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AK/STAT信号通路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肖凡妮 青玉凤 张全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159-2164,共6页
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是一种普遍表达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免疫调节等生物学过程。目前的研究证实该信号通路的持续激活与许多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及相关临床表现的发生密切... 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是一种普遍表达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免疫调节等生物学过程。目前的研究证实该信号通路的持续激活与许多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及相关临床表现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阐述了JAK/STAT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示JAK/STAT信号通路可作为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治疗靶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疾病 风湿性疾病 JANUS激酶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 关节炎 类风湿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痛风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BERSORT反卷积算法研究狼疮肾炎的免疫浸润机制及潜在靶向中药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袁心柱 李玲琴 +5 位作者 杜欢 林昌伟 王彦江 李波良 王宝福 谢席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21-2129,I0006,共10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狼疮肾炎(LN)的免疫浸润机制,并挖掘潜在的靶向中药,为LN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LN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集,使用R软件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筛选,并对这些DEGs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应...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狼疮肾炎(LN)的免疫浸润机制,并挖掘潜在的靶向中药,为LN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LN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集,使用R软件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筛选,并对这些DEGs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应用STRING数据库对DEGs进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利用Cytoscape筛选关键基因,Nephroseq数据库验证DEGs表达,通过CIBERSORT反卷积法计算22种免疫细胞在LN中的浸润情况及相关性,最后通过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对显著富集的免疫相关生物学过程及关键核心基因靶向中药进行预测。结果:共筛选出LN相关DEGs367个,其中253个上调,114个下调。GO主要富集于对病毒的反应、对病毒的防御反应、病毒生命周期的调控、病毒过程的调节等;KEGG主要富集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COVID-19、甲型流感、补体和凝血级联、百日咳等。筛选出IFIT3、OAS2、MX1、OAS1、RSAD2、XAF1、ISG15、IFIT1、ITGAM和PTPRC 10个关键基因。CIBERSORT反卷积法对应LN免疫浸润显示:单核细胞和初始B细胞高表达,而记忆B细胞、初始CD4^(+)T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和未活化自然杀伤细胞低表达。免疫细胞相关性分析显示:初始B细胞和浆细胞呈正相关,未活化的自然杀伤细胞和未活化的树突状细胞呈正相关,单核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呈负相关,未活化的CD4^(+)记忆T细胞和单核细胞呈负相关。Coremine Medical预测发现丹参、三七、黄芩、人参、蜂蜜、猴菇、牡丹等与LN免疫关系最为密切。结论:LN的发生与发展是多基因多通路共同参与的结果,单核细胞、记忆B细胞、初始CD4^(+)T细胞和初始B细胞与LN的关系最密切,预测到丹参、三七、黄芩、人参、蜂蜜、猴菇、牡丹等可能为潜在治疗LN的靶向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GEO数据库 生物信息学 免疫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虹 杨小红 +1 位作者 青玉凤 周京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851-2853,共3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RA合并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临床罕见,不易早期发现和诊断。本文报道1例RA合并LGLL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RA与LGLL的发生机制及其联系。该例患者RA诊断明确,出现血细胞... 类风湿关节炎(RA)是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RA合并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临床罕见,不易早期发现和诊断。本文报道1例RA合并LGLL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RA与LGLL的发生机制及其联系。该例患者RA诊断明确,出现血细胞计数减少,经骨髓穿刺、组织活检及T细胞受体(TCR)重排诊断为LGLL。患者经免疫抑制治疗后,血小板计数上升。临床应重视RA患者血细胞计数减少现象,及时考虑到并发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能,及时安排血液及骨髓系统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白血病 大颗粒淋巴细胞 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婚姻状况对中学生消极情绪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任晓虹 岑雨 +5 位作者 罗静 周玉玲 何金龙 林岑 吴大鹏 罗家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708-1715,共8页
背景父母婚姻状况对青少年负性心理及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且现有的研究样本量较小。目的探究父母婚姻状况与中学生消极情绪和NSSI的关联,为中学生NSSI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3—4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南... 背景父母婚姻状况对青少年负性心理及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且现有的研究样本量较小。目的探究父母婚姻状况与中学生消极情绪和NSSI的关联,为中学生NSSI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3—4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南充市及周边20个乡镇、67所中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人员将问卷输入问卷星平台生成二维码,学校发放二维码给家长或学生监护人。问卷包括一般信息问卷、渥太华自残量表(OSI)和中文版抑郁焦虑压力量表-21(DASS-21)。统计中学生NSSI、抑郁、焦虑、压力检出率,并分析影响中学生NSSI、抑郁、焦虑和压力的相关因素。结果本调查共对23所中学的8785名学生发放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8606份,有效回收率98.0%。8606名中学生中男4540名(52.8%)、女4066名(47.2%);初中5937名(69.0%),高中1028名(11.9%),职业高中1641名(19.1%);双亲家庭7274名(84.5%),父母离异单亲787名(9.1%),父母离异再婚545名(6.4%)。本次调查的中学生NSSI检出率为5.6%(486/8606),抑郁检出率为21.9%(1884/8606),焦虑检出率为26.8%(2305/8606),压力检出率为12.3%(1060/86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中学生中,与男生相比,女生发生NSSI、焦虑的风险较大(OR=2.363,95%CI=1.946~2.868;OR=1.195,95%CI=1.086~1.315);与初中生相比,职业高中生发生NSSI、抑郁、焦虑、压力的风险较大(OR=1.847,95%CI=1.494~2.284;OR=1.886,95%CI=1.667~2.134;OR=1.857,95%CI=1.141~1.532;OR=1.527,95%CI=1.309~1.781);与双亲家庭的中学生相比,离异单亲、离异再婚家庭的中学生NSSI、抑郁、焦虑、压力的风险较大(离异单亲:OR=2.194,95%CI=1.699~2.834;OR=1.563,95%CI=1.326~1.843;OR=1.573,95%CI=1.346~1.839;OR=1.417,95%CI=1.153~1.741;离异再婚:OR=2.207,95%CI=1.638~2.975;OR=1.863,95%CI=1.543~2.249;OR=1.796,95%CI=1.499~2.153;OR=1.821,95%CI=1.453~2.282);与长期由双亲照顾的中学生相比,长期由父亲单独照顾、母亲单独照顾、祖父母照顾发生NSSI、抑郁、焦虑的风险较大(父亲单独照顾:OR=2.045,95%CI=1.366~3.062;OR=1.633,95%CI=1.289~2.145;OR=1.373,95%CI=1.069~1.762;母亲单独照顾:OR=1.772,95%CI=1.141~2.751;OR=1.435,95%CI=1.095~1.882;OR=1.513,95%CI=1.174~1.951;祖父母照顾:OR=2.465,95%CI=1.918~3.168;OR=1.783,95%CI=1.513~2.100;OR=1.843,95%CI=1.577~2.154),由母亲单独照顾、祖父母照顾发生压力的风险较大(OR=1.604,95%CI=1.166~2.207;OR=1.678,95%CI=1.375~2.049)(P<0.05)。结论中学生的NSSI、抑郁、焦虑、压力与父母离异及照顾者有关,因此,需要对处于这些情况的中学生给予特别关注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焦虑 情绪困扰 非自杀自伤行为 父母婚姻状况 负性情绪 中学生 心理学 青春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2变化情况及其意义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文钟 青玉凤 +6 位作者 周京国 谢文光 易婷 朱丹 陈刚 李梦兰 童晓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789-1793,1806,共6页
背景痛风不断攀升的高发病率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2(ABCG2)在尿酸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广泛关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因此,针对ABCG2的研究有利于发现痛风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痛风的诊断... 背景痛风不断攀升的高发病率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2(ABCG2)在尿酸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广泛关注,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因此,针对ABCG2的研究有利于发现痛风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为痛风的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目的观察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 ABCG2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探究ABCG2在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2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男性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GA组)82例,其中急性期痛风(AGA亚组)和间歇期痛风(IGA亚组)患者各41例。依据患者血尿酸水平进一步分为血尿酸<420μmol/L痛风亚组(NUA亚组)31例、血尿酸≥420μmol/L痛风亚组(HUA亚组)51例。另选取同期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中心的男性健康体检者(HC组)46例。检测患者血尿酸水平、肌酐水平、胱抑素C(Cys-C)水平、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RT-qPCR、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受试者PBMCs ABCG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GA组PBMCs ABCG2 mRNA表达水平高于HC组(P<0.05)。IGA亚组PBMCs ABCG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AGA亚组(P<0.05);HC组PBMCs ABCG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低于IGA亚组(P<0.05);AGA亚组与HC组PBMCs ABCG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A亚组PBMCs ABCG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NUA亚组(P<0.05);HC组PBMCs ABCG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低于HUA亚组(P<0.05);NUA亚组与HC组PBMCs ABCG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ABCG2 mRNA表达水平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r=0.235,P=0.033),与肌酐水平、Cys-C水平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27、-0.229,P值分别为0.044和0.043),与ESR、hs-CRP水平无直线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181、0.027,P值分别为0.112、0.824)。结论 ABCG2在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PBMCs中高表达,并参与尿酸的转运,但未发现其与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炎症过程相关;且肾功能异常的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PBMCs ABCG2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痛风性 尿酸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G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RPLP0蛋白的表达、鉴定及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卢小岚 王强 +6 位作者 杜琴 梁骑 罗文依 王舒琪 张国元 刘剑平 王东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857-1861,共5页
目的:构建重组RPLP0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鉴定及评价。方法:设计重组RPLP0蛋白基因,经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在其5′和3′端引入BamHⅠ和XhoⅠ酶切位点,构建pET41a-GST-RPLP0-6*His融合基因表达载体;对该质... 目的:构建重组RPLP0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鉴定及评价。方法:设计重组RPLP0蛋白基因,经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在其5′和3′端引入BamHⅠ和XhoⅠ酶切位点,构建pET41a-GST-RPLP0-6*His融合基因表达载体;对该质粒载体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并以IPTG诱导表达;经过尿素溶液纯化及复性以后得到复性的重组RPLP0蛋白;采用Western blot分析重组RPLP0蛋白的免疫原性;采用ELISA法对其抗体结合性、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酶切及测序结果显示,本实验成功克隆出重组RPLP0蛋白基因,将获得的目的基因构建至原核表达载体pET41a,经IPTG诱导后成功表达目的蛋白。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重组RPLP0蛋白为包涵体表达蛋白,分子量约为61 kD。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重组RPLP0蛋白具有完全的免疫原性;ELISA检测显示重组RPLP0蛋白具有良好的抗体结合性和特异性。结论:表达、鉴定并分析了重组RPLP0蛋白,为深入研究RPLP0蛋白的功能及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LP0 重组质粒 重组蛋白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层次护生对生活护理认同度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莉萍 何剑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年第3期310-311,共2页
目的了解不同层次护生对生活护理的认同情况,以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在该院实习的95名本科护生、76名大专护生、116名中专护生对生活护理的认同情况。结果本科护生对生活护理知识的认同虽然高于大中专护生,但对... 目的了解不同层次护生对生活护理的认同情况,以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在该院实习的95名本科护生、76名大专护生、116名中专护生对生活护理的认同情况。结果本科护生对生活护理知识的认同虽然高于大中专护生,但对实施生活护理的认同低于大中专护生,护生对实施生活护理的认同普遍偏低(P<0.05)。结论临床护理教育工作者应注重从思想上加深护生对生活护理的认识,提高其认同水平,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生活护理 职业素质 护理伦理 护理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风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交感皮肤反应特征分析
8
作者 宋丽 彭乔君 +5 位作者 王玉凤 蓝杨 吴超 欧阳青蓉 青玉凤 王晓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21-525,共5页
目的分析痛风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临床特点及交感皮肤反应特征。方法共纳入25例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确诊的痛风患者,其中合并痛风石者10例、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有症状)者8例,肌电图进行交感皮肤反应检测。结果痛风组患者表现为... 目的分析痛风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临床特点及交感皮肤反应特征。方法共纳入25例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确诊的痛风患者,其中合并痛风石者10例、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有症状)者8例,肌电图进行交感皮肤反应检测。结果痛风组患者表现为以汗腺功能异常为主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痛风组患者下肢潜伏期延长(Z=-2.136,P=0.033)、波幅降低(Z=-2.959,P=0.003)。有症状组患者下肢波幅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Z=-3.426,P=0.001)和无症状组(Z=-3.308,P=0.001);痛风石组患者下肢波幅低于正常对照组(Z=-3.176,P=0.001)和无痛风石组(Z=-2.301,P=0.021),而无痛风石组下肢潜伏期延长(Z=-2.518,P=0.120)、波幅降低(Z=-2.327,P=0.020)。结论痛风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存在异常,以下肢损伤为主,尤其合并痛风石或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者更为明显,交感皮肤反应可以客观评价自主神经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原发性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交感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川东北地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唐子猗 易婷 +4 位作者 王聃 郑建雄 熊琴 张全波 青玉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960-1965,共6页
背景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患者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是PM/DM主要致死因素,致死率在50%以上。目前国内对PM/DM合并ILD(PM/DM-ILD)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且研究结果各不相同,尚缺乏有效证据证实哪些因素与PM/DM-ILD的发... 背景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患者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是PM/DM主要致死因素,致死率在50%以上。目前国内对PM/DM合并ILD(PM/DM-ILD)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且研究结果各不相同,尚缺乏有效证据证实哪些因素与PM/DM-ILD的发生有关。目的探讨PM/DM-IL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01-01至2018-06-30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119例PM/DM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ILD组与非间质性肺疾病(NILD)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肺部高分辨率CT(HRCT)结果及预后情况。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PM/DM-ILD的影响因素。结果ILD组患者年龄,关节炎首发、呼吸道症状首发、技工手、雷诺现象、干咳、咳痰、活动后气促、发热、关节炎发生率,红细胞沉降率(ESR)、球蛋白(GLOB)水平,抗Jo-1抗体阳性率高于NILD组,肌无力首发、肌酸激酶(CK)、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清蛋白(ALB)水平低于NILD组(P<0.05)。ILD组中60例患者肺部HRCT以条索影(68.3%,41/60)、斑片影(68.3%,41/60)、网格状影(45.0%,27/60)、磨玻璃样(31.7%,19/60)、云絮状影(15.0%,9/60)、蜂窝状影(10.0%,6/60)等表现多见,可单独或同时出现;NILD组25.4%(15/59)的肺部HRCT也会出现少量条索影、斑片影、磨玻璃影等,但其病变部位、分布范围和病变程度均不满足ILD的影像学诊断标准,多属既往疾病的陈旧性改变。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干咳、活动后气促、关节炎、GLOB、抗Jo-1抗体水平是PM/DM-ILD的影响因素(P<0.05)。ILD组患者重复住院率(χ^2=5.275,P=0.022)、肺部感染致重复住院率(P=0.010)高于NILD组。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2,P=0.909)。结论年龄大,干咳、关节炎、活动后气促症状,血清抗Jo-1抗体阳性,GLOB水平升高是PM/DM-ILD发生的危险因素,对表现上述症状及血清学结果的高龄患者需密切检测其肺功能及肺部HRCT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肺疾病 间质性 临床特征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期痛风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颜瑜 柳涛红 +4 位作者 王聃 黄玉琴 何欣 青玉凤 张全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820-1827,共8页
背景痛风作为最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炎,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其发生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而尿酸主要由肾脏排泄为主,目前评价尿酸经肾脏排泄水平的指标主要包括24 h尿尿酸、尿酸清除率、肌酐清除率、尿酸排泄分数(FEUA)、尿尿酸/尿肌酐... 背景痛风作为最常见的炎症性关节炎,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其发生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而尿酸主要由肾脏排泄为主,目前评价尿酸经肾脏排泄水平的指标主要包括24 h尿尿酸、尿酸清除率、肌酐清除率、尿酸排泄分数(FEUA)、尿尿酸/尿肌酐等,而FEUA是更能准确反应肾脏排泄功能的一个指标。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间歇期痛风患者及FEUA分期中的变化,分析其是否可为FEUA分期提供新的参考指标。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9年7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386例间歇期痛风患者,同时选择与痛风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54例健康体检者。386例间歇期痛风患者有206例完成了24 h尿液检查作为痛风组,154例健康体检者中有39例完成24 h尿液检查作为对照组。根据FEUA对痛风患者进行分型,FEUA<7%为排泄减少型,FEUA 7%~12%为混合型,FEUA>12%为生成增多型[13];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吸烟史、饮酒史、24 h尿量、24 h尿尿酸、24 h尿肌酐、血尿酸(UA)、肌酐(Cr)、FEUA、尿酸清除率、肌酐清除率、尿尿酸/尿肌酐、尿pH值、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首次就诊时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GR)、淋巴细胞计数(LYM)、血小板计数(PL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以及不同分型痛风患者的受累关节数、痛风石、高原居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肾结石、痛风家族史情况。结果痛风组BMI、吸烟史比例、饮酒史比例、24 h尿量、UA、GR、NLR高于对照组,FEUA、尿酸清除率、eGFR均低于对照组(P<0.05)。痛风患者NLR水平与FEUA呈正相关(rs=0.242,P<0.05),与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rs=-0.150,P<0.05)。206例痛风患者中尿酸排泄减少型183例(88.8%),混合型15例(7.3%),生成增多型8例(3.9%)。不同痛风分型患者饮酒史比例、肾结石比例、24 h尿量、血尿酸、肌酐、FEUA、尿酸清除率、肌酐清除率、尿尿酸/尿肌酐、GR、NL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酒、24 h尿量、血尿酸、FEUA、eGFR、NLR是痛风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NLR诊断痛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748(0.674,0.822),最佳截断值为1.76,灵敏度为78.16%,特异度为61.54%。NLR诊断排泄减少型痛风的AUC 95%CI为0.739(0.662,0.816),最佳截断值为1.76,灵敏度为77.60%,特异度为61.54%;NLR诊断混合型痛风的AUC 95%CI为0.758(0.601,0.915),最佳截断值为3.54,灵敏度为50.00%,特异度为100.00%;NLR诊断生成增多型痛风的AUC 95%CI为0.936(0.844,1.000),最佳截断值为4.07,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100.00%。结论NLR与痛风发生密切相关,其在FEUA分期中具有重要辅助诊断价值,可指导临床用药,针对性选择降尿酸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痛风间歇期 尿酸排泄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第一跖趾关节尿酸盐负荷的评估及预测 被引量:4
11
作者 范玉洪 袁红梅 +3 位作者 牟叙蓉 杨亚南 青玉凤 王顺兵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92-1196,共5页
目的基于2021年风湿病临床试验预后评价痛风工作组的超声半定量评分系统(SQUS)对痛风患者第一跖趾关节(MTP1)评分(SQUS-MTP1),以评估尿酸盐负荷,并分析尿酸盐负荷的影响因素和尿酸盐沉积的独立危险因素。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研究2020年9月... 目的基于2021年风湿病临床试验预后评价痛风工作组的超声半定量评分系统(SQUS)对痛风患者第一跖趾关节(MTP1)评分(SQUS-MTP1),以评估尿酸盐负荷,并分析尿酸盐负荷的影响因素和尿酸盐沉积的独立危险因素。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研究2020年9月—2021年11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的19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超声检查双下肢关节的特征性痛风征象,评估双侧MTP1尿酸盐负荷,分析尿酸盐负荷的影响因素及尿酸盐沉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痛风病程、年龄、血清尿酸(SUA)与MTP1尿酸盐负荷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建立回归模型MTP1尿酸盐负荷=-13.29+0.18×病程+0.05×年龄+0.03×SUA。SUA(OR=1.010)与SQUS-MTP1分组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痛风病程、年龄、SUA能初步预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MTP1尿酸盐负荷;SUA升高是痛风性关节炎患者MTP1尿酸盐沉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痛风性 尿酸 超声检查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