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程三维适形放疗结合化疗治疗67例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周业琴 马代远 +1 位作者 李贤富 谭榜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不作腔内后装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采用后程三维适形放疗结合化疗的疗效。方法:67例宫颈癌随机分为三维适形放疗加化疗组31例(适形组)与常规放疗加化疗组36例(常规组),适形组患者均不作腔内后装治疗,先采用6MvX线全盆腔... 目的:探讨不作腔内后装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采用后程三维适形放疗结合化疗的疗效。方法:67例宫颈癌随机分为三维适形放疗加化疗组31例(适形组)与常规放疗加化疗组36例(常规组),适形组患者均不作腔内后装治疗,先采用6MvX线全盆腔放疗DT 40Gy后采用三维适形放疗针对盆腔淋巴区及宫颈原发灶继续照射19Gv,最后再缩野针对宫颈原发灶推量,使宫颈原发灶总量达70~75Gy。常规组则采用全盆腔放疗40Gy后改为盆腔四野照射20Gy,腔内后装治疗A点剂量30Gy/5次,使宫颈原发灶A点达70Gv。两组均作同期化疗,方案为:顺铂30mgd1~3,5-Fu500mg/m^2,d1~5,静脉滴注,第1周、第5周各一次。结果:适形组和常规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93.5%、90.3%和833%、72.2%(P=0.198和P=0.062),无显著统计学意义。3年生存率分别为87.1%和61.1%(P=0.017),两组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两组毒副作用比较,适形组Ⅰ~Ⅱ级放射性直肠炎及盆腔纤维化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00和P=0.015),其他的毒性相似。结论:后程三维适形放疗合并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是一种有效、肯定的治疗方法,能提高患者近期生存率,晚期并发症较常规放疗低。3DCRT在宫颈癌放疗中的作用仍需大宗病例和长期随访来验证其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体外照射 三维适形放疗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肿瘤患者胸部放射治疗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蔡晓红 黄玉雯 +4 位作者 张卫林 曹礼庭 顾鹏 胡劲 周业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95-1498,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价胸部放射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选取拟接受首次胸部放射治疗且照射野累及心脏的恶性肿瘤患者35例,分别于放射治疗前后行超声检查。采集连续6个心动周期的左心室三维全容积图像并...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价胸部放射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选取拟接受首次胸部放射治疗且照射野累及心脏的恶性肿瘤患者35例,分别于放射治疗前后行超声检查。采集连续6个心动周期的左心室三维全容积图像并储存,计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每搏输出量(LV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LVMASS)、左心室整体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GAS)、左心室整体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GCS)、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LS)及左心室整体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RS);比较放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放射治疗前与治疗后LVEDV、LVESV、LVEF、LVSV及LVMAS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射治疗后GCS、GAS、GRS均较放射治疗前降低(P均<0.05),但GLS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胸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后左心室GCS、GAS、GRS已发生改变,3D-STI可发现放射治疗后心脏早期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肿瘤 心室功能 应变 三维斑点追踪 超声心动描记术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黄酮对辐射损伤小鼠的防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杨映雪 陈建业 +4 位作者 费中海 谭榜宪 唐恩洁 唐华英 王亚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4-507,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芪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astragalus,TFA)对受60Coγ射线损伤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为TFA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大剂量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雌性昆明小鼠,制成放射损伤动物模型。小鼠在照射前3d及照射后... 目的:研究黄芪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astragalus,TFA)对受60Coγ射线损伤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为TFA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大剂量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雌性昆明小鼠,制成放射损伤动物模型。小鼠在照射前3d及照射后,以不同剂量的TFA连续灌胃14d,观察受致死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小鼠的30d存活率及生存时间长短。同时,在低剂量照射组检测用药后小鼠体重、外周血指标、脾脏指数的变化。用HE染色观察脾脏的病理学改变。结果:TFA不仅能明显延长辐射损伤小鼠的平均存活天数,提高小鼠30d存活率(P<0.05);而且能显著降低辐射损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下降幅度、缩短其恢复所需时间(P<0.05);同时,TFA还能促进小鼠脾重指数的恢复,减轻辐射对小鼠脾脏的损伤程度,促进造血灶增生,加快造血功能恢复。结论:TFA具有较强的抗辐射作用,能显著提高受致死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小鼠的存活率,降低辐射对小鼠外周血WBC和PLT及脾脏的损伤作用,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黄酮 辐射损伤 辐射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6例宫颈癌综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4
作者 周业琴 谭榜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综合治疗的合理选择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治疗116例宫颈癌,对其治疗结果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1)单纯手术组Ⅰb、Ⅱa、Ⅱb期3年生存率分别为87.5%、60.0%、50.0%。手术+术前放疗组Ⅰb、Ⅱa、Ⅱb期3年生... 目的:探讨宫颈癌综合治疗的合理选择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治疗116例宫颈癌,对其治疗结果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1)单纯手术组Ⅰb、Ⅱa、Ⅱb期3年生存率分别为87.5%、60.0%、50.0%。手术+术前放疗组Ⅰb、Ⅱa、Ⅱb期3年生存率分别为87.5%、85.7%、81.8%。手术+术后放疗组Ⅰb、Ⅱa、Ⅱb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5.0%、75.0%。放疗+化疗组Ⅲ、Ⅳ期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52.6%,0。各组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2)临床分期和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后盆腔淋巴结无转移者3年生存率为95.7%,盆腔淋巴结转移1~2枚者3年生存率为75.0%,盆腔淋巴结转移>2枚者3年生存率为56.3%。结论:宫颈癌综合治疗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手术,术前放疗能提高手术切除率,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淋巴结转移枚数与宫颈癌的生存率相关,术后有不良预后因素者应加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综合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在小肝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文君 杜丹 +2 位作者 陈宝杰 姚婷 李贤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12-1215,共4页
目前手术切除(HR)和射频消融(RFA)是小肝癌的主要根治性治疗手段,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技术发展迅速,SBRT有效治疗小肝癌的研究报道不断增多。介绍了SBRT治疗小肝癌的技术优势、放射治疗剂量及分割模式、正常肝组织限量与周边危及... 目前手术切除(HR)和射频消融(RFA)是小肝癌的主要根治性治疗手段,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技术发展迅速,SBRT有效治疗小肝癌的研究报道不断增多。介绍了SBRT治疗小肝癌的技术优势、放射治疗剂量及分割模式、正常肝组织限量与周边危及器官的保护;分别比较了SBRT与HR、RFA治疗小肝癌的疗效;简述了SBRT治疗小肝癌不良反应。已有的研究表明,对于某些小肝癌,SBRT在疗效方面不亚于甚至优于HR和RFA,毒性可控,SBRT有望成为小肝癌的另一种根治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放射外科手术 放射治疗剂量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