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无症状脑梗死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一项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秋伶 唐文武 +4 位作者 余艺雯 邓欢 杨小华 陈晓霞 季一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3232-3239,共8页
背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具有较高无症状脑梗死(SBI)发病率,且是症状性脑梗死和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前阶段。因此非常有必要探讨MHD患者SBI风险,以早期识别并减少不良预后。目的探讨MHD患者发生SBI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评价其效... 背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具有较高无症状脑梗死(SBI)发病率,且是症状性脑梗死和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前阶段。因此非常有必要探讨MHD患者SBI风险,以早期识别并减少不良预后。目的探讨MHD患者发生SBI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评价其效能。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2年10月4个中心(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广元市中心医院、遂宁市中心医院、蓬安县人民医院)的486例MHD患者。以MHD患者是否发生SBI为结局事件,分为SBI组(n=102)和非SBI组(n=384),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建模集(n=340)和验证集(n=146)。通过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预测变量,构建MHD患者发生SBI的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建模集70例(20.6%)MHD患者发生SBI,验证集32例(21.9%)患者发生SBI。LASSO回归结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27,95%CI=1.005~1.050)、饮酒史(OR=4.487,95%CI=2.075~9.706)、BMI(OR=1.082,95%CI=1.011~1.156)、睡眠时间<5 h/d或>9 h/d(OR=6.286,95%CI=3.560~11.282)、慢性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乙肝)(OR=1.873,95%CI=1.067~3.347)、血清乳酸水平(OR=1.452,95%CI=1.152~1.897)、尿素清除率(URR)(OR=0.922,95%CI=0.875~0.970)和抗血小板药用药史(OR=0.149,95%CI=0.030~0.490)是MHD患者发生SB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构建包含上述8个影响因素的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该预测模型在建模集和验证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6(95%CI=0.759~0.873)和0.808(95%CI=0.723~0.893),校准曲线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DCA曲线提示该模型可使患者获得最大临床收益。结论基于年龄、饮酒史、BMI、睡眠不足或睡眠过长、慢性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乙肝)、血清乳酸水平、URR和抗血小板药用药史建立的MHD患者发生SBI风险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实用性,有望对MHD患者发生SBI风险进行准确、个性化的评估并实施早期干预以降低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脑梗死 维持性血液透析 预测模型 多中心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CDCA5)在人类肿瘤中致癌作用的泛癌分析
2
作者 陈铭 丁勇 高振国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08,共11页
CDCA5高表达已被发现在多种肿瘤中具有致癌作用.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CDCA5在泛癌中的表达特征,通过TCGA和GTEX数据库获得CDCA5在肿瘤样本和癌旁样本中的表达情况,从基因表达、生存分析、基因变异和免疫浸润等方面探讨了CDCA5在不同... CDCA5高表达已被发现在多种肿瘤中具有致癌作用.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CDCA5在泛癌中的表达特征,通过TCGA和GTEX数据库获得CDCA5在肿瘤样本和癌旁样本中的表达情况,从基因表达、生存分析、基因变异和免疫浸润等方面探讨了CDCA5在不同肿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通过GSCA(Gene Set Cancer Analysis)分析CDCA5表达与药物IC_(50)(半数抑制浓度)的关系并用免疫组化验证了该基因;通过STRING和GEPIA2数据库获取与CDCA5相关的基因并进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富集分析.结果表明:CDCA5在大多数肿瘤中高表达,且与部分肿瘤患者的预后存在明显的相关性.CDCA5表达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TIICs)显著相关并且TIICs标记物表现出不同的免疫浸润模式.拷贝数变异(CNV)与CDCA5的表达呈正相关,甲基化与CDCA5的表达呈负相关.IC_(50)数据显示多种药物可显著抑制CDCA5的表达.免疫组化实验证实了CDCA5在肝恶性肿瘤和结肠恶性肿瘤中具有促癌作用,可作为肿瘤治疗的生物标志物,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 泛癌分析 免疫浸润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介入后假性动脉瘤: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3
作者 冯志鹏 胡鸿 +3 位作者 魏欣 钟立明 廖运国 蒲嘉骐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39-641,共3页
随着肝胆疾病腹腔镜手术和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医源性肝动脉假性动脉瘤(hepaticartery pseudoaneurysm,HAP)发病率有所上升。HAP破裂大出血可致严重并发症,而内科治疗HAP效果欠佳,外科手术风险高、创伤大。肝动脉栓塞(hepatic arteriale... 随着肝胆疾病腹腔镜手术和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医源性肝动脉假性动脉瘤(hepaticartery pseudoaneurysm,HAP)发病率有所上升。HAP破裂大出血可致严重并发症,而内科治疗HAP效果欠佳,外科手术风险高、创伤大。肝动脉栓塞(hepatic arterialembolization,HAE)治疗HAP具有一定优势[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 动脉瘤 假性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BERSORT反卷积算法研究狼疮肾炎的免疫浸润机制及潜在靶向中药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袁心柱 李玲琴 +5 位作者 杜欢 林昌伟 王彦江 李波良 王宝福 谢席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21-2129,I0006,共10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狼疮肾炎(LN)的免疫浸润机制,并挖掘潜在的靶向中药,为LN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LN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集,使用R软件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筛选,并对这些DEGs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应...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狼疮肾炎(LN)的免疫浸润机制,并挖掘潜在的靶向中药,为LN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LN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集,使用R软件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筛选,并对这些DEGs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应用STRING数据库对DEGs进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利用Cytoscape筛选关键基因,Nephroseq数据库验证DEGs表达,通过CIBERSORT反卷积法计算22种免疫细胞在LN中的浸润情况及相关性,最后通过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对显著富集的免疫相关生物学过程及关键核心基因靶向中药进行预测。结果:共筛选出LN相关DEGs367个,其中253个上调,114个下调。GO主要富集于对病毒的反应、对病毒的防御反应、病毒生命周期的调控、病毒过程的调节等;KEGG主要富集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COVID-19、甲型流感、补体和凝血级联、百日咳等。筛选出IFIT3、OAS2、MX1、OAS1、RSAD2、XAF1、ISG15、IFIT1、ITGAM和PTPRC 10个关键基因。CIBERSORT反卷积法对应LN免疫浸润显示:单核细胞和初始B细胞高表达,而记忆B细胞、初始CD4^(+)T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和未活化自然杀伤细胞低表达。免疫细胞相关性分析显示:初始B细胞和浆细胞呈正相关,未活化的自然杀伤细胞和未活化的树突状细胞呈正相关,单核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呈负相关,未活化的CD4^(+)记忆T细胞和单核细胞呈负相关。Coremine Medical预测发现丹参、三七、黄芩、人参、蜂蜜、猴菇、牡丹等与LN免疫关系最为密切。结论:LN的发生与发展是多基因多通路共同参与的结果,单核细胞、记忆B细胞、初始CD4^(+)T细胞和初始B细胞与LN的关系最密切,预测到丹参、三七、黄芩、人参、蜂蜜、猴菇、牡丹等可能为潜在治疗LN的靶向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GEO数据库 生物信息学 免疫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会性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储备的短期影响:基于GRADE证据分级系统的随机对照试验荟萃分析
5
作者 赵丽 杨春艳 +1 位作者 左漫云 杨红梅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42-1148,共7页
背景机会性输卵管切除术(OS)可以作为卵巢癌(OC)的一级预防手段,但由于卵巢与输卵管拥有同源血供系统,OS可能会引起卵巢功能的损害,从而增加卵巢老化和更年期提前的风险。目的基于GRADE证据分级系统,评价OS对卵巢储备的短期影响。方法于... 背景机会性输卵管切除术(OS)可以作为卵巢癌(OC)的一级预防手段,但由于卵巢与输卵管拥有同源血供系统,OS可能会引起卵巢功能的损害,从而增加卵巢老化和更年期提前的风险。目的基于GRADE证据分级系统,评价OS对卵巢储备的短期影响。方法于2022年9月,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获取评估OS对卵巢储备短期影响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09-10。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使用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Stata 17.0软件用于数据处理与荟萃分析,GRADEpro 3.2软件用于评估荟萃分析结果的证据质量。结果共纳入9项随机对照试验(RCT),包含482例患者,其中OS组238例、non-OS组244例。Jadad风险评估量表结果显示所纳入的RCT均为高质量文献。荟萃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non-OS组,OS组抗苗勒氏激素(AMH)(WMD=-0.07,95%CI=-0.28~0.13,P=0.13)、卵泡刺激素(FSH)(WMD=-0.03,95%CI=-1.65~1.59,P=0.24)、黄体生成素(LH)(WMD=-0.39,95%CI=-1.62~0.83,P=0.08)、雌二醇(E2)(WMD=3.08,95%CI=-4.26~10.43,P=0.35)手术前后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RADEpro软件对荟萃分析的结果显示,AMH的研究为高质量证据,FSH的研究为中等质量证据,E2和LH的研究为低质量证据。结论在短期内因良性疾病接受OS的未绝经女性的卵巢储备功能指标与未接受OS的女性无明显差异。已完成生育的绝经前女性通过OS来预防OC是合理的,但是这个结论仍有待于更长随访时间、设计更严谨且样本量更大的RCT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切除术 机会性输卵管切除术 卵巢肿瘤 卵巢储备功能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达拉非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男性下尿路症状合并勃起功能障碍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金泽 彭磊 +4 位作者 李云祥 韦堂墙 熊蔚 牛超 张宗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813-1819,共7页
背景坦索罗辛与他达拉非(TAD)已广泛用于治疗下尿路症状(LUTS)和勃起功能障碍(ED),但联合方案治疗男性LUTS合并ED的疗效与安全性仍存在争议。目的系统评价TAD联合坦索罗辛与TAD单药治疗男性LUTS合并E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 背景坦索罗辛与他达拉非(TAD)已广泛用于治疗下尿路症状(LUTS)和勃起功能障碍(ED),但联合方案治疗男性LUTS合并ED的疗效与安全性仍存在争议。目的系统评价TAD联合坦索罗辛与TAD单药治疗男性LUTS合并E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及维普网,查找关于TAD联合坦索罗辛与TAD单药治疗男性LUTS合并ED疗效比较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02-29。提取第一作者姓名、发表年份、国家、研究类型、样本量、研究对象的年龄及体质指数、干预措施、药物剂量、随访时间、结局指标〔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总评分、IPSS储尿期症状评分、IPSS排尿期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以及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头痛、肌痛、背痛、眩晕、鼻咽炎、射精功能障碍发生率)、因发生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率〕等信息,并采用RevMan 5.3.0软件对数据进行评估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篇文献(均为高质量文献),共包括776例患者,其中联合治疗组394例,TAD组38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在降低IPSS总评分〔MD=-2.67,95%CI(-3.82,-1.50),P<0.001〕、IPSS储尿期症状评分〔MD=-0.55,95%CI(-0.85,-0.26),P=0.0002〕、IPSS排尿期症状评分〔MD=-0.97,95%CI(-1.43,-0.51),P<0.001〕、生活质量评分〔MD=-0.37,95%CI(-0.51,-0.23),P<0.001〕,改善最大尿流率方面〔MD=1.45,95%CI(0.90,1.99),P<0.00001〕优于TAD组。两组残余尿量〔MD=-4.22,95%CI(-12.82,4.39),P=0.34〕、IIEF-5评分〔MD=0.44,95%CI(-0.23,1.11),P=0.19〕、总不良反应发生率〔OR=1.43,95%CI(0.98,2.08),P=0.06〕、头痛发生率〔OR=1.34,95%CI(0.66,2.72),P=0.42〕、肌痛发生率〔OR=1.56,95%CI(0.64,3.82),P=0.33〕、背痛发生率〔OR=1.45,95%CI(0.40,5.22),P=0.57〕、眩晕发生率〔OR=1.14,95%CI(0.27,4.76),P=0.86〕、鼻咽炎发生率〔OR=0.47,95%CI(0.10,2.21),P=0.34〕、射精功能障碍发生率〔OR=3.81,95%CI(0.44,32.97),P=0.22〕、因发生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率〔OR=1.44,95%CI(0.88,2.35),P=0.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TAD单药相比,TAD联合坦索罗辛在改善患者LUTS方面的疗效更明显,但两者在改善ED和安全性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对于同时存在LUTS合并ED的男性患者,可推荐使用TAD联合坦索罗辛方案。受纳入研究数量的限制,需要进一步的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这些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尿路症状 勃起功能障碍 他达拉非 坦索罗辛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中门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引导方法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漆琳 胡鸿 +1 位作者 钟立明 魏欣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11-1115,共5页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实施难点在于通过肝静脉成功穿刺门静脉。为了更好地显示门静脉及其分支,确定适当的穿刺点,减少穿刺次数,目前已报道多种提高术中门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如影像融合技术、二氧化碳楔入肝静脉造影、超声引...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实施难点在于通过肝静脉成功穿刺门静脉。为了更好地显示门静脉及其分支,确定适当的穿刺点,减少穿刺次数,目前已报道多种提高术中门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如影像融合技术、二氧化碳楔入肝静脉造影、超声引导等。该文将对这些提高TIPS术中门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导引方法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穿刺成功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关键基因和免疫浸润机制及靶向中药预测 被引量:1
8
作者 袁心柱 李玲琴 +5 位作者 杜欢 林昌伟 袁祖君 王彦江 王宝福 谢席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592-3604,共13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的关键基因,分析其可能的免疫浸润机制,并挖掘潜在的靶向中药,为pSS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pSS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集,使用R软件进行...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的关键基因,分析其可能的免疫浸润机制,并挖掘潜在的靶向中药,为pSS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pSS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集,使用R软件进行差异基因的筛选,并对这些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及基因通路富集(KEGG)富集分析。应用STRING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利用Cytoscape筛选核心基因,应用ELISA方法对关键基因表达进行验证。通过CIBERSORT反卷积法计算22种免疫细胞在pSS中的相对表达情况。最后通过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对靶向pSS关键基因的中药进行预测。结果筛选出pSS差异基因共计232个,其中上调207个,下调25个。GO主要富集于:白细胞介导的免疫、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白细胞-细胞粘附等;KEGG通路主要富集于:造血细胞谱系、原发免疫缺陷、产生IgA的肠道免疫网络、吞噬体、利什曼病等。筛选出:PTPRC、CD19、LCP2、CCR5、CD69等10余个关键基因,实验验证核心基因表达与芯片数据的表达趋势一致。免疫浸润结果显示:记忆B细胞、活化的CD4+记忆T细胞、初始CD4 T细胞在pSS中表达显著上调。免疫细胞相关性分析显示:单核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呈中度正相关(r=0.63),M1型巨噬细胞和初始B细胞呈中度正相关(r=0.52),而浆细胞和活化的CD4+记忆性T细胞呈高度负相关(r=0.75)。通过COREMINE Medical预测发现,人参、三七、雷公藤、地榆、厚朴、马钱子等可能靶向治疗pSS。结论pSS的发生与发展是多基因多通路共同参与的结果,记忆B细胞、活化的CD4+记忆T细胞、初始CD4 T细胞可能促进了pSS的发展。人参、三七、雷公藤、地榆、厚朴、马钱子等可能为潜在治疗pSS的靶向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GEO数据库 生物信息学 免疫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评分模型对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生存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刘钰懿 慕之勇 +10 位作者 胡辂 王军 熊伟 胡鸿 刘爱民 安选 许愈强 余灏东 王金能 文良志 陈东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0-598,共9页
目的探讨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联合血清钠离子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Na)评分、慢性肝衰竭联盟-急性失代偿(CLIF-C AD)评分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后生存Freiburg指数(FIPS)评分对肝硬化患者生存的预... 目的探讨Child-Pugh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联合血清钠离子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Na)评分、慢性肝衰竭联盟-急性失代偿(CLIF-C AD)评分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后生存Freiburg指数(FIPS)评分对肝硬化患者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2月我国西南地区多家医院行TIPS治疗的447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生存组306例,死亡组62例。计算五种评分模型分值,并基于五种评分模型分别对患者进行生存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χ^(2)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各评分模型对TIPS患者预后的影响;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评分水平的患者死亡风险的差异,并采用Log-rank检验。各模型预测能力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不同时间点C指数及决策曲线进行评估。结果生存组患者年龄(Z=2.884)低于死亡组,Alb(t=3.577)、Na^(+)(Z=-3.756)均高于死亡组,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比例(χ^(2)=22.674)、AST(Z=2.141)、PT(Z=2.486)、INR(Z=2.429)、TBil(Z=3.754)、腹水严重程度(χ^(2)=14.186)及五种模型评分均低于死亡组(P值均<0.05)。生存分析显示,各评分模型均能有效对TIPS患者预后进行风险分层。对各评分模型不同时间点C指数比较发现,Child-Pugh评分对术后生存预测能力较高,其次为MELD-Na评分、MELD评分和CLIF-C AD评分,而FIPS评分预测能力相对较差,此外,随时间延长,各评分预测效能均减弱。Child-Pugh评分术后1年生存率的预测效能最大(AUC=0.832),MELD-Na评分术后3年生存率的预测效能最大(AUC=0.726),而FIPS评分术后在1年和3年生存预测能力比较中均较差。结论五种评分模型均可作为肝硬化TIPS术后患者生存的预测方法,且都可为肝硬化TIPS患者提供有效的预后风险分层。在短期预测上Child-Pugh评分生存预测能力更好,长期预测上MELD-Na评分生存预测能力更好,而FIPS评分预测能力均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与儿童视网膜血流灌注面积差异对比及其与眼轴长度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陶杰 王敏 +6 位作者 朱秀影 罗玥 谢娟 李琴 游银银 陈琦 邹云春 《眼科新进展》 2025年第6期463-467,共5页
目的通过扫频光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比较成人与儿童在不同视网膜血管网分层下的血流灌注面积,探讨视网膜血流灌注面积与等效球镜度数(SE)及眼轴长度的相关性。方法于2020年12月至2024年12月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招... 目的通过扫频光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比较成人与儿童在不同视网膜血管网分层下的血流灌注面积,探讨视网膜血流灌注面积与等效球镜度数(SE)及眼轴长度的相关性。方法于2020年12月至2024年12月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招募受试者112人,其中儿童58人116眼(年龄8~13岁)(儿童组),成人54人108眼(年龄18~30岁)(成人组)。根据SE,将儿童与成人分别再次分为正视组(-0.50<SE≤+0.50 D)、低度近视组(-3.00<SE≤-0.50 D)以及中度近视组(-6.00<SE≤-3.00 D)。采用扫频光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采集受试者各层视网膜血管网灌注面积数据,将视网膜内层血管网分视盘周围放射状层血管网、视网膜浅层血管网、视网膜中层血管网以及视网膜深层血管网。比较成人与儿童在不同视网膜血管网分层下的血流灌注面积;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别探讨成人与儿童各层视网膜血管网灌注面积与眼轴长度及SE的相关性。结果成人组、儿童组SE与眼轴长度均呈负相关(r=-0.781、-0.667,均为P<0.001)。成人组、儿童组整个视网膜内层血流灌注面积与眼轴长度均呈负相关(r=-0.239、-0.299,均为P<0.05)。在儿童组中,视盘周围放射状血管网、浅层血管网及深层血管网的灌注面积均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r=-0.443、-0.315、-0.220,均为P<0.05)。在成人组中,浅层血管网、中层血管网及深层血管网灌注面积与眼轴长度均呈负相关(r=-0.243、-0.230、-0.364,均为P<0.05)。成人低/中度近视组视盘周围放射状血管网灌注面积均分别大于儿童低/中度近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结论成人和儿童近视患者在视盘周围放射状血管网的灌注面积存在显著差异。成人与儿童眼轴长度分别与视盘周围放射状血管网灌注面积及深层血管网灌注面积相关性最强,提示在眼球不同的生长阶段,各层视网膜血管网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灌注面积 近视 眼轴长度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