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尾鼩年龄分布与性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申跃武 刘云 +3 位作者 梁素华 杨俊宝 陈保锋 胡锦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8期3415-3417,共3页
[目的]探究微尾鼩的年龄分布与性比,为进行种群数量预测奠定基础。[方法]将捕获于四川南充市郊的929只微尾鼩(434♂,495♀)分为4个年龄组,分析了12个月的微尾鼩性比、年龄组成及其季节动态。[结果]12月至次年2月为低数量期,种群中以亚... [目的]探究微尾鼩的年龄分布与性比,为进行种群数量预测奠定基础。[方法]将捕获于四川南充市郊的929只微尾鼩(434♂,495♀)分为4个年龄组,分析了12个月的微尾鼩性比、年龄组成及其季节动态。[结果]12月至次年2月为低数量期,种群中以亚成体组(Ⅰ)为主;4~9月为高数量期,雌、雄性都以成体二组(Ⅲ)为主。除亚成体组(Ⅰ)雄性略多于雌性以外,捕获的雌性个体多于雄性(♂/♀为0.88),但经过卡方检验各组性比均符合1∶1的比例。在调查期间,各月的性比♂/♀值在0.64~2.00,9月捕获的雌性个体比雄性多46.67%,差异显著。[结论]微尾鼩越冬个体以亚成体组(Ⅰ)为主,各年龄组性比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尾鼩 性比 年龄结构 季节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玉米品种生育期内含氮率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保锋 孙景梅 +1 位作者 栾明宝 张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对不同氮高效玉米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0~2001年,对陕西省近几年推广的玉米杂交种进行氮营养效率的初步鉴定,选出了氮营养效率有代表性的3个品种,在2004年对其品种间含氮率差异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在吐... [目的]对不同氮高效玉米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0~2001年,对陕西省近几年推广的玉米杂交种进行氮营养效率的初步鉴定,选出了氮营养效率有代表性的3个品种,在2004年对其品种间含氮率差异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在吐丝期前吸氮量大的陕单9号,在生育前期地上部各器官均具有最高的含氮率,而吐丝期前吸氮量少的豫玉22和掖单19,则具有相反的结果。吐丝期后,氮再转运能力强的陕单9号地上部各器官的含氮率下降幅度最大,而氮运转能力弱的豫玉22和掖单19则下降幅度较小。吐丝期后吸氮能力最弱的陕单9号在吐丝期时具有最高的含氮率.[结论]叶是最重要的吸收同化氮素的器官,穗在吐丝后是氮素再转运能力最强的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含氮率 氮积累 氮素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不同变异类型的RAPD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小林 杨俊宝 赵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6381-6382,共2页
为了利用RAPD技术研究半夏的各种变异类型。以栽培多年的6个不同变异类型的半夏为实验材料,取每一变异类型中的5-10株新鲜叶片,提取总基因组DNA。从1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7条重复性好、条带清晰、能体现半夏性状变异类型差异的引物进行... 为了利用RAPD技术研究半夏的各种变异类型。以栽培多年的6个不同变异类型的半夏为实验材料,取每一变异类型中的5-10株新鲜叶片,提取总基因组DNA。从1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7条重复性好、条带清晰、能体现半夏性状变异类型差异的引物进行RAPD扩增。RAPD分析结果表明,17个RAPD引物扩增出了81条带,其中55条为多态带,占67.9%,表明半夏不同变异类型间存在分子水平的遗传差异。该研究为半夏的品种改良与栽培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性状变异 RAPD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