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入院病人院内护理交接记录单的设计与使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周会兰 尹钰 庞飞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第6期1040-1042,共3页
目的规范急诊入院患者的交接,保证患者交接的安全、有序,降低潜在的医患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遵循明确责任、使用简便、有利病人、方便交接的原则,根据急诊抢救室病人处置常规及急诊入院病人交接关注要点等,自行设计急诊入院病... 目的规范急诊入院患者的交接,保证患者交接的安全、有序,降低潜在的医患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遵循明确责任、使用简便、有利病人、方便交接的原则,根据急诊抢救室病人处置常规及急诊入院病人交接关注要点等,自行设计急诊入院病人院内护理交接记录单并应用于临床。结果从2014年1月使用以来,无1例相关纠纷与投诉发生,病人交接时间缩短,因交接不清电话询问的次数明显减少,急诊抢救区护士在病人送入病区前的处置更加规范,患者及家属满意率上升。结论急诊入院病人院内护理交接记录单准确反映了病人的各类信息,便于交接,可减少不安全因素,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规范急诊抢救护理行为,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入院交接 交接记录单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外伤急诊处理结合皮瓣修复法治疗手部大面积缺损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龚君佐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手外伤急诊处理结合皮瓣修复法治疗手部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手部大面积缺损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所有患者均以手外伤急诊处理结合皮瓣修复法进行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治... 目的探讨手外伤急诊处理结合皮瓣修复法治疗手部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手部大面积缺损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所有患者均以手外伤急诊处理结合皮瓣修复法进行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共移植皮瓣112个,110个皮瓣存活。2个出现皮瓣边缘坏死情况,并对该2个皮瓣进行再次手术后愈合。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患者自诉对于外观及手部功能恢复均较为满意。结论手外伤急诊处理结合皮瓣修复法治疗手部大面积缺损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皮瓣修复 大面积缺损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探讨双硫仑改善HFpEF大鼠心功能的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沈玄洋 李卫东 +4 位作者 蒋晓路 张美琪 谭文涛 沈媛 文红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91-1897,共7页
目的:探讨双硫仑(DSF)在高脂饮食(HFD)和一氧化氮阻滞剂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诱导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大鼠模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HFD+L-NAME构建HFpEF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control组(给予... 目的:探讨双硫仑(DSF)在高脂饮食(HFD)和一氧化氮阻滞剂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诱导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大鼠模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HFD+L-NAME构建HFpEF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control组(给予正常饮食和水喂养)、HFpEF组(给予HFD和含0.5 g/L L-NAME的饮用水喂养)和DSF+HFpEF组(在HFD+L-NAME的基础上给予DSF治疗)。5周后,使用超声心动图和运动力竭实验检测心功能;苏木素-伊红和麦胚凝集素染色检测心肌病理改变;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程度;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心肌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cleaved caspase-1和消皮素D的N端片段(GSDMD-N)蛋白水平;ELISA检测血清N末端脑利尿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心肌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含量。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HFpEF组大鼠体重、收缩压、舒张压、E/E'比值、舒张期左心室前壁厚度(LVAWd)和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E/A比值和整体纵向应变(GLS)绝对值均显著降低(P<0.05);与HFpEF组相比,DSF+HFpEF组大鼠体重、E/E'比值、舒张压和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E/A比值和GLS绝对值显著升高(P<0.05),收缩压、舒张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无显著改变(P>0.05)。与control组相比,HFpEF组大鼠心肌纤维化面积、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和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5),DSF+HFpEF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Western blot和ELISA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HFpEF组大鼠心肌中NLRP3、cleaved caspase-1和GSDMD-N蛋白水平及炎症因子IL-1β和IL-18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HFpEF组相比,DSF+HFpEF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DSF可改善HFpEF大鼠心功能,抑制心肌重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减轻心肌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硫仑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脑欣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苟连平 刘世平 方志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406-408,共3页
目的观察中成药心脑欣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慢性肺心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心脑欣组,每组5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 目的观察中成药心脑欣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慢性肺心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心脑欣组,每组5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心脑欣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心脑欣丸,对照组不治疗。比较常规组与心脑欣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0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0_2)、血氧饱和度(Sa0_2)]、NYHA分级,比较常规组与心脑欣组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症状/特征好转时间和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常规组、心脑欣组血浆内皮素(ET)、脑钠肽(BNP)、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结果常规组、心脑欣组患者治疗前Pa0_2、PaC0_2、Sa0_2、NYHA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治疗后Pa0_2、Sa0_2均低于心脑欣组,NYHA分级高于心脑欣组(P<0.05)。常规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症状/特征好转时间均长于心脑欣组(P<0.05)。心脑欣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u=2.67,P<0.05)。常规组、心脑欣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浆ET、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浆EP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常规组和心脑欣组血浆ET、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血浆EP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心脑欣丸治疗慢性肺心病临床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ET、BNP水平,升高血浆EPO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心脑欣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左心衰竭误诊两例报道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世平 邱里 +1 位作者 罗姝 冯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781-1783,共3页
急性左心衰竭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及时、正确诊断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然而,仍有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与救治。本文总结两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诊断过程,患者均突发呼吸困难,分别误诊为自发性气胸、慢性阻塞性肺... 急性左心衰竭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及时、正确诊断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然而,仍有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与救治。本文总结两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诊断过程,患者均突发呼吸困难,分别误诊为自发性气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不佳。对于急性左心衰竭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的患者,应熟悉其特征性临床表现,不能受患者表面现象影响,结合心率明显加快应怀疑左心衰竭可能,如诊断困难,检测B型脑钠肽水平有助于急性左心衰竭的及时诊断,从而避免误诊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呼吸困难 诊断 利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NP-I表达下调对HEK293细胞生长及染色体分离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袁泰先 蔡燕 +5 位作者 彭乙华 翁亚光 施琼 刘子杰 刘斌 李素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569-1572,共4页
目的构建CENP-I特异性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观察抑制CENP-I基因表达对HEK293细胞生长、细胞周期和染色体数目异常率的影响。方法构建CENP-IsiRNA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法将pGenesil-1空载体和pGene-sil-1/CENP-I-siRNA-1、pGenesil-1/... 目的构建CENP-I特异性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观察抑制CENP-I基因表达对HEK293细胞生长、细胞周期和染色体数目异常率的影响。方法构建CENP-IsiRNA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法将pGenesil-1空载体和pGene-sil-1/CENP-I-siRNA-1、pGenesil-1/CENP-I-siRNA-2、pGenesil-1/CENP-I-siRNA-3真核表达载体分别导入人胚肾HEK293细胞。转染后24、48、72h收集细胞用Western blot和FQ-PCR检测HEK293细胞内CENP-I蛋白及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以确定干扰效果及最佳干扰时间。MTT法检测各实验组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Giemsa染色法计数细胞分裂指数,常规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结果成功构建CENP-I siRNA真核表达载体,筛选出具有干扰效果的质粒载体即pGenesil-1/CENP-I-siRNA-3,转染人胚肾HEK293细胞72h后可使CENP-I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下凋。CENP-I表达降低的HEK293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P<0.05),G2/M期细胞增加,分裂期细胞比例增大。结论RNA干扰有效地特异性抑制着丝粒特异性蛋白质CENP-I的表达。CENP-I的抑制可使人胚肾HEK293细胞生长减慢,增殖能力减弱,使细胞分裂期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P—I基因 RNA干扰 细胞分裂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免疫功能监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姝 曹小平 +1 位作者 刘世平 邱里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036-103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免疫功能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进...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免疫功能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进行检测,将观察组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组,分别统计结果.结果:轻度中毒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患者中毒2 d后CD3和CD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中毒后2、3、7 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重度组中毒后2、3 d,CD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中毒后2、3、7 d CD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严重损伤,其损害程度与患者的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中毒的剂量相关,对患者进行免疫功能的监测能够有效判断患者临床病情变化情况,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中毒 免疫功能监测 T淋巴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气管插管洗胃抢救重度口服中毒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刘世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0期1864-1864,1875,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气管插管洗胃和传统洗胃方法抢救重度口服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5年9月—2008年4月收治的125例出现意识障碍、昏迷、抽搐的重度口服中毒患者按洗胃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采用气管插管洗胃抢救,对照组60例,采用... 目的对比观察气管插管洗胃和传统洗胃方法抢救重度口服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5年9月—2008年4月收治的125例出现意识障碍、昏迷、抽搐的重度口服中毒患者按洗胃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采用气管插管洗胃抢救,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方法洗胃;两组患者洗胃后继续给予解毒剂等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从插管到置胃管成功时间平均为(6.5±2.1)min,对照组置胃管成功时间平均为(9.8±2.3)min,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均成功洗胃,治愈64例(98.5%);对照组治愈52例(86.7%),两组治愈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气管插管后洗胃能使重度口服中毒患者顺利洗胃,缩短了置胃管的时间,提高了临床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急救 插管法 气管内 洗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果糖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9
作者 郑强 唐勇 +2 位作者 周程继 谷子 刘世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77-582,共6页
目的探讨乳果糖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失血性休克模型制备前60 min,先分为乳果糖预灌胃组即实验组2(10只)。将实验组2及未进行乳果糖预灌胃处理的SD大鼠同时麻醉,左右股动静脉置管成功后再将未进行乳果糖预灌胃... 目的探讨乳果糖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失血性休克模型制备前60 min,先分为乳果糖预灌胃组即实验组2(10只)。将实验组2及未进行乳果糖预灌胃处理的SD大鼠同时麻醉,左右股动静脉置管成功后再将未进行乳果糖预灌胃处理的SD大鼠分为三组:假手术组即空白组(10只)、生理盐水复苏组即对照组(10只)、乳果糖治疗组即实验组1(10只)。四组实验动物置管成功后制备失血性休克模型,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在0、30及270 min分别测定血气和乳酸值。Western法检测270 min肺组织HMGB1;Elisa法检测270 min血IL⁃6、IL⁃1β;用比色法检测270 min肺组织SOD及MDA;TBA法检测270 min肺组织MPO;光镜下分析270 min肺组织病理切片。结果在270 min时,对照组Po2值明显低于空白组、实验组1及实验组2(P<0.05)。空白组IL⁃6、IL⁃1β、SOD、MDA、MPO分别与对照组、实验组1及实验组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2、实验组1与实验组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MGB1分别与空白组、实验组1及实验组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病理学切片结果显示实验组1较实验组2肺泡内皮及肺泡组织明显破坏,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对照组较实验组1及实验组2肺泡内皮及肺泡组织破坏及炎性细胞浸润更加明显。结论在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中,乳果糖可促进SOD的生成并抑制HMGB1的生成,进而抑制IL⁃6、IL⁃1β、MDA、MPO等炎性介质的释放,保护肺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果糖 失血性休克 肺损伤 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诺环素抑制5-脂氧合酶对未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肝组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强 温天明 +3 位作者 舒其琛 杨虎 翟祥龙 刘世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602-2607,共6页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通过抑制5-脂氧合酶对未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肝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麻醉置管成功后分为4组:假手术组(空白组)10只,液体复苏组(对照组)10只,MK-886治疗组(实验组1)10只,米诺环素治疗组(实验组2)10只。置管成功...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通过抑制5-脂氧合酶对未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肝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麻醉置管成功后分为4组:假手术组(空白组)10只,液体复苏组(对照组)10只,MK-886治疗组(实验组1)10只,米诺环素治疗组(实验组2)10只。置管成功后制备未控制失血性休克模型;Elisa法检测血3.5 h TNF-α、IL-6、肝组织LTs、LTB4和5-LOX;比色法和TBA法分别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并分析病理切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3.5 h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结果实验组1与实验组2的死亡率及补液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2的死亡率及补液量低于实验组1。实验组2 TNF-α、IL-6值明显低于实验组1与对照组(P<0.05),实验组1与实验组2肝功能(ALT、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与实验组2肝脏组织LTs、LTB4、5-LOX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1与实验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肝组织MDA及MPO值均高于实验组1及实验组2(P<0.05);实验组1肝脏组织MDA及MPO值与实验组2肝脏组织MDA及MPO值相近(P>0.05),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1与实验组2的肝脏组织病理切片损伤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且实验组1与实验组2的Suzuk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未控制失血性休克模型中MC可能通过抑制5-LOX发挥抗炎作用,进而抑制TNF-α、IL-6、LTs、LTB4、MAD和MPO等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减轻缺血再灌注后肝组织和细胞损伤,发挥肝组织的保护作用,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素 5-脂氧合酶 失血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