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视患者双眼不等像症与屈光度及眼轴差异的关系
1
作者 刘梦 代诚 李宾中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74-1078,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双眼不等像症与屈光度、眼轴差异的关系,以及可能造成不等像症的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5-8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门诊进行验光检查的322例近视患者,年龄4~40岁,利用ARK-510A电脑验光仪、Dk-700全自动综合验光仪进... 目的探讨近视患者双眼不等像症与屈光度、眼轴差异的关系,以及可能造成不等像症的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5-8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门诊进行验光检查的322例近视患者,年龄4~40岁,利用ARK-510A电脑验光仪、Dk-700全自动综合验光仪进行综合验光,光学生物测量仪进行眼轴长度的测量,双眼影像不等检查图进行不等像范围的检查,记录以下参数:性别、年龄、屈光度(球镜、柱镜、等效球镜度)、眼轴长度及双眼不等像范围。采用Spearman秩相关、卡方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不等像与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差异的关系,同时针对不等像症绘制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差值的ROC曲线。结果共纳入322例(男性159例、女性163例)近视患者,年龄(17.77±7.69)岁,其中不等像症的发生率为15.22%(49例)。单因素分析中,取所有近视患者参数差值的绝对值纳入分析,双眼球镜差值(r=0.449,P<0.001)、柱镜差值(r=0.596,P<0.001)、等效球镜差值(r=0.479,P<0.001)及眼轴长度差值(r=0.417,P<0.001)与不等像范围均呈正相关关系。多因素分析发现,柱镜与等效球镜差值对不等像范围的影响更大,回归方程为:Y=0.009-0.626X_(1)(柱镜差值)-0.22X_(2)(等效球镜差值)(F=159.17,P<0.001,调整后的R^(2)=0.496)。风险因素分析发现,当双眼球镜相差-2.00 D以上、柱镜及等效球镜相差-1.00 D以上时,可使不等像症的患病风险提高。诊断分析发现,柱镜差值(AUC=0.778,95%CI:0.69~0.87,P<0.001;敏感性=53.06%,特异性=99.63%)对不等像症诊断的参考价值最高。结论屈光参差不一定导致不等像症,柱镜及等效球镜差值是导致不等像症的关键因素,临床诊疗中需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等像 屈光参差 球镜 柱镜 等效球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屈光手术相关的双眼视觉异常问题及其风险筛查 被引量:12
2
作者 兰长骏 谭青青 廖萱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1-84,共4页
双眼视觉问题虽然不是屈光手术后主要的并发症类型,但诸多证据表明其确实发生于屈光手术后。评估术前双眼视觉状态可以预测和规避术后双眼视觉异常的发病风险。目前临床上眼科医生往往对双眼视觉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可能低估了屈... 双眼视觉问题虽然不是屈光手术后主要的并发症类型,但诸多证据表明其确实发生于屈光手术后。评估术前双眼视觉状态可以预测和规避术后双眼视觉异常的发病风险。目前临床上眼科医生往往对双眼视觉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可能低估了屈光手术相关双眼视觉问题的影响。本文将围绕屈光手术相关的双眼视觉问题进行总结,并分别对屈光手术相关的双眼视觉异常的风险筛查方案和风险预测分级、双眼视觉检查指标的正常参考值及常见的双眼视觉异常分类诊断标准及合理的治疗策略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手术/不良反应 双眼视 融合 眼科/生理 聚散度 眼科/生理 风险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CASIA2测量白内障患者角膜曲率和散光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被引量:7
3
作者 周桂梅 谭青青 +4 位作者 廖萱 钱玖林 唐玉玲 杨丽 兰长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6-469,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扫频OCT(SS-OCT)原理的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CASIA2测量白内障患者角膜曲率和散光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7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白内障患者91例114眼(右眼64眼,左眼50眼)进行检测。术前检查... 目的探讨基于扫频OCT(SS-OCT)原理的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CASIA2测量白内障患者角膜曲率和散光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7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白内障患者91例114眼(右眼64眼,左眼50眼)进行检测。术前检查者A连续测量受检眼3次,检查者B也连续测量相同受检眼3次,记录模拟角膜陡峭曲率(K_(s))、模拟角膜平坦曲率(K_(f))、模拟角膜平均曲率(K_(m))、模拟角膜散光(J_(0)和J_(45))、角膜后表面K_(s)、角膜后表面K_(f)、角膜后表面K_(m)、角膜后表面J_(0)和J_(45)、全角膜K_(s)、全角膜K_(f)、全角膜K_(m)和全角膜J_(0)和J_(45)。通过组内标准差(S_(w))、重复性限(2.77 S_(w))、组内变异系数(CoV)、组内相关系数(ICC)来评价重复性和再现性。S_(w)、2.77S_(w)、CoV越小,ICC越接近1,说明重复性和再现性越好。结果重复性评价方面,两名检查者测得的各角膜曲率(K_(s)、K_(f)、K_(m))值和散光(J_(0)和J_(45))值的S_(w)、2.77S_(w)、CoV均较小,并且ICC均值均≥0.903,其中各角膜曲率(K s、K f、K m)值的ICC均值均≥0.993(接近于1),说明CASIA2测量白内障患者角膜曲率和散光的重复性较好。再现性评价方面,各角膜曲率(K_(s)、K_(f)、K_(m))值和散光(J_(0)和J_(45))值的S_(w)、2.77S_(w)、CoV均较小,并且ICC均值均≥0.902,其中各角膜曲率(K_(s)、K_(f)、K_(m))值的ICC均值均≥0.991(接近于1),说明CASIA2测量白内障患者角膜曲率和散光的再现性较好。结论基于SS-OCT原理的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CASIA2测量白内障患者角膜曲率和散光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频OCT 模拟角膜曲率 角膜后表面曲率 全角膜屈光力 重复性 再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醇脱氢酶5在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毛玉梅 兰长骏 +4 位作者 杨琴 钟维琪 谷志明 周桂梅 廖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探讨形觉剥夺性近视(FDM)和正常豚鼠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的视黄醇脱氢酶5(RDH5)基因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方法30只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5只),其中,右眼进行遮盖为FDM组(15眼),左眼不遮盖为自身对照组(15眼);空... 目的探讨形觉剥夺性近视(FDM)和正常豚鼠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的视黄醇脱氢酶5(RDH5)基因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方法30只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5只),其中,右眼进行遮盖为FDM组(15眼),左眼不遮盖为自身对照组(15眼);空白对照组(15只)双眼不做任何干预。分别于遮盖前,遮盖1周、2周、3周和4周后检查豚鼠屈光度和眼轴长度。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豚鼠RPE细胞中RDH5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豚鼠RPE细胞中RDH5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遮盖前、遮盖1周后,FDM组、自身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三组间豚鼠的屈光度、眼轴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遮盖2周、3周、4周后,三组间豚鼠的屈光度、眼轴长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遮盖2周、3周、4周后,FDM组豚鼠屈光度分别为(1.47±1.41)D、(3.32±1.39)D、(4.63±1.04)D,眼轴长度分别为(7.69±0.24)mm、(7.92±0.09)mm、(8.34±0.15)mm,与空白对照组和自身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遮盖4周后,与空白对照组和自身对照组相比,FDM组豚鼠RPE细胞中RDH5 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下调(均为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RDH5主要表达于豚鼠RPE层,与空白对照组和自身对照组相比,FDM组豚鼠RPE层RDH5蛋白的平均荧光强度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FDM豚鼠近视眼RPE细胞内RDH5基因在转录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下调,提示RPE细胞内RDH5可能在近视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近视 形觉剥夺 视网膜色素上皮 视黄醇脱氢酶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晶状体形态与眼轴长度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代诚 刘梦 李宾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47-552,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青少年晶状体形态与眼轴长度的关系,探讨晶状体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20年5~6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6~18岁青少年285例(570眼)。通过睫状肌麻痹验光、光学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析仪(... 目的通过分析青少年晶状体形态与眼轴长度的关系,探讨晶状体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20年5~6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6~18岁青少年285例(570眼)。通过睫状肌麻痹验光、光学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析仪(CASIA2)分别获得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和晶状体参数。按年龄分为3组,分别为6~10岁组、>10~14岁组和>14~18岁组;按等效球镜度分为3组,分别为远视组、正视组和近视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对不同年龄、屈光组晶状体参数进行比较,并分析与眼轴长度的关系。结果不同年龄组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半径、晶状体屈光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屈光组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半径、晶状体屈光度、晶状体厚度和晶状体直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和屈光组晶状体前后表面曲率半径、晶状体屈光度、晶状体厚度、晶状体直径与眼轴长度均显著相关(P<0.001)。眼轴每增长1 mm,远视组、正视组和近视组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半径分别增加1.19、1.04、0.58 mm;后表面曲率半径分别增加0.41、0.38、0.30 mm;屈光度分别减少1.68 D、1.44 D、0.98D;厚度分别减少0.076、0.091、0.059 mm;直径分别增加0.30、0.23、0.24 mm。结论青少年不同年龄、屈光状态晶状体参数差异主要是由眼轴长度不同引起的,晶状体形态变化与眼轴增长相适应,但随着眼轴增长晶状体形态变化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眼轴长度 晶状体屈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白内障患者视觉质量的评估 被引量:8
6
作者 兰长骏 廖萱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6-329,共4页
随着白内障检查手段的更新、人工晶状体(IOL)设计和工艺的改进以及手术设备和技巧的完善,白内障手术逐渐从复明性手术发展为屈光性手术,视觉质量的评估与优化日益受到关注.临床上,除了视力的范畴延伸至全程、连续、不同照度和对比度... 随着白内障检查手段的更新、人工晶状体(IOL)设计和工艺的改进以及手术设备和技巧的完善,白内障手术逐渐从复明性手术发展为屈光性手术,视觉质量的评估与优化日益受到关注.临床上,除了视力的范畴延伸至全程、连续、不同照度和对比度下视力外,对比敏感度函数(CSF)、调制传递函数(MTF)、点扩散函数(PSF)、波前像差和散射指数等各项指标也被使用,以期对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的视觉质量作出全面评估,指导手术时机的选择和功能性IOL的应用.临床医师在白内障的诊疗过程中应重视视觉质量的评价方法,正确解读评价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为个性化手术的设计和视觉质量的改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人工晶状体 视觉质量 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FN1在透镜诱导豚鼠近视模型视网膜上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曾官鹏 严丽英 +1 位作者 徐双 邹云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1,共4页
目的建立豚鼠光学离焦近视动物模型,初步探索线粒体融合蛋白1(mitochondrial fusion protein 1,MFN1)在光学离焦豚鼠近视动物模型视网膜上的表达。方法给15只4周龄幼年豚鼠单眼配戴-7.00 D凹透镜,制作光学离焦性豚鼠近视模型,戴透镜眼... 目的建立豚鼠光学离焦近视动物模型,初步探索线粒体融合蛋白1(mitochondrial fusion protein 1,MFN1)在光学离焦豚鼠近视动物模型视网膜上的表达。方法给15只4周龄幼年豚鼠单眼配戴-7.00 D凹透镜,制作光学离焦性豚鼠近视模型,戴透镜眼作为实验眼,另一眼为自身对照眼。戴镜前及戴镜后1周、2周、3周分别进行检影验光和眼轴长度检查,同时于各时间点分别随机处死5只豚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视网膜中MFN1的表达,双眼眼球参数检查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对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做描述定性分析。结果屈光度:豚鼠戴镜前屈光状态均为远视状态,实验眼和对照眼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7.00 D凹透镜经1周、2周、3周光学离焦可以造成豚鼠远视屈光度数逐渐下降,戴镜后1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0);戴镜后2周及3周实验眼与对照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眼轴长度:戴镜前豚鼠双眼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1周、2周、3周对照眼和实验眼的眼轴均较戴镜前明显延长,实验眼与对照眼的眼轴长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双眼视网膜均可见部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胞浆及胞膜呈黄色或棕黄色着色,但实验眼免疫阳性细胞着色较深,阳性细胞数相对较多;早期豚鼠近视动物模型视网膜上MFN1阳性表达主要见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随着透镜诱导时间的延长,MFN1在视锥视杆细胞中也出现表达,而对照眼无此现象。结论采用-7.00 D凹透镜能成功诱导光学离焦豚鼠近视动物模型,豚鼠视网膜上可见MFN1表达,随着透镜诱导时间的延长,表达强度和部位逐渐发生变化,提示MFN1可能在近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镜诱导型近视 视网膜 线粒体融合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的表观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阳 兰长骏 廖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09-912,共4页
近视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类屈光不正,在过去几十年间,近视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发病年龄趋于提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视被认为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以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影响的多因素复杂疾病,尽管大量的实验研究对近视的... 近视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类屈光不正,在过去几十年间,近视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发病年龄趋于提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视被认为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以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影响的多因素复杂疾病,尽管大量的实验研究对近视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了探索,但其确切病因及病理机制仍未阐明。表观遗传学作为目前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加深了人们对近视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本文就近年来近视表观遗传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学 近视 DNA甲基化 MIRNA 组蛋白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频光相干断层扫描生物测量仪测量健康人眼球生物学参数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波 廖萱 +2 位作者 兰长骏 彭悦 谭青青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21-925,共5页
目的评价扫频光相干断层扫描生物测量仪Tomey OA-2000测量健康人眼球生物学参数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方法采用诊断试验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7—9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招募的健康志愿者103例103眼,均为右眼。2名检查者分别使用OA-2000进行... 目的评价扫频光相干断层扫描生物测量仪Tomey OA-2000测量健康人眼球生物学参数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方法采用诊断试验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7—9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招募的健康志愿者103例103眼,均为右眼。2名检查者分别使用OA-2000进行3次连续测量,1周后第1名检查者再次进行3次连续测量。测量眼球生物学参数包括眼轴长度(AL)、前房深度(ACD)、角膜曲率(K)、晶状体厚度(LT)、中央角膜厚度(CCT)、瞳孔直径(PD)、白到白(WTW)。采用组内标准差(S W)、重复性限(2.77S W)、组内变异系数(CoV)和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各参数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结果OA-2000测量的参数中,除PD和WTW外,各参数测量值CoV均小于2%而ICC均大于0.950,其中K、AL、ACD的重复性及再现性好,K 1(=2.5 mm及3.0 mm)测量值的S W均小于0.120 D,2.77S W均小于0.350 D,CoV均小于0.293%,ICC均大于0.990;K 2(=2.5 mm及3.0 mm)测量值的S W均小于0.175 D,2.77S W均小于0.485 D,CoV均小于0.396%,ICC均大于0.980;K m(=2.5 mm及3.0 mm)测量值的S W均小于0.099 D,2.77S W均小于0.275 D,CoV均小于0.227%,ICC均大于0.996;ACD测量值的S W均小于0.024 mm,2.77S W均小于0.066 mm,CoV均小于0.668%,ICC均大于0.993;AL测量值的S W均小于0.014 mm,2.77S W均小于0.038 mm,CoV均小于0.057%,ICC均为1.000。结论除PD和WTW外,OA-2000测量的眼球生物学参数具有高度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其中AL测量精密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测量/眼 诊断试验 重复性 再现性 扫频光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0
作者 文佰伟 兰长骏 廖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93-796,共4页
人眼视觉质量的评价一直是眼科学和视觉光学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主要分为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评价指标包括视力、对比敏感度、波前像差以及视网膜散射光分析等。另外,根据不同的原理和标准,成像质量评价方法还可以分为视觉屈光系统... 人眼视觉质量的评价一直是眼科学和视觉光学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主要分为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评价指标包括视力、对比敏感度、波前像差以及视网膜散射光分析等。另外,根据不同的原理和标准,成像质量评价方法还可以分为视觉屈光系统和视网膜-神经系统评价、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评价、静态和动态的视功能评价,选择视觉质量的评价方法应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考虑。近年来,视觉质量评价方法不断发展,连续性功能性视力的评价受到更多关注。本文就视觉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系统 成像质量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睑基底细胞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与正常成纤维细胞形态与生长增殖特性差异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佐芳 王宁 +1 位作者 王大庆 兰长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对眼睑基底细胞癌相关成纤维细胞(basal cell carcinoma-associated fibroblasts,BCAFs)及眼睑正常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s)进行分离、培养、纯化和鉴定,初步研究BCAFs与NFs细胞形态、生长增殖等生物学性状的差异。方法... 目的对眼睑基底细胞癌相关成纤维细胞(basal cell carcinoma-associated fibroblasts,BCAFs)及眼睑正常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s)进行分离、培养、纯化和鉴定,初步研究BCAFs与NFs细胞形态、生长增殖等生物学性状的差异。方法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获得原代眼睑BCAFs和眼睑NFs,通过胰蛋白酶差速消化法和反复传代法进行细胞的分离、纯化;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对照观察BCAFs和NFs细胞形态,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细胞表达的特异性蛋白鉴定BCAFs,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特性。结果在接种后3 d便可见原代BCAFs从组织块爬出,呈放射状生长,约7 d铺满瓶底。NFs生长缓慢,接种后4 d才见稀疏的NFs在组织块周围生长,约11 d铺满瓶底。传代后的BCAFs在形态上未发生明显改变,但生长速度增快,与NFs在形态结构特征和生长方式上存在差异;眼睑BCAFs和NFs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前者波形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呈阳性,细胞角蛋白呈阴性,后者仅波形蛋白呈阳性,角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均呈阴性;与NFs相比,眼睑BCAFs生长增殖较快,倍增时间较短。结论与眼睑NFs相比,BCAFs在形态结构、蛋白表达、生长方式等方面均有差异,且增殖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基底细胞癌 成纤维细胞 原代培养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及BMP信号通路在眼球发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霁云 兰长骏 廖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96-700,共5页
脊椎动物的眼球发育是受多种信号分子及其构成的通路网络参与调控的复杂生物学过程。近年来,Wnt信号通路和BMP信号通路在眼球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并且发现两条信号通路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在调控眼球发育过程中伴有彼此通路... 脊椎动物的眼球发育是受多种信号分子及其构成的通路网络参与调控的复杂生物学过程。近年来,Wnt信号通路和BMP信号通路在眼球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并且发现两条信号通路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在调控眼球发育过程中伴有彼此通路中的关键分子的表达水平和功能活性的改变,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对眼球发育特异性标志物调控的协同或拮抗效应。本文就Wnt及BMP两条重要的信号通路在调控眼球发育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信号通路 BMP信号通路 眼球发育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与近视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肖丹(综述) 兰长骏(审校) 廖萱(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69-572,共4页
微小RNA(miRNA)是一类能在转录后水平对靶mRNA进行调控的非编码小RNA,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属于表观遗传学范畴。既往研究认为近视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近年来发现表观遗传调控与近视关系密切,其中mi... 微小RNA(miRNA)是一类能在转录后水平对靶mRNA进行调控的非编码小RNA,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属于表观遗传学范畴。既往研究认为近视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近年来发现表观遗传调控与近视关系密切,其中miRNA对近视的发生及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miRNA的结构与功能,从miRNA在近视相关组织(视网膜和巩膜)中的差异表达以及miRNA对同源盒基因6(PAX6)、Ⅰ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A1)基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因等近视相关基因的调控等方面,对近视研究领域的miRNA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近视 病因 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相关RDH5基因内含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3138144(G>C)对其启动子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丹 兰长骏 +3 位作者 杨琴 刘阳 谭青青 廖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3-226,235,共5页
目的探讨近视相关视黄醇脱氢酶5(RDH5)基因内含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3138144(G>C)对其启动子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初始密码子ATG往前扩增1500 bp的5’端上游调控区域作为拟研究的启动子片段,以包含rs3138144位点的长220 bp的... 目的探讨近视相关视黄醇脱氢酶5(RDH5)基因内含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3138144(G>C)对其启动子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初始密码子ATG往前扩增1500 bp的5’端上游调控区域作为拟研究的启动子片段,以包含rs3138144位点的长220 bp的区段作为研究的内含子片段。与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进行重组质粒的克隆与鉴定,构建rs3138144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野生型(pGL3-RDH5-G)和rs3138144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突变型(pGL3-RDH5-C)载体,同时设定pGL3-Basic作为对照。与内参质粒pRL-TK共转染ARPE-19细胞及HEK293细胞,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报告基因活性。结果在ARPE-19细胞中,野生型rs3138144位点荧光素酶相对活性为0.806±0.156,突变型为0.525±0.130,对照为0.085±0.027,野生型荧光素酶相对活性高于突变型及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HEK293细胞中,野生型rs3138144位点荧光素酶相对活性为0.075±0.013,突变型为0.040±0.006,对照为0.004±0.001,野生型高于突变型及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等位基因G及等位基因C均能与核蛋白中的某种转录因子结合,灰度值分析结果提示等位基因G结合能力更强。结论RDH5基因内含子区SNP位点rs3138144(G>C)影响RDH5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H5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启动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群SOX2基因与高度近视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严丽英 王星 +2 位作者 邹云春 雷佳红 曾官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51-855,共5页
目的研究SOX2是否可作为中国汉族人群高度近视的候选基因,寻找与高度近视关联的致病基因位点。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关联分析法。将同意参加本研究的83例(160眼)正视者作为对照组,117例(211眼)高度近视患者作为病例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详细... 目的研究SOX2是否可作为中国汉族人群高度近视的候选基因,寻找与高度近视关联的致病基因位点。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关联分析法。将同意参加本研究的83例(160眼)正视者作为对照组,117例(211眼)高度近视患者作为病例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并提取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在中国汉族北京居民的基因型数据库中选取3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采用SNP直接测序法进行基因分型检测。根据所有样本所得各标签SNP的基因型,计算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使用Bonferroni法进行多重检验矫正;采用χ2检验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分布是否有差异。结果3个标签SNP位点(rs11915160、rs4575941、rs4459940)的基因型结果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都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本研究人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rs4575941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0.03),但经Bonferroni法矫正后,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0.09);病例组rs4575941位点的等位基因G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值为1.58,等位基因G可能是高度近视的一个危险基因。结论中国汉族人群SOX2基因SNP位点rs4575941与高度近视之间的关联存在可疑性,为了明确相关性,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选择合适的多重检验方法,并结合其他手段进行大数据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SOX2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膜蛋白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与眼睑正常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佐芳 王大庆 +12 位作者 王宁 雷小平 朱大勇 张艳红 税民鸿 贾前伟 程阳 马善春 田翠玲 连刚 涂静 王定松 李维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30-433,共4页
目的比较对已分离、培养、纯化、鉴定的眼睑基底细胞癌相关成纤维细胞(basal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fibroblasts,BCAFs)与眼睑正常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s)中骨膜蛋白(periostein,PN)表达差异。方法取生长良好的第3代... 目的比较对已分离、培养、纯化、鉴定的眼睑基底细胞癌相关成纤维细胞(basal cell carcinoma associated fibroblasts,BCAFs)与眼睑正常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s)中骨膜蛋白(periostein,PN)表达差异。方法取生长良好的第3代纯化的BCAFs和NFs,用胰蛋白酶调制细胞悬液的浓度均为20×103个·m L^(-1),按每孔2 m L细胞悬液接种六孔板。以无血清培养基培养48 h后收集上清液,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BCAFs与NFs上清液中PN的含量;以盖玻片置于六孔板底制作细胞爬片,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技术检测BCAFs与NFs中PN的表达。结果眼睑BCAFs与NFs上清液中PN的含量分别为(9.26±2.35)μg·L^(-1)和(2.57±0.41)μg·L^(-1);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检测PN表达显示,眼睑BCAFs中强于N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睑BCAFs较NFs高表达分泌PN,提示PN在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局部侵袭生长中起着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膜蛋白 眼睑基底细胞癌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正常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戴单焦点与多焦点硬性角膜接触镜近视患者视觉质量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代诚 刘梦 +1 位作者 周桂梅 李宾中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60-964,共5页
目的探讨多焦点设计的硬性角膜接触镜对近视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川北医学院近视学生15例(30眼),分别定制单焦点硬性角膜接触镜(SVRGP)与多焦点硬性角膜接触镜(MFRGP)。受试者先配戴SVRGP,停戴一周后配戴MFRGP,每种镜片配戴两... 目的探讨多焦点设计的硬性角膜接触镜对近视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川北医学院近视学生15例(30眼),分别定制单焦点硬性角膜接触镜(SVRGP)与多焦点硬性角膜接触镜(MFRGP)。受试者先配戴SVRGP,停戴一周后配戴MFRGP,每种镜片配戴两周后分别进行视力、对比敏感度、波前像差、光学函数和散射检查,并完成主观视觉质量调查问卷。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受试者配戴两种镜片两周后视觉质量的差异。结果配戴两种镜片后受试者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8)。在3 cpd、6 cpd、12 cpd空间频率下,配戴两种镜片后受试者对比敏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18 cpd空间频率下,配戴MFRGP后对比敏感度较配戴SVRGP后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配戴MFRGP后受试者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三叶草像差均较配戴SVRGP后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配戴MFRGP后受试者客观散射指数较配戴SVRGP后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 mm和6 mm瞳孔直径下,配戴两种镜片后受试者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斯特列尔比和3种模拟对比度视力(OV100%、OV20%、OV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主观视觉质量问卷调查中,配戴两种镜片后受试者视觉清晰度、白天视力波动、近视力、远视力、对矫正视力的满意度5个项目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配戴MFRGP后受试者眩光、症状2个项目评分较配戴SVRGP后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MFRGP可以为近视患者提供良好的矫正视力、对比敏感度和光学函数,但患者的高阶像差、散射和眩光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焦点硬性角膜接触镜 多焦点硬性角膜接触镜 近视 视觉质量 波前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钾离子及其通道与近视相关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杨琴 毛玉梅 +1 位作者 兰长骏 廖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81,共3页
视网膜视觉信号处理与近视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其中视网膜离子通道活动在近视相关信号通路中扮演着一定角色。近年来发现,视网膜钾离子的转运参与了眼部屈光发育和近视的形成。本文从视网膜钾离子转运与屈光发育和参与近视形成的可能机... 视网膜视觉信号处理与近视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其中视网膜离子通道活动在近视相关信号通路中扮演着一定角色。近年来发现,视网膜钾离子的转运参与了眼部屈光发育和近视的形成。本文从视网膜钾离子转运与屈光发育和参与近视形成的可能机制、视觉相关视网膜钾离子通道,以及近视相关钾离子通道基因等方面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离子通道 近视 视网膜 视网膜色素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频光相干断层扫描生物测量仪在白内障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9
作者 兰长骏 彭悦 廖萱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3-128,共6页
近年来,基于扫频光相干断层扫描(SS-OCT)技术的光学生物测量仪开始应用于眼科临床。在测量白内障患者术前眼部生物参数方面,与之前的光学生物测量仪相比,SS-OCT光学测量仪测量速度更快,结果更准确,检出率更高,并内置更多人工晶状体(IOL... 近年来,基于扫频光相干断层扫描(SS-OCT)技术的光学生物测量仪开始应用于眼科临床。在测量白内障患者术前眼部生物参数方面,与之前的光学生物测量仪相比,SS-OCT光学测量仪测量速度更快,结果更准确,检出率更高,并内置更多人工晶状体(IOL)计算公式,OCT图像具有检出黄斑病变、预测术后IOL倾斜等诸多优势。本文主要就SS-OCT生物测量仪的工作原理、重复性和再现性评价、与其他设备的一致性对比及其在白内障其他方面的应用等研究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相干断层扫描 扫频 白内障 生物参数 重复性 再现性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0
作者 方兴 兰长骏 廖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白内障是我国首位致盲眼病,其手术方式从最早的针拨术到目前成熟的超声乳化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新近发展的飞秒激光在眼科领域逐渐被认知。飞秒激光在白内障手术晶状体前囊膜切开、核裂解、制作透明角膜切口及角膜松解切口等方面具... 白内障是我国首位致盲眼病,其手术方式从最早的针拨术到目前成熟的超声乳化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新近发展的飞秒激光在眼科领域逐渐被认知。飞秒激光在白内障手术晶状体前囊膜切开、核裂解、制作透明角膜切口及角膜松解切口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有效减少术中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现就飞秒激光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飞秒激光 超声乳化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