩藻糖、甘露糖、阿拉伯糖、木糖、半乳糖、葡萄糖)摩尔分数发生了改变。CM-LAP、P-LAP比LAP具有更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的最大半抑制质量浓度(IC_(50))分别为1.28和0.98和2.84 g/L;LAP、CM-LAP、P-LAP能够降低H_(2)O_(2)诱导损伤的肝细胞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力,MDA含量由6.768 nmol/mg pro(pro代表蛋白质,下同)分别降至4.029、3.517、3.772 nmol/mg pro,SOD活力由6.086 U/mg pro分别提高至6.991、7.474、7.192 U/mg pro,GSH-Px活力由7.019 U/mg pro分别提高至8.017、8.591、8.227 U/mg p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化 磷酸化 薰衣草多糖 理化性质 抗氧化活性 中药现代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菌素C产生菌的诱变育种及发酵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牛李杰 张婷 +1 位作者 党建宁 张宝新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10期57-61,共5页
以头孢菌素C产生菌顶头孢霉(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B-1822-S-04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线和丙二酸复合诱变,筛选得到了4株头孢菌素C高产菌株D-G-017、D-G-083、D-G-096和D-G^(-1)33,其中菌株D-G-096的效价高达6816 mg·L^(-1),较... 以头孢菌素C产生菌顶头孢霉(Cephalosporium acremonium)B-1822-S-04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线和丙二酸复合诱变,筛选得到了4株头孢菌素C高产菌株D-G-017、D-G-083、D-G-096和D-G^(-1)33,其中菌株D-G-096的效价高达6816 mg·L^(-1),较出发菌株提高了50.80%,且高产特性稳定;50 L发酵罐小试结果显示,菌株D-G-096的效价达到了29270 mg·L^(-1),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11.06%,可作为优良高产菌株保存使用。该实验筛选出的高产菌株及其在小试中的应用,可为后期工业化生产提供优质菌种资源,为发酵工艺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丙二酸 复合诱变 头孢菌素C 顶头孢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