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地区阴道毛滴虫内人型支原体的PCR检测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晓燕 王雅静 +1 位作者 毕世樑 张仁刚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4-876,共3页
从临床上分离获得20株阴道毛滴虫虫株,经纯化培养后,提取基因组DNA。以人型支原体16S r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检测阴道毛滴虫内的人型支原体,结果有13株为人型支原体阳性,感染率为65%,表明阴道毛滴虫与人型支原体的共生关... 从临床上分离获得20株阴道毛滴虫虫株,经纯化培养后,提取基因组DNA。以人型支原体16S r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技术检测阴道毛滴虫内的人型支原体,结果有13株为人型支原体阳性,感染率为65%,表明阴道毛滴虫与人型支原体的共生关系在中国四川具有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人型支原体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毛虫新生蚴免疫研究概况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仁刚 冯瑞元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2-44,共3页
随着寄生虫免疫学的进展,对旋毛虫肌肉期幼虫及成虫的免疫研究的不断深入,开展对新生蚴的免疫研究已成为寄生虫学者广泛关注的课题。在1970年Dennis 建立体外培养成虫获得了大量新生蚴的方法以来的近十多年里,大量的研究表明,新生蚴在... 随着寄生虫免疫学的进展,对旋毛虫肌肉期幼虫及成虫的免疫研究的不断深入,开展对新生蚴的免疫研究已成为寄生虫学者广泛关注的课题。在1970年Dennis 建立体外培养成虫获得了大量新生蚴的方法以来的近十多年里,大量的研究表明,新生蚴在宿主体内诱导对旋毛虫的免疫反应中起了重要的作用。Murrell 认为对新生蚴的免疫比对肠期成虫的免疫更为重要。本文就新生蚴的免疫研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新生蚴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HBVs和e抗原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共转染对HBV抗原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尚君 王朝莉 +1 位作者 李丽 唐恩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98-1199,1202,共3页
目的:探索靶向乙型肝炎病毒HBsAg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Pgs1、Pgs2、Pgs3及靶向HBeAg基因shRNA表达载体psiHBV4、psiHBV5、psiHBV6共转染,对体外培养HepG2.2.15细胞中的HBV抗原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质粒PTZ为阴性对照,将自行构建的靶... 目的:探索靶向乙型肝炎病毒HBsAg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Pgs1、Pgs2、Pgs3及靶向HBeAg基因shRNA表达载体psiHBV4、psiHBV5、psiHBV6共转染,对体外培养HepG2.2.15细胞中的HBV抗原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质粒PTZ为阴性对照,将自行构建的靶向HBVs和e抗原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按不同组合共转染HepG-2.2.15细胞;继续培养24 h后用MEIA分别检测细胞裂解液和培养上清中HBsAg和HBeAg的表达水平。结果:psiHBV4+PgS2、psiH-BV4+PgS3在联合转染时,在细胞上清和裂解液中对HBsAg和HBeAg表达都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psiHBV5+PgS1、psiHBV6+PgS3对裂解液HBeAg表达抑制作用不显著(P>0.05)。结论:靶向HBs和HBe基因的两种载体psiH-BV4+PgS2、psiHBV4+PgS3共转染比单个载体转染更能显著减少HBV抗原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抗原 RNA干扰 SHRNA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