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医院应对突发灾害事件药事管理策略 被引量:8
1
作者 张萃鳌 王利民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期131-133,共3页
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和"5.12"汶川地震灾害事故的处理实践,总结医院在处理突发灾害事件中药事应急管理方面的经验,探讨突发灾害事件医院药事应急管理策略。如果有较为完善的突发灾害事件药事应急管理体系和程序,在处理突发性... 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和"5.12"汶川地震灾害事故的处理实践,总结医院在处理突发灾害事件中药事应急管理方面的经验,探讨突发灾害事件医院药事应急管理策略。如果有较为完善的突发灾害事件药事应急管理体系和程序,在处理突发性灾害事件时,药师能及时地参与并针对事件的性质,协助一线医师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保障医疗救治效果。各级医疗机构应充分发挥药学专业人员在处理突发性灾害事件中的作用,建立科学的灾害事件应急救治体系,以保证应对突发事件的及时有效性,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重视救援应急队伍的日常演练,使灾害事故的应对和医疗救护更趋及时、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事管理 灾害事件 综合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重大传染病预检分诊体系的审视与完善 被引量:5
2
作者 姜淮芜 陈慧 +2 位作者 韩爱华 刘海燕 陈欣华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13期45-47,共3页
通过查阅国内外预检分诊文献,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实践,分析我国综合医院重大传染病预检分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建立的急诊预检分诊标准与体系,以我国出台的《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为指引,深入研究新型冠状病... 通过查阅国内外预检分诊文献,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实践,分析我国综合医院重大传染病预检分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建立的急诊预检分诊标准与体系,以我国出台的《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为指引,深入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中预检分诊的重点与难点。提出建立和完善以敏感的预检分诊标准、规范的预检分诊流程、高素质的预检分诊队伍、科学的质量控制指标,以及全过程的监督考核机制为核心的重大传染病预检分诊体系,对于提高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重大传染病 预检分诊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灾害救治中医院信息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及体会 被引量:2
3
作者 肖强 蒋涛 +1 位作者 赵燕 周萍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9-420,共2页
关键词 医院信息 统计工作 地震灾害 救治 抢救生命 医护人员 应急指挥 统计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的治疗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大勇 王永春 +6 位作者 邸云峰 胡波 胡腾 刘思泰 唐焕君 李德才 王庆旭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2225-2227,共3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的作用机制。方法:7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参附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参附组在常...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的作用机制。方法:7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参附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参附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前后进行心功能评价,并测定血浆脑钠肽(BNP)、超敏CRP(hs-CRP)、内皮舒张因子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两组均有患者行急诊PCI治疗。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心功能均有改善,BNP、hs-CRP和TNF-α等的血浆水平均有下降,NO水平升高。与治疗组相比,参附组的各项参数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左心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血浆脑钠肽 超敏C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超声吸附碎石术对感染性肾结石患者炎症介质及应激激素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卢东 蒋小雷 +2 位作者 吴明辉 吴运军 袁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680-682,共3页
目的:探究经皮肾镜超声吸附碎石术对感染性肾结石患者炎症介质及应激激素的影响状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进行治疗的62例感染性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经皮肾镜超声吸附碎石术对感染性肾结石患者炎症介质及应激激素的影响状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进行治疗的62例感染性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31例和观察组(经皮肾镜超声吸附碎石术组)31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2h、24h及48h的炎症介质及应激激素血清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症介质及应激激素血清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2h、24h及48h观察组的血清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但是两组治疗后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结论:经皮肾镜超声吸附碎石术治疗的感染性肾结石患者其炎症介质及应激激素表达水平相对较低,说明其对于机体造成的损伤及不良应激控制相对更好,临床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肾结石 经皮肾镜超声吸附碎石术 炎症介质 应激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近端锚定区不足腔内治疗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许果 黄连军 +2 位作者 黄小勇 王继相 佘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49-852,共4页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时近端锚定区不足的3种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近端锚定区不足15mm的处理方法,其中覆盖左锁骨下动脉(LSA)15例(A组),工JSA烟囱支架植...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时近端锚定区不足的3种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近端锚定区不足15mm的处理方法,其中覆盖左锁骨下动脉(LSA)15例(A组),工JSA烟囱支架植入14例(B组),头臂动脉转流7例(C组)。结果TEVAR术均获成功。IA型内漏3例,Ⅳ型内漏1例,内漏发生率11.11%。双上肢平均收缩压差在A组为(41.68±17.52)mmHg,与B组(15.61±8.83)mmHg和C组(11.54±10.07)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围手术期死亡、脑梗死、截瘫、严重左上肢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12个月,CTA复查显示主动脉覆膜支架及烟囱支架无移位,人工血管及烟囱支架均通畅,原少量内漏消失,无新发内漏。结论对近端锚定区不足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施行TEVAR术时可通过覆盖LSA、植入LSA烟囱支架和头臂动脉转流技术,安全有效地拓展近端锚定区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腔内修复术 近端锚定区 锁骨下动脉 烟囱技术 动脉旁路术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钠肽在慢性心力衰竭中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德才 蒋涛 +9 位作者 王庆旭 黄明礼 刘思泰 吴逢春 简讯 陈鸿 舒艳 李文远 谭瑛 唐焕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 :研究脑钠肽 (BNP)在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治疗疗效评价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 10 2例CHF患者 (CHF组 )和同期住院以呼吸困难为主诉并排除心脏疾病的患者 3 0例 (对照组 )的血液... 目的 :研究脑钠肽 (BNP)在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治疗疗效评价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 10 2例CHF患者 (CHF组 )和同期住院以呼吸困难为主诉并排除心脏疾病的患者 3 0例 (对照组 )的血液BNP浓度 ,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 ,CHF组 3 1例患者随机做核素心血池显像 ,测定安静状态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 :CHF组的血液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良好正相关 ,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呈良好负相关。核素心血池显像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血液BNP浓度的关系与彩色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血液BNP浓度关系呈一致性。CHF患者经治疗后 ,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改善 ,血液BNP明显下降 (P <0 0 0 1)。血液BNP浓度≥ 10 72 0 pg/ml或BNP浓度呈进行性升高患者近期病死率高。结论 :BNP的检测有利于CHF患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疗效评价 ,因此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钠肽 慢性心力衰竭 诊断 病情评估 疗效评价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温石棉与其4种代用品致V79细胞肿瘤蛋白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曾娅莉 王洪州 +2 位作者 董发勤 王利民 邓建军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3-808,共6页
将中国仓鼠肺细胞(Chinese Hamster Lung Cell,V79细胞)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温石棉及代用品粉体悬液中48 h后,MTT检测细胞存活率;免疫组化法检测V79细胞中Survivin、Cap43、Bcl-2、p16和p53肿瘤相关蛋白的分布及表达,分析我国两大主产... 将中国仓鼠肺细胞(Chinese Hamster Lung Cell,V79细胞)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温石棉及代用品粉体悬液中48 h后,MTT检测细胞存活率;免疫组化法检测V79细胞中Survivin、Cap43、Bcl-2、p16和p53肿瘤相关蛋白的分布及表达,分析我国两大主产区的温石棉及4种主要人工代用品对V7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与肿瘤相关蛋白谱的影响,以探讨我国温石棉及人工代用品是否是导致肿瘤的高危因素之一。结果表明:①在6种粉体中,四川新康及陕西陕南温石棉对细胞生长抑制最强,岩棉纤维粉体对细胞生长抑制最弱。各粉体对V79细胞的存活率影响不同,随着暴露粉体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存活率降低,呈现剂量效应关系。②各染毒组细胞的癌基因Survivin、Cap43、Bcl-2表达的蛋白上调,抑癌基因p16和p53表达的蛋白下调,以胞浆阳性为主。综合以上结果,发现我国不同地区温石棉及其代用品均不同程度抑制V79细胞生长,上调肿瘤相关蛋白Survivin、Cap43及Bcl-2,下调p16和p53,从而诱导癌症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石棉 代用品 肿瘤基因 V79细胞 肿瘤蛋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垂体腺瘤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基因差异表达谱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铃铛 霍钢 +3 位作者 肖文峰 杜安东 吴留洋 车朋余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28-430,共3页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研究侵袭性垂体腺瘤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基因差异表达谱。方法应用Illumina人全基因组基因表达芯片检测6例侵袭性垂体腺瘤以及6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并选择其中差异表达的两个基因进行逆转录一聚合酶...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研究侵袭性垂体腺瘤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基因差异表达谱。方法应用Illumina人全基因组基因表达芯片检测6例侵袭性垂体腺瘤以及6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并选择其中差异表达的两个基因进行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验证。结果基因芯片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53条,包括63条上调表达基因和90条下调表达基因,其中部分差异表达基因是细胞粘附、癌基因、信号传导等的相关基因。对上调基因CDH12(N-cadherin 2)和下调基因KLF4(Kruppel-likefactor4)行RT-PCR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相符。结论侵袭性垂体腺瘤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基因表达谱存在差异,其中差异表达基因SERPINE1(serpin peptidase inhibitor,clade E,member1)与KLF4可能通过作用于细胞生理过程在垂体腺瘤的侵袭性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基因芯片 基因表达 谱侵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聪耳合剂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钟渠 郑桃晓 +2 位作者 冯志荣 邹文蓉 阳春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8期1752-1753,共2页
目的:评价聪耳合剂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聪耳合剂和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3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9.38%,P<0.05。临床观察中未发现该制剂明... 目的:评价聪耳合剂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聪耳合剂和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3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9.38%,P<0.05。临床观察中未发现该制剂明显毒副反应和不良反应。结论聪耳合剂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聪耳合剂 感音神经性耳聋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留洋 霍钢 +2 位作者 杜安东 肖文峰 张铃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52-755,共4页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存在表达差异的miRNA,预测其靶基因。方法收集侵袭性、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样本各6例,利用miRNA芯片对其进行实验分析,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其结果。结果部分miRNA在侵袭性垂...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存在表达差异的miRNA,预测其靶基因。方法收集侵袭性、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样本各6例,利用miRNA芯片对其进行实验分析,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其结果。结果部分miRNA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表达异常,其中显著上调的为hsa-miR-27b,hsa-miR-103,hsa-miR-30d,hsa-miR-23a,hsa-miR-92b和hsa-miR-126*。显著下调的为hsa-miR-34b,hsa-miR-1258,hsa-miR-634,hsa-miR-99a,hsa-miR-885-5p,hsa-miR-1246,hsa-miR-499b,hsa-miR-22,hsa-miR-21和hsa-miR-138-1*。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部分miRNAs存在表达差异,这可能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MIRNA 荧光定量PCR 侵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中培养护士发散性思维的实践 被引量:22
12
作者 勾忠杰 李金林 +1 位作者 贺钰 黄春蓉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9期14-16,共3页
目的在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中培养护士的发散性思维,以提高其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方法在对178名护士进行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时,改变传统的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模式,采用提问与讨论相结合的启发式培训、互换角色的体验式培训及情境模拟... 目的在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中培养护士的发散性思维,以提高其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方法在对178名护士进行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时,改变传统的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模式,采用提问与讨论相结合的启发式培训、互换角色的体验式培训及情境模拟的刺激式培训。结果培训后护士的护理操作技能得分、住院患者对护理操作的满意度较2009年有较大提高(均P〈0.01);95.0%-100%的护士认为有利于全面掌握知识,提高病情评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培训效率。结论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中注重培养发散性思维,有利于护士全面掌握护理操作技能,提高护士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发散性思维 护理操作技能 培训 互换角色 情境模拟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对裸鼠皮下胶质瘤VEGF、PCNA表达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肖文峰 李俊 +2 位作者 霍钢 翟安林 郑履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16-421,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对裸鼠皮下人胶质瘤模型作用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的表... 目的通过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对裸鼠皮下人胶质瘤模型作用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的表达和细胞的凋亡,探讨HIFU治疗后对交界区及照射区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18只裸鼠左右背部皮下胶质瘤模型,用频率9.7MHz,焦距4.5mm,声强2500W/cm2的HIFU连续照射20s。按照射后动物处死时间随机分为7d组,14d组,30d组,每组各6只裸鼠即12个皮下胶质瘤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IFU作用后第7d、14d、30d照射区、交界区、正常区VEGF、PCNA蛋白的表达;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d T-mediated d 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照射区、交界区、正常区的凋亡细胞。结果免疫组化观察到,各时刻点交界区及正常区均有VEGF及PCNA表达并检测到凋亡染色阳性的细胞,照射区均无PCNA蛋白的表达及未检测到凋亡细胞。第7d时交界区VEGF阳性细胞百分数(23.79%±3.11%)低于正常区(46.16%±2.43%)(F=110.03,P<0.05);照射区VEGF阳性细胞百分数(10.94%±3.95%)低于正常区(46.16%±2.43%)(F=272.80,P<0.05)。第14d时交界区VEGF阳性细胞百分数(17.17%±2.89%)低于正常区(43.47%±3.77%)(F=152.05,P<0.05);第30d时交界区VEGF阳性细胞百分数(9.27%±2.08%)低于正常区(44.58%±3.34%)(F=274.1,P<0.05 2)。交界区的PCNA标记指数(PCNA labeling index,PCNA LI)(33.04%±4.31%)在第7d时低于正常区(65.15%±3.85%),(F=242.46,P<0.05);在14d时为(21.05%±1.96%)低于正常区(62.99%±3.34%)(F=413.52,P<0.05);在30d时为(6.36%±0.51%)低于正常区(62.07%±18.07%)(F=729.59,P<0.05)。第7d时交界区的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26.10%±4.54%)高于正常区(1.43%±0.35%)(F=216.22,P<0.05)。14d时交界区的凋亡指数AI(65.70%±1.14%)高于正常区(1.82%±0.31%)(F=1448.64,P<0.05);30d时交界区的凋亡指数AI(82.02%±3.98%)高于正常区(2.52%±0.29%)(F=2244.33,P<0.05)。结论在本实验设定参数及声学剂量情况下,HIFU除了对照射区组织产生直接的杀灭作用外,还能抑制交界区的细胞增殖以及诱发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胶质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敷药治疗面瘫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钟渠 周贤刚 +1 位作者 郑桃晓 罗洪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9期1898-1899,共2页
目的:评价针刺联合敷药治疗面瘫的有效性。方法:6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针刺联合敷药和针刺治疗,治疗40 d后观察疗效。结果:意向性分析(ITT)和方案数据分析(PP)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100.0%和86.67%/88.8... 目的:评价针刺联合敷药治疗面瘫的有效性。方法:6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针刺联合敷药和针刺治疗,治疗40 d后观察疗效。结果:意向性分析(ITT)和方案数据分析(PP)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100.0%和86.67%/88.89%,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ITT分析与PP分析结果一致。结论:针刺联合敷药治疗面瘫明显优于针刺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针刺 敷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诱导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lbindin-D28K和calpain基因的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娅莉 黄文芳 +3 位作者 刘华 杨永长 邓建军 刘俭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7-280,共4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诱导K562细胞凋亡时细胞内Ca2+浓度、Ca2+调节蛋白(Calbindin-D28K,D28K)和Ca2+激活蛋白(calpain)基因变化,以探讨K562细胞凋亡机制。方法:常规培养细胞24 h,20μmol/L辛伐他汀处理K562细胞48 h;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诱导K562细胞凋亡时细胞内Ca2+浓度、Ca2+调节蛋白(Calbindin-D28K,D28K)和Ca2+激活蛋白(calpain)基因变化,以探讨K562细胞凋亡机制。方法:常规培养细胞24 h,20μmol/L辛伐他汀处理K562细胞48 h;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Ca2+浓度,PCR技术检测D28K和calpain基因。结果:20μmol/L辛伐他汀作用K562细胞24、48、72 h凋亡率改变分别为(6.10±0.35)%、(14.15±0.42)%、(30.70±0.65)%,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凋亡率增加;辛伐他汀作用K562细胞12、24、48、72 h,游离钙荧光强度变化为52.93±2.85、19.63±1.56、13.81±1.05、7.84±0.98,各处理组荧光强度与对照组相比升高(P<0.05);与相同时间对照组比较,calpain和D28K基因分别在辛伐他汀作用K562细胞24 h和48 h后上调(P<0.05)。结论:辛伐他汀诱导K562细胞凋亡时细胞内Ca2+浓度显著升高,细胞内Ca2+浓度调节蛋白D28K和calpain基因上调,这些改变可能是辛伐他汀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D28K 细胞内钙离子 钙离子激活蛋白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乐专业学生嗓音疾病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革 钟渠 郑桃晓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分析声乐专业学生嗓音疾病发病情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分别调查502名声乐专业学生(观察组)和200名非声乐专业学生(对照组)嗓音疾病患病率、病种构成、性别与年龄分布等,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声乐专业学生嗓音疾病患病率(... 目的分析声乐专业学生嗓音疾病发病情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分别调查502名声乐专业学生(观察组)和200名非声乐专业学生(对照组)嗓音疾病患病率、病种构成、性别与年龄分布等,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声乐专业学生嗓音疾病患病率(28.49%,143/502)高于非声乐专业学生(20.50%,41/200)(P<0.05),声乐专业学生中嗓音疾病以慢性喉炎为主(59.44%),其次是急性喉炎(34.27%);而非声乐专业学生主要是急性喉炎(56.10%),其次是慢性喉炎(39.02%);声乐专业学生中女生和18~22岁年龄段学生患病率分别高于同组男生和23~30岁年龄段学生及非声乐专业学生。结论声乐专业学生嗓音疾病患病率较非声乐专业学生高,且以年龄偏小者以及女生多见,正确指导发声训练提高呼吸功能对其防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专业学生 嗓音疾病 发病情况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血塞通在两种溶媒中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英 邹光伟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1期1520-1521,共2页
目的研究注射用血塞通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混合液放置时间与药物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室温(25℃)下将注射用血塞通400 mg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配伍后,放置0,1.0,2.0,3.0,4.0 h,考察配伍液的性... 目的研究注射用血塞通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混合液放置时间与药物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室温(25℃)下将注射用血塞通400 mg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配伍后,放置0,1.0,2.0,3.0,4.0 h,考察配伍液的性状、pH、不溶性微粒及吸光度变化。结果注射用血塞通与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性状、pH无明显变化,吸光度、不溶性微粒均存在不同程度变化。结论室温(25℃)下注射用血塞通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应在2 h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 注射用 5%葡萄糖注射液 0.9%氯化钠注射液 配伍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袁淼 翟安林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339-340,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双侧侧脑室钻孔外引流术伴腰池脑脊液外引流治疗,实验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双侧侧脑室钻孔外引流术伴腰池脑脊液外引流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亚低温治疗;观察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及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1.术后3个月随访,实验组患者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实验组术后严重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余2组患者比较无差异。结论双侧侧脑室外引流伴腰池脑脊液外引流联合亚低温是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钻孔外引流 腰池脑脊液外引流 亚低温 丘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美拉唑治疗儿童胃食管反流并发哮喘19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庞军 陈文燕 贾玲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8期1015-1017,共3页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药改善儿童胃食管反流并发的哮喘症状的作用。方法 38例胃食管反流并发哮喘儿童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9例。两组均给予短效哮喘药物控制症状,再分别用奥美拉唑20mg·d-1和安慰药治疗。结果奥美拉唑对食道酸抑...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药改善儿童胃食管反流并发的哮喘症状的作用。方法 38例胃食管反流并发哮喘儿童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9例。两组均给予短效哮喘药物控制症状,再分别用奥美拉唑20mg·d-1和安慰药治疗。结果奥美拉唑对食道酸抑制作用明显(反流指数<5.0)。奥美拉唑和安慰药对症状指数均有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奥美拉唑1.28(95%CI为-0.1~2.65),安慰药1.28(95%CI为-0.72~3.27)];对生活质量均有改善[奥美拉唑为0.62(95%CI为0.29~0.95),安慰药0.50(95%CI为0.29~0.70)],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的肺功能和短效支气管扩张药物使用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奥美拉唑对儿童胃食管反流伴发的哮喘症状无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哮喘 胃食管反流/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泛素化酶3在肝癌细胞增殖、上皮间质转化、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勤 李婷婷 +1 位作者 简长春 雍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699-2703,共5页
目的探讨去泛素化酶3(deubiquitinating enzyme 3,Dub3)在肝癌细胞增殖、上皮间质转化、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以及相关机制。方法设计合成Dub3的干扰序列和对照序列,转染HepG2细胞分别作为siRNA-Control组和siRNA-Dub3组,不进行转染的细... 目的探讨去泛素化酶3(deubiquitinating enzyme 3,Dub3)在肝癌细胞增殖、上皮间质转化、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以及相关机制。方法设计合成Dub3的干扰序列和对照序列,转染HepG2细胞分别作为siRNA-Control组和siRNA-Dub3组,不进行转染的细胞作为Blank组。蛋白质免疫印迹(WB)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Dub3的表达;MTT试验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中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表达;WB检测E-cadherin、claudin-1、N-cadherin、vimentin、MMP2、MMP9、snail、slug和twist的表达;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结果与Blank组和siRNA-Control组相比较,siRNA-Dub3组细胞中Dub3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降低(P<0.05)。与Blank组和siRNA-Control组相比较,siRNA-Dub3组细胞在培养48和72 h时的OD值降低;E-cadherin荧光强度升高,N-cadherin荧光强度降低;E-cadherin和claudin-1表达上升,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降低;MMP2和MMP9的表达降低;迁移和侵袭的细胞数量降低;snail、slug和twist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Dub3沉默可以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上皮间质转化、迁移和侵袭,可能与下调snail、slug和twist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泛素化酶3 肝癌细胞 小干扰RNA 增殖 上皮间质转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