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前瞻性分析我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多重耐药菌情况,为血流感染早期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住院患者血培养标本进行培养,对阳性报警标本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分析,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人员每天收集...目的前瞻性分析我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多重耐药菌情况,为血流感染早期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住院患者血培养标本进行培养,对阳性报警标本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分析,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人员每天收集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收集非重复病原菌569份,其中革兰阳性菌(48.86%)稍多于革兰阴性菌(44.46%)。前5位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属和肺炎克雷伯菌。病区分布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儿科、新生儿科、血液科和心胸外科为主,年龄分布60岁以上老年人比例最高(37.08%)。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体以葡萄球菌属为主。多重耐药菌(MDRO)占46.40%,其中社区感染比例(56.82%)高于医院感染(42.42%)。MDRO比例超过50%的细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8.57%)、大肠埃希菌(63.47%)和肠球菌(52.0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3.59%和7.40%,产ESBL株检出率分别为58.08%和7.41%,该两种细菌耐药率低于30%的药物包括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替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妥布霉素、氨曲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明显低于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未检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菌株,耐药率均低于30%的其他药物包括利福平、莫西沙星、庆大霉素和四环素。结论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多,耐药形势严峻,临床应尽早准确送血培养,重视医院的血培养分离菌的耐药性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黄芪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astragalus,TFA)对受60Coγ射线损伤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为TFA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大剂量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雌性昆明小鼠,制成放射损伤动物模型。小鼠在照射前3d及照射后...目的:研究黄芪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astragalus,TFA)对受60Coγ射线损伤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为TFA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大剂量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雌性昆明小鼠,制成放射损伤动物模型。小鼠在照射前3d及照射后,以不同剂量的TFA连续灌胃14d,观察受致死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小鼠的30d存活率及生存时间长短。同时,在低剂量照射组检测用药后小鼠体重、外周血指标、脾脏指数的变化。用HE染色观察脾脏的病理学改变。结果:TFA不仅能明显延长辐射损伤小鼠的平均存活天数,提高小鼠30d存活率(P<0.05);而且能显著降低辐射损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下降幅度、缩短其恢复所需时间(P<0.05);同时,TFA还能促进小鼠脾重指数的恢复,减轻辐射对小鼠脾脏的损伤程度,促进造血灶增生,加快造血功能恢复。结论:TFA具有较强的抗辐射作用,能显著提高受致死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小鼠的存活率,降低辐射对小鼠外周血WBC和PLT及脾脏的损伤作用,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前瞻性分析我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及多重耐药菌情况,为血流感染早期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住院患者血培养标本进行培养,对阳性报警标本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分析,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人员每天收集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收集非重复病原菌569份,其中革兰阳性菌(48.86%)稍多于革兰阴性菌(44.46%)。前5位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属和肺炎克雷伯菌。病区分布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儿科、新生儿科、血液科和心胸外科为主,年龄分布60岁以上老年人比例最高(37.08%)。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体以葡萄球菌属为主。多重耐药菌(MDRO)占46.40%,其中社区感染比例(56.82%)高于医院感染(42.42%)。MDRO比例超过50%的细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8.57%)、大肠埃希菌(63.47%)和肠球菌(52.0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3.59%和7.40%,产ESBL株检出率分别为58.08%和7.41%,该两种细菌耐药率低于30%的药物包括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替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妥布霉素、氨曲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明显低于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未检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菌株,耐药率均低于30%的其他药物包括利福平、莫西沙星、庆大霉素和四环素。结论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多,耐药形势严峻,临床应尽早准确送血培养,重视医院的血培养分离菌的耐药性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文摘目的:研究黄芪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astragalus,TFA)对受60Coγ射线损伤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为TFA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大剂量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雌性昆明小鼠,制成放射损伤动物模型。小鼠在照射前3d及照射后,以不同剂量的TFA连续灌胃14d,观察受致死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小鼠的30d存活率及生存时间长短。同时,在低剂量照射组检测用药后小鼠体重、外周血指标、脾脏指数的变化。用HE染色观察脾脏的病理学改变。结果:TFA不仅能明显延长辐射损伤小鼠的平均存活天数,提高小鼠30d存活率(P<0.05);而且能显著降低辐射损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下降幅度、缩短其恢复所需时间(P<0.05);同时,TFA还能促进小鼠脾重指数的恢复,减轻辐射对小鼠脾脏的损伤程度,促进造血灶增生,加快造血功能恢复。结论:TFA具有较强的抗辐射作用,能显著提高受致死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小鼠的存活率,降低辐射对小鼠外周血WBC和PLT及脾脏的损伤作用,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