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福平导致肾病综合征临床病例报告与分析
1
作者 蒲江 袁祖君 谢席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10期928-929,I0007,共3页
病 例患者,男,20岁,因“右肺上叶空洞4月,双下肢水肿1月”入院。4月前患者体检发现右肺上叶空洞,期间未诊治,2月于当地医院诊断“肺结核”并予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HRZE)抗结核治疗,服用抗结核药物1月后患者出现双下肢对... 病 例患者,男,20岁,因“右肺上叶空洞4月,双下肢水肿1月”入院。4月前患者体检发现右肺上叶空洞,期间未诊治,2月于当地医院诊断“肺结核”并予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HRZE)抗结核治疗,服用抗结核药物1月后患者出现双下肢对称性凹陷性水肿,无潮热盗汗、咳嗽咳痰、胸痛咯血症状,期间停用抗结核药物10余天并于当地医院输白蛋白等治疗后因水肿无缓解入我院就诊;查体:血压112/67 mmHg,心肺腹查体无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肺上叶 凹陷性水肿 潮热盗汗 抗结核药物 肾病综合征 胸痛 利福平 咯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骨质疏松治疗进展
2
作者 张嘉欣 谢席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462-467,共6页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作为沉默的杀手,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2018年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OP患病率为19.2%,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32.0%,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低骨量人群众多,50岁以上人群低骨量率为46.9%,骨...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作为沉默的杀手,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2018年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OP患病率为19.2%,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32.0%,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低骨量人群众多,50岁以上人群低骨量率为46.9%,骨质疏松高危人群数量巨大[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骨质疏松 低骨量 流行病学调查 数据显示 高危人群 患病率 居民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肾损害诊治新进展 被引量:21
3
作者 高薇 刘开翔 +1 位作者 占志朋 谢席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12期1116-1118,共3页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达2.7亿[1]。在美国,高血压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的第二位常见病因(28.4%)[2];在我国,高血压是除糖尿病肾病和肾小球肾...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达2.7亿[1]。在美国,高血压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的第二位常见病因(28.4%)[2];在我国,高血压是除糖尿病肾病和肾小球肾炎以外最常见的ESRD病因(17%)[3]。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慢性疾病患病明显上升,以胰岛素抵抗为中心环节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etS)患病率呈全球性上升趋势,大多数国家的MetS人群占成人比例的20%~3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肾损害 糖尿病肾病 诊治 终末期肾脏病 ESRD 肾小球肾炎 高尿酸血症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彦江 谢席胜 冯胜刚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7期651-653,共3页
随着人类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体力活动的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亦是1型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随着人类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体力活动的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亦是1型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DN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引起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 disease,ESRD)的首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损伤 氧化应激 慢性并发症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终末期肾病 体力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宝福 谢席胜 冯胜刚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7期650-653,共4页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保护作用 肾脏 名贵中药 草本植物 大补元气 生津止渴 安神益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细胞TRPC6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发生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彦江 谢席胜 +1 位作者 王宝福 冯胜刚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8期747-749,共3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引起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首要原因[1,2]。DKD的典型特征是尿白蛋白排泄率的逐渐增加,并且常常发展至临床蛋白尿,甚至达到肾病综...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引起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首要原因[1,2]。DKD的典型特征是尿白蛋白排泄率的逐渐增加,并且常常发展至临床蛋白尿,甚至达到肾病综合征范围内的蛋白尿,而蛋白尿是判定肾病进展及预后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蛋白尿 糖尿病肾病 发生机制 足细胞 尿白蛋白排泄率 微血管并发症 终末期肾病 肾病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流程管理在肾活检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黄秋鹏 何霁 +2 位作者 庞晴 袁静 谢席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4期336-337,共2页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不是产品而是流程[1]。护理管理需要通过流程的运作来创造价值,提升护理质量[2]。肾脏穿刺术( renal biopsy,RB)对各种肾脏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价都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3]。...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不是产品而是流程[1]。护理管理需要通过流程的运作来创造价值,提升护理质量[2]。肾脏穿刺术( renal biopsy,RB)对各种肾脏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价都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3]。本课题为了预防和减少RB术后可能发生的出血、尿储留、感染等多种并发症,针对肾穿刺术护理工作中的每一时间段,每一环节,把每项护理工作按合理的程序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护理流程管理( nursing process management,NPM)并在工作中落实应用,做好环节管理和过程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 临床应用 流程管理 肾活检 NURSING 患者 现代管理理论 BIOPS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反应蛋白-1在糖尿病肾脏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艾娜 谢席胜 +2 位作者 冯胜刚 王宝福 王彦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10期938-940,共3页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病率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根据WHO的统计,至2006年全世界DM患者已经达到1.8亿,预计2030年将达到3.5亿[1]。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DM常见微血管并发...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病率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根据WHO的统计,至2006年全世界DM患者已经达到1.8亿,预计2030年将达到3.5亿[1]。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DM常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DM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血小板反应蛋白-1 发病机制 肾小球肥大 微血管并发症 肾小球系膜区 肾小管基底膜 matri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反应蛋白-1在糖尿病大鼠模型肾损害中的作用及机制初步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艾娜 谢席胜 +2 位作者 龙琼先 王彦江 夏梦迪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7期578-582,I0003,共6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模型肾脏中的表达,初步探讨TSP-1在糖尿病肾病大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与糖尿病肾损害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 目的:观察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模型肾脏中的表达,初步探讨TSP-1在糖尿病肾病大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与糖尿病肾损害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65)。采用STZ 70 mg/kg单次腹腔注射建立DM大鼠模型,按照成模标准去除未成模大鼠。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尿蛋白及肾功能;分别于2,4,8周处死各组大鼠,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的病理改变,免疫荧光观察TSP-1在各组大鼠肾脏的分布;PCR检测肾组织TSP-1和转录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基因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肾组织活性TGF-β1水平;Western杂交检测TSP-1的动态变化。分别对尿蛋白、肾功能、肾脏病理损害、活性TGF-β1与TSP-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HE染色可见DM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球可见分叶现象、K-W结节等典型的糖尿病肾病损伤特点。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的FBG、尿蛋白、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TSP-1在DM组大鼠主要分布于肾小管、肾小球系膜细胞,其蛋白表达在2周时即明显增加,一直持续到第8周。DM组大鼠肾脏TSP-1的积分光密度(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与尿蛋白、肾脏病理损害、肌酐、尿素氮水平、活性TGF-β1浓度均呈正相关。结论:持续高血糖状态可以诱导大鼠肾脏病理损害,引起尿蛋白升高、肾功能异常;高血糖可诱导大鼠肾脏TSP-1蛋白高表达。TSP-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通过激活TGF-β1信号通路参与DM大鼠蛋白尿的产生及肾损害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脲佐菌素 血小板反应蛋白-1 糖尿病肾损害 蛋白尿 StrePtozotocin( STZ) ThrombosPondi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改良手术方式结果与评价 被引量:7
10
作者 艾娜 谢席胜 +3 位作者 樊均明 龙琼先 王宝福 王彦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2期104-106,I0002,共4页
目的:通过改良手术方式阻断肾动脉,观察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成模情况,为IRI模型建立提供新方法。方法: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5)、假手术组(sham group,SG)(n=5)和模型组(n=32),模型组下... 目的:通过改良手术方式阻断肾动脉,观察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成模情况,为IRI模型建立提供新方法。方法: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5)、假手术组(sham group,SG)(n=5)和模型组(n=32),模型组下设IRI后1h、6h、12h、24h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大鼠。手术方式:将大鼠麻醉后,逐层开腹暴露双肾,用玻璃分针分离双侧肾动脉,将已经消毒的压脉带片段包裹在肾动脉外层,将手术线系在压脉带片段外迅速打结阻断肾血流,观察肾脏颜色的变化。阻断肾血流45min后,剪断手术线,恢复肾脏供血,观察肾脏颜色变化。逐层关腹,复苏。观察IRI后尿量变化、肾功能和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SG组相比,IRI组尿量明显减少;IRI各组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升高明显(P<0.05);病理改变明显(P<0.05)。结论:通过简易手术结扎双侧肾动脉可以成功建立大鼠IRI损伤模型,成模率高,简单易行,成本效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改良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骨质疏松及骨折研究相关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燕妮 谢席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7期651-654,共4页
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进程中,人体的矿物质及骨状态发生了明显变化,这种变化即是人们所熟知的"慢性肾病相关性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CKD-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CKD相关性骨骼疾病可导致患者骨... 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进程中,人体的矿物质及骨状态发生了明显变化,这种变化即是人们所熟知的"慢性肾病相关性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CKD-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CKD相关性骨骼疾病可导致患者骨质疏松症及骨折风险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周期。本文就CKD患者发生骨质疏松及骨折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治疗进展等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慢性肾脏病 骨折风险 骨代谢紊乱 CKD 慢性肾病 骨骼疾病 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P-1-CD_(47)激活氧化应激与肾脏损伤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菊 谢席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5期458-460,I0001,共4页
氧化应激是指机体接触各种有害刺激时,体内产生大量的高活性分子,即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1]。大量产生的ROS通过脂质过氧化、损伤DNA和破坏蛋白质等诱发细胞凋亡发生,激活炎症因子、核因子-κB(NF-κB)、TGF-... 氧化应激是指机体接触各种有害刺激时,体内产生大量的高活性分子,即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1]。大量产生的ROS通过脂质过氧化、损伤DNA和破坏蛋白质等诱发细胞凋亡发生,激活炎症因子、核因子-κB(NF-κB)、TGF-β1等细胞因子和PI3K/Akt、p38、MAPK等信号通路共同损伤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和血管组织,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TSP-1-CD 肾脏损伤 有害刺激 肾小球滤过率 活性分子 脂质过氧化 血管组织 细胞因子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1
13
作者 田冬琴 刘开翔 谢席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10期931-934,共4页
我国成年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患病率约为10.9%[1],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患病率为33.6%[2],占我国住院人数的1.10%,是全球范围内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病因[3]。... 我国成年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患病率约为10.9%[1],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患病率为33.6%[2],占我国住院人数的1.10%,是全球范围内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病因[3]。早期DKD患者预期寿命平均缩短16年,死亡风险较单纯DM患者增加一倍,较正常对照组增加3倍[4],DKD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本文就DKD的相关研究现状综述如下。DKD是由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参与的复杂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早年研究的热点主要是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代谢紊乱,近年来,基因表观、亚细胞器和免疫炎症方面的研究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发病机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糖尿病肾脏疾病 治疗 诊断 终末期肾脏病 正常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透析患者共病状态的临床评估与管理策略1例
14
作者 夏梦迪 谢席胜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32期75-77,79,共4页
老年透析患者多病共存十分常见。规范化管理老年透析患者,综合考虑多病共存状态,给予精准用药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研究通过分析1例多病共存的老年透析患者的用药及管理,探讨老年透析患者共病状态的临床评估和管理策略。
关键词 共病状态 老年医学 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肾小球滤过率估算方程对梗阻性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卢丹 刘开翔 +2 位作者 田冬琴 占志朋 谢席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3期229-235,共7页
目的:比较六种肾小球滤过率估算方程在评价中国梗阻性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的适用性,即3种MDRD(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MDRD)公式和3种CKD-EPI(Chronic Kidney Disease Epidemiology C... 目的:比较六种肾小球滤过率估算方程在评价中国梗阻性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的适用性,即3种MDRD(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MDRD)公式和3种CKD-EPI(Chronic Kidney Disease Epidemiology Collaboration,CKD-EPI)公式。方法:选择2012年0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完成99 m Tc-DTPA肾动态显像(ECT)检查的梗阻性肾病患者476例,以ECT所测得的GFR(m GFR)作为参考标准,用目前常用以上6种方程估算GFR(e GFR)为对照,分析各e GFR与m GFR的相关性,并就6种e GFR的估测偏差、精确度、准确率及诊断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各e GFR与m GFR均显示高度的相关性(P<0.01)。在数值诊断上,各e GFR与CKD-EPI联合方程e GFR间的估测偏差、精确度、15%、30%及50%范围的准确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EPI方程较MDRD方程显示出较好的数值准确度,CKD-EPI联合方程所估算的GFR在数值上准确度最高。在诊断方面,3种CKD-EPI方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期诊断准确度及其一致性比3种MDRD方程更好,其中,CKD-EPI联合方程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86),分期诊断准确度最高(44.1%),Kappa值最大(0.254,CI[0.179,0.311])。在亚组分析中,不同的亚组最适方程有所差别,其中简化MDRD与CKD-EPI联合方程在不同亚组中的适用性较高。结论:CKD-EPI方程对中国的梗阻性肾病患者较MDRD方程有更高的适用性,其中CKD-EPI联合方程所估算的e GFR值与m GFR值相关性最好,准确度最高,偏倚最小,诊断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肾病 肾小球滤过率 MDRD方程 CKD-EPI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蛰伤中毒急性肾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6
作者 席秋萍 谢席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1期92-94,共3页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蜂蛰伤中毒后严重并发症之一,通常为群蜂蛰伤引起[1]。常由血管内溶血、横纹肌溶解或休克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所致,也有少数继发于肾小管间质性肾炎[2]。蜂毒所致的AKI的发病机制与蜂毒的直接...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蜂蛰伤中毒后严重并发症之一,通常为群蜂蛰伤引起[1]。常由血管内溶血、横纹肌溶解或休克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所致,也有少数继发于肾小管间质性肾炎[2]。蜂毒所致的AKI的发病机制与蜂毒的直接毒性作用以及过敏反应相关[3]。蜂蛰伤中毒所致的AKI积极治疗,可降低患者死亡率及患者住院天数。本文就蜂蛰伤中毒所致AKI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蛰伤中毒 急性肾损伤 血管内溶血 急性肾小管坏死 横纹肌溶解 直接毒性作用 急性间质性肾炎 肾活检 住院天数 肾功能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管损伤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7
作者 占志朋 谢席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年第3期277-279,共3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因[1]。DN的病理改变主要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以及肾血管的病变[2]。长期以来认为DN主要是肾小球病变,而其他病变是肾小球病变的继发...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因[1]。DN的病理改变主要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以及肾血管的病变[2]。长期以来认为DN主要是肾小球病变,而其他病变是肾小球病变的继发改变。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肾小管病变在DN的早期就可独立于肾小球病变出现,并与DN预后密切相关[3]。本文就肾小管损伤在D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病变 肾小管损伤 慢性肾脏病 其他病变 微血管并发症 肾血管 继发改变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高薇 谢席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6期562-564,共3页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e,RLS)是一种普遍的、病因不明的感觉-运动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1]。该病主要表现为强烈的不安和小腿深部不愉快的爬行感、静息时发作、夜间最严重、被迫持续活动以缓解腿部症状、睡眠中常出现周期...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e,RLS)是一种普遍的、病因不明的感觉-运动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1]。该病主要表现为强烈的不安和小腿深部不愉快的爬行感、静息时发作、夜间最严重、被迫持续活动以缓解腿部症状、睡眠中常出现周期性腿动(periodic limb movements,PLMS)[2]。该病作为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宁腿综合征 血液透析 发病机制 功能障碍性 多巴胺能药物 神经传导速度 黑质纹状体 睡眠质量 病主 substant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预防动静脉内瘘阻塞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梦迪 刘开翔 谢席胜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6期19-22,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阿司匹林预防动静脉内瘘阻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EMbase、OVID、PUBMED、CNKI、VIP和Wangfang Date电子数据库,应用RevMan5.2软件对纳入文献的相关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个随机对照研究,共有患者397例... 目的:系统评价阿司匹林预防动静脉内瘘阻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EMbase、OVID、PUBMED、CNKI、VIP和Wangfang Date电子数据库,应用RevMan5.2软件对纳入文献的相关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个随机对照研究,共有患者397例。其中阿司匹林组195例,安慰剂组20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阿司匹林相同剂量(100mg/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AVF进行亚组分析,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结果显示,两组消化道出血和其他部位出血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症状阿司匹林组多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司匹林的使用能有效预防动静脉内瘘阻塞,但100mg/d可能未到有效剂量。使用该药可能增加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但没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 动静脉内瘘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维生素D_3对高糖环境下小鼠足细胞巢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洁 谢席胜 冯胜刚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10期899-901,共3页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3是否与高糖环境下小鼠足细胞巢蛋白(nestin)的表达调控有关。方法:采用体外培养永生化小鼠足细胞,将分化成熟的足细胞分为正常糖(糖5 mmol/L)组、高糖(糖25 mmol/L)组、甘露醇对照组、高糖+活性维生素D3(10-7,10-8...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3是否与高糖环境下小鼠足细胞巢蛋白(nestin)的表达调控有关。方法:采用体外培养永生化小鼠足细胞,将分化成熟的足细胞分为正常糖(糖5 mmol/L)组、高糖(糖25 mmol/L)组、甘露醇对照组、高糖+活性维生素D3(10-7,10-8,10-9mol/L)组,应用Western blot及RT-PCR半定量检测nestin蛋白水平及其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高糖+活性维生素D3组较高糖组小鼠足细胞nestin蛋白水平及其mRNA水平表达均增高(P<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3能上调高糖环境下nestin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而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足细胞 巢蛋白 骨化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