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廉政风险点及管控探究
1
作者 黄玮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2年第15期93-95,共3页
近年来,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也成了审计部门不可放松的大事,二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部门要想真正当好经济运行的“卫士”,充分发挥好反腐败“利剑”的作用,抓好廉政风险防控显得十分关键。通过对二级... 近年来,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也成了审计部门不可放松的大事,二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部门要想真正当好经济运行的“卫士”,充分发挥好反腐败“利剑”的作用,抓好廉政风险防控显得十分关键。通过对二级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廉政风险的调查分析,梳理及总结了相关的廉政风险点,并对其成因进行了简单地剖析,给出了相应的风险管控、规避廉政风险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公立医院 内部审计 廉政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先导管消融后盘式封堵器左心耳封堵治疗的安全性临床研究
2
作者 黄洋琴 殷燕高 +1 位作者 王渝 张大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95-1497,共3页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先导管消融后左心耳封堵术(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LAAC)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8月至2022年12月于绵阳四○四医院同台行导管消融+LAAC即“...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先导管消融后左心耳封堵术(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LAAC)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8月至2022年12月于绵阳四○四医院同台行导管消融+LAAC即“一站式”治疗的NVAF患者144例,术中先采用射频或冷冻能量消融方式,后均再使用LAmbreTM(先健公司)封堵器行LAAC治疗。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完成心脏超声、心电图以及血液生化指标常规检查评估心脏功能和手术效果,术后45 d、3个月、半年以及1年均完成食管超声或者心脏CT检查了解左心耳封堵状态。统计和收集1年中所有患者随访的临床资料,了解器械相关表面血栓、心包积液、栓塞、残余分流(封堵不完全)、器械脱落、出血、临床死亡等情况的发生率。结果患者术后随访中发现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发生率为0.69%,心包积液8例,心包积液发生率5.56%,其中心包穿刺引流1例,发生率为0.69%,无外科开胸、大出血、器械脱落以及死亡等。结论NVAF先导管消融后即刻采用盘式封堵器行LAAC的一站式术式,结果显示该治疗方法安全可行,且短期具有良好的有效性,但长期有效性还需进一步随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左心耳封堵术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教学方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3
3
作者 勾忠杰 李金林 +1 位作者 韩爱华 黄春蓉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548-1550,共3页
目的比较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CP教学法(Clinical Pathway,CP)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名护理实习学生随机分为两组:60名采用PBL教学法作为A组,另外60名采用CP教学法作为B组。在出科前对所有实习学生... 目的比较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CP教学法(Clinical Pathway,CP)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名护理实习学生随机分为两组:60名采用PBL教学法作为A组,另外60名采用CP教学法作为B组。在出科前对所有实习学生进行考核及问卷调查,比较分析两组护理实习学生考核成绩及问卷调查结果。结果A组护理实习学生的理论成绩(88.6±2.04)、病历书写成绩(95.5±1.73)与B组护理实习学生的理论成绩(93.80±1.41)、病历书写成绩(93.3±1.63)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问卷调查A组的所有学生都认为PBL教学法能提高自学能力;B组93.3%的学生认为CP教学法有利于全面掌握知识。结论PBL教学法有利于培养护理实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CP教学法有利于护理实习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CP教学法 护理 临床带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评价在ICU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勾忠杰 韩爱华 +1 位作者 李金林 谭爱梅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00-402,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评价在ICU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连续8个月每月随机检查20例ICU住院患者的专科护理质量,在该患者转回病房的10 d内对其本人、医生、病区护士进行ICU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对ICU护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ICU专科... 目的探讨综合评价在ICU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连续8个月每月随机检查20例ICU住院患者的专科护理质量,在该患者转回病房的10 d内对其本人、医生、病区护士进行ICU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对ICU护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ICU专科护理质量连续8个月均合格;满意度得分从2007年3月以后达到合格,2007年3、4、5、6月与前几个月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ICU护理质量综合成绩从2007年2月以后均合格。结论综合评价能客观、真实反映ICU护理质量,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护理 质量控制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5
5
作者 肖平 郭海燕 +2 位作者 孙艳 李雪莲 严小欧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399-1400,共2页
关键词 脾动脉栓塞术 脾功能亢进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遗漏 被引量:4
6
作者 胡晋太 蔡晚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2期171-172,共2页
随着LC在我国各级医院的逐步开展,LC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报道逐渐增多,已成为困扰腹腔镜外科医师的问题之一。我院2004年9月-2011年4月收治LC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12例,经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本文就LC术后胆总管结石遗漏的发生原因... 随着LC在我国各级医院的逐步开展,LC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的报道逐渐增多,已成为困扰腹腔镜外科医师的问题之一。我院2004年9月-2011年4月收治LC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12例,经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本文就LC术后胆总管结石遗漏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为同道警惕LC术后胆总管结石的漏诊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残留结石 LC术后 外科医师 结石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Nrf2、NQO1及血清TNF-α、IL-6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3
7
作者 胡波 商义 李蓓睿 《中国血液净化》 2018年第5期299-303,共5页
目的 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醌氧化还原酶(triphosphopyridine nucleotide quinine oxidoreductase,NQO1)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目的 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醌氧化还原酶(triphosphopyridine nucleotide quinine oxidoreductase,NQO1)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8月在攀钢集团总医院进行血液透析6个月以上的46例尿毒症患者作为透析组,37例新诊断的尿毒症患者作为未透析组,同时期2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组对照。分别检测3组血清TNF-α、IL-6、白蛋白(albumin,Alb)、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及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检测单核细胞Nrf2和NQO1m RNA和蛋白表达量,分析透析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与AIb、TC、LDL-C、Hb水平及Nrf2、NQO1相对表达量的关系。结果 透析组和未透析组血清TNF-α(t=6.937,P<0.001;t=8.462,P<0.001)、IL-6(t=8.068,P<0.001;t=8.937,P<0.001)、TC(t=2.301,P=0.024;t=4.338,P<0.001)和LDL-C(t=4.489,P<0.001;t=7.032,P<0.00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血清AIb(t=6.040,P<0.001;t=4.266,P<0.001)、Hb水平(t=3.859,P<0.001;t=2.478,P=0.016)显著低于健康组;透析组血清TNF-α(t=2.205,P=0.030)、IL-6(t=2.327,P=0.022)、TC(t=2.123,P=0.037)、LDL-C(t=2.106,P=0.038)、Alb(t=2.357,P=0.021)和Hb水平(t=2.179,P=0.032)显著低于未透析组;透析组和未透析组Nrf2(t=9.525,P<0.001;t=7.858,P<0.001)、NQO1(t=7.517,P<0.001;t=9.046,P<0.001)m 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健康组;透析组Nrf2(t=2.612,P=0.011)、NQO1(t=2.523,P=0.014)m 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未透析组;透析组和未透析组Nrf2(t=7.345,P<0.001;t=6.107,P<0.001)、NQO1(t=6.247,P<0.001;t=7.689,P<0.00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健康组,透析组Nrf2(t=2.351,P=0.021)和NQO1(t=2.207,P=0.030)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未透析组。透析组患者血清TNF-α、IL-6与Alb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672,P<0.001;r=-0.654,P<0.001),与Hb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521,P=0.001;r=-0.537,P<0.001),与TC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74,P<0.001;r=0.412,P=0.005),与LDL-C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18,P<0.001;r=0.622,P<0.001);透析组患者血清TNF-α、IL-6与Nrf2相对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r=-0.726,P<0.001;r=-0.732,P<0.001),与NQO1相对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714,P<0.001;r=-0.721,P<0.001);Nrf2与NQO1相对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r=0.691,P<0.001)。结论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内源性抗氧化能力减弱,机体处于炎症状态,与患者营养不良、脂代谢紊乱及贫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血液透析 外周血单核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醌氧化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胃镜在疑难腹水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文黎明 黄春 +4 位作者 李林艳 杨亚玲 任春梅 何利 邓冬梅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27-729,共3页
目的探索胃镜在疑难腹水病因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脐旁左下2cm为穿刺点,局部浸润麻醉,皮肤做小切口,建立人工气腹,插入trocar,经trocar导入严格消毒胃镜,按照右上、左上、右下、左下顺序观察,发现病灶,插入活检钳取活检;对腹壁出血... 目的探索胃镜在疑难腹水病因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脐旁左下2cm为穿刺点,局部浸润麻醉,皮肤做小切口,建立人工气腹,插入trocar,经trocar导入严格消毒胃镜,按照右上、左上、右下、左下顺序观察,发现病灶,插入活检钳取活检;对腹壁出血灶可予射频直接点灼止血,对腹腔内粘连带也可予射频灼断。结果 110例疑难腹水,104例获得了阳性结果,阳性率94.5%,其中结核性腹膜炎75例(72%),转移性腹膜癌15例(14.4%),恶性淋巴瘤4例(3.8%),卵巢癌并腹水3例,肝癌并腹膜转移3例,其他病变4例,6例脏、壁层腹膜未见异常。不良反应:该组110例胃镜代腹腔镜检查,3例术后轻度发热,1例由于严重粘连引起肠穿孔。结论电子胃镜诊断疑难腹水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胃镜 腹腔镜 腹水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雀异黄酮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22-1126,共5页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酮(GEN)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30只健康SPF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I/R+GEN组,每组各10只。I/R组和I/R+GEN组大鼠采用前房灌注生理盐水升高眼压法制备视网膜...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酮(GEN)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30只健康SPF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I/R+GEN组,每组各10只。I/R组和I/R+GEN组大鼠采用前房灌注生理盐水升高眼压法制备视网膜I/R损伤大鼠模型,I/R组大鼠术后每天给予注射生理盐水(1 mL·kg^(-1)·d^(-1));I/R+GEN组大鼠术后每天给予注射GEN(40 mL·kg^(-1)·d^(-1));假手术组大鼠行相应假手术后每天予以注射生理盐水(1 mL·kg^(-1)·d^(-1)),连续7 d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各组大鼠,取眼部组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的形态以及内丛状层(IPL)、内核层(INL)和神经节细胞层(GCL)厚度;免疫荧光分析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存活率;TUNEL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水平;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反映视网膜氧化应激状态;Western blot分析三组大鼠视网膜中NLRP3、ASC、Caspase-1的蛋白表达。结果I/R组、I/R+GEN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视网膜总厚度分别为(114.37±7.32)μm、(155.31±6.83)μm和(178.98±13.65)μm(t=14.284,P<0.01),I/R组低于假手术组和I/R+GE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I/R组大鼠视网膜IPL、INL和GCL厚度分别为(18.95±5.06)μm、(17.62±4.69)μm和(19.03±4.74)μm,I/R+GEN组大鼠视网膜IPL、INL和GCL厚度分别为(20.69±8.13)μm、(25.74±6.78)μm和(26.71±7.85)μm,假手术组大鼠视网膜IPL、INL和GCL厚度分别为(11.73±3.15)μm、(11.97±3.56)μm和(12.59±3.24)μm(均为P<0.05),I/R组与假手术组和I/R+GEN组三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I/R组、I/R+GEN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视网膜中RGC相对存活率分别为(26.87±3.12)%、(73.46±7.80)%和(100.00±5.64)%(t=16.825,P<0.01),I/R组RGC相对存活率低于假手术组和I/R+GE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I/R组、I/R+GEN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视网膜中CAT、MDA、SOD含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I/R组与I/R+GEN组和假手术组三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三组大鼠视网膜中NLRP3、ASC、Caspase-1的蛋白表达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GEN可通过提高视网膜细胞抗炎和抗氧化能力抑制视网膜细胞凋亡,从而起到对大鼠视网膜I/R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异黄酮 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避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癌的遗漏
10
作者 胡晋太 黄凤德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26-1327,共2页
目的加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对胆囊癌的诊断认识,探讨避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癌的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意外胆囊癌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影像学检查(B超、内镜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T、MRI和ERCP)、选择性腹... 目的加深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对胆囊癌的诊断认识,探讨避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癌的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意外胆囊癌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影像学检查(B超、内镜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T、MRI和ERCP)、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和细胞学检查作出了评价,并分析漏误诊原因。结果3例中2例漏诊,1例术中确诊并中转开腹。漏误诊的客观因素主要为症状隐匿、影像学检查的局限及腹腔镜手术方式的限制;主观因素主要是对胆囊癌及胆囊癌高危人群的认识不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对胆囊的观察粗疏,未仔细观察切除的胆囊标本。结论提高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胆囊癌的诊断意识和鉴别诊断能力,努力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胆囊癌的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囊癌 漏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消化道息肉的内镜诊断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林艳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5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息肉的内镜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消化内科2010年2月—2013年3月内镜检出、治疗的68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内镜治疗效果。结果所有上消化道息肉患者内镜下均得到了良好治疗,治疗后复发率4.41%,再发率1...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息肉的内镜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消化内科2010年2月—2013年3月内镜检出、治疗的68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内镜治疗效果。结果所有上消化道息肉患者内镜下均得到了良好治疗,治疗后复发率4.41%,再发率10.29%,治疗中均没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内镜检查能够对上消化息肉做出准确诊断,内镜下根据息肉大小及不同形态采用不同方法治疗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良好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 息肉 内镜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充地区青年人群生活习惯与胃癌发生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琳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8期188-189,共2页
目的:探讨南充地区青年人群生活习惯与发生胃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经病理确诊的南充地区胃癌青年患者40例,按照1∶1病例对照研究法收集对照人群,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充地区青年人群胃... 目的:探讨南充地区青年人群生活习惯与发生胃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经病理确诊的南充地区胃癌青年患者40例,按照1∶1病例对照研究法收集对照人群,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充地区青年人群胃癌的发生与消化道疾病史、吸烟、经常三餐不按时食用、经常吃辛辣食品和腌制食品有关,其中经常三餐不按时食用和患有消化道疾病的危害最大。结论: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戒除不良嗜好是降低南充地区青年人群胃癌发生的重要预防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人群 胃癌 生活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Y720对肾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
13
作者 李婷婷 何冠军 +3 位作者 刘亚西 赵蕾 康道林 涂发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1849-1854,共6页
目的:通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大鼠模型来探讨FTY720能否对大鼠术后的脑损伤产生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RIRI组)和FTY720干预组(FTY720组),每组10只。RIRI组和FTY720组建立RIRI模... 目的:通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大鼠模型来探讨FTY720能否对大鼠术后的脑损伤产生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RIRI组)和FTY720干预组(FTY720组),每组10只。RIRI组和FTY720组建立RIRI模型,Sham组仅暴露肾蒂,不做缺血处理;再灌注前15min,FTY720组腹腔注射液FTY720(1 mg·kg^(-1)),Sham组和RIRI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术后24h每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处死,取肾组织和脑组织,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和海马组织CA1区的病理改变,TUNEL法测定海马组织CA1区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CA1区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3(Caspase-3)的表达水平;各组剩余5只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其学习能力和空间记忆能力。结果:与Sham组相比,RIRI组大鼠肾脏组织和海马组织CA1区出现明显病理损伤,海马组织CA1区凋亡细胞数显著增多,Caspase-3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穿越穿台次数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IRI组比较,FTY720组大鼠海马组织CA1区病理性评分显著降低,凋亡细胞数显著减少,Caspase-3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FTY720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平台穿越次数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Y720能改善RIRI引起的大鼠脑损伤和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FTY720抑制Caspase-3的表达水平,减少海马组织CA1区神经元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Y720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认知功能障碍 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术式治疗结缔组织型环状混合痔的比较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君健 林中超 +2 位作者 彭明沙 彭洪 方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4期61-63,67,共4页
目的 比较双重悬吊整形缝合术和外剥内扎硬注术(M-M术)治疗结缔组织型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7月~2013年6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符合入选标准的结缔组织型环状混合痔的患者583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 目的 比较双重悬吊整形缝合术和外剥内扎硬注术(M-M术)治疗结缔组织型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7月~2013年6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符合入选标准的结缔组织型环状混合痔的患者583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290例,对照组293例,实验组给予双重悬吊整形缝合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外剥内扎硬注术(M-M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①583例患者全部治愈,实验组切口数[(5.0±0.3)个]、齿线复位率[100.0% (290/290)]、肛管复位率[100.0% (290/290)]高于对照组[(7.0±0.4)个、27.6%(81/293)、0.0% (0/293)],但实验组手术时间[(87.00±0.54)min]、出血量[(47.00±0.52)mL]均多于对照组[(64.00±0.13)min、(32.00±0.4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疼痛各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疼痛情况比对照组轻.③实验组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④实验组获访264例,对照组获访272例,随访时间2个月~6年.结论 双重悬吊整形缝合术更适宜结缔组织型环状混合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型环状混合痔 双重悬吊 整形 外剥内扎硬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患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秦倩 杨小红 +4 位作者 周闻君 熊琴 郑建雄 张全波 青玉凤 《临床荟萃》 CAS 2019年第12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诊治的RA患者373例,根据临床表现及肺部高分辨率CT(HRCT)分为RA合并ILD组与RA未合并肺间质病变(NILD)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结...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诊治的RA患者373例,根据临床表现及肺部高分辨率CT(HRCT)分为RA合并ILD组与RA未合并肺间质病变(NILD)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结果①373例RA患者中229例发生ILD,其中76例出现呼吸系统症状;②ILD组年龄、发病年龄、男/女均高于NILD组;③ILD组患者关节肿胀数、压痛数大于NILD组;晨僵、咳嗽、咳痰与活动后气促的发生率高于NILD组;④ILD组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极低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尿素、肌酐、尿酸、胱抑素C、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水平均高于NILD组;白蛋白、载脂蛋白A1水平均低于NILD组;⑤年龄、关节受累数、抗CCP抗体是RA合并ILD的独立危险因素,白蛋白是其保护因素。结论RA容易合并ILD,但发生隐匿;高龄、关节受累重、高滴度抗CCP抗体是其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肺疾病 间质性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剥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炜 刘四清 +1 位作者 舒琼芳 黎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24期22-23,共2页
目的探索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剥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86例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剥除法,实验组使用稀释的垂体后叶素(6U+0.9%生理盐水50ml)注入... 目的探索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卵巢成熟性畸胎瘤剥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86例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剥除法,实验组使用稀释的垂体后叶素(6U+0.9%生理盐水50ml)注入卵巢囊肿壁与皮质间隙再行剥除。分析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囊肿破裂率。结果两组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实验组手术时间为(58.3±15.4)min,术中出血量为(42.6±26.0)ml,破裂率为23.2%(10/43);对照组手术时间为(65.5±18.7)min,术中出血量为(63.2±32.4)ml,破裂率为44.1%(19/43)。结论腹腔镜剥除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时在囊肿壁与卵巢间隙注入稀释的垂体后叶素能减少术中出血、囊肿破裂率,降低了手术难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后叶素 腹腔镜 卵巢 畸胎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艳 王涵 +1 位作者 李勇 杨小霖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南充市中心医院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南充市中心医院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根据常规心电监护指标、患者体动呛咳情况及麻醉医生的临床经验判断麻醉深度并指导用药;试验组除常规心电监护外,行BIS监测,根据BIS监测值判断麻醉深度并指导用药。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前(T0)、意识消失时(T1)、检查开始后10min(T2)、术毕(T3)及清醒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两组患者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T2时点SPO2明显增高且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P<0.05);试验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及体动呛咳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恶心呕吐发生;对照组有1例患者发生术中知晓。结论 BIS监测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可有效监测患者麻醉深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麻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纤维支气管镜 麻醉深度 丙泊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甘子冻干粉对急、慢性高尿酸血症小鼠的降尿酸及肝肾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瑞婷 何维 +3 位作者 宋贺 谢小亭 吴杰 姜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56-164,共9页
目的:探究余甘子冻干粉对急性和慢性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小鼠的降尿酸(uric acid,UA)效果及对肝肾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采用腹腔注射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建立急性和慢性HUA小鼠模型,灌胃75、150、300 mg/kg mb余甘子冻干粉进... 目的:探究余甘子冻干粉对急性和慢性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小鼠的降尿酸(uric acid,UA)效果及对肝肾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采用腹腔注射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建立急性和慢性HUA小鼠模型,灌胃75、150、300 mg/kg mb余甘子冻干粉进行干预,连续7 d,检测小鼠血清UA、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E)水平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以及血清和肝脏组织中的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和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活力,计算肝/肾系数,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肝肾组织的病理学特征。结果:与模型组相比,150、300 mg/kg mb的余甘子冻干粉可极显著降低急性HUA小鼠肝脏系数和肾脏系数(P<0.01),显著或极显著下调血清UA、BUN及CRE和AST水平(P<0.05、P<0.01);75、150、300 mg/kg mb余甘子冻干粉可极显著抑制血清和肝脏中XOD和ADA活力(P<0.01),300 mg/kg mb的余甘子冻干粉可极显著下调血清ALT水平(P<0.01)。75、150、300 mg/kg mb余甘子冻干粉能极显著降低慢性HUA小鼠肝脏系数和肾脏系数(P<0.01),极显著下调血清UA、BUN和ALT水平(P<0.01),极显著抑制血清和肝脏中XOD以及血清中ADA活力(P<0.01);150、300 mg/kg mb的余甘子冻干粉可极显著下调血清CRE、AST水平以及肝脏中ADA活力(P<0.01)。病理学分析结果提示,余甘子冻干粉可改善急性和慢性HUA小鼠肝脏和肾脏的病理变化。结论:余甘子冻干粉能有效降低急性和慢性HUA小鼠的血清UA水平,可能与抑制血清和肝脏中的XOD和ADA活力及促进肾脏UA排泄有关,同时发挥了一定的肾脏和肝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高尿酸血症 黄嘌呤氧化酶 腺苷脱氨酶 肝肾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呼出气检测在肺结核诊断及疗效、预后判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汤秦 王利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9-101,共3页
肺结核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快速、准确的诊断对于肺结核的管理和控制尤为重要。正常人呼出气中主要包括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呼出气冷凝液(EBC),通过呼出气检测可检出肺结核特异性VOCs,并作为诊断肺结核的生物标志物,... 肺结核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快速、准确的诊断对于肺结核的管理和控制尤为重要。正常人呼出气中主要包括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呼出气冷凝液(EBC),通过呼出气检测可检出肺结核特异性VOCs,并作为诊断肺结核的生物标志物,实现对肺结核的快速诊断,而EBC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研究较少。通过检测EBC中H2O2和NO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肺结核的疗效及判断预后,而目前关于呼出气VOCs检测与肺结核疗效、预后判断的关系仍处于空白阶段,需进一步研究证实。呼出气检测具有快速、无创、灵敏度高等特点,其在肺结核的诊断及疗效、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呼出气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呼出气冷凝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秦倩 青玉凤 +3 位作者 周闻君 王聃 熊琴 杨小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8期59-62,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自噬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是维持细胞内正常生理活动及稳态的一种代谢过程,其异常与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相关,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热点之一。自噬可通过多...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自噬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是维持细胞内正常生理活动及稳态的一种代谢过程,其异常与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相关,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热点之一。自噬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自噬 发病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