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道间质瘤新版风险分级方案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蹇顺海 文彬 +1 位作者 黄一凡 谢贤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59-862,共4页
目的: 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2008年推荐的风险分级方案,分析GIST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对生存率的影响,探讨GIST的生物学行为和NIH方案对原发性局限性GIST风险分级的评估效能。方法:收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124例有完整临床病理... 目的: 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2008年推荐的风险分级方案,分析GIST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对生存率的影响,探讨GIST的生物学行为和NIH方案对原发性局限性GIST风险分级的评估效能。方法:收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124例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GIST,总结临床病理特征包括年龄、核分裂计数、肿瘤直径等,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应用新版NIH分级方案对本组病例进行风险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4例GIST有13例为进展性(恶性)GIST,111例为原发性局限性GIST,平均年龄57岁;82例获得随访,其中进展性GIST 9例,原发性局限性GIST 73例。73例有随访资料的原发性局限性GIST患者中,肿瘤直径>5 cm(P=0.009),核分裂计数多于5个/50 HPF(P<0.001)提示生存率低;肿瘤大小在5.1~10.0 cm之间,非胃GIST比胃GIST的无病生存率低(P=0.011);发病年龄和性别与生存率无关;该组资料按新版NIH分级方案进行评估,高危组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显著低于极低、低和中度风险组(P<0.05),但极低、低、中度风险三组之间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按肿瘤最大径、核分裂计数及发病部位评估GIST危险程度的NIH分级方案能更准确地认识原发性局限性GIST的生物学行为;在GIST的病理诊断中,注明NIH分级有利于判断GIST的预后以及指导对GIST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 分级方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端结合蛋白1(EB1)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自噬标志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兴春 刘青松 +1 位作者 杨慧敏 方定志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41-646,共6页
目的探讨末端结合蛋白1(end-binding protein 1,EB1)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自噬标志蛋白LC3和p62/SQSTM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B1在宫颈癌、宫颈息肉和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siRNA干扰方法抑制EB1基因表达,并采用... 目的探讨末端结合蛋白1(end-binding protein 1,EB1)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自噬标志蛋白LC3和p62/SQSTM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B1在宫颈癌、宫颈息肉和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siRNA干扰方法抑制EB1基因表达,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此时宫颈癌Siha细胞自噬标志蛋白LC3和p62/SQSTM1基因的表达。结果 EB1的表达部位主要集中在细胞核外周的胞质中。EB1在宫颈癌和宫颈息肉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宫颈慢性炎性组织(P<0.05),但在阳性表达的宫颈癌组织中,绝大多数间质细胞表现为阴性;EB1在中、低分化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高分化宫颈鳞癌组织(P<0.05)。当EB1基因表达在宫颈癌Siha细胞中的表达被抑制时,无论是在mRNA还是在蛋白水平,自噬标志蛋白p62/SQSTM1和LC3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EB1在自噬发生较低的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低于自噬发生较高的宫颈慢性炎性组织;抑制EB1在宫颈癌Siha细胞中的表达,则自噬标志蛋白p62/SQSTM1和LC3表达改变,这一发现充分证明EB1在宫颈癌的自噬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端结合蛋白1(EB1) 宫颈癌 自噬 自噬体 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性肿瘤中p27基因mRNA与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文彬 丘钜世 李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14-417,共4页
目的 :探讨 p27mRNA与蛋白在成骨性肿瘤中的表达状况 ,了解其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非放射性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成骨性肿瘤中 p27蛋白和mRNA的表达状况。结果 :骨瘤、骨母细胞瘤中 p27... 目的 :探讨 p27mRNA与蛋白在成骨性肿瘤中的表达状况 ,了解其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非放射性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成骨性肿瘤中 p27蛋白和mRNA的表达状况。结果 :骨瘤、骨母细胞瘤中 p27蛋白高表达 ,主要定位于胞核 (85.7 %、75 % ) ,骨肉瘤中低表达 ,胞核表达极低(4.7 % ) ,两者间差异显著 (P<0.01)。p27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复发和转移有关。原位杂交显示良、恶性成骨性肿瘤的 p27mRNA表达阳性率及表达强度无显著性差异 (P>0.05)。且与骨肉瘤的组织学类型、分级及生物学行为无关。结论 :p27蛋白表达在成骨性肿瘤中的改变具有特异性 ,可作为骨肉瘤的诊断和评估预后的指标。骨肉瘤中p27蛋白表达低下可能是由于转录后特异性的蛋白酶介导的降解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性肿瘤 MRNA P27基因 P27蛋白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林雪梅(综述) 王琼(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965-968,共4页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是一种少见的、通常发生在生育期女性外阴和盆腔等部位的间叶源性肿瘤。虽然具有局部浸润和局部复发的生物学行为特点,但目前的观点认为其并非恶性肿瘤。2003年第3版和2013年第4版世界卫生...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是一种少见的、通常发生在生育期女性外阴和盆腔等部位的间叶源性肿瘤。虽然具有局部浸润和局部复发的生物学行为特点,但目前的观点认为其并非恶性肿瘤。2003年第3版和2013年第4版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分类将其纳入骨和软组织肿瘤类别,并将其划入分化不确定的肿瘤类型。迄今为止国内外报道的AA病例数已超过350例,这些报道均以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的形式为主。本文将结合最新文献就AA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软组织肿瘤 间叶源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B7-H4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脾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丽 冯俊 +2 位作者 王朝莉 敬保迁 胡为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构建小鼠B7-H4(mB7-H4)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观察B7-H4蛋白对脾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从BALB/c小鼠肺脏中克隆B7-H4基因,构建表达载体mB7-H4-EGFP,酶切后克隆入慢病毒表达载体pCDH1-MCS1-EF1-Puro中,命名为pCDH1-mB7-H4-EGFP;以包含起... 目的:构建小鼠B7-H4(mB7-H4)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观察B7-H4蛋白对脾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从BALB/c小鼠肺脏中克隆B7-H4基因,构建表达载体mB7-H4-EGFP,酶切后克隆入慢病毒表达载体pCDH1-MCS1-EF1-Puro中,命名为pCDH1-mB7-H4-EGFP;以包含起始密码和多克隆位点的寡核苷酸取代mB7-H4作为对照载体pCDH1-Control-EGFP。分别与包装载体混合物一起经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入293T细胞包装成病毒颗粒,感染293T细胞。pCDH1-mB7-H4-EGFP重组慢病毒感染的293T细胞分别与BALB/c、C57BL/6、BALB/c∶C57BL/6(1∶1)小鼠脾细胞混合培养,用MTT法检测其对脾细胞增殖的影响,对照为pCDH1-Con-trol-EGFP重组慢病毒感染的293T细胞进行的相同处理。结果:mB7-H4被成功克隆,测序证实与GenBank的mRNA核酸序列2个核苷酸有差异,但与其编码的氨基酸一致。pCDH1-mB7-H4-EGFP慢病毒表达载体被成功构建。mB7-H4蛋白表达在293T细胞表面,与对照相比,对BALB/c、C57BL/6、BALB/c∶C57BL/6(1∶1)小鼠脾细胞增殖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成功构建小鼠B7-H4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293T细胞后表达出对脾细胞增殖具有抑制活性的mB7-H4膜表面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H4 慢病毒载体 293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性乳腺癌2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林雪梅 袁聪 王小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57-1059,共3页
例1,患者女性,69岁,3年前无意发现左侧乳腺包块,位于外上象限,单个,近期发现包块进行性长大,伴疼痛、压痛入院。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内部可见短棒状血流信号,BI—RADS分级为5级。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分泌性乳腺癌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ETV6-NTRK3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去分化癌1例及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尹闻科 宋晓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9-242,共4页
子宫内膜去分化癌(dedifferentiated endometrial carcinoma,DEC)是一类罕见恶性肿瘤,国内外文献少见此类报道。现报道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11月收治的1例DEC,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资料、影像学改变、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征、临床... 子宫内膜去分化癌(dedifferentiated endometrial carcinoma,DEC)是一类罕见恶性肿瘤,国内外文献少见此类报道。现报道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11月收治的1例DEC,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资料、影像学改变、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征、临床治疗与预后进行综合分析,以加深对此类肿瘤诊断、治疗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表型分析 影像学改变 肿瘤诊断 子宫内膜 治疗与预后 免疫组化特征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及输尿管尤因肉瘤2例
8
作者 陈筱莉 蹇顺海 +1 位作者 何琳莉 王小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94-1395,共2页
例1女性,44岁。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全程性,色鲜红,有血凝块伴尿频、尿急,不伴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腰痛等不适。口服消炎药对症处理无效。MRI示:膀胱三角区及右侧输尿管壁内段区域可见团片状异常信号影,T1WI及T2W... 例1女性,44岁。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全程性,色鲜红,有血凝块伴尿频、尿急,不伴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腰痛等不适。口服消炎药对症处理无效。MRI示:膀胱三角区及右侧输尿管壁内段区域可见团片状异常信号影,T1WI及T2WI均为等-稍低信号,并结节状凸向膀胱腔,结节大小1.5 cm×0.9 cm,增强后可见明显强化,膀胱壁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及异常强化(图1),行膀胱镜检查发现右侧输尿管末段新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肿瘤 输尿管肿瘤 尤因肉瘤 FISH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GFRα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9
作者 陈雅琪 蹇顺海 +1 位作者 黄一凡 文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34-1237,共4页
目的探讨GFRα3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两步法检测GFRα3蛋白在114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17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原位癌组织、25例食管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GFRα3蛋白在1... 目的探讨GFRα3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两步法检测GFRα3蛋白在114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17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原位癌组织、25例食管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GFRα3蛋白在12例新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中表达,分析GFRα3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GFRα3蛋白在食管正常组织、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原位癌组织、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29.4%、76.3%,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GFRα3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预后有关(P<0.01)。结论 GFRα3蛋白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判断患者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预后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GFRα3 免疫组织化学 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伴乳腺转移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向月 侯维 +1 位作者 刘燕 蹇顺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7-248,共2页
患者女性,37岁,因发现左侧乳腺包块6个月,于外院行乳腺包块穿刺活检,病理学诊断为“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为进一步治疗,遂入住我院。自诉吸烟4年,约10支/天,偶饮酒。体检:左侧乳腺扪及一肿块,大小5 cm×4 cm,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 患者女性,37岁,因发现左侧乳腺包块6个月,于外院行乳腺包块穿刺活检,病理学诊断为“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为进一步治疗,遂入住我院。自诉吸烟4年,约10支/天,偶饮酒。体检:左侧乳腺扪及一肿块,大小5 cm×4 cm,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活动度欠佳,无压痛,与皮肤无粘连。下腹部扪及囊实性占位,上界脐上一指,左右两侧紧贴盆侧壁,活动度差,无压痛,子宫及双侧附件查体不满意,盆底扪及散在质硬结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浆液性癌 乳腺癌 转移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