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舟兴乡:乡村振兴视域下民俗体育文化再生产的实践考察与机制探赜 被引量:2
1
作者 童国军 王明建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2,155,共11页
文章运用参与观察、口述访谈及实地调查等方法,以贵州“镇远赛龙舟”为案例,探讨民俗体育文化再生产的实践策略与运行机制。研究认为:“镇远赛龙舟”以龙神崇拜为习俗信仰,以非遗展演为文化景观,以龙舟竞渡为记忆纽带,以乡愁记忆为情感... 文章运用参与观察、口述访谈及实地调查等方法,以贵州“镇远赛龙舟”为案例,探讨民俗体育文化再生产的实践策略与运行机制。研究认为:“镇远赛龙舟”以龙神崇拜为习俗信仰,以非遗展演为文化景观,以龙舟竞渡为记忆纽带,以乡愁记忆为情感介质,通过仪式操演、场景生成、集体欢腾、再造乡愁的策略,实现了自身的文化再生产。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积极主导、乡村精英参与策划、普通村民文化自觉、多元主体协同聚力的运行机制,是推进再生产的关键所在。从“镇远赛龙舟”探讨民俗体育文化再生产的实践策略与运行机制,旨为民俗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示范和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民俗体育 文化再生产 镇远赛龙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军事体育科学训练抽绎 被引量:14
2
作者 吕寻金 李献青 王家宏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2-636,共5页
基于新时代深度发展军民融合战略的新使命,对军事体育科学训练这一主题进行实训模型构建和理论研究。研究认为,在深度发展军民融合战略情势下,系统研究新时代军事体育科学训练理论,构建军事体育科学训练模式,制订实训模型,应立足于科学... 基于新时代深度发展军民融合战略的新使命,对军事体育科学训练这一主题进行实训模型构建和理论研究。研究认为,在深度发展军民融合战略情势下,系统研究新时代军事体育科学训练理论,构建军事体育科学训练模式,制订实训模型,应立足于科学指导思想、科学训练模式、最佳路径和因应策略等4个方面。同时,阐释科学训练在军事体育训练中的功能作用,选择最佳路径深度实施军民融合战略,以期解决军事体育训练目标与现实情况的游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军事体育 军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内在逻辑论绎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合智 李献青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5-209,共5页
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实践来看,与传统文化相呼应的价值理性成为其得以传承的内在逻辑。近代以来,社会的巨大变革引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工具理性逻辑导向逐渐凸显,价值理性逻辑导向衰退。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 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实践来看,与传统文化相呼应的价值理性成为其得以传承的内在逻辑。近代以来,社会的巨大变革引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工具理性逻辑导向逐渐凸显,价值理性逻辑导向衰退。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工具理性逻辑下的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已经不能满足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价值理性逻辑的回归已成必然。新时代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理性诉求,必然是能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普遍性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传统 体育 理性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山彝族原生态仪式舞蹈“朵洛荷”的体育人类学考释 被引量:5
4
作者 童国军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0-105,共6页
运用田野调查、逻辑归纳、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及仪式象征理论,从体育人类学视角考释凉山彝族原生态仪式舞蹈“朵洛荷”的源起、符号内涵、仪式结构并探讨其在民族文化体系中的功能与意义。研究认为,凉山彝族原生态仪式舞蹈“朵洛荷”作... 运用田野调查、逻辑归纳、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及仪式象征理论,从体育人类学视角考释凉山彝族原生态仪式舞蹈“朵洛荷”的源起、符号内涵、仪式结构并探讨其在民族文化体系中的功能与意义。研究认为,凉山彝族原生态仪式舞蹈“朵洛荷”作为一种仪式性民俗体育活动,发轫于群婚制的母系时代与彝族先民“火崇拜”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是彝族女性期盼祖灵庇佑的原始图腾意识和渴望物阜民丰的朴素农耕意识的身体表达。在身体实践上以“顿地为节、连臂踏歌、依火环绕、右旋行进”表述了族群的认知逻辑和文化记忆;在仪式象征上隐匿着彝族女性社会角色转换及对“本我”的超越,展演过程既是彝族女性时间上的“过渡”又是空间上的“通过”也是践行于“圣俗”之间的族群文化表述模式。通过微观的田野个案,以身体的实践来深入解析“朵洛荷”隐喻的社会结构与象征意义,旨为跨文化理解与对话少数民族的身体文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人类学 彝族 朵洛荷 仪式舞蹈 身体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牧区中小学校“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保障因素分析
5
作者 李继军 毛晓荣 +1 位作者 张波 朱斌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12-119,共8页
在对青海省牧区中小学校"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基础上,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分析影响"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的相关保障因素。结果表明: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体育师资和场地器材与"一小... 在对青海省牧区中小学校"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基础上,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分析影响"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的相关保障因素。结果表明: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体育师资和场地器材与"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之间的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费与"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之间的相关关系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保障因素对"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的影响强度不同,体育师资影响最强,其次是场地器材,最后是专项经费。体育师资达标学校"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开展好于体育师资未达标学校;专职专业体育师资相对于专职非专业体育师资对"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影响更为明显。场地器材达标学校"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开展要好于未达标学校;场地器材对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影响强度受人的主观能动性影响尤其是体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影响。经费与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但其存在成为一利好因素的可能性。主观认识不存在障碍,体育运动安全防范问题也是影响"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顺利开展的一个间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区中小学校 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相关性 保障因素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下的高等中医院校“体医”联动发展路径探索 被引量:8
6
作者 陈远莉 李继军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41-643,647,共4页
目的:探索我国高等中医院校“体医”协同发展的内容、方向、路径与方法,初步构建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大卫生与大健康联动发展模式。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与网络调查法,对全国中医院校“体医”发展中的管理、人才与理念进行剖析。结果:目前... 目的:探索我国高等中医院校“体医”协同发展的内容、方向、路径与方法,初步构建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大卫生与大健康联动发展模式。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与网络调查法,对全国中医院校“体医”发展中的管理、人才与理念进行剖析。结果:目前我国高等中医院校“体医”发展存在机制藩篱、专业人才不济、思想认识与科学研究滞后。结论:针对现实发展问题,提出以医带体,实现管理搭桥;以校育人,搭建跨学科人才;以学促方,加强应用与推广的联动发展路径,为中国特色的“体医”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卫生大健康 高等中医院校 “体医” 路径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