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某医学院新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大鹏 任晓虹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24期116-118,172,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某医学院新生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开展医学院校AIDS宣传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川北医学院965名新生以匿名填写形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生AIDS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0.68%... 目的了解四川省某医学院新生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开展医学院校AIDS宣传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川北医学院965名新生以匿名填写形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生AIDS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0.68%,在民族(χ^(2)=4.736,P=0.030)、居住地(χ^(2)=5.522,P=0.019)、是否为独生子女(χ^(2)=11.553,P=0.001)、和谁一起生活(χ^(2)=3.874,P=0.049)方面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绝大部分学生(95.44%)对AIDS患者或感染者呈同情或帮助的态度,但31.49%学生认为对AIDS患者应该采取隔离措施。35人(3.80%)发生过性行为,初次性行为时年龄最大20岁,最小14岁,平均(17.57±1.34)岁,男生发生性行为比例较女生高(χ^(2)=19.198,P<0.001)。在有固定的异性性伴侣的20名医学新生中,最近1年与固定的异性性伴侣发生过性行为占85.00%(17人),其中仅29.41%(5人)每次发生性行为时均使用安全套。结论四川省某医学院大一新生对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低,对AIDS感染者存在一定歧视态度,且安全套使用率低。高校应针对不同人群,通过有侧重性,多样且全面的教育模式,确保学生正确掌握AIDS知识,树立对于AIDS相关问题的积极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医学生 知识 态度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类型与变量类型对医学研究统计方法恰当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吴俊林 唐雪莉 +4 位作者 陈霞 戴浩然 李家兵 黄艳君 黄国平 《循证医学》 2021年第2期118-123,共6页
恰当的统计方法选择对医学研究结果可信度的影响显而易见,关于在医学科研中如何恰当选择统计方法的文章和著作虽然不在少数,但目前中文医学期刊中统计分析方法误用情况仍屡见不鲜。原因可能是复杂的,其中过度追求具体方法的使用而对其... 恰当的统计方法选择对医学研究结果可信度的影响显而易见,关于在医学科研中如何恰当选择统计方法的文章和著作虽然不在少数,但目前中文医学期刊中统计分析方法误用情况仍屡见不鲜。原因可能是复杂的,其中过度追求具体方法的使用而对其基本概念理解的不充分可能是误用统计方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以研究设计阶段所涉及的设计类型和变量类型两个重要概念为核心探讨选择恰当统计方法需要把握的要点。旨在提高医学论文的科学性和统计学内容的编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论文 统计分析 设计类型 变量类型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行为疗法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研究进展与挑战
3
作者 李志远 何书涵 黄国平 《四川精神卫生》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辩证行为疗法(DBT)作为获得实证支持的边缘型人格障碍(BPD)的治疗方法之一,其通过整合行为主义、辩证哲学、生物社会理论和禅宗思想,旨在提升患者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及痛苦耐受能力,从而缓解BPD症状。本文通过梳理DBT的理论基础及其在BP... 辩证行为疗法(DBT)作为获得实证支持的边缘型人格障碍(BPD)的治疗方法之一,其通过整合行为主义、辩证哲学、生物社会理论和禅宗思想,旨在提升患者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及痛苦耐受能力,从而缓解BPD症状。本文通过梳理DBT的理论基础及其在BPD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深入探讨DBT以及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辅助DBT对BPD的干预效果,并分析DBT在研究与应用中面临的挑战,以期为DBT在中国的本土化应用与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行为疗法 边缘型人格障碍 疗效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本及其统计量性质对临床医学研究统计方法恰当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吴俊林 陈霞 +3 位作者 戴浩然 唐雪莉 黄艳君 黄国平 《四川精神卫生》 2020年第6期527-531,495,共6页
医学研究中,影响统计方法恰当选择的因素较多,样本及其统计量可能是两个不可忽略而又容易被忽略的因素。本文详细介绍了样本随机性来源、样本获取方法、独立同分布样本、统计量及抽样分布等内容,探讨统计方法的应用应当满足哪些条件以... 医学研究中,影响统计方法恰当选择的因素较多,样本及其统计量可能是两个不可忽略而又容易被忽略的因素。本文详细介绍了样本随机性来源、样本获取方法、独立同分布样本、统计量及抽样分布等内容,探讨统计方法的应用应当满足哪些条件以及为什么需要满足这些条件,以期提高医学论文中统计学内容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论文 统计方法 样本 统计量 抽样分布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焦虑、抑郁情绪对网络游戏障碍的影响:性别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颖 张艳 +6 位作者 周金辉 罗家明 蒋思岑 李雨洁 姚崎悦 刘浩燃 黄馨 《四川精神卫生》 2022年第5期445-449,共5页
目的探究焦虑、抑郁情绪对医学生网络游戏障碍的影响以及性别在其中的调节效应,为预防和干预医学生网络游戏障碍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11月,选取四川省某医学院校11771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目的探究焦虑、抑郁情绪对医学生网络游戏障碍的影响以及性别在其中的调节效应,为预防和干预医学生网络游戏障碍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11月,选取四川省某医学院校11771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简式网络游戏障碍量表(IGDS9-SF)进行评定,采用多元分层回归分析性别在焦虑、抑郁情绪和网络游戏障碍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①男生SDS评分低于女生(t=-8.302,P<0.01),IGDS9-SF评分高于女生(t=33.384,P<0.01)。②医学生SAS评分与SDS评分呈正相关(r=0.735,P<0.01),SAS和SDS评分与IGDS9-SF评分均呈正相关(r=0.288、0.238,P均<0.01)。③焦虑、抑郁情绪可以正向预测网络游戏障碍(β=0.245、0.058,t=18.864、4.444,P均<0.01)。④性别在焦虑情绪与网络游戏障碍之间具有调节作用(β=-0.194,t=-4.518,P<0.01)。结论焦虑、抑郁情绪对医学生网络游戏障碍有正向预测作用。焦虑情绪对医学生网络游戏障碍的影响受到性别的调节,相比于女生,焦虑情绪对男生网络游戏障碍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焦虑 抑郁 网络游戏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生偏头痛患者睡眠时间不足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赵佳玉 杨佳铭 +5 位作者 罗文秀 任真 刘畅 李雅洁 肖云 罗家明 《四川精神卫生》 2022年第6期556-560,共5页
目的调查医学生偏头痛患者睡眠时间不足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改善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选取川北医学院在校医学生中符合《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3版)》(ICHD-3)偏头痛诊断标准的546名患者为研... 目的调查医学生偏头痛患者睡眠时间不足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改善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选取川北医学院在校医学生中符合《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3版)》(ICHD-3)偏头痛诊断标准的546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每夜睡眠时间是否>6 h分为睡眠时间充足组(n=367)与睡眠时间不足组(n=179)。收集医学生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睡眠情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评定焦虑抑郁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头痛影响测试量表(HIT-6)评定头痛严重程度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偏头痛患者睡眠时间不足的影响因素。结果在546名医学生偏头痛患者中,有179人(32.78%)存在睡眠时间不足。睡眠时间不足组和睡眠时间充足组的年龄(t=2.107)、头痛频率(Z=-2.972)、焦虑状态(χ^(2)=14.053)、抑郁状态(χ^(2)=10.773)、PSQI评分(t=-13.247)及睡眠质量(χ^(2)=94.7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相关分析显示,偏头痛患者睡眠时间与年龄呈负相关(r=-0.100,P<0.01),与头痛频率、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呈正相关(r=0.135、0.169、0.139,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860,95%CI:0.743~0.996,P=0.045)、头痛频率(OR=1.051,95%CI:1.006~1.098,P=0.026)、抑郁状态(OR=1.712,95%CI:1.024~2.861,P=0.040)是医学生偏头痛患者睡眠时间不足的影响因素。结论医学生偏头痛患者睡眠时间不足的发生率较高,头痛频率高和抑郁状态是其危险因素,年龄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睡眠 医学生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慢性失眠障碍的效果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晓娅 何佳蔚 +3 位作者 刘妍 王怡 姚静 黄晓琦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背景慢性失眠障碍病程迁延反复,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为改善睡眠质量的物理治疗方法,关于其疗效与人格特征相关性的证据有限。目的探讨rTMS治疗慢性失眠障碍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慢性失眠障碍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 背景慢性失眠障碍病程迁延反复,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为改善睡眠质量的物理治疗方法,关于其疗效与人格特征相关性的证据有限。目的探讨rTMS治疗慢性失眠障碍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慢性失眠障碍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于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慢性失眠障碍患者46例。于治疗前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末和治疗结束1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睡眠质量。结果治疗第2周末,患者PSQI总评分及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睡眠效率、睡眠干扰、日间功能障碍因子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55~13.361,P均<0.01),24例(54.35%)治疗有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内外向人格特征进入了回归方程(B=0.317,P<0.01),可解释29.90%的总变异(R^(2)=0.299)。结论rTMS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慢性失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其疗效可能与内外向人格特征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失眠 人格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人格冲动性与攻击性的关系:同胞关系的作用路径
8
作者 林楠 李贤 +4 位作者 胡静 吴俊林 周静 辜婉 黄国平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1期63-69,共7页
背景我国正从独生子女家庭进入多子女家庭,探索同胞关系在青少年人格冲动性与攻击性之间的作用机制,对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以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同胞关系在青少年人格冲动性与攻击性之间的作用路径,为青少年暴力... 背景我国正从独生子女家庭进入多子女家庭,探索同胞关系在青少年人格冲动性与攻击性之间的作用机制,对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以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同胞关系在青少年人格冲动性与攻击性之间的作用路径,为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于2023年2月—4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某县12所中小学共986名有同胞关系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Barratt冲动性量表(BIS-11)、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AQ-CV)以及同胞关系问卷(SRQ)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查各量表评分的相关性。使用Bootstrap法检验同胞关系在人格冲动性与攻击性之间的作用路径。结果BIS-11总评分与AQ-CV总评分、SRQ中的冲突维度评分、争宠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r=0.485、0.276、0.280,P均<0.01),与SRQ温暖/亲密维度评分呈负相关(r=-0.383,P<0.01);AQ-CV总评分与SRQ冲突维度评分、争宠维度评分均呈正相关(r=0.387、0.340,P均<0.01),与温暖/亲密维度评分呈负相关(r=-0.304,P<0.01);SRQ温暖/亲密维度评分与冲突维度评分、争宠维度评分均呈负相关(r=-0.307、-0.375,P均<0.01);SRQ冲突维度评分与争宠维度评分呈正相关(r=0.267,P<0.01);青少年人格冲动性水平对攻击性水平的总效应为0.480(P<0.01);同胞关系在青少年人格冲动性与攻击性之间起中介作用,其中温暖/亲密维度的间接效应值为0.054,冲突维度的间接效应值为0.075,争宠维度的间接效应值为0.062,效应量分别为11.21%、15.70%、12.93%。结论青少年的人格冲动性可以直接影响攻击性,同胞关系可能是将人格冲动性和攻击性联系起来的重要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性 人格冲动性 同胞关系 青少年 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神经炎住院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
9
作者 王双志 曹飞虎 +3 位作者 王柳 何佳蔚 邹欣 张弟文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6期557-561,566,共6页
背景 前庭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外周性眩晕疾病,部分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并可能导致前庭神经炎慢性化加剧,影响预后。前庭神经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 探讨前庭神经炎患者抑郁症状与前庭... 背景 前庭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外周性眩晕疾病,部分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并可能导致前庭神经炎慢性化加剧,影响预后。前庭神经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 探讨前庭神经炎患者抑郁症状与前庭症状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为患者的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前庭神经炎患者86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眩晕评定量表(DARS)以及眩晕残障量表(DHI)进行评定。根据HAMD-17评分,将患者分为抑郁症状组(n=46)和无抑郁症状组(n=40)。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查抑郁症状组各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检出46例(53.49%)前庭神经炎患者存在抑郁症状。抑郁症状组和无抑郁症状组的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DARS评分和DH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12、4.921、2.712、3.529、5.471,P均<0.01)。抑郁症状组HAMD-17评分与DARS评分、DHI评分均呈正相关(r=0.345、0.335,P均<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4.352,95%CI:1.520~12.462)、病程(OR=3.772,95%CI:1.339~10.630)、受教育年限(OR=0.074,95%CI:0.235~0.923)、DARS评分(OR=1.213,95%CI:0.405~3.628)和DHI评分(OR=3.619,95%CI:1.246~10.514)是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论前庭神经炎患者的抑郁症状与前庭症状呈正相关。患者年龄、病程以及前庭症状严重程度是前庭神经炎患者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是前庭神经炎患者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神经炎 抑郁症状 前庭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非一线医务人员的焦虑抑郁情绪 被引量:41
10
作者 肖聪 王蕾 +4 位作者 刘建蓉 沈雪梅 李碧蓉 张少云 黄国平 《四川精神卫生》 2020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非一线医务人员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探讨其可能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某三甲医院432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焦虑、抑郁症状进行评定...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非一线医务人员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探讨其可能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某三甲医院432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焦虑、抑郁症状进行评定,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寻找高危人群。结果非一线医务人员SAS评分为(39. 04±8. 47)分,焦虑症状检出率为12. 3%;SDS评分为(42. 57±11. 29)分,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2. 2%。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SAS、SDS评分均高于男性(t=3. 119,P=0. 002;t=3. 233,P=0. 001),女性焦虑症状检出率高于男性(χ2=6. 391,P=0. 012),护士SAS、SDS评分高于医生(t=3. 477,P=0. 001;t=2. 733,P=0. 007)。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非一线医务人员的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女性和护士是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务人员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建设在微免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蓉 朱红 罗家明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11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讨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的教学效果。方法以本人授课的2018级49名学生和2019级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50名为研究对象,2018级授课时间为2020年9—12月,2019级授课时间为2021年9—12月。2018级采用传统... 目的探讨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的教学效果。方法以本人授课的2018级49名学生和2019级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50名为研究对象,2018级授课时间为2020年9—12月,2019级授课时间为2021年9—12月。2018级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导模式,2019级采用课程思政与传统讲授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以考试成绩和调查问卷检测学习效果。结果比较2019级与2018级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实验成绩,无论是最高分还是平均分,2019级学生的成绩均高于2018级,2019级标准差小于2018级。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5.1%的同学对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实验内容融入的课程思政素材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结论在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还有助于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西部地区老年人功能状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任晓虹 吴大鹏 +6 位作者 何萍 章洁 刘晋池 张燕 马琴 罗家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4期129-132,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西部地区老年人功能状态,探究老年人功能独立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功能独立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总体功能得分为(113.41±14.85)分,功能依赖101人,占12.08%。年龄... 目的了解四川西部地区老年人功能状态,探究老年人功能独立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功能独立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总体功能得分为(113.41±14.85)分,功能依赖101人,占12.08%。年龄、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居住地、收入来源、规律锻炼是老年人功能状态的影响因素(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经济状况好、规律锻炼、收入来源为工资是老年人功能独立的保护因素(P<0.05),年龄是老年人功能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南充市老年人功能状态总体评分不高,高龄、经济状况差、缺乏锻炼的老年人应成为社区医疗机构重点关注的对象,重点干预高危人群,促进老年人维持功能独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老年人 功能独立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自杀行为评估相关的生物学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宋映旭 杨雪 +3 位作者 孙茂钱 何莉萍 黄国平 唐莉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36期101-104,共4页
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的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杀行为是该疾病最严重的结果,与普通人群相比,抑郁症患者有更高的自杀率。现如今抑郁症自杀行为的临床评估缺乏充分的客观依据,而生物学因素如单胺类神经递质,特别是5-羟色胺(5-HT)... 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的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杀行为是该疾病最严重的结果,与普通人群相比,抑郁症患者有更高的自杀率。现如今抑郁症自杀行为的临床评估缺乏充分的客观依据,而生物学因素如单胺类神经递质,特别是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的减少,可能在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在下丘脑—垂体系统中,皮质醇、甲状腺激素的减少与抑郁症自杀相关。此外,脑源性神经因子减少、炎症因子如IL-6、IL-1β的增加、脂质代谢相关因子如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均与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发生明显相关。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抑郁症自杀行为与编码5-HT、NE和DA传递重要途径的基因改变也呈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杀行为 5-羟色胺 去甲肾上腺素 多巴胺 皮质醇 白细胞介素6 总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相关电位成分失匹配负波和P300在抑郁症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文汧卉 何文知 +3 位作者 梁丽君 王瑶 吴俊林 黄国平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05-108,共4页
抑郁症作为一种高发精神疾病,其评估主要依赖患者的临床症状,为提升对这种高发精神疾病的临床干预效果,许多研究者开始寻找可测量的生物标志物。事件相关电位(ERP)作为一种电生理学指标,非常适合对抑郁症患者进行个体化神经认知评估,其... 抑郁症作为一种高发精神疾病,其评估主要依赖患者的临床症状,为提升对这种高发精神疾病的临床干预效果,许多研究者开始寻找可测量的生物标志物。事件相关电位(ERP)作为一种电生理学指标,非常适合对抑郁症患者进行个体化神经认知评估,其中失匹配负波(MMN)和P300是目前研究较多的ERP成分。MMN是一种负向的潜伏期为150~250 ms的ERP成分,能反映前注意加工过程,其神经发生源位于初级听觉皮层和前额叶皮层。MMN振幅下降、潜伏期延长有助于抑郁症的诊断,且与抑郁程度具有相关性,能够反映抗抑郁疗效,可能是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鉴别诊断的生物标志物。P300是由刺激诱发的潜伏期约300 ms的晚期正向波,P300振幅和潜伏期提供了记忆、注意和心理处理速度等认知过程信息。P300振幅的降低反映了抑郁症患者广泛的认知障碍,可提高抑郁症的诊断正确率,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抗抑郁疗效,可能是区分重度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事件相关电位 失匹配负波 P3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阳市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管理办法》解读
15
作者 黄国平 《四川精神卫生》 2021年第6期489-493,共5页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0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四川省绵阳市被列为全国第一批试点地区。绵阳市人民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前期调...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0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四川省绵阳市被列为全国第一批试点地区。绵阳市人民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前期调查研究和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试点实际,编制出台了《绵阳市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管理办法》,并于2021年12月25日起施行。本文围绕社会心理服务的相关概念、办法总则、重点内容、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解读,以期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规范、持续和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理服务 社会治理 办法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手机成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燕晴 吴俊林 +3 位作者 邱君琳 龙倩梅 黄彬 黄国平 《四川精神卫生》 2023年第3期277-282,共6页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青少年手机成瘾已成为目前具有挑战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目的是对国内外高中生手机成瘾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主要从高中生手机成瘾的概念、测量工具、流行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5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高中...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青少年手机成瘾已成为目前具有挑战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目的是对国内外高中生手机成瘾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主要从高中生手机成瘾的概念、测量工具、流行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5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高中生手机成瘾的干预提供参考,降低该群体手机成瘾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手机成瘾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故意过量服药行为涉及药物、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莉萍 吴俊林 +3 位作者 宋映旭 刘心雨 杨雪 黄国平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113-114,F0003,共3页
故意过量服药行为已成为青少年常见的自伤自杀方式之一,女性总的故意过量服药行为人数较男性更多,但男性因故意过量服药行为而死亡的比例较女性更高。故意过量服药行为涉及药物种类较多,常见的药物种类包括解热镇痛药、抗抑郁药、抗精... 故意过量服药行为已成为青少年常见的自伤自杀方式之一,女性总的故意过量服药行为人数较男性更多,但男性因故意过量服药行为而死亡的比例较女性更高。故意过量服药行为涉及药物种类较多,常见的药物种类包括解热镇痛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镇静安眠药等,但不同地区使用率有所不同。故意过量服药行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危险因素包括女性、家庭暴力、既往服用药物过量史、多重物质使用、抑郁症、冲动等。故意过量服药行为不仅带来身心健康的损害,同时也增加经济负担。需要对故意过量服药行为的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并加强药物的监管,以此来减少过量服药行为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伤行为 自杀行为 故意过量服药行为 解热镇痛药 抗抑郁药 心理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对失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贾丽君 何梦婷 +4 位作者 何佳蔚 陈晓娅 陈胡丹 王怡 姚静 《四川精神卫生》 2023年第3期248-253,共6页
背景失眠障碍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常见疾病,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是失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之一,其对失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有限。目的探索CBTI对失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为失眠障碍的非药物... 背景失眠障碍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常见疾病,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是失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之一,其对失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有限。目的探索CBTI对失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为失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在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47例失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接受为期6周的CBTI治疗。治疗前,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患者的睡眠情况和认知功能。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考查治疗后失眠障碍患者PSQI总评分减分值与MoCA总评分增分值的相关性。结果治疗6周后,失眠障碍患者PSQI的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因子评分及PSQI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69~15.290,P均<0.01),MoCA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注意力、语言能力、抽象思维、记忆力因子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273~-4.277,P均<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经6周CBTI治疗后,失眠障碍患者PSQI总评分减分值与MoCA总评分增分值呈正相关(r=0.323,P=0.027)。结论CBTI可能有助于改善失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认知功能。CBTI干预后,失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提高可能与认知功能的改善存在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功能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青少年的脑影像学改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丽君 何文知 +3 位作者 文汧卉 王瑶 陈胡丹 黄国平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35期88-91,共4页
青少年是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高发群体,目前关于NSSI发生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既往研究表明,NSSI行为的发生可能与额叶、岛叶、杏仁核和扣带回等脑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神经环路有关,但目前其发生机制仍无准确定论。结构磁... 青少年是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高发群体,目前关于NSSI发生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既往研究表明,NSSI行为的发生可能与额叶、岛叶、杏仁核和扣带回等脑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神经环路有关,但目前其发生机制仍无准确定论。结构磁共振相关研究提示,NSSI行为与前扣带回、岛叶、前额叶皮层厚度异常有关。在功能磁共振相关研究中,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相关研究提示NSSI行为的患者存在前额叶、杏仁核连接改变,任务态功能磁共振(ts-fMRI)相关研究提示,NSSI行为与自我意识、奖赏环路、疼痛环路异常有关。从脑结构和脑功能的角度分析青少年NSSI行为的神经影像学改变,可为进一步揭示青少年NSSI行为的发生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 结构磁共振 功能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危机干预重点及工作方式的转变 被引量:31
20
作者 李杨 吴俊林 +1 位作者 黄明金 黄国平 《四川精神卫生》 2020年第1期1-4,共4页
本文初步分析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民众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并对当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点及工作方式的转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思考和梳理,以期为下一步顺利开展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理危机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