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海马结构的断层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白桂芹 肖如辉 +3 位作者 陈莉 黄小华 杨正伟 蔡昌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进程中海马结构在断层影像上的形态学改变。方法依据AD发病进程,分别采集正常对照(NC)组、轻度认知损害(MCI)组、AD组各34例共102例受试者脑核磁共振图像,每组男、女各17例。观测海马面积、横径、矢径和颞...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进程中海马结构在断层影像上的形态学改变。方法依据AD发病进程,分别采集正常对照(NC)组、轻度认知损害(MCI)组、AD组各34例共102例受试者脑核磁共振图像,每组男、女各17例。观测海马面积、横径、矢径和颞叶钩回间距、颞角宽度等。分析组间各测量值变化趋势,以及海马面积等相关测量值与各神经评定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海马面积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各组间测量值比较,AD组海马面积小于NC组及MCI组(P均<0.05);AD组海马横径小于NC组及MCI组,MCI组海马横径小于NC组(P均<0.01);AD组颞叶钩回间距大于NC组及MCI组(P均<0.01),MCI组颞叶钩回间距大于NC组(P<0.05)。海马面积、海马横径与临床痴呆分级量表(CDR)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呈负相关,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呈正相关;颞叶钩回间距与神经心理量表评分相关性同海马面积、海马横径相反。结论海马面积与海马横径随AD病情进展逐渐缩小,颞叶钩回间距随AD病情进展逐渐增大;海马结构的改变可损伤其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结构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7503.0T DWI ADC值与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分级及术后复发和吻合口炎性纤维化关系 被引量:18
2
作者 郭达 杨陈 +2 位作者 周倩 周记宇 敬宗林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10-1315,共6页
目的:3.0T扩散加权成像(DWI)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与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分级及术后复发和吻合口炎性纤维化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于术前均行3.0T MRI检查,并测量肿瘤实性部分... 目的:3.0T扩散加权成像(DWI)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与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分级及术后复发和吻合口炎性纤维化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于术前均行3.0T MRI检查,并测量肿瘤实性部分平均ADC值、最小ADC值。比较不同病理分级组、术后吻合口局部复发组、炎性纤维组间肿瘤实性部分各ADC值,分析ADC值与病理分级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DC值诊断术前病理分期以及术后复发和吻合口炎性纤维化效能。结果:不同病理分级患者平均ADC值、最小ADC值差异显著,其中最小ADC值随着分化程度增加明显增加(P<0.05),高、中分化组平均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明显高于低分化组(P<0.05)。复发组患者平均ADC值、最小ADC值明显<纤维化组(P<0.05)。采用Spearman法分析显示最小ADC值与肿瘤病理分期存在负相关性(rs=-0.528,P<0.05)。最小ADC值诊断低分化、高分化直肠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7(95%CI:0.596~0.817)、0.778(95%CI:0.672~0.884)。最小ADC值、平均ADC值诊断术后复发/纤维化ROC曲线下面积为0.853(95%CI:0.771~0.935)、0.795(95%CI:0.680~0.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DWI肿瘤最小ADC值有助于术前预判病理分期以及术后诊断吻合口局部复发、炎性纤维化,可作为结直肠癌诊断、预后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肿瘤分级 复发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