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起搏模式对左心室功能及左心室短轴应变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邹媛 岳文胜 +6 位作者 王亚萍 罗勇 吕湛 胡厚祥 张宁 袁玺 安姝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88-1193,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心脏起搏模式对具有正常房室传导顺序并植入双腔频率应答起搏器(即DDDR起搏器)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左心室短轴应变的影响。方法纳入具有正常房室传导顺序并植入DDDR起搏器的SSS患者45例,对每例患者随... 目的探讨不同心脏起搏模式对具有正常房室传导顺序并植入双腔频率应答起搏器(即DDDR起搏器)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左心室短轴应变的影响。方法纳入具有正常房室传导顺序并植入DDDR起搏器的SSS患者45例,对每例患者随机进行心房起搏心室起搏(APVP)、心房起搏心室感知(APVS)和心房感知心室感知(ASVS)模式起搏各30min,通过超声心动图技术获取患者在3种模式下左心室功能和左室短轴应变参数。结果 3种起搏模式中,ASVS与APVS起搏模式下E/E'低于APVP起搏模式,LVEF和SV高于APVP起搏模式(P<0.05)。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ASVS起搏模式下除基底段前间壁外,余基底段各节段及中间段各节段均显著高于APVP起搏模式(P均<0.05),APVS起搏模式下基底段侧壁、后壁、下壁及中间段各节段均显著高于APVP起搏模式(P均<0.05)。ASVS起搏模式下除基底段前间壁和中间段前壁和下壁外,余基底与中间段各节段均高于APVS起搏模式(P均<0.05)。收缩期峰值周向应变:ASVS起搏模式下基底段后壁和下壁和中间段侧壁高于APVP起搏模式,APVS起搏模式下中间段下壁和后间壁、心尖段后壁和下壁高于APVP起搏模式(P均<0.05)。结论 ASVS和APVS起搏模式下能较好地保存心肌收缩能力和维持有效的心排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功能 径向应变 周向应变 心脏起搏器 斑点追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