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态超声联合临床参数预测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列线图的构建及验证
1
作者 周竞业 余进洪 +4 位作者 周鸿 陈媛媛 卓晖 聂全禹 周洋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77-581,共5页
目的:联合多模态超声与临床参数构建列线图模型,评估并验证其在预测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sPCa)中的效能与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0月-2024年6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并同期完成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及经直肠... 目的:联合多模态超声与临床参数构建列线图模型,评估并验证其在预测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sPCa)中的效能与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0月-2024年6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并同期完成前列腺多参数磁共振及经直肠超声检查患者的资料。依据时间顺序将纳入患者的可疑病灶按8∶2比例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使用多重共线性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sPCa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四种预测模型:临床参数模型、联合PI-RADS评分与临床参数的磁共振综合模型、超声参数列线图、联合多模态超声与临床参数的超声综合列线图。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各个预测模型的效能与净收益。结果:共纳入患者180例(训练组143例,验证组3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游离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f/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病灶位置、内外腺分界、腺体血流对称程度、应变比、平均弹性值和PI-RADS评分为csPCa的独立危险因素。超声综合列线图效能较高,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的AUC值分别为0.92(95%CI:0.88~0.96)和0.89(95%CI:0.79~0.99),与磁共振综合模型相近(P>0.05),均高于仅基于临床或超声参数的预测模型(P<0.05)。校准曲线显示超声综合列线图较仅基于临床或超声参数的预测模型拟合度更高。决策曲线分析显示,超声综合列线图在风险阈值10%~85%时具有较高净收益。结论:联合多模态超声与临床参数构建的列线图在预测csPCa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为前列腺癌筛查与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患者进食后胃动力调节功能的胃肠超声造影研究
2
作者 刘颜州 岳文胜 +2 位作者 杨航 张曦月 邹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0-255,共6页
目的:探讨胃肠超声造影评估代谢综合征(MS)患者进食后胃动力调节功能的价值。方法:纳入2023年10月—2024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52例MS患者为实验组,选取同期4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胃肠超声造影评估组间食欲标准化视觉模拟(VAS)评分... 目的:探讨胃肠超声造影评估代谢综合征(MS)患者进食后胃动力调节功能的价值。方法:纳入2023年10月—2024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52例MS患者为实验组,选取同期4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胃肠超声造影评估组间食欲标准化视觉模拟(VAS)评分,并进行消化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评分。测量受试者口服500 mL胃肠超声造影剂后即刻最大近端胃面积(S1)、最大胃窦舒张面积(S2),计算10~30 min各时间点近端胃、远端胃、胃窦部胃排空率(GER)、胃动力指数(MI)、胃窦面积变化(ΔS)及胃窦收缩幅度(ACA)等胃动力参数,收集受试者临床资料及患者实验室指标,分析胃动力参数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组间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组GSR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各时间点近端胃、远端胃及胃窦部GER均低于对照组(P<0.05);胃动力参数比较显示,MS组胃蠕动频率、胃蠕动波峰强度、胃壁增厚率、MI、10~20 min ACA、胃蠕动波速度(V)均低于对照组,而S2、30 minΔS均高于对照组(P<0.05);MS组及对照组ACA达峰时间分别在30 min时及10 min时占比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空腹胰岛素(FINS)与V呈负相关;甘油三酯与ΔS及20~30 min ACA呈负相关;总胆固醇与S1、S2、30 minΔS呈负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S1呈负相关;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S1、S2、20~30 minΔS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MS患者表现为胃动力功能下降、胃排空延迟及ACA达峰时间延迟,GSRS评分更高,其FINS及血脂水平与胃动力参数具有相关性,胃肠超声造影可对MS患者的胃动力调节功能进行定量评价,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超声造影检查在评估病态肥胖伴高血脂患者胃动力中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张曦月 刘颜州 +1 位作者 杨航 岳文胜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6-259,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病态肥胖伴高血脂组、病态肥胖血脂正常组以及健康组胃动力状态,探讨病态肥胖伴高血脂对胃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2月1日—2024年6月30日收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病态肥胖患者54例,根据甘油三酯及极低密度脂蛋... 目的:对比分析病态肥胖伴高血脂组、病态肥胖血脂正常组以及健康组胃动力状态,探讨病态肥胖伴高血脂对胃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2月1日—2024年6月30日收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病态肥胖患者54例,根据甘油三酯及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检查结果,将肥胖患者分为肥胖高血脂组(a组,26例)以及肥胖血脂正常组(b组,28例),收集同期健康者46例作为对照组(c组)。三组患者均在空腹6~8小时后饮入500 mL胃超声造影剂行胃超声造影检查,测取胃蠕动波峰强度、胃壁收缩及舒张时的厚度、蠕动波到达幽门的距离和时间及2 min胃蠕动次数,半坐卧位测量蠕动波刚凹陷时及两侧未凹陷时的管径,计算胃壁增厚率、蠕动波到达幽门的速度(V)及胃动力指数(MI),观察患者0 min、10 min、20 min、30 min的近端胃面积及远端胃面积变化情况,计算各时间段近端及远端胃排空率。并比较三组间上述胃动力参数。结果: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较c组胃动力参数低,分别为MI(0.29±0.11、0.32±0.13、0.45±0.23)cm^(2)/s、V(0.25±0.08、0.26±0.07、0.32±0.08)cm/s,胃蠕动次数(5.54±1.65、5.89±1.57、6.64±1.26)次/2 min、胃蠕动波峰强度(0.94±0.35、0.80±0.22、1.34±0.39)c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各时间段近端胃排空率较c组低,其中30 min近端胃排空率a组较c组胃排空率明显降低(P<0.05);a组、b组各时间段远端胃排空率较c组低,其中20 min、30 min远端胃排空率,a组较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态肥胖伴高血脂组及病态肥胖血脂正常组胃动力较健康者均明显降低,伴高血脂组更为明显。胃超声造影检查可作为评估病态肥胖伴高血脂者胃动力的重要手段,为临床提供快速有效的诊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病态 高脂血症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影像组学鉴别早期与中晚期子宫内膜癌 被引量:1
4
作者 彭小莉 王雪莹 +4 位作者 赵露 王诗淳 罗梦琳 任琳 张茂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39-1744,共6页
目的 观察超声影像组学鉴别早期与中晚期子宫内膜癌(E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4例女性EC患者,包括早期196例、中晚期98例;按7∶3随机将其分为训练集(n=206)与验证集(n=88)。比较早期与中晚期患者临床资料并构建临床模型;基于超声资... 目的 观察超声影像组学鉴别早期与中晚期子宫内膜癌(E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4例女性EC患者,包括早期196例、中晚期98例;按7∶3随机将其分为训练集(n=206)与验证集(n=88)。比较早期与中晚期患者临床资料并构建临床模型;基于超声资料提取并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分别采用逻辑回归(LR)、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高斯朴素贝叶斯(GNB)及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构建影像组学模型;最后构建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观察各模型鉴别早期与中晚期EC的效能。结果 早期与中晚期EC患者就诊年龄、月经紊乱、腹痛及绝经占比在训练集和验证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个影像组学模型中,RF模型鉴别早期与中晚期EC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临床模型、RF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RF影像组学模型两两比较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尤以临床-RF影像组学模型的AUC最高。结论 基于RF的超声影像组学有助于鉴别早期与中晚期EC,进一步联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肿瘤分期 超声检查 机器学习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定量评估微波消融兔肝后凝固坏死范围:与病理所见对照 被引量:1
5
作者 何萍 罗霞 +5 位作者 杨鑫 唐小清 杨友 张菊英 甘媛琳 余进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61-1465,共5页
目的与病理所见相对照,观察超声造影(CEUS)显示微波消融(MWA)兔肝后消融灶凝固坏死范围。方法将25只健康雄性实验兔随机平均分为L_(0)、M_(0)、H_(0)、M_(7)及M_(14)共5组,以不同功率、时间行MWA,之后通过CEUS及病理检查观察消融灶。L_... 目的与病理所见相对照,观察超声造影(CEUS)显示微波消融(MWA)兔肝后消融灶凝固坏死范围。方法将25只健康雄性实验兔随机平均分为L_(0)、M_(0)、H_(0)、M_(7)及M_(14)共5组,以不同功率、时间行MWA,之后通过CEUS及病理检查观察消融灶。L_(0)组:20 W、1 min,M_(0)组:30 W、1 min,H_(0)组:30 W、3 min,于每只兔肝消融4个靶区,均于消融当日观察消融灶;M_(7)组及M_(14)组均为30 W、1 min,于每只兔肝消融2个靶区,分别于第7及第14日观察消融灶。比较各组CEUS及病理所见消融灶或消融灶+水肿带(IRB)范围,观察其测值差异及随时间延长的变化。结果消融后第7日,CEUS显示M_(7)组消融灶面积略高于病理所见(校正P=0.045),但2种方法所测消融灶长径及短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校正P均>0.05);消融后第14日,2种方法所测M_(14)组消融灶长径、短径及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校正P均>0.05)。CEUS或病理所见M_(0)组消融灶长径、短径及面积均小于M_(7)组及M_(14)组(校正P均<0.05),而M_(7)组和M_(14)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校正P均>0.05)。结论以不同功率及时间消融兔肝当日,CEUS显示消融灶、消融灶+IRB范围及IRB面积均大于病理所见;消融后第7日CEUS与病理所见消融灶范围基本相符,提示于消融后第7日复查CEUS可准确判断消融灶实际凝固坏死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融技术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影像组学特征列线图模型术前鉴别早期与中晚期宫颈鳞癌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雪莹 张茂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7-411,共5页
目的 观察基于经阴道超声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列线图模型术前鉴别早期与中晚期宫颈鳞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27例宫颈鳞癌患者,利用3D-Slicer软件于术前经阴道声像图中勾画ROI,提取并经冗余性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 目的 观察基于经阴道超声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列线图模型术前鉴别早期与中晚期宫颈鳞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27例宫颈鳞癌患者,利用3D-Slicer软件于术前经阴道声像图中勾画ROI,提取并经冗余性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和10折交叉验证筛选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并得到Radscore评分;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纳入Radscore及临床资料构建列线图模型。比较2个模型术前鉴别早期与中晚期宫颈鳞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列线图模型的校准度及临床收益。结果 最终纳入18个超声影像组学特征;以之构建术前鉴别早期与中晚期宫颈鳞癌的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839和0.744;联合年龄、流产次数及Radscore评分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882和0.773。DeLong检验结果显示,上述2模型在训练集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校准度均佳(χ^(2)=5.053、7.063,P均>0.05);决策曲线分析(DCA)显示其在0.01~1.00阈值区间净收益相对较大。结论 基于经阴道超声影像组学特征的列线图模型可于术前较好地鉴别早期与中晚期宫颈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 肿瘤分期 超声检查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误诊假性动脉瘤伴血栓形成1例
7
作者 刘颜州 岳文胜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05-606,共2页
病例男,82岁,1月前外院检查提示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予以保守治疗好转后出院。5天前再次突发全腹持续性腹痛伴加重,伴胀痛、嗳气入院。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腹痛,腹痛反复发作,多次于外院对症治疗,缓解后出院。既往无高血压、... 病例男,82岁,1月前外院检查提示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予以保守治疗好转后出院。5天前再次突发全腹持续性腹痛伴加重,伴胀痛、嗳气入院。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腹痛,腹痛反复发作,多次于外院对症治疗,缓解后出院。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无手术及外伤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假性 肠系膜 血栓形成 误诊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超声造影鉴别诊断乳腺癌及乳腺炎引起的腋窝淋巴结增大的价值 被引量:26
8
作者 刘健 曾凌青 +3 位作者 赵小波 高砚春 侯令密 谢婷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62-665,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超声造影鉴别肿瘤转移性和炎性腋窝淋巴结的价值。资料与方法临床高度疑似原发性乳腺癌或乳腺炎的40例患者,乳房内均可触及肿块并伴有腋窝淋巴结增大,常规超声观察腋窝淋巴结的大小、纵横比及回声特点;然后在肿块周边皮下... 目的评价经皮超声造影鉴别肿瘤转移性和炎性腋窝淋巴结的价值。资料与方法临床高度疑似原发性乳腺癌或乳腺炎的40例患者,乳房内均可触及肿块并伴有腋窝淋巴结增大,常规超声观察腋窝淋巴结的大小、纵横比及回声特点;然后在肿块周边皮下注入超声造影剂SonoVue,采用超声造影成像观察同侧腋窝淋巴结的位置及增强情况,记录腋窝淋巴结的开始增强时间及增强特点;根据病理结果比较乳腺癌和乳腺炎引起的腋窝淋巴结造影情况。结果 40例患者共检测到41枚前哨淋巴结(SLN),其中13例检出的19枚SLN表现为快速、均匀的高增强,病理检查证实为淋巴结内炎症细胞浸润;其余27例患者中,5例SLN未显示,22例淋巴结内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灌注缺损区,缺损区始终不增强,病理检查证实淋巴结内见癌转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癌组SLN开始显影时间为(8.27±2.19)min,明显长于乳腺炎组的(2.46±0.4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转移性淋巴结纵横比多小于2,而炎性淋巴结纵横比多大于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肿块周围皮下注射SonoVue可以使SLN成像,经皮淋巴超声造影对鉴别诊断肿瘤转移性和炎性增大的腋窝淋巴结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炎 超声检查 乳房 造影剂 淋巴结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超声造影对提高乳腺肿瘤BI-RADS分类准确性的价值 被引量:36
9
作者 刘健 高云华 +3 位作者 苟凌云 石红 赵晓波 何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1-284,28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提高乳腺肿瘤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准确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151个乳腺肿瘤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资料,根据常规超声进行BI-RADS分类;并行超声造影检查,结合病灶造影增强扫描特点重新进行分类,与...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提高乳腺肿瘤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准确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151个乳腺肿瘤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资料,根据常规超声进行BI-RADS分类;并行超声造影检查,结合病灶造影增强扫描特点重新进行分类,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常规超声BI-RADS分类与结合超声造影的BI-RADS分类对乳腺肿物恶性风险分层的评估能力。结果结合超声造影增强扫描特点后,BI-RADS分类的变化主要发生在3类和4A类,常规超声BI-RADS分类评估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2%、52.1%、72.8%、80.5%、75.7%;结合超声造影图像特点后的BI-RADS分类,其诊断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分别提高至72.9%、86.8%、83.3%,与常规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BI-RADS分类评估ROC曲线下面积为0.802,与结合超声造影后的曲线下面积0.8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超声BI-RADS分类的基础上,结合病灶的造影增强模式有助于提高超声BIRADS分类对乳腺肿块恶性风险分层的评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乳房 图像增强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高频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的相关性 被引量:39
10
作者 张英娟 刘健 +1 位作者 刘晓玲 王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86-989,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膝关节滑膜改变的高频超声及CEUS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的相关性。方法对72例RA患者及30名正常人行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滑膜状态(包括滑膜厚度、关节积液程度、滑膜血流情况);应用CEUS观察膝关节滑膜微...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膝关节滑膜改变的高频超声及CEUS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的相关性。方法对72例RA患者及30名正常人行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滑膜状态(包括滑膜厚度、关节积液程度、滑膜血流情况);应用CEUS观察膝关节滑膜微循环情况,并分析其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结果超声示,与正常人比较,RA患者膝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滑膜增厚、关节积液增多(P<0.01);CEUS更为清晰地显示滑膜内血管翳形成情况;滑膜厚度与CRP(r=0.36,P<0.001)及ESR(r=0.49,P<0.001)、膝关节髌上囊液体厚度与CRP(r=0.44,P<0.001)及ESR(r=0.52,P<0.001)、滑膜厚度与Anti-ccp均有一定相关性(r=0.44,P=0.033)。结论 RA的高频超声及CEUS表现与实验室检查具有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为诊断RA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滑膜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皮下软组织血管瘤的价值 被引量:15
11
作者 顾鹏 张敏惠 曹礼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8期803-804,共2页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皮下软组织血管瘤的价值。方法 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47例皮下软组织血管瘤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47例皮下软组织血管瘤与病理结果相符的 43例 ,...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皮下软组织血管瘤的价值。方法 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47例皮下软组织血管瘤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47例皮下软组织血管瘤与病理结果相符的 43例 ,正确率为 9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超声检查 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脂肪肝背景下肝低回声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健 刘晓玲 +1 位作者 李敬东 张英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58-761,共4页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脂肪肝背景下肝内低回声结节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应用超声造影对常规灰阶超声不能明确诊断的44例脂肪肝背景下54个低回声结节的增强模式进行分析,并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以及手术病理诊断等最终诊断结果进行...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脂肪肝背景下肝内低回声结节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应用超声造影对常规灰阶超声不能明确诊断的44例脂肪肝背景下54个低回声结节的增强模式进行分析,并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以及手术病理诊断等最终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4例脂肪肝患者的54个低回声病灶中,超声造影诊断原发性肝癌15个,转移性肝癌7个,肝血管瘤14个,肝脓肿3个,肝囊肿1个,肝腺瘤1个,肝局灶性脂肪缺失11个,另外有1个肝腺瘤误诊为血管瘤,1个肝血管瘤超声造影不能明确诊断。超声造影的诊断符合率为96.3%,明显优于常规超声的51.9%。结论超声造影可以提高脂肪肝背景下肝低回声结节的诊断准确率,是鉴别诊断脂肪肝背景下肝低回声结节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肝肿瘤 超声造影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安绍宇 刘健 +3 位作者 高砚春 赵小波 谢婷 侯令密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34-938,共5页
目的分析腋窝淋巴结和乳腺癌原发灶的常规超声及CEUS表现,探讨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乳腺癌患者的腋窝淋巴结及其乳腺原发灶的常规超声及CEUS资料,观察腋窝淋巴结及乳腺原发灶的大小、形态、纵横比、淋巴结皮... 目的分析腋窝淋巴结和乳腺癌原发灶的常规超声及CEUS表现,探讨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乳腺癌患者的腋窝淋巴结及其乳腺原发灶的常规超声及CEUS资料,观察腋窝淋巴结及乳腺原发灶的大小、形态、纵横比、淋巴结皮质厚度、血流分级、造影灌注顺序、增强模式、径线扩大、周边放射状血管增强及造影各参数等。经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检验上述指标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纵横比、淋巴结最大皮质厚度、淋巴结血流分级、淋巴结周边声晕、淋巴结灌注顺序、淋巴结增强方式、淋巴结径线扩大、淋巴结边缘增强及乳腺癌原发灶相对曲线下面积差等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增强方式、造影后淋巴结径线扩大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腋窝淋巴结的CEUS指标可准确预测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对临床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造影剂 淋巴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再认识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祖坤 刘健 +2 位作者 李敬东 安姝 唐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09-810,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1.4%,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为82.4%,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为98.6%,急性坏疽性阑...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1.4%,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为82.4%,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为98.6%,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为86.9%。结论: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肿瘤 被引量:11
15
作者 曹礼庭 张青 +2 位作者 顾鹏 张敏惠 陈欧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86-787,共2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连续选择泌尿外科疑诊睾丸肿瘤患者55 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经病理确诊35例。观察分析其二维声像图、彩色能量图及脉冲多普勒频谱特征。结果 超声诊断睾丸肿瘤的总敏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睾丸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连续选择泌尿外科疑诊睾丸肿瘤患者55 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经病理确诊35例。观察分析其二维声像图、彩色能量图及脉冲多普勒频谱特征。结果 超声诊断睾丸肿瘤的总敏感性97.1%,特异性90.0%,准确性94.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睾丸肿瘤方面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 睾丸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 被引量:6
16
作者 安绍宇 刘健 +2 位作者 陈琴 卢漫 周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74-1777,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US)、CEUS以及US联合CEUS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单发乳腺肿块患者的US及CEUS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获得US、CEUS以及US联合CEUS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模型方程,计算3个模型诊断乳腺恶性...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US)、CEUS以及US联合CEUS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单发乳腺肿块患者的US及CEUS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获得US、CEUS以及US联合CEUS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模型方程,计算3个模型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绘制ROC曲线,评价3种方法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能力。结果 US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主要指标为病灶周边声晕、蟹足样边界及阻力指数(RI);采用CEUS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主要指标为不均匀增强、增强后径线扩大以及相对峰值强度;US联合CEUS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主要指标为病灶周边声晕、蟹足样边界、RI及不均匀增强。单独运用US和CEUS以及US联合CEUS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9%、91.4%、84.2%,87.7%、89.7%、84.6%和92.3%、97.1%、83.3%,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0.90及0.98。结论 US和CEUS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的能力相当,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横切斜平面扫描行胸段硬膜外穿刺定位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朝辉 唐雪梅 +2 位作者 吴辉 高晓凤 刘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横切斜平面扫描辅助胸段硬膜外穿刺的准确性。方法选择52例拟在胸段硬膜外阻滞下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采用超声横切斜平面扫描成像(变换角度使成像质量最佳,6MHz凸阵探头)定位脊柱正中线、椎间隙并测量皮肤至硬膜外间隙的距... 目的评价超声横切斜平面扫描辅助胸段硬膜外穿刺的准确性。方法选择52例拟在胸段硬膜外阻滞下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采用超声横切斜平面扫描成像(变换角度使成像质量最佳,6MHz凸阵探头)定位脊柱正中线、椎间隙并测量皮肤至硬膜外间隙的距离(超声深度UD),行硬膜外穿刺,记录成功的穿刺点,利用标记有刻度的Tuohy穿刺针和直尺测量经皮肤到达硬膜外间隙的深度(进针深度ND)。通过一致性相关系数分析和95%一致性限Bland-Altman分析来计算UD及ND间的一致性。结果患者UD为(4.82±1.02)cm,ND为(4.71±1.11)cm。超声辅助定位穿刺点成功率为86.5%,61.5%的患者不需调整进针方向。UD与ND之间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923,95%一致性限为-0.952~0.723cm。结论超声横切斜平面扫描定位胸段硬膜外穿刺点成功率较高,UD与ND的一致性较好。超声横切斜平面扫描法可以为胸段硬膜外穿刺提供可靠的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横切斜扫描 硬膜外穿刺 胸段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与乳管镜诊断病理性乳头溢液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袁红梅 刘健 +4 位作者 顾鹏 任敏 熊斌 侯令密 刘晓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26-1229,共4页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和乳管镜对病理性乳头溢液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22例(146侧病变)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全部行高频超声和乳管镜检查,以病理诊断为标准,对比分析两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146侧病变中,恶性病变8侧,超声均诊断...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和乳管镜对病理性乳头溢液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22例(146侧病变)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全部行高频超声和乳管镜检查,以病理诊断为标准,对比分析两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146侧病变中,恶性病变8侧,超声均诊断正确,乳管镜诊断7侧,漏诊1侧;良性病变138侧,超声正确诊断108侧,乳管镜正确诊断116侧;高频超声和乳管镜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9.45%(116/146)、84.25%(123/1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P>0.05)。高频超声联合乳管镜检查准确率为95.89%(140/146),与单独高频超声或乳管镜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0,P<0.01)。结论高频超声与乳管镜对病理性乳头溢液均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超声对伴乳腺导管扩张的乳头溢液有很好的定性、定位诊断价值,且无创,可作为乳头溢液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对超声检查未发现病因者,必要时再结合乳管镜检查,以减少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管镜 超声检查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价放射性心脏病的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蔡晓红 熊云涛 +1 位作者 张卫林 曹礼庭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2-395,共4页
胸部放射治疗在食管肿瘤、乳腺癌、肺癌、霍奇金淋巴瘤等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心脏是胸部放射治疗时的受累器官。在过去几十年内由于胸部肿瘤患者的存活率提高,使得观察放疗引起的心脏并发症成为可能,在霍奇金淋巴瘤和乳腺癌进行放... 胸部放射治疗在食管肿瘤、乳腺癌、肺癌、霍奇金淋巴瘤等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心脏是胸部放射治疗时的受累器官。在过去几十年内由于胸部肿瘤患者的存活率提高,使得观察放疗引起的心脏并发症成为可能,在霍奇金淋巴瘤和乳腺癌进行放射治疗的患者中,心脏毒性居非肿瘤性死亡原因的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损伤 心脏病 心包炎 心肌疾病 冠状动脉疾病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传导阻滞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超声心动描记术 压力 斑点追踪成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判定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性质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茂春 顾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6-51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判定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SLN)性质并引导手术活检的可行性。方法对22例乳腺癌患者,先用二维超声成像观察腋窝SLN、并综合评分判断其性质,再于乳晕周围皮下注射造影剂SonoVue,超声观察同侧腋窝SLN造影表现,判定其性质...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判定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SLN)性质并引导手术活检的可行性。方法对22例乳腺癌患者,先用二维超声成像观察腋窝SLN、并综合评分判断其性质,再于乳晕周围皮下注射造影剂SonoVue,超声观察同侧腋窝SLN造影表现,判定其性质,并用细针穿刺定位引导手术切除活检。将二维超声和CEUS结果与病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2例患者均成功在细针穿刺定位引导下完成手术切除活检。与病理结果相比,二维超声判断SLN的敏感度为87.50%(7/8)、特异度为66.67%(10/15)、准确率为73.91%(17/23);CEUS判定SLN性质的敏感度为100%(8/8)、特异度为93.33%(14/15)、准确率为95.65%(22/23)。结论 CEUS较二维超声能更好地预测SLN的性质,并能定位引导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乳腺肿瘤 淋巴结 活组织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