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寰枢关节半脱位法医学残疾程度鉴定2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伟 沈航 +2 位作者 章丽霞 金波 刘云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05-107,共3页
1案例1.1案例11.1.1简要案情和病史摘要王某,男,45岁,某年7月23日因“交通事故伤后头颈疼痛伴活动受限1 d余”入院。查体:颈部至肩胛上缘疼痛伴颈部活动受限,用力呼吸后胸腰背部疼痛加重。当日颈部数字X射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 1案例1.1案例11.1.1简要案情和病史摘要王某,男,45岁,某年7月23日因“交通事故伤后头颈疼痛伴活动受限1 d余”入院。查体:颈部至肩胛上缘疼痛伴颈部活动受限,用力呼吸后胸腰背部疼痛加重。当日颈部数字X射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示寰枢关节半脱位,7月25日颈部CT示寰枢关节半脱位?7月26日颈部MRI示寰枢椎对位关系正常,颈胸腰椎轻度骨质增生。入院后给予止痛、制动、牵引等对症支持治疗后出院。出院诊断为寰枢关节半脱位、软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交通事故 寰枢关节半脱位 残疾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骨折法医学鉴定2例
2
作者 王廷宏 吴迪 +4 位作者 张伟芳 向明亮 柯建林 章丽霞 刘云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18-220,共3页
1案例1.1案例11.1.1简要案情和病史摘要王某,女,33岁,某年3月28日因“摔伤致全身多处疼痛伴颈部活动受限、头面部多处皮肤裂伤9 h余”入院。伤后全身多处疼痛,以颈部、双侧胸部为甚,伴颈部活动障碍。查体:颌面部可见多处皮肤裂伤,已缝合... 1案例1.1案例11.1.1简要案情和病史摘要王某,女,33岁,某年3月28日因“摔伤致全身多处疼痛伴颈部活动受限、头面部多处皮肤裂伤9 h余”入院。伤后全身多处疼痛,以颈部、双侧胸部为甚,伴颈部活动障碍。查体:颌面部可见多处皮肤裂伤,已缝合,颌面部肿胀明显。3月28日头部CT扫描示:右侧颌面部软组织肿胀、积气,下颌骨右侧下颌体粉碎性骨折,断端移位。4月11日行“下颌骨右侧下颌体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周围神经松解术,颌骨骨折颌间固定术,筋膜组织瓣成形术”,术后予以输液抗感染、消肿、营养支持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创伤和损伤 下颌骨骨折 张口受限 残疾等级评定 条款竞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容汤含药血清化学成分及其对牛蛙离体坐骨神经-腓肠肌收缩的影响
3
作者 田瑞敏 牛娜 +8 位作者 刘贤烽 杨露 席宏云 雷科佳 练晓林 Ahamed Sekh Shamim Islam Nafisa 郑倩 张建武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1-296,共6页
目的研究正容汤含药血清化学成分及其对牛蛙离体坐骨神经-腓肠肌收缩的影响。方法UPLC-Q-Orbitrap HRMS法鉴定化学成分。制备牛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观察含药血清对腓肠肌收缩幅度和收缩幅度下降所需时间的影响。ELISA法检测神经肌肉... 目的研究正容汤含药血清化学成分及其对牛蛙离体坐骨神经-腓肠肌收缩的影响。方法UPLC-Q-Orbitrap HRMS法鉴定化学成分。制备牛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观察含药血清对腓肠肌收缩幅度和收缩幅度下降所需时间的影响。ELISA法检测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ACh)含量,乙酰胆碱酯酶(AChE)检测试剂盒检测AChE活性。结果从中检测出68种化学成分,其中马钱苷酸、东莨菪素、升麻素、牛磺鹅去氧胆酸、秦皮素、二氢欧山芹素、7-羟基香豆素为主要入血成分。与对照组比较,正容汤含药血清干预后腓肠肌收缩幅度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收缩幅度下降50%、90%所需时间延长(P<0.05),ACh含量和AChE活性升高(P<0.05)。结论正容汤含药血清具有抗腓肠肌疲劳作用,其机制与促进ACh释放有关,东莨菪素可能是其发挥神经肌肉保护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容汤 含药血清 化学成分 坐骨神经-腓肠肌 收缩 UPLC-Q-Orbitrap HR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去甲基化酶FTO调控BCL2 mRNA稳定性与翻译效率促进血小板前体形成 被引量:1
4
作者 夏文军 卢尧 +2 位作者 吴煌 文爱清 陈卫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9-530,共12页
目的探究下调m^(6)A去甲基化酶脂肪质量和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protein,FTO)对MEG-01巨核细胞系血小板前体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①分别用1 nmol/L佛波迷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组(诱导组)和DMSO... 目的探究下调m^(6)A去甲基化酶脂肪质量和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protein,FTO)对MEG-01巨核细胞系血小板前体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①分别用1 nmol/L佛波迷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组(诱导组)和DMSO组(对照组)处理MEG-01细胞72 h,通过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FTO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情况。②用靶向FTO的病毒液(sh-FTO)和阴性对照病毒液(sh-NC)感染MEG-01细胞,用1 nmol/L PMA诱导sh-NC组和sh-FTO组MEG-01细胞72 h后,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FTO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情况。碘化丙啶(propidium lodrde,PI)DNA染色检测细胞周期、CCK-8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PI双染、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CD41/CD61染色检测巨核细胞成熟情况,明场观察和CD61免疫荧光检测血小板前体形成情况,RT-qPCR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3、BAD、BAK1、BCL2、MCL1)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进一步验证BCL2蛋白变化情况,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筛选出数据集;使用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基因组浏览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Cruz genome browser,UCSC)分析比对BCL2 mRNA上的甲基化测序峰;m^(6)A甲基化RNA免疫共沉淀(m^(6)A RNA immunoprecipitation,m^(6)A-RIP)验证MEG-01巨核细胞BCL2 mRNA m^(6)A甲基化富集水平,检测sh-NC组和sh-FTO组BCL2 mRNA m^(6)A甲基化富集水平变化,以mRNA半衰期实验和多聚核糖体分离实验检测BCL2 mRNA翻译效率。结果①与DMSO组相比,PMA组FTO蛋白(P<0.05)和mRNA(P<0.01)表达水平升高;②与sh-NC组相比,sh-FTO组FTO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细胞周期发生G1/S期阻滞[(60.80±1.29)%vs(72.13±1.18)%,P<0.01],细胞活力明显降低[(1.17±0.03)%vs(0.69±0.05)%,P<0.05],Annexin V-FITC/PI阳性细胞占比升高[(12.87±0.83)%vs(17.45±1.58)%,P<0.01],TUNEL阳性细胞占比显著升高[(1.03±0.27)%vs(17.49±9.91)%,P<0.01],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CD41+CD61+阳性率明显降低[(51.63±1.13)%vs(34.08±0.53)%,P<0.01],具有伪足的巨核细胞比率明显降低[(26.49±6.73)%vs(13.31±5.97)%,P<0.01]。③与sh-NC相比,sh-FTO组细胞抗凋亡分子BCL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UCSC GEO测序显示BCL2 mRNA上有m^(6)A甲基化修饰位点,并经m^(6)ARIP实验在MEG-01巨核细胞验证:与GAPDH mRNA相比,BCL2 mRNA有明显的m^(6)A富集信号(P<0.01);与sh-NC相比,BCL2 mRNA上的m^(6)A甲基化修饰明显升高(P<0.01);BCL2 mRNA的稳定性显著降低,翻译效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m^(6)A去甲基化酶FTO调控BCL2 mRNA稳定性与翻译效率,促进血小板前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质量和肥胖相关基因 血小板前体 m^(6)A甲基化修饰 B淋巴细胞瘤-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脑/寨卡病毒嵌合减毒活疫苗的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罗月 黄荣 +6 位作者 陈岚 贺雅静 陈晨 谭宁 杨航 袁磊 杨健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5,共10页
为构建乙脑/寨卡嵌合病毒减毒活疫苗候选株并评估其安全性及免疫保护作用,将寨卡病毒FSS13025株和PRVABC59株的prM/E基因分别替换至乙脑病毒疫苗株的相应区域,构建乙脑寨卡嵌合病毒全长感染性克隆,体外转录获得病毒RNA,并电转染入BHK-2... 为构建乙脑/寨卡嵌合病毒减毒活疫苗候选株并评估其安全性及免疫保护作用,将寨卡病毒FSS13025株和PRVABC59株的prM/E基因分别替换至乙脑病毒疫苗株的相应区域,构建乙脑寨卡嵌合病毒全长感染性克隆,体外转录获得病毒RNA,并电转染入BHK-21细胞拯救获得ChimZIKV(13025)和ChimZIKV(59)两株嵌合病毒。酶切、免疫荧光及测序结果显示,感染性克隆构建正确且嵌合病毒拯救成功;蚀斑实验发现与亲本株相比,嵌合病毒的蚀斑直径变小(P<0.01);生长曲线显示,嵌合病毒在BHK-21和C6/36细胞中的增殖能力弱于乙脑疫苗株;细胞毒性检测发现嵌合病毒对传代细胞的毒性弱于乙脑疫苗株(P<0.01);嵌合病毒对小鼠表现出低神经侵袭力与较高的脑内神经毒力;ChimZIKV(13025)和ChimZIKV(59)免疫小鼠可产生较高的中和抗体效价,免疫雌鼠后,新生乳鼠对寨卡野毒株PRVABC59的攻击保护率分别为95%和89%,且在乳鼠体内检测不到病毒血症。本研究结果表明嵌合病毒ChimZIKV(13025)和ChimZIKV(59)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较低的神经侵袭力,免疫雌鼠后可对新生乳鼠提供较强的保护力,但对小鼠仍有一定的脑内神经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病毒 乙型脑炎病毒 寨卡病毒 免疫原性 神经毒力 神经侵袭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A1对食管鳞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干性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赵世聖 李倩倩 +3 位作者 王荣婧 江楠 唐茂林 胡为民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1548-1555,共8页
目的: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1(SAA1)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干性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NCBI-GEO数据库分析ESCC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SAA1 mRNA的表达及细胞干性,TCGA数据库用于生存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及富集分析... 目的: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1(SAA1)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干性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NCBI-GEO数据库分析ESCC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SAA1 mRNA的表达及细胞干性,TCGA数据库用于生存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及富集分析;利用SAA1过表达慢病毒或SAA1小干扰RNA(siRNA)对ESCC细胞进行SAA1的过表达或敲低,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富集分析;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蛋白和干性标志物表达;肿瘤球形成试验检测SAA1对ESCC细胞球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ESCC癌组织中SAA1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SAA1高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TCGA数据集和SAA1过表达ESCC细胞转录组测序均富集到EMT相关基因;过表达SAA1上调了ESCC细胞中EMT相关蛋白N-cadherin、Vimentin、Snail、Twist1以及干性标志物CD44的表达,下调了E-cadherin的表达,敲低SAA1则具有相反的效果;过表达SAA1增强了ESCC细胞的球形成能力。结论:SAA1在ESCC组织中显著上调,并且促进ESCC细胞的EMT和干性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1 食管鳞状细胞癌 上皮间质转化 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蛋白4/泛酸酯酶1轴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7
作者 龙元凤 邓钰滨 +4 位作者 杨航 张若兰 杨蜜 宋桂芹 刘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4-603,共10页
目的:探究连接蛋白4/泛酸酯酶1轴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和其对ES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转录组测序结合GO和KEGG富集分析筛选出连接蛋白4调控下游靶基因泛酸酯酶1,用数据库Timer2.0分析泛酸酯酶1 mRNA在ESCC... 目的:探究连接蛋白4/泛酸酯酶1轴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和其对ESC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转录组测序结合GO和KEGG富集分析筛选出连接蛋白4调控下游靶基因泛酸酯酶1,用数据库Timer2.0分析泛酸酯酶1 mRNA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并用q PCR和WB法检测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和ESCC细胞中泛酸酯酶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筛选出表达差异最为显著的ESCC KYSE-410和KYSE-510细胞。用siRNA敲减KYSE-410和KYSE-510细胞中泛酸酯酶1的表达,用CCK-8法、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敲减泛酸酯酶1表达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此外,对泛酸酯酶1相关信号通路进行KEGG和GO富集分析,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比较泛酸酯酶1在ES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Timer2.0数据库数据分析和qPCR法检测结果显示,泛酸酯酶1在ESCC组织和细胞中呈高表达(均P <0.01)。WB法检测结果显示,泛酸酯酶1蛋白在ESCC细胞中高表达(P <0.01)。siRNA成功敲减了KYSE-410和KYSE-510细胞中泛酸酯酶1的表达。敲减泛酸酯酶1能显著抑制KYSE-410和KYSE-510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 <0.05或P <0.0 1或P <0.00 1或P <0.000 1)。KEGG和GO富集分析提示泛酸酯酶1可能通过参与泛酸和辅酶A的合成代谢途径发挥作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泛酸酯酶1在ESCC组织中呈高表达(P <0.000 1)。结论:泛酸酯酶1在ESCC组织中呈高表达,通过连接蛋白4/泛酸酯酶1轴促进KYSE-410和KYSE-51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靶向抑制泛酸酯酶1可能为ESCC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连接蛋白4 泛酸酯酶1 迁移 侵袭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比司他影响黑色素瘤生长和免疫原性机制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梁安静 程良 +3 位作者 向苏 侯爵 袁榕 陈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57-967,共11页
目的:探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帕比司他对黑色素瘤生长和免疫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常规培养黑色素瘤细胞B16F0,用不同浓度的帕比司他处理细胞,WB法检测帕比司他对B16F0细胞中HDAC表达的影响,CCK-8法、划痕愈合实验、Transw... 目的:探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帕比司他对黑色素瘤生长和免疫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常规培养黑色素瘤细胞B16F0,用不同浓度的帕比司他处理细胞,WB法检测帕比司他对B16F0细胞中HDAC表达的影响,CCK-8法、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帕比司他对B16F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及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转录组学检测帕比司他对B16F0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用qPCR法加以验证。流式细胞术检测帕比司他对B16F0细胞表面MHCⅠ/Ⅱ类分子表达的影响,B16F0与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共培养检测帕比司他对BMDC细胞表达CD11c、CD80和CD86的影响,B16F0细胞移植瘤实验检测帕比司他对移植瘤生长和裸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帕比司他促进B16F0细胞中组蛋白3(H3)和α-微管蛋白(α-TUB)蛋白乙酰化(P<0.01或P<0.001或P<0.0001),抑制B16F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促进其凋亡,并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P<0.05或P<0.001或P<0.0001),促进B16F0细胞表面表达MHCⅠ/Ⅱ类分子表达并促进共培养BMDC成熟(均P<0.01)。转录组学检测结果显示,帕比司他促进B16F0细胞中E-cadherin和抗原提呈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Ncadherin、vimentin、c-Myc和CDK1的表达,qPCR法验证了这些结果。帕比司他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并增强荷瘤裸鼠的免疫功能(P<0.05,P<0.0001)。结论:帕比司他可抑制B16F0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促进其凋亡,调控其免疫性,增强荷瘤裸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帕比司他 MHCⅠ/Ⅱ 肿瘤免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外泌体内HBV-DNA提取及检测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旭 张丽 +5 位作者 孔祥鑫 刘佳敏 杨云川 王浩 张自力 潘万龙(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36-1741,共6页
目的:比较煮沸法与苯酚-氯仿法提取血清及外泌体内HBV-DNA,Taqman法与SYBR法qPCR检测HBV-DNA表达的优缺点,并寻找更为准确敏感的诊疗参考指标。方法:收集高病毒载量组与低病毒载量组的血清,提取血清外泌体并鉴定,分别提取血清与外泌体内... 目的:比较煮沸法与苯酚-氯仿法提取血清及外泌体内HBV-DNA,Taqman法与SYBR法qPCR检测HBV-DNA表达的优缺点,并寻找更为准确敏感的诊疗参考指标。方法:收集高病毒载量组与低病毒载量组的血清,提取血清外泌体并鉴定,分别提取血清与外泌体内HBV-DNA,比较分析煮沸法与苯酚-氯仿法提取及qPCR Taqman法与SYBR法检测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高病毒载量组(HBV-DNA>5E+02 U/ml)中煮沸法提取血清HBV-DNA,Taqman法检测值高于SYBR法(P<0.05);Taqman测定血清HBV-DNA、SYBR测定外泌体HBV-DNA,煮沸法提取效率均高于苯酚-氯仿法(P<0.05);血清HBV-DNA表达高于外泌体(P<0.05)。低病毒载量组(HBV-DNA<5E+02 U/ml)中煮沸法与苯酚-氯仿法提取、Taqman法与SYBR法qPCR检测血清及外泌体HBV-DN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泌体HBV-DNA表达高于血清(P<0.05)。结论:两种提取及检测方法均具有一致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外泌体包裹的HBV-DNA水平可能是临床诊断和治疗慢性乙肝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外泌体 HBV-DNA提取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抑制M1巨噬细胞TLR4、NLRP3及下游因子促进免疫逃逸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自力 刘佳敏 +4 位作者 曾蓉 余玲 叶青 徐旭 潘万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08-1814,共7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抑制M1巨噬细胞促进免疫逃逸的机制,为抗病毒治疗提供靶点和策略。方法:人单核细胞系THP-1以PMA+LPS+IFN-γ诱导为M1巨噬细胞。通过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及RT-qPCR检测CD68、CD86、HLA-DR及M1巨噬细胞功能性分...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抑制M1巨噬细胞促进免疫逃逸的机制,为抗病毒治疗提供靶点和策略。方法:人单核细胞系THP-1以PMA+LPS+IFN-γ诱导为M1巨噬细胞。通过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及RT-qPCR检测CD68、CD86、HLA-DR及M1巨噬细胞功能性分子IL-1β、IL-6、TNF-α表达,以鉴定M1巨噬细胞。HBV稳定复制细胞系HepG2.2.15与M1巨噬细胞共培养,qPCR检测HBV-D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CD68、CD86与HLA-DR表达;RT-qPCR与Western blot测定M1巨噬细胞功能相关分子TLR4、NLRP3、Caspase-1、pro-caspase-1、caspase-1 p20、IL-1β、IL-18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测定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的表达。结果:成功诱导THP-1分化为M1巨噬细胞;M1巨噬细胞抑制HBV复制(P<0.05);HBV抑制M1巨噬细胞的CD68、CD86与HLA-DR的表达(P<0.01);HBV抑制M1巨噬细胞的TLR4、NLRP3,Cas-pase-1,caspase-1 p20、IL-1β、IL-18的表达(P<0.01);HBV诱导M1巨噬细胞凋亡(P<0.05)。结论:HBV通过抑制M1巨噬细胞及其功能分子TLR4、NLRP3及下游因子,减少炎症因子合成及分泌,诱导凋亡,进而促进免疫逃逸,造成HBV在体内持续存在并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TLR4 NLRP3 M1巨噬细胞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C1s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1
作者 任玲 陈昱伶 +3 位作者 徐凤敏 蒙春梅 李倩倩 胡为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3,共7页
目的:探究补体分子C1s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增殖、迁移、黏附以及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NCBI-GEO数据库分析ESC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ANTs)中C1S mRNA的表达;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SCC细胞系中C1s的表达;利用C1... 目的:探究补体分子C1s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增殖、迁移、黏附以及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NCBI-GEO数据库分析ESC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ANTs)中C1S mRNA的表达;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SCC细胞系中C1s的表达;利用C1s小干扰RNA(siRNA)、C1s短发夹RNA(shRNA)或C1s过表达慢病毒对ESCC细胞进行C1s的敲低或过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细胞-基质黏附实验检测细胞黏附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13表达;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C1s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中CD34表达,分析肿瘤微血管的形成。结果:ESCC组织中C1S mRNA表达明显高于ANTs,敲低C1s可明显抑制ESCC细胞的增殖、迁移、细胞-基质黏附以及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而过表达C1S则具有相反的效果;C1s敲低的ESCC细胞TE-1中MMP1和MMP13的表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C1s过表达组移植瘤中的微血管更加丰富。结论:C1s在ESCC组织中显著上调,并促进ESCC细胞的增殖、迁移、细胞-基质黏附以及裸鼠移植瘤的生长。C1s可能在ESCC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C1s 食管鳞状细胞癌 增殖 迁移 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参与痛觉与痒觉信息调控的机制
12
作者 张琳芳 李小兰 +4 位作者 朱心怡 王晓东 吴振宇 李辉 王璐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是应激的始动因子。以往的观察发现,急性应激可镇痛、抑痒,慢性应激则常常促痛、促痒,而这其中的机制还未被完全阐明。本文将通过文献回顾,分析CRH参与痛觉与痒觉信息调控的机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思路和...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是应激的始动因子。以往的观察发现,急性应激可镇痛、抑痒,慢性应激则常常促痛、促痒,而这其中的机制还未被完全阐明。本文将通过文献回顾,分析CRH参与痛觉与痒觉信息调控的机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HD2调节NOX4/ROS通路启动糖代谢重编程促进乳腺癌进展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明飞 张怡 +1 位作者 康如意 刘超越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6-75,共10页
目的基于NOX4/ROS信号通路探讨EFHD2影响乳腺癌发生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NC-shRNA组和EFHD2-shRNA组,构建沉默EFHD2表达的慢病毒载体及其对照载体后转染乳腺癌细胞MDA-MB-23、MCF-7,qRT-PCR验证转染效率;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 目的基于NOX4/ROS信号通路探讨EFHD2影响乳腺癌发生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NC-shRNA组和EFHD2-shRNA组,构建沉默EFHD2表达的慢病毒载体及其对照载体后转染乳腺癌细胞MDA-MB-23、MCF-7,qRT-PCR验证转染效率;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ROS水平;qRT-PCR检测GLUT1、PDK1、PFK1、PKM2、PDH、LDH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MMP-2、NOX4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C-shRNA组相比,EFHD2-shRNA组细胞中EFHD2的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存活及其集落形成能力减弱;细胞凋亡率及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升高;细胞迁移距离缩短,细胞侵袭数及促迁移、侵袭蛋白MMP-2的表达降低;乳酸及GLUT1、PDK1、PFK1、PKM2、LDH的水平降低,ATP及PDH的水平升高;流式结果表明沉默EFHD2后ROS水平降低,NOX4蛋白下调。结论EFHD2可通过调节NOX4/ROS信号通路,抑制ROS生成,引起乳酸及葡萄糖堆积从而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代谢重编程 NOX4/ROS信号通路 EFHD2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TL3通过IGF2BP2依赖性方式参与m6A修饰调控HBV复制的机制
14
作者 余玲 张自力 +3 位作者 曾蓉 张节 王鹏 潘万龙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2-449,共8页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2(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2 mRNA binding protein 2,IGF2BP2)协助甲基转移酶样3(methytransferase like 3,METTL3)通过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调控HBV复制的分子机制。... 目的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2(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2 mRNA binding protein 2,IGF2BP2)协助甲基转移酶样3(methytransferase like 3,METTL3)通过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调控HBV复制的分子机制。方法以HBV稳定复制细胞系HepG2.2.15及其亲本细胞HepG2为模型,斑点杂交分析m6A修饰水平,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ETTL3、IGF2BP2表达。生物信息学及免疫共沉淀分析METTL3与m6A阅读蛋白及其相互作用。将METTL3质粒、METTL3 siRNA和(或)IGF2BP2 siRNA转染至HepG2.2.15细胞,分别记为OE-METTL3、si-METTL3、si-IGF2BP2、OE-METTL3+si-IGF2BP2、si-METTL3+si-IGF2BP2、Control组;qPCR检测HBV DNA、HBV rcDNA、HBV cccDNA拷贝数,RT-qPCR或Western blot检测HBV pgRNA、METTL3、IGF2BP2表达。结果与HepG2细胞相比,在HepG2.2.15细胞中m6A修饰富集,METTL3、IGF2BP2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Control组相比,在OE-METTL3组中m6A修饰富集增强,IGF2BP2表达水平升高(P<0.05),HBV复制相关指标(HBV DNA、HBV rcDNA、HBV cccDNA、HBV pgRNA)升高(P<0.01);在si-METTL3组中则相反。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免疫共沉淀显示METTL3与IGF2BP2为互作蛋白。与Control组相比,在si-IGF2BP2组中m6A修饰富集减弱,METTL3表达水平降低(P<0.01),HBV复制相关指标降低(P<0.01)。在OE-METTL3+si-IGF2BP2组中,HBV复制相关指标较OE-METTL3组降低(P<0.001)。在si-METTL3+si-IGF2BP2组中,HBV复制相关指标较si-METTL3组、si-IGF2BP2组降低(P<0.05)。结论METTL3依赖IGF2BP2富集m6A通过增强HBV rcDNA转化为cccDNA,进而增强pgRNA逆转录复制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酶样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2 N6-甲基腺苷 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3调控胃癌细胞对曲妥珠单抗耐药的机制:基于超效高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的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文虎 汤建才 常晋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8-508,共11页
目的探讨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在胃癌曲妥珠耐药细胞中的代谢调控作用,阐释敲除RUNX3逆转耐药的代谢机制。方法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技术,对曲妥珠耐药胃癌细胞(NCI N87R)及RUNX3敲除细胞(NCI N87R/RUNX3... 目的探讨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在胃癌曲妥珠耐药细胞中的代谢调控作用,阐释敲除RUNX3逆转耐药的代谢机制。方法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技术,对曲妥珠耐药胃癌细胞(NCI N87R)及RUNX3敲除细胞(NCI N87R/RUNX3)进行代谢组分析;采用多变量结合单变量分析方法及二级质谱离子匹配打分筛选差异变量;使用MetaboAnalyst 5.0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基于OmicsNet数据库构建差异代谢物-基因调控关系;通过试剂盒检测还原性/氧化性谷胱甘肽(GSH/GSSG)及还原性/氧化性辅酶II(NADPH/NADP)的比值。结果RUNX3敲除前后NCI N87R细胞的代谢特征显著改变,鉴定到81个对分类有显著贡献的差异代谢物,其中43个代谢物在NCI N87R/RUNX3细胞中增加,38个代谢物减少。RUNX3敲除导致耐药细胞8条通路显著改变(P<0.01),包括谷氨酰胺、糖酵解、甘油磷脂酸-烟酰胺及谷胱甘肽代谢等。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NCI N87R/RUNX3胞内GSH/GSSG及NADPH/NADP降低(P<0.01);差异代谢物-基因网络揭示了代谢分子与基因之间的调控关系。结论RUNX3通过调控能量代谢及氧化-还原稳态逆转胃癌细胞对曲妥珠单抗耐药,提示RUNX3可能是胃癌曲妥珠单抗耐药的潜在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T相关转录因子3 曲妥珠抗药性 代谢组学 谷氨酰胺代谢 谷胱甘肽代谢 超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壳吸附白芍水提液中重金属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洪斌 邓波 +4 位作者 李冬 刘振中 申明金 汤迪 甘玲莉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5-64,74,共11页
为探索花生壳去除中药重金属的可行性以及技术的适用性,以花生壳为吸附剂,研究了吸附剂的用量、吸附时间、吸附剂粒径、初始浓度和不同农林废弃物等对吸附白芍水提液中Pb;和Cd;的影响,以提取液的含固量、芍药苷含量和HPLC图谱为指标,评... 为探索花生壳去除中药重金属的可行性以及技术的适用性,以花生壳为吸附剂,研究了吸附剂的用量、吸附时间、吸附剂粒径、初始浓度和不同农林废弃物等对吸附白芍水提液中Pb;和Cd;的影响,以提取液的含固量、芍药苷含量和HPLC图谱为指标,评价了水提液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情况,通过FTIR、SEM和XRD等分析讨论了吸附机理。在水提液pH值为5.0,Pb;和Cd;初始浓度分别为1 mg/L和0.2 mg/L,100目的花生壳用量3.8 g的条件下,室温下振荡(150 r/min)2.5 h,其去除率分别为87.81%和75.42%,水提液中残留Pb;和Cd;的含量远低于《中国药典》2020版中药重金属的限量标准(铅≤5 mg/kg,镉≤1 mg/kg)。不同农林废弃物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为:花生壳>稻壳>玉米芯。吸附前后,提取液的含固量、芍药苷含量和HPLC图谱均无明显变化。吸附机理主要包括表面吸附、表面沉淀、离子交换和络合等。这些结果表明,花生壳是一种绿色、安全、经济且潜在有效的去除中药重金属的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芍药苷 花生壳 重金属吸附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膜转录因子Nrf3的分子结构及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婧 高烂宇 +2 位作者 阳艺琳 杨茂元 任勇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71-1481,共11页
跨膜转录因子Nrf3属于CNC-bZIP家族的重要一员,相较于同家族研究最多的成员Nrf1和Nrf2,人们对Nrf3的生物学功能仍有太多未知。近年来,结合多组学研究技术的应用,Nrf3的生物学功能逐渐被揭示,在组织发育与功能特化、细胞内氧化还原稳态... 跨膜转录因子Nrf3属于CNC-bZIP家族的重要一员,相较于同家族研究最多的成员Nrf1和Nrf2,人们对Nrf3的生物学功能仍有太多未知。近年来,结合多组学研究技术的应用,Nrf3的生物学功能逐渐被揭示,在组织发育与功能特化、细胞内氧化还原稳态、蛋白质稳态、脂代谢稳态、能量代谢和固有免疫调节等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运用和临床研究发现,Nrf3主要参与糖代谢、胆固醇代谢、蛋白质修饰、内质网应激以及慢性炎症、神经退行性病变等生理病理过程,尤其是介导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糖脂代谢重编程。为更好理解Nrf3的作用,对其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C-bZIP Nrf3 分子结构 生物学功能 蛋白质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式桑葚提取物活性成分差异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蓉 杜鸿 +3 位作者 曲都 徐升东 李刚 蔡晓明 《四川蚕业》 2022年第3期44-46,48,共4页
为探讨桑葚不同处理方式对其活性成分的影响,对“粤葚大十”桑葚采用甲醇提取、榨汁加热提取并检测其活性成分差异。结果表明,甲醇提取物总多糖高14.4%,甲醇提取物总生物碱含量是加热提取物的3.03倍,加热提取物总多酚含量是甲醇提取物的... 为探讨桑葚不同处理方式对其活性成分的影响,对“粤葚大十”桑葚采用甲醇提取、榨汁加热提取并检测其活性成分差异。结果表明,甲醇提取物总多糖高14.4%,甲醇提取物总生物碱含量是加热提取物的3.03倍,加热提取物总多酚含量是甲醇提取物的2.76倍,除总黄酮、pH值外,总生物碱、总多糖、总多酚均达显著差异以上水平(<0.05),其中原因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葚大十”桑葚 不同处理方式 提取物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药桑与嘉陵30号桑椹发酵原酒活性成分的比较研究
19
作者 杜鸿 苏茂科 +3 位作者 曲都 徐升东 李刚 蔡晓明 《中国蚕业》 2023年第1期34-38,共5页
为探讨新疆药桑桑椹与嘉陵30号桑椹发酵原酒活性成分的差异,分别以芦丁、葡萄糖、1-脱氧野尻霉素(DNJ)和没食子酸为标准品,测定总黄酮含量、总多糖含量、总生物碱含量和总多酚含量;采用植物源性花青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花青素含量,同... 为探讨新疆药桑桑椹与嘉陵30号桑椹发酵原酒活性成分的差异,分别以芦丁、葡萄糖、1-脱氧野尻霉素(DNJ)和没食子酸为标准品,测定总黄酮含量、总多糖含量、总生物碱含量和总多酚含量;采用植物源性花青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花青素含量,同时检测pH值。结果表明,新疆药桑桑椹发酵原酒的总黄酮、总生物碱、矢车菊素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011 0%、68.726 7 mg/L和79.500 0 mg/L,嘉陵30号桑椹发酵原酒的总黄酮、总生物碱、矢车菊素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010 7%、11.580 0 mg/L和50.100 0 mg/L,两者的总黄酮含量差异不显著,总生物碱含量、总多糖含量、总多酚含量和pH值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以上,这可能与新疆药桑、嘉陵30号生长地理差异、品种遗传差异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 新疆药桑 嘉陵30号 发酵原酒 总黄酮 总多糖 总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基骨组织再生诱导膜的制备及其在大鼠颌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一鸣 赵云 +3 位作者 韩梅 章雨秋 米方林 王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2-531,共10页
目的制备具有抑制纤维化及抑菌作用的功能化复合静电纺丝纤维膜,初步探究其对大鼠颌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负载环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序列、奥硝唑及纳米羟磷灰石(n-HA)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纤维膜作为诱... 目的制备具有抑制纤维化及抑菌作用的功能化复合静电纺丝纤维膜,初步探究其对大鼠颌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负载环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序列、奥硝唑及纳米羟磷灰石(n-HA)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纤维膜作为诱导骨组织再生作用的功能层(GBRL);通过流延法制备具有支撑作用及隔离不同功能层作用的致密膜层(BL);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具有抑制纤维化作用的聚(对氧环己酮-L-苯丙氨酸)纤维膜作为抑制纤维化功能层(AFL)。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膜形态进行表征观察,应用细胞计数盒(CCK)-8法研究不同功能层对MC3T3-E1及L929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抑菌圈测试法研究复合膜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增殖的抑制作用。构建大鼠下颌骨骨缺损模型,研究复合膜对骨缺损组织的修复作用,并与临床常用的胶原口腔修复膜的修复作用进行比较。结果成功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纤维功能层,GBRL层可支持MC3T3-E1细胞增殖,AFL层可抑制L929细胞的增殖;负载奥硝唑的复合膜可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增殖;多种复合膜均可诱导大鼠缺损颌骨进行重建,其中同时负载奥硝唑及n-HA的复合膜具有最优异的修复效果,且效果优于胶原口腔修复膜。结论以同时负载奥硝唑及n-HA的静电纺丝膜作为GBRL层的复合膜,具有优异的抑菌及诱导骨组织再生的作用,且效果优于临床常用胶原口腔修复膜,是一种极有潜力应用于诱导牙周疾病所致缺损骨再生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抑制纤维化 抑菌 骨组织再生诱导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