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期多元整合声对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的疗效及对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潘庆春 李蓓 冯燚源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8-233,共6页
目的评价短期多元整合声(multiple integrated sound,MIS)对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的治疗效果,基于氧合血红蛋白浓度(oxygenated hemoglo-bin,HbO)探讨MIS对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影响并分析短期MIS疗效与耳鸣患者大脑皮层... 目的评价短期多元整合声(multiple integrated sound,MIS)对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的治疗效果,基于氧合血红蛋白浓度(oxygenated hemoglo-bin,HbO)探讨MIS对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影响并分析短期MIS疗效与耳鸣患者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3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诊的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窄带噪声治疗,试验组采用MIS治疗,治疗时间均为15 min。采用耳鸣致残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耳鸣严重程度,采用功能性近红外线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采集额极皮层HbO浓度(frontal polar cortex-HbO,FPC-HbO)、背外侧前额叶皮层HbO浓度(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HbO,DPFC-HbO)、颞叶皮层HbO浓度(temporal cerebral cortex-HbO,TL-HbO)、枕叶皮层HbO浓度(occipital cerebral cortex-HbO,OL-HbO)、顶叶皮层HbO浓度(parietal cerebral cortex-HbO,PL-HbO)。结果治疗前,两组THI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H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试验组TH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试验组VAS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PFC-HbO、TL-HbO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PC-HbO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L-HbO、OL-HbO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FPC-HbO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FPC血流动力学地形图无明显改变,试验组治疗前后FPC血流动力学改变为HbO浓度降低。试验组FPC-HbO差值与VAS评分差值呈正相关(r=0.540,P<0.05)。结论短期MIS可改变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额极皮层神经活动,降低其耳鸣程度,额极皮层神经活动的改变与耳鸣痛苦程度的降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声治疗 多元整合声治疗 额极皮层 氧合血红蛋白 耳鸣致残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复合声治疗耳鸣的短期疗效及其对额极皮层氧合血红蛋白浓度的影响
2
作者 潘庆春 李蓓 +4 位作者 米雪芹 宋小影 唐晓茗 王媛玲 张静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8-352,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额极皮层(frontal polar cortex,FPC)血流动力学特征,探讨多元复合声(multielement integration sound,MIS)治疗的短期疗效及其对FPC血流动力学指标氧合血红蛋白(oxyhemoglobin,HbO)浓度的影响。方法以慢性... 目的研究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额极皮层(frontal polar cortex,FPC)血流动力学特征,探讨多元复合声(multielement integration sound,MIS)治疗的短期疗效及其对FPC血流动力学指标氧合血红蛋白(oxyhemoglobin,HbO)浓度的影响。方法以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50例(耳鸣组)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无耳鸣者5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15 min的MIS治疗。耳鸣组治疗前后进行耳鸣障碍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unctional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测试额极皮层8 min的平均HbO浓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bO浓度变化,分析临床特征与HbO的相关性。结果耳鸣组治疗前FPC的HbO浓度较对照组高,治疗后耳鸣组FPC的HbO浓度降低,VAS得分降低;对照组MIS治疗后FPC的HbO浓度增加。耳鸣组MIS治疗前后HbO浓度的差值(ΔHbO)与治疗前后VAS得分差值(ΔVAS)正相关。结论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额极皮层血流动力学异于无耳鸣对照组,MIS治疗可改变其额极皮层的血流动力学,额极皮层可能是MIS的作用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多元复合声 额极 氧合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切除联合放疗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唐菲 杨崇灵 +2 位作者 曹伟 吕萍 刘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945,共5页
目的探究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早期小剂量放疗对耳廓瘢痕疙瘩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49例(60耳)耳廓瘢痕疙瘩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手术+放疗组采用手术切除联合小剂量放... 目的探究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早期小剂量放疗对耳廓瘢痕疙瘩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49例(60耳)耳廓瘢痕疙瘩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手术+放疗组采用手术切除联合小剂量放疗,共30例(37耳),手术+激素组采用手术切除联合局部注射激素,共6例(8耳),单纯手术组术后未进行辅助治疗,共13例(15耳)。对比三组临床疗效、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及术后复发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放疗组、手术+激素组和单纯手术组有效率分别为96.67%、83.33%和4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V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手术+放疗组、手术+激素组和单纯手术组VSS评分分别为3.00±1.15分、3.17±1.47分和5.77±2.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放疗组、手术+激素组和单纯手术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0.00%、33.33%和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彻底切除瘢痕组织联合术后早期小剂量放疗可有效减少瘢痕增生,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瘢痕疙瘩 手术切除 放射治疗 糖皮质激素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与突发性耳聋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米雪芹 王媛玲 +4 位作者 潘庆春 徐瑞 张琪 胡雯静 李蓓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8-643,共6页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的关系。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突发性耳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的关系。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搜集有关TNF-α、hs-CRP与SSNHL相关研究,时间范围为建库起至2022年4月。由2位独立评价者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3软件、Stata软件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6篇文献研究,SSNHL患者血清TNF-α、hs-CR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NHL患者血清TNF-α、hs-CRP升高,对疾病诊疗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炎症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超敏C反应蛋白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力正常人群发生听觉过敏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5
作者 程瑶 潘庆春 +3 位作者 李蓓 王媛玲 张静 唐晓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8-454,共7页
目的探讨听力正常人群发生听觉过敏的影响因素并根据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为早期识别听觉过敏高危人群制订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4年3月-2024年7月招募纯音听阈正常的自愿者410例,采用听觉过敏量表(hyperacusis questionna... 目的探讨听力正常人群发生听觉过敏的影响因素并根据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为早期识别听觉过敏高危人群制订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4年3月-2024年7月招募纯音听阈正常的自愿者410例,采用听觉过敏量表(hyperacusis questionnaire,HQ)对受试者进行听觉过敏评估,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287例)及验证集(123例)。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构建风险模型和列线图。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临床决策曲线(clinical decision curve,DCA)和临床影响曲线对模型的区分度、准确度及临床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410例受试者中54例(13.17%,54/410)患者有听觉过敏,其中训练集38例(13.24%,38/287),验证集16例(13.01%,16/123)。套索回归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耳鸣(OR=3.784,95%CI:1.627~8.804)、焦虑(OR=3.860,95%CI:1.503~9.913)、抑郁(OR=3.118,95%CI:1.249~7.785)、偏头痛(OR=2.821,95%CI:1.147~6.937)、噪声接触史(OR=3.799,95%CI:1.715~8.416)是听力正常人群发生听觉过敏的影响因素。结论听力正常人群听觉过敏的发生率为13.17%,耳鸣、焦虑、抑郁、偏头痛、噪声接触史与听力正常人群听觉过敏的发生相关;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可以较好地预测听力正常人群听觉过敏的发生风险,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过敏 危险因素 列线图 听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06b对鼻咽癌细胞凋亡的促进和对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严达忠 邓世山 +2 位作者 李四军 严晨 甘卫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1-856,共6页
目的探讨miR-106b对鼻咽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miRNA芯片分析获得鼻咽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表达差异的miRNA,TaqMan miRNA检测试剂盒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miR-106和RhoC mRNA在鼻咽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用miRnada预测m... 目的探讨miR-106b对鼻咽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miRNA芯片分析获得鼻咽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表达差异的miRNA,TaqMan miRNA检测试剂盒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miR-106和RhoC mRNA在鼻咽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用miRnada预测miR-106b和靶基因的结合位点,采用双荧光素酶验证靶基因,Western blot检测miR-106b调控靶基因RhoC的表达水平。用Annexin V-PI和TUNEL检测miR-106b对鼻咽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用MTT检测miR-106b对鼻咽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miRNA芯片分析发现鼻咽癌组织中miR-106b的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低。RT-PCR结果显示miR-106b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减少(P<0.05),RhoC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增加(P<0.05),miR-106b和RhoC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r=―0.586 6,P<0.001)。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R-106b组荧光素酶活性低于空质粒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iR-106b组鼻咽癌细胞中RhoC的表达较空质粒组降低(P<0.05)。Annexin V-PI和TUNEL结果显示,miR-106b组鼻咽癌细胞凋亡较空质粒组增加(P<0.05);MTT结果显示miR-106b组鼻咽癌细胞增殖能力较空质粒组降低(P<0.05)。结论 miR-106b可能通过下调RhoC的表达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并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06b 鼻咽癌 凋亡 增殖 RH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猪听觉皮层诱发电位P1-N1-P2波的特性研究
7
作者 杨崇灵 唐菲 +3 位作者 钟旻璇 郭维维 吕萍 刘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53-957,共5页
目的建立小型猪听觉皮层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检测方法,分析正常听力小型猪P1-N1-P2波形特点.方法选用正常听力雄性小型猪4头,在麻醉状态下予以短纯音刺激,记录CAEP P1-N1-P2波形,并分析其潜伏期及幅值.结... 目的建立小型猪听觉皮层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CAEP)检测方法,分析正常听力小型猪P1-N1-P2波形特点.方法选用正常听力雄性小型猪4头,在麻醉状态下予以短纯音刺激,记录CAEP P1-N1-P2波形,并分析其潜伏期及幅值.结果4头(8耳)小型猪均记录到CAEP P1-N1-P2波,检出率100%,P1波潜伏期平均为(45.13±14.07)ms,N1波潜伏期平均为(96.00±10.72)ms,P2波潜伏期平均为(135.13±13.95)ms,P1-N1平均幅值(2.21±1.04)μV,N1-P2平均幅值(1.37±0.37)μV.结论小型猪的CAEP可反映小型猪听皮层功能,P1-N1-P2波与人类相似;小型猪有望作为听皮层功能研究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猪 听皮层 听觉皮层诱发电位 P1-N1-P2 潜伏期 幅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小型猪听觉失匹配负波的波形特征分析
8
作者 唐菲 杨崇灵 +2 位作者 郭维维 吕萍 刘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小型猪听觉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的波形特征,探讨小型猪在听觉中枢发育及功能研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月龄和6月龄正常听力小型猪,各6头(12耳),应用Smart EP听觉诱发电位系统,在麻醉状态下采用经典Oddb...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小型猪听觉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的波形特征,探讨小型猪在听觉中枢发育及功能研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月龄和6月龄正常听力小型猪,各6头(12耳),应用Smart EP听觉诱发电位系统,在麻醉状态下采用经典Oddball刺激范式行听觉MMN检测,采集听觉MMN波形,记录并分析潜伏期及振幅,借助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头(24耳)小型猪中,11头(22耳)引出典型的听觉MMN波形,检出率为91.67%,平均潜伏期为(230.73±42.90)ms,平均振幅为(3.28±2.28)μV;3月龄组听觉MMN潜伏期为(266.10±20.22)ms,6月龄组潜伏期为(201.25±33.08)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之间振幅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型猪听觉MMN波形、潜伏期范围及发育趋势与人类相似,可作为听觉中枢发育及功能研究的实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匹配负波 小型猪 听觉中枢 发育 潜伏期 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耳蜗内外毛细胞胞吞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四军 柳柯 +1 位作者 唐嗣泉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5-548,共4页
目的研究小鼠内外毛细胞胞吞功能的异同,探讨毛细胞胞吞功能与动物听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出生后1月龄的正常C57BL/6J小鼠耳蜗基底膜在体外培养,以染料FM1-43为胞吞示踪剂,应用活细胞成像技术观察耳蜗内外毛细胞胞吞现象。结果内毛... 目的研究小鼠内外毛细胞胞吞功能的异同,探讨毛细胞胞吞功能与动物听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出生后1月龄的正常C57BL/6J小鼠耳蜗基底膜在体外培养,以染料FM1-43为胞吞示踪剂,应用活细胞成像技术观察耳蜗内外毛细胞胞吞现象。结果内毛细胞的胞吞活动主要集中在细胞底部及核下区,而外毛细胞的胞吞活动则主要集中在核上区和外侧壁区。而且,在不同的观察时间点上,内毛细胞对FM1-43的摄入量均显著高于外毛细胞(P<0.05)。结论内毛细胞的胞吞活动集中出现在细胞底部及核下区,说明这种胞吞活动与内毛细胞带状突触的功能密切相关;外毛细胞的胞吞活动主要出现在核上区及细胞外侧壁,表明这种活动更多参与了外毛细胞纤毛及离子通道。内毛细胞比外毛细胞具有更强大的胞吞功能,表明内毛细胞在听功能的发育和维持中发挥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吞 内外毛细胞 FM1-43 突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草枯的全身毒性及特异性耳毒性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建辉 丁大连 +1 位作者 孙虹 Richard Salvi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1-488,共8页
百草枯是目前全球使用最广泛的除草剂之一,其对哺乳类生物体的毒性机制主要是在细胞内通过反复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大量的过氧化物阴离子并引发脂质过氧化、线粒体损伤、DNA损害、蛋白质破坏,最终导致细胞凋亡等级联反应造成全身多器官... 百草枯是目前全球使用最广泛的除草剂之一,其对哺乳类生物体的毒性机制主要是在细胞内通过反复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大量的过氧化物阴离子并引发脂质过氧化、线粒体损伤、DNA损害、蛋白质破坏,最终导致细胞凋亡等级联反应造成全身多器官的不可逆性损害。百草枯在急性中毒过程往往在肺泡细胞首先表现出特殊的高浓度聚集,这可能是因为百草枯与多胺的化学结构相似,而肺的Clara细胞和肺泡I型及II型上皮细胞具备较强的多胺转运系统,因此百草枯首先积聚在肺的Clara细胞和肺泡I型及II型细胞。百草枯还可穿越血脑屏障并通过多巴胺转运系统在多巴胺神经元中积累并首先造成多巴胺神经元的破坏,因此,百草枯慢性中毒可能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也具有一定的关系。各种耳毒性药物和强噪声以及重金属和老年性耳聋引起的内耳损伤都与氧自由基的损害作用密切相关,百草枯对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使之成为研究内耳自由基损害和抗氧化剂保护效应的理想研究模型之一。百草枯引起的实验动物听觉障碍表现出高频听力首先受损的特点,百草枯引起的耳蜗毛细胞损害则首先发生在耳蜗底回对应高频听觉反应的区域。在百草枯引起的受损耳蜗细胞内,过氧化物阴离子首先在细胞质中的表达增强,随后凝聚到细胞核内,说明耳蜗细胞的损害确实是因为细胞内首先发生的氧化应激所引起,而这种自由基损害最终启动了细胞的自毁装置而导致了细胞的凋亡。我们在最近的实验研究中发现,百草枯对耳蜗细胞的损害首先是发生在耳蜗毛细胞底部和周围的支持细胞,由于这些支持细胞的破坏造成耳蜗Corti器的支持结构塌陷,从而使耳蜗毛细胞因失去周围细胞的连接和支持而发生排列散乱和位置漂移,这种因失去细胞之间的联系而发生的毛细胞"失巢凋亡"可能也是造成毛细胞破坏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百草枯引发的毛细胞凋亡不仅与细胞内发生的各种自由基损害有关,而且因丧失与周围支持细胞相联系的外基质而引发"失巢凋亡",显然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更重要的可能性损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耳毒性 氧化应激 耳蜗 失巢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损伤和苯扎贝特干预对豚鼠耳蜗脂肪酸转运蛋白1和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一勇 石敏 +6 位作者 杨风波 吕萍 蒋晴晴 袁硕龙 张悦 杨仕明 于宁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7-183,共7页
目的观察豚鼠耳蜗脂肪酸转运蛋白1和4(fatty acid transport protein,FATP1,FATP 4)在噪声损伤和促脂肪酸代谢药物苯扎贝特干预前后的变化,探讨噪声性听力损失与FATP1、FATP4的关系。方法正常听力健康成年雄性Dunkin Hartley豚鼠21只随... 目的观察豚鼠耳蜗脂肪酸转运蛋白1和4(fatty acid transport protein,FATP1,FATP 4)在噪声损伤和促脂肪酸代谢药物苯扎贝特干预前后的变化,探讨噪声性听力损失与FATP1、FATP4的关系。方法正常听力健康成年雄性Dunkin Hartley豚鼠21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和干预组(6只),对照组在噪声暴露前随机选取3只(6耳)动物行耳蜗取材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12只(24耳)与干预组(6只,12耳)一起予以白噪声(110 dB SPL,每天4小时,连续12天)暴露,干预组在噪声暴露的同时给予苯扎贝特(5 mg·kg-1·d-1)灌胃干预;在开始噪声暴露第6、12、24天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采用脂肪酸特异性探针荧光标记技术检测脂类物质在豚鼠耳蜗的分布,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噪声暴露前后FATP1、PATP4在两组豚鼠耳蜗的表达变化。结果噪声暴露后对照组和干预组click声及4、8、16 kHz短纯音(tone burst)ABR(tb-ABR)反应阈较噪声暴露前显著升高,在噪声暴露的第12天,干预组4 kHz tb-ABR反应阈(16.25±5.82 dB SPL)明显低于对照组(32.27±5.92 dB SPL)(P<0.05);特异性脂肪酸探针荧光染色提示正常对照组豚鼠耳蜗脂类物质主要分布于基底膜外侧的Hensen细胞、螺旋神经节、血管纹,噪声暴露前免疫荧光染色显示FATP1主要表达于Corti器、螺旋唇,在螺旋神经节细胞、螺旋韧带、血管纹等少量表达;FATP4主要表达于耳蜗Corti器及螺旋韧带,在Corti器外侧的Hensen细胞、螺旋神经节、血管纹极少表达或不表达。噪声暴露后对照组(第12天)FATP1在Corti器、Hensen细胞、螺旋突、螺旋韧带的表达较噪声暴露前明显增加(P<0.01),对照组(第12天)和干预组(第24天)FATP4在Hensen细胞、螺旋唇、螺旋神经节的表达均较噪声暴露前明显增加(P<0.01),干预组(第24天)FATP4在血管纹的表达均较噪声暴露前增加(P<0.05),但对照组(第12天)FATP4在血管纹的表达均较噪声暴露前及干预组(第24天)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则提示对照组和干预组FATP1和FATP4在全耳蜗的表达均较噪声暴露前增加(P<0.05)。结论噪声损伤可提高FATP1和FATP4在豚鼠耳蜗部分组织的表达水平,促进耳蜗内脂肪酸转运;促脂肪酸代谢药物(苯扎贝特)干预可进一步改变FATP4在耳蜗的表达分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噪声性听力损失或促进噪声性听力损失恢复;提示耳蜗内脂肪酸代谢水平可能是改善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 Hensen细胞 噪声性聋 脂肪酸转运蛋白 苯扎贝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在变应性鼻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芳 刘海(综述) 张建辉(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9-213,共5页
变应性鼻炎(AR)是发生在鼻黏膜的由IgE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外泌体是由一种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囊泡,含有多种蛋白质、脂质、核酸等信号分子,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外泌体参与到AR的炎症反应过程中。文章就外泌体在A... 变应性鼻炎(AR)是发生在鼻黏膜的由IgE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外泌体是由一种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囊泡,含有多种蛋白质、脂质、核酸等信号分子,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外泌体参与到AR的炎症反应过程中。文章就外泌体在AR中的作用和诊断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外泌体有望为AR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外泌体 细胞间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对人工耳蜗植入流程及疗效影响的研究
13
作者 刘昭颖 唐菲 +5 位作者 徐欣 曹伟 杨崇灵 王敏华 马清云 刘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8-654,共7页
目的探讨新冠疫情对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就医流程的影响以及采取针对性措施后患者就医满意度和疗效的变化。方法收集疫情期间行CI手术的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给予干预分为两组:A组33例,完成《新冠肺炎疫情对CI... 目的探讨新冠疫情对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就医流程的影响以及采取针对性措施后患者就医满意度和疗效的变化。方法收集疫情期间行CI手术的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给予干预分为两组:A组33例,完成《新冠肺炎疫情对CI患者就医影响调查问卷》,分析疫情对CI患者就医的影响及影响因素;B组22例,完成《CI患者对疫情影响因素相对应措施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CI患者对疫情影响因素相对应措施的满意度;两组均完成《住院患者就医满意度调查问卷》及听觉行为分级(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量表和言语可懂度分级(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量表,比较两组就医满意度及康复效果。结果住院封闭式管理(75.76%)、封控限制出行(66.67%)、言语刺激机会减少(63.64%)是疫情影响CI患者就医的主要因素;患者及家属对家属全程陪护(4.82±0.40)、详细介绍治疗方案(4.73±0.55)、开设检查/手术绿色通道(4.59±0.80)等措施的满意度较高;两组就医满意度分别为78.78%和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两组CAP评分分别为4.5±2.2和4.3±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5);两组SIR评分分别为3.9±1.0和3.6±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4)。结论疫情对CI就医流程各环节均有影响;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后CI患者就医满意度提高,但对听觉言语康复的短期效果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人工耳蜗植入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聋听觉中枢发育及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唐菲 吕萍 +2 位作者 杨崇灵 郭维维 刘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8-503,共6页
先天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且助听器效果不佳是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的适应证,但CI效果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听觉剥夺时间和植入年龄是关键因素之一。相对来说,植入年龄越小,CI效果越好,这可能与听觉中枢发育关键... 先天性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且助听器效果不佳是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的适应证,但CI效果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听觉剥夺时间和植入年龄是关键因素之一。相对来说,植入年龄越小,CI效果越好,这可能与听觉中枢发育关键期及可塑性水平有关。出生后听觉中枢的发育依赖于听觉刺激,先天性聋患者由于关键期内缺乏听觉刺激,听觉中枢的结构和功能发育延迟,听皮层发生跨模态重组,耳蜗慢性电刺激可使听皮层神经元突触重塑,皮层结构重组,皮质反应逐渐成熟,听觉功能改善,这可能与即刻早期基因c-fo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eptidase-9,MMP-9)、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等神经元可塑性相关因子表达有关,并受兴奋性-抑制性神经递质调控。先天性遗传性聋小型猪在基因表型、听觉发育规律、颞骨解剖结构、内耳形态和听觉中枢结构等多方面与人类高度相似性,比传统先天性聋动物模型更具优势,可利用先天性遗传性聋小型猪模型研究先天性听觉剥夺和耳蜗慢性电刺激后听觉中枢发育及可塑性的影响,深入探究听觉中枢可塑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聋 听觉中枢 可塑性 慢性电刺激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嘶教师电子喉镜检查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秀 王轶 杨洪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4138-4139,共2页
目的通过电子喉镜检查声嘶教师的发病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200例声嘶教师患者进行电子喉镜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及声嘶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例声嘶患者中声带小结63例(31.5%)、慢性喉炎60例(30.0%)、急性喉炎37例(18.5%... 目的通过电子喉镜检查声嘶教师的发病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200例声嘶教师患者进行电子喉镜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及声嘶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例声嘶患者中声带小结63例(31.5%)、慢性喉炎60例(30.0%)、急性喉炎37例(18.5%)、声带息肉35例(17.5%)、声带囊肿3例(1.5%);喉癌2例(1.0%)。总计男女比率为72/128。结论由于用声不当,病因中声带小结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慢性喉炎;因为女性存在特殊的生理期,声带易受其影响而使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对于声嘶的教师,早期检查,并纠正其不良的发音方法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嘶 教师 电子喉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性聋的分型及药物治疗研究现状 被引量:26
16
作者 文艺 吕萍 +3 位作者 石敏 胡一勇 张雪迎 冯勃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1-305,共5页
突发性聋是耳科的常见急症之一,2015年我国发布的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根据听力曲线将突发性聋分为四型,并建议分型治疗。目前治疗突发性聋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糖皮质激素、改善微循环药物和营养神经药物。本文将从突发性聋的分... 突发性聋是耳科的常见急症之一,2015年我国发布的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根据听力曲线将突发性聋分为四型,并建议分型治疗。目前治疗突发性聋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糖皮质激素、改善微循环药物和营养神经药物。本文将从突发性聋的分型及药物治疗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各型突发性聋的特点和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分型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性聋患者的全身共患病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文艺 吕萍 +2 位作者 丁大雄 杨风波 冯勃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5-391,共7页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突聋)患者的全身共患病的疾病类型和发病情况。方法1.对2018-2019于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治疗的349例单侧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收集患者的既往病史,统计突聋的共患病现状,分析共患病率最高的前五种疾病对突聋疗效...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突聋)患者的全身共患病的疾病类型和发病情况。方法1.对2018-2019于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治疗的349例单侧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收集患者的既往病史,统计突聋的共患病现状,分析共患病率最高的前五种疾病对突聋疗效的影响。结果1.突聋的共患病率排名前三位由高到低依次为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相关疾病(36.4%)、甲状腺疾病(17.5%)、精神心理疾病(7.4%),无共患病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有共患病患者的疗效。2.在突聋患者中,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患者疗效显著降低。患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疾病数量越多,疗效越差。3.合并甲状腺功能改变的突聋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突聋患者听力损失程度较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组、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三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有共患病的突聋患者疗效较差,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对降低突聋疗效可能起着叠加的作用。定期进行体检,规范治疗全身疾病,重视心理健康,有助于减少突聋的发病及获得较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共患病 高血压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