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下颈椎脊髓神经根粘连松解术治疗顽固性呃逆 被引量:2
1
作者 杨茂江 肖如辉 +5 位作者 琼仙 张汉文 张薇 冯林 杨汉丰 徐晓雪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9-142,共4页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颈椎硬膜外前间隙脊髓神经根粘连松解术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接受CT引导下经硬膜外前间隙行脊髓神经根粘连松解术的顽固性呃逆患者,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记录术后1周及1、3、6个月呃...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颈椎硬膜外前间隙脊髓神经根粘连松解术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接受CT引导下经硬膜外前间隙行脊髓神经根粘连松解术的顽固性呃逆患者,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记录术后1周及1、3、6个月呃逆改善情况;分别以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良、中、差)及医疗结局研究量表(MOS SF)-36评估疗效及术后3和6个月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结果34例均完成手术;术中3例出现高血压,2例一过性心率明显下降,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术后21例诉术区皮下肿胀感,均于3天内自行缓解。未见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术后1周及1、3、6个月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2.35%(28/34)、88.24%(30/34)、97.06%(33/34)及97.06%(33/34)。术后3及6个月,患者MOS SF-36评分均逐渐升高(P均<0.05)。结论CT引导下经颈椎硬膜外前间隙行脊髓神经根粘连松解术治疗顽固性呃逆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呃逆 神经松解术 脊髓 介入治疗 影像引导 顽固性呃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水平倾角的多层螺旋CT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汉丰 徐晓雪 +5 位作者 杜勇 李杨 郭家川 陈耀康 张勇 陈清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88-792,共5页
目的:了解脊柱腰段椎间盘水平倾角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与生理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利用多平面重组成像对150例健康志愿者的腰段椎间盘水平倾角进行测量,并分析性别差异及年龄、身高和体重与椎间盘水平倾角的相... 目的:了解脊柱腰段椎间盘水平倾角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与生理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利用多平面重组成像对150例健康志愿者的腰段椎间盘水平倾角进行测量,并分析性别差异及年龄、身高和体重与椎间盘水平倾角的相关关系。结果:L5-S1、L4-5、L3-4、L2-3和L1-2的水平倾角分别为(30.2±7.4)°、(10.8±5.3)°、(0.0±4.5)°、(-5.3±3.3)°和(-6.7±3.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L5~S1椎间盘的水平倾角大于30°者占52.7%(79/150)。男性、女性组间椎间盘水平倾角L5-S1(28.3±7.0和32.3±7.3)与L4-5(9.5±4.5和12.2±5.7)有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与L5-S1、L4-5、L1-2椎间盘水平倾角之间有轻度~中度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223、0.192和-0.306(P<0.05)。身高与L5-S1、L4-5、L3-4、L1-2椎间盘水平倾角之间存在轻度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286、-0.274、-0.191和0.168(P<0.05)。体重与L5-S1、L4-5椎间盘水平倾角之间存在轻度~中度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301和-0.246(P<0.05)。结论:腰椎间盘的水平倾角具有由L5-S1、L4-5的明显脚侧倾斜方向逐渐变化为L2-3、L1-2的轻微头侧倾斜方向的规律,其中L3-4椎间盘更接近于水平面。腰椎间盘的水平倾角随着年龄、身高和体重的不同出现轻度~中度的变化,术前进行腰椎间盘水平倾角测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腰椎 椎间盘 水平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C臂引导下等离子消融治疗颈源性头痛——一项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茂江 席豪 +4 位作者 秦泽 刘琼 窦智 徐晓雪 杨立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10-1114,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C臂引导下等离子消融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41例,所有患者行超声联合C臂引导下等离子消融治疗。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数据,通过数字疼痛评分(NRS)比较手术前后的...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C臂引导下等离子消融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41例,所有患者行超声联合C臂引导下等离子消融治疗。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数据,通过数字疼痛评分(NRS)比较手术前后的头痛程度,并通过改良的MacNab疗效评估标准评估手术疗效。术后6个月和12个月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颈椎功能,并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 患者术后1周和1、3、6、12个月的头痛程度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整体治疗优良率分别100%(41/41)、97.56%(40/41)、92.68%(38/41)、92.68%(38/41)、90.24%(37/41)。术后6个月和12个月,NDI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中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对症处理后症状改善,所有患者均无大出血或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联合C臂引导下等离子消融治疗颈源性头痛,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颈椎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微创 影像引导 等离子消融 外周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